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BAT三子混戰 “軍備競賽”模式升級

近日剛剛公佈了2017年第四季度財報的Netflix, 利潤高達1.855億美元, 市值衝破千億美元, 股價大漲的同時還拿了7項奧斯卡提名, 簡直令連年虧損的中國視頻網站羡慕不已。

不過, 風光無限的Netflix和中國同行也有同病相憐之處。 去年11月, Netflix自製劇《紙牌屋》主演凱文·史派西的性侵醜聞就令這家公司損失了3900萬美元。

踩到這種雷有多痛, 一直以來有意對標Netflix的愛奇藝最懂。

人們甚至擔心, 受PG One事件影響, 愛奇藝的《中國有嘻哈2》恐怕不能如期播出。 去年, 愛奇藝用這檔節目證明了網路綜藝的影響力。 反過來看, 自製內容的爆款產品也成為了視頻網站的命門所在。

《中國經營報》記者觀察發現, 優質內容方面, 各大視頻網站都在加注, 2018年的燒錢大戰必將更為激烈。 Netflix的神話昭示著一個光明的未來, 沒有人甘心在黎明之前倒下, 那麼誰又能衝破黑暗, 成為最後的贏家呢?

愛奇藝能否守住行業老大之位?

無論《中國有嘻哈2》能否正常播出, 愛奇藝在節目製作方面都在加緊管控。 知情人士向《中國經營報》記者透露, 今年1月愛奇藝上線的一檔綜藝《偶像練習生》中, 就有一個藝人因為某些行為不當而退出了節目。

畢竟自製節目的成敗會對愛奇藝產生很大影響, 儘管目前愛奇藝在多項指標上排在行業第一, 但上述知情人士也表示, 愛奇藝在流量、會員數、廣告收入等方面領先騰訊視頻並不多。

所以, 愛奇藝的危機感也不小, 要保住第一, 不僅須對內容謹慎把關, 更要有持續的資金投入。

高投入帶來了巨大虧損。 百度財報顯示, 從2013年到2016年, 愛奇藝分別虧損7.43億元、11.1億元、23.8億元、27.65億元, 虧損額呈連年擴大之勢。

去年2月愛奇藝完成了15.3億美元的可轉債融資,

那次輸血又能維持多久呢?

最近有消息稱, 今年愛奇藝做出了虧損30億元的預算。 另外, 湯森路透旗下的IFR稱, 愛奇藝已提交IPO申請, 計畫在美國上市, 融資約10億美元。 就此二事, 《中國經營報》記者向愛奇藝方面進行求證, 其表示不予置評。

若上市成功, 當然有利於愛奇藝開拓融資管道, 但另一方面, 其面臨的財務壓力也將會更大, 曾經的行業老大優酷就是前車之鑒。

優酷還有望重回巔峰嗎?

愛奇藝剛上線的2010年, 優酷就已在紐交所上市。 3年後, 經過一場版權採購大戰, 優酷戰勝了當時的主要對手土豆, 本以為此役可一舉奠定優酷的行業地位, 但誰知這只是一場官渡之戰——硬仗還在後面。

當年的中概股優酷也是連年虧損,

而上市公司的身份放大了優酷的財務焦慮。 為了讓資本市場滿意, 優酷在版權採購方面轉向保守, 成本的確降低了, 財務報表也得到優化, 然後以一個好價錢賣給了阿裡, 但優酷付出的代價是慘痛的。

再回首時, 愛奇藝、騰訊視頻已經崛起, 優酷從第一直跌到第三。 據易觀千帆資料顯示, 2017年12月, 愛奇藝、騰訊視頻、優酷三家活躍用戶數分別為5.0億個、4.9億個和4.3億個, 優酷與前兩家差距較大。

“當時優酷創始人古永鏘大概也沒料到愛奇藝和騰訊視頻會增長得那麼快。 ”上述知情人士對《中國經營報》記者感慨道, “長視頻行業還是需要和市場死磕, 不能為了財務報表而收縮。 ”

