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從農資行業看金融對行業賦能的思路

本文作者將從農資行業不同節點參與者的定位, 及其需求出發, 來研究怎麼結合金融產品對其賦能。

從行業的角度講, 金融本質上是通過資本流動推動行業資源的有效配置,

從而推動整個行業更高效率的流通發展。 結合到具體行業, 需要結合不同行業的特點, 且一定要從這個行業各個節點參與者的定位和金融需求出發, 你會發現除了都需要錢以外, 每個參與者對金融的需求其實是很不一樣的, 瞭解這些才能找到用戶, 針對具體場景把金融產品切入, 不斷完善信用體系豐富場景和金融產品, 並最終形成1個體系化的行業金融賦能方案。

農資行業資金流

首先讓我們瞭解下農資行業資金流方向, 可以更好的瞭解什麼人在賣農資, 農資從哪裡來, 客戶從哪裡來, 錢又從哪裡來?

我們可以比較清晰的看到, 資金和農資產品的流向是相反的,

由農戶, 通過門店(零售商)到經銷商, 再由經銷商到廠家(廠家可能還會流向上游原產料廠商, 這裡不做說明), 我們從上游往下游准個說來。

廠家

廠家生產農資, 做的是2B生意。 作為計劃經濟模式, 化肥特別明顯, 基本所有的產量每年都是提前計畫好的, 什麼時間生產, 生產多少;作為賣方市場, 賣給誰、不賣給誰、賣多少錢、多少量、什麼時候發貨、有沒有返利、怎麼返利, 都是他們說了算, 以維護品牌, 保障管道價值。

廠家最關心的是穩定的管道分銷, 及時回款, 以緩解現金流壓力, 減少庫存, 同時做到對上游原材料大宗交易的價格波動影響。 隨著管道下沉, 已經出現了很多直接對接零售商, 甚至對接大戶, 基地的案例, 以更好的把控管道,

控制回款。

廠家對金融的需求可以圍繞解決回款和對外投資出發, 解決方案:

往下和廠家為核心, 基於產品管道提供供應鏈金融, 專款專用, 同時善下游經銷商, 零售店的信用體系;完善外投資策略, 包括原產料現貨和期貨對沖, 同時增加行業投資, 金融理財;經銷商

經銷商分銷農資, 作為農資管道中轉站完成倉儲和物流配送, 做的是賣人生意(2B和2C), 而不是簡單的賣農資。 經銷商一般擁有大量門店, 小的幾十家, 大的幾千家都有, 形成網路和規模的客源, 成為向廠家要政策的籌碼;同時把觸角伸到大戶, 種植基地等種植面積大的“農戶”。

經銷商和門店, 大戶為交易行弱關係, 為了穩定客源關係, 經銷商對門店和大戶在資金上以週期性回款為主,

而向上游廠家, 特別是大牌廠家, 化肥廠家, 還是以現款為主, 因此存在非常明顯的現金流壓力, 特別是週期性資金短缺。

經銷商對金融的需求可以圍繞解決門店回款出發, 解決方案:

上游採購, 可以和廠家合作, 引入供應鏈金融, 專款專用, 減少經銷商的資金壓力;下游門店, 農戶的農資採購引入消費貸, 專款專用, 減少經銷商的回款壓力;基於經銷商上下游交易, 倉庫物流等建立信用體系, 方便引入信用貸, 抵押貸;

下面是我們給一家經銷商設計的金融方案:

門店

門店為農資管道終端, 面向C端農戶銷售農資,對於門店的分析,我在前面《看互聯網怎麼升級農資管道和服務》有過描述,需要基於不同區域,不同作物帶分析,我以大規模經濟作物帶門店為例進行分析。門店以零售場景為主,經營老客戶,主要的資金需求是擴大經營,週期性的囤貨(比如冬儲)。

門店對金融的需求主要是營業擴展和週期性進貨需求,另外完善零售支付方式也成為門店的金融需求;

針對零售,行銷場景,增加刷卡,微信,支付寶等多種支付方式,滿足農戶支付需求,便於門店資金管理;進貨環節增加採購貸款產品,專款專用;基於門店上下游交易建立信用體系,方便引入信用貸,抵押貸;農戶

農戶作為農資最終消費端,對於農資的價格,怎麼保障農資的正常使用效果,農產品的銷售是核心關心點。反應到金融需求,主要是擴大規模生產,資源投入的資金需求,因此大戶為主要定位用戶。找了幾家涉及農資的互聯網金融產品,基本以門店和大戶為定位用戶展開。

總結

從整個農資行業各個節點參與者的定位和金融需求出發,每個參與者對金融的需求其實是很不一樣的,瞭解這些才能找到用戶,針對具體場景把金融產品切入,不斷完善信用體系豐富場景和金融產品,並最終形成1個體系化的行業金融賦能方案。

以上基於個人思考,供大家思考,希望能幫到大家。

本文由 @哈哈的鯨魚 原創發佈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Pixabay,基於 CC0 協議

面向C端農戶銷售農資,對於門店的分析,我在前面《看互聯網怎麼升級農資管道和服務》有過描述,需要基於不同區域,不同作物帶分析,我以大規模經濟作物帶門店為例進行分析。門店以零售場景為主,經營老客戶,主要的資金需求是擴大經營,週期性的囤貨(比如冬儲)。

門店對金融的需求主要是營業擴展和週期性進貨需求,另外完善零售支付方式也成為門店的金融需求;

針對零售,行銷場景,增加刷卡,微信,支付寶等多種支付方式,滿足農戶支付需求,便於門店資金管理;進貨環節增加採購貸款產品,專款專用;基於門店上下游交易建立信用體系,方便引入信用貸,抵押貸;農戶

農戶作為農資最終消費端,對於農資的價格,怎麼保障農資的正常使用效果,農產品的銷售是核心關心點。反應到金融需求,主要是擴大規模生產,資源投入的資金需求,因此大戶為主要定位用戶。找了幾家涉及農資的互聯網金融產品,基本以門店和大戶為定位用戶展開。

總結

從整個農資行業各個節點參與者的定位和金融需求出發,每個參與者對金融的需求其實是很不一樣的,瞭解這些才能找到用戶,針對具體場景把金融產品切入,不斷完善信用體系豐富場景和金融產品,並最終形成1個體系化的行業金融賦能方案。

以上基於個人思考,供大家思考,希望能幫到大家。

本文由 @哈哈的鯨魚 原創發佈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Pixabay,基於 CC0 協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