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文人的江湖:李杜文章,班馬史學

在現代文學史上, 一度為人敬仰的五四先鋒鬥士“周氏兄弟”:魯迅和周作人, 一個以白話小說為啟蒙運動搖旗呐喊, 一個以“人的文學”為思想界、文學界解放不遺餘力。

雖然兄弟二人最後令人扼腕的“東有啟明, 西有長庚”老死不相往來, 但魯迅之雜文, 周作人之散文, 無不為現代文學創下了為後人仰之的業績。

文人名號結伴而成的還有雙星並耀之類的。 比如唐代詩仙、詩聖後輩之人往往習慣稱之為“李杜”, 所謂“李杜文章在, 光焰萬丈長”, 千年華夏文學, 人們提及詩歌, 心中始終不無惆悵被唐代寫盡了,

被“李杜”寫完了。

作為中唐新樂府運動的宣導者元稹和白居易, 因為文學觀念和作品風格相近更因為才氣馳騁文壇而被人並稱之為“元白”。 而在晚唐詩人中, 又因為李商隱和杜牧的詩才傑出, 被人比況為“小李杜”。

在詞界, 也有蘇軾和辛棄疾, “蘇辛”並列為豪放詞之大家,

蘇有“大江東去浪淘盡”, 辛有“醉裡挑燈看劍”, 二人之英雄旗鼓相當豪氣干雲。 魯迅評說《史記》為“無韻之離騷, 史家之絕唱”, 給了司馬遷之顛峰評價, 但于史學界, 著有《漢書》的班固是和司馬遷並稱為“班馬”, 為史學泰斗。

此外, 還有文人名號相映成趣的,

比如“初唐四傑”的“王楊盧駱”, 王勃、楊炯以五律見長, 盧照齡和駱賓王擅長七古。 有趣的是, 楊炯曾說“吾愧在盧前, 恥居王后”。

因為王勃與他年紀相仿, 而自己卻比盧照齡小將近二十餘歲, 不過四人雖年齡懸殊但都是以文章名滿天下年少而才高, 官小而名大的作家。

同樣, 在宋代的書法界, 有“宋四家”之稱的是蘇軾(東坡)、黃庭堅(涪翁)和米芾(襄陽漫士)。 從書法風格上看, 蘇武豐腴跌宕;黃庭堅縱橫拗崛;米芾俊邁豪放, 他們書風自成一格, 蘇、黃、米都以行草、行楷見長, 蔡襄書法其渾厚端莊, 淳淡婉美, 自成一體。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