面對這種局面, 阿裡和優酷自然都不甘心。

2015年被阿裡收購之後, 優酷重操激進戰略, 尤其是2016年楊偉東上任合一集團總裁後, 更是開啟了兇猛的砸錢採購模式, 時任阿裡巴巴文化娛樂集團董事長兼CEO俞永福也表示, 阿裡要在未來3年內投入超過500億元扶持內容。

除了版權採購, 優酷在自製內容方面燒錢也不惜血本。

2017年的“超級劇集”《白夜追凶》總投資額高達9000萬元。 這筆錢花得很漂亮, 《白夜追凶》播放量超10億次, 豆瓣評分9.0, 顛覆了觀眾對國產劇的認知。

協力廠商平臺骨朵資料顯示, 2017年暑期檔, 優酷的新劇播放量佔據近半份額。 優酷能否將這一強勁勢頭保持住, 還要看後續能否用足量的優質內容留住使用者。

來勢洶洶的騰訊視頻

誰能想到, 阿裡收購優酷, 其實也救了騰訊視頻。

騰訊的搜搜賣給搜狗之後,2014年2月,有消息稱,騰訊創始人馬化騰還想再來個親上加親,把騰訊視頻也嫁給搜狐視頻。

當時騰訊視頻也砸了很多錢買版權,比如高價入手了《還珠格格3》、《中國好聲音第三季》等,但收入卻上不來。

知情人士向《中國經營報》記者透露:“當時騰訊視頻團隊聯名上書馬化騰,說再給他們半年時間,如果還不能做出成績,就集體辭職。後來阿裡要收購優酷的消息傳來,競爭對手對視頻網站的重視,讓馬化騰對騰訊視頻的態度有了180度的大轉彎,轉而大力扶植。”《中國經營報》記者向騰訊方面求證此事,但未得到對方回復。

騰訊本身的流量基礎給騰訊視頻賦予了很大優勢。而且騰訊的遊戲業務和視頻關聯度高,去年底,騰訊視頻就推出了《王者榮耀》的真人版綜藝《王者出擊》。

版權採購方面,騰訊視頻也有大量資金投入。“騰訊和愛奇藝在這方面競爭很激烈。”愛奇藝內部人士向《中國經營報》記者這樣說道。

砸錢的效果很明顯,2017年騰訊視頻的發展速度非常快,2017年9月,其付費用戶就突破了4300萬個。

三足鼎立之勢

“當你有10個核武器的時候,我就要有20個,一直把這個壁壘增加得很高。你有今年內容儲備,我就要有明年的;你有明年的時候,我就要有後年的;當你有後年的時候,我就要把你大後年做生產的團隊買下來……”騰訊公司副總裁孫忠懷曾把視頻行業對IP的爭搶比作軍備競賽。

去年5月,在一次某影視公司年度新劇推薦會晚宴上,優酷員工李某某與騰訊版權採購負責人韓某發生了衝突,結果有騰訊員工受傷被送往醫院。知情人士向《中國經營報》記者爆料:“起因是騰訊版權採購負責人某些言辭對優酷不友好。這位優酷員工也負責版權採購,而且是阿裡收購之前就在優酷的人,因為這事他後來被削減了職權,上面被蓋上了從阿裡派來的領導。”這一說法沒有得到優酷方面的確認。不過,後來該優酷員工進行了道歉。

在那段時間,優酷在版權採購市場上確實動作很猛。據《騰訊科技》報導:“當另外幾家視頻網站報價200萬元、300萬元時,優酷直接以800萬元的價格拿下馮唐的《春風十裡不如你》改編的電視劇版權。”

而《春風十裡不如你》這一強IP成了優酷笑傲去年暑期檔的殺手鐧。此外,《凰權》《長安十二時辰》《贏天下》《武動乾坤》等大劇版權,也與騰訊失之交臂。騰訊版權採購負責人承受壓力很大也在情理之中。

