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創新服務對接“雙創” 南京銀行杭州分行助力“新四軍”生根壯大

思維方式上的轉變, 是南京銀行做好服務‘新四軍’科創團隊的關鍵。 不到三年的時間裡, 南京銀行杭州分行已累計為400余戶科技文化型企業提供超過55億元的信貸支援。

創新活力之城杭州, 近年來隨著經濟結構的不斷優化, 電子商務、資訊軟體、科技文創等產業迅猛發展, 特色小鎮星羅棋佈, 勇立轉型升級潮頭。

城市的發展進步, 離不開人才的一池活水, 除了“國千”、“省千”外, 杭州有一支引領雙創熱潮的“新四軍”。 如何服務好“新四軍”隊伍, 為他們的起步壯大扮好“店小二”角色?這對本地金融服務機構提出了挑戰。

2013年, 幾名從美國矽谷學成歸國的博士在杭州成立一家微電子公司, 主營積體電路晶片技術的研發與生產, 初期產品主要對應LED生產廠家, 由於前期研發投入大, 試用訂單多為小批量, 造成虧損嚴重, 2014年全年銷售僅300萬, 虧損達1400萬。 2015年初, 該公司的產品經過前期試用得到佛山照明等LED行業大企業的認可, 即將簽訂批量訂單, 但由於經營、財務方面表現不佳, 該公司得不到多數銀行的授信支援, 發展陷入瓶頸。

眼見與機遇就要擦身而過, 有人伸出了援手。

“當時這家企業雖處於虧損狀態, 但考察調研中發現他們核心團隊和研發能力較強, 小試單也獲得下游廠商認可, 未來前景廣闊, 如果接下訂單組織批量生產將會快速壯大”。

南京銀行杭州分行科技文化業務團隊經過細緻深入地瞭解該企業的經營特點及現狀, 進行詳細的股權投資和授信方案設計, 其中授信額度達3000萬元。

關鍵時刻的資金支援讓該公司走上發展快車道, 生產規模不斷擴大,經營條件得到持續改善, 目前已跟單用信3000萬元, 2016年全年銷售近1億元。

開了好頭, 不妨一站服務到底。 除了資金支援、金融服務, 南京銀行杭州分行利用客戶資源優勢, 積極説明企業打通上下游客戶鏈, 拓展發展空間。

據瞭解, 該公司第二款產品定位於新能源汽車電池管理系統, 南京銀行客戶群裡恰有一家物聯網企業, 是電池資料管理方面的佼佼者, 經過牽線搭橋, 兩家公司實現良好對接, 就新產品研發開展合作。

杭州作為國家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和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 民營經濟發達, 創新基因厚植, 區域銀行業競爭激烈。

為此, 新華網採訪了南京銀行杭州分行行長潘建甯。 在潘建寧看來, 要在競爭中勝出, 紮根杭州, 銀行思維必須與時代同步, 放棄傳統的“壘大戶、以資產業務帶動負債業務”的粗放式發展模式, “銀行過去是看報表和抵押物, 但多數科技型企業處在創業起步階段, 它沒有歷史, 沒有存量, 創業者只有滿腔的創業熱情和寶貴的智慧財產權, 所以只有未來。 南京銀行授信與否基於對企業的未來是否充滿信心”。

潘建甯說, 南京銀行立足杭州“兩區”優勢和雙創熱潮, 主動服務戰略新興產業, 發展科技文化金融業務,

“以投行的眼光、銀行的思路雙輪驅動”。

投行允許失敗, 銀行要還本付息。 針對科創企業輕資產、高發展、重創意的特點, 南京銀行杭州分行推出有針對性的特色服務, 簡化業務審批流程、提高風險容忍度, 並組建專營專注的科技金融團隊, 對新一代資訊技術、高端製造、生物、綠色低碳、數位創意等新興行業進行密切關注和趨勢分析。 同時加強風險管控, 定期組織沙龍交流活動, 邀請專家、審批人、科技文化企業召開專業探討會, 提高產業分析和風險識別能力。

蕭山區一家專注於視頻通訊的科技公司, 在嘗試引入風投基金時被報表上的數位拖了後腿, 去一些銀行提出貸款請求同樣吃了閉門羹。 南京銀行杭州分行看好該公司產品在清晰度、穩定性、聲畫效果方面處於市場領先位置,

順應當下移動互聯網風口下遠端視頻、網路直播需求爆發的趨勢, 並有存量和潛在訂單基礎, 果斷給予貸款500萬。 該公司主營專案後來推進迅速, 順利拿到2000萬風投基金, 並引來互聯網醫療巨頭微醫集團的股權投資, 如今已實現營利。

“要看未來、看前景, 思維方式上的轉變是我們做好服務‘新四軍’科創團隊的關鍵”。 南京銀行杭州分行小企業金融部總經理陳群芳說。

據瞭解, 2014年中到2016年12月末, 不到三年的時間裡, 南京銀行杭州分行已累計為400余戶科技文化型企業提供超過55億元的信貸支援。 (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