2018年,這場競賽更加緊張。

瞭解版權採購的行業人士向《中國經營報》記者這樣描述IP的受追捧程度:“最誇張的是,有時項目只有一張A4紙,主演也沒定,但只要IP好就能賣出高價。而且都是沒開機的,你想等看了樣片再投,那就沒戲了,早就被別人搶走了。”而且,搶到幾個“尖貨”還不夠,內容的時間分佈也很重要:“旺季要有充足彈藥,淡季你要比別人多一點點,類似田忌賽馬,排播要合理。版權採購不僅要捨得砸錢,更要懂行。”

版權採購是2014年以前的競賽主題,2015年以來,視頻網站內容自製興起。

關於採購和自製之間的關係,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設計學院m-lab主任、天奇阿米巴基金管理合夥人魏武揮將其比作“蹺蹺板”。“兩個行為都是戰術不是戰略,會根據實際情況變化。”魏武揮對《中國經營報》記者這樣說道,“大家搶版權就會推高價格,於是發現還不如自己做划算,大家都自製內容了,版權價格又會下落,這時再考慮採購版權就是更經濟的行為。”

不過目前,《中國經營報》記者向業內人士瞭解到,頂級劇的價格依然很高,而且有上漲趨勢,中檔劇價格略有下降。

因為長視頻需要重資本投入,行業也終被BAT三分天下。“從多個平臺公佈的2018年劇集片單來看,優質內容尤其是大IP版權基本集中頭部,內容戰爭很大程度上是資金戰爭。”易觀分析師馬世聰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分屬百度、阿裡、騰訊旗下的愛奇藝、優酷、騰訊視頻組成的第一梯隊,與搜狐視頻、芒果TV、PPTV、樂視網等第二梯隊之間的差距正在拉大。

連年虧損何時休

燒錢升級,虧損還在繼續。背靠電視臺的芒果TV、“生態化反”的樂視網、2013年剛剛吃下土豆的優酷都實現過盈利,但也都有自身的特殊情況,不具備行業普遍意義。

阿裡2018財年第一季度(2017年4月1日~6月30日)業績顯示,優酷土豆數位媒體運營業務虧損33.88億元。有消息稱,2018年優酷和騰訊視頻各做出虧損80億元的預算。《中國經營報》記者與這兩家平臺進行求證,但截至發稿,對方未給予回復。

美國視頻網站已實現盈利多年,無論是Hulu的廣告模式,還是Netflix的會員模式,都展現出強大的盈利能力。而中國的視頻網站卻連年虧損,馬世聰認為這是因為“國內的用戶付費行為沒有完全鞏固,在這之前若視頻平臺減少對優質內容的投入及其他相關建設,將極易造成付費用戶的流失,用戶付費習慣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優質內容的爭奪和開發背後,是巨大的資金投入”。

不過可喜的是,視頻行業嚴重依賴廣告的商業模式正在改變。艾瑞諮詢預測今年視頻行業廣告收入有望降至49.1%,而視頻增值服務可能會升至31%。

“一段時間內,傳統的廣告還將會是占主導地位的收入形式,但增長速度不會像付費會員那麼快。”對於視頻行業的幾種收入形式,魏武揮向《中國經營報》記者給出這樣的分析,他尤其看好付費會員收入的增長。“年輕人的消費習慣在改變。雖然成為視頻網站會員的好處也很有限,但90後為了比別人早看一天,免於在社交網站上被劇透,不介意多花這幾十塊錢的會員費。”

觀千帆預計到今年底,視頻網站付費使用者將達到9773萬人,付費市場的營收規模將增至197億元,這兩項直到2019年仍然保持10%以上增長率。而廣告市場預計到今年底營收會達到598億元。

而且,多種播放設備的普及也促進了視頻使用者的增長。愛奇藝資料研究院院長葛承志向《中國經營報》記者介紹:“目前愛奇藝移動端用戶占比為65%~70%,受益于智慧電視的普及,去年TV端用戶增長也尤其明顯。”

魏武揮比較樂觀:“美國的付費基礎比較好,而且美國網站做全球生意,總體來看,付費用戶數巨大。但中國近兩年用戶付費市場也已經崛起,隨著90後的成長,這一市場也將會更成熟,到那時視頻網站盈利不成問題。”

但在那一天來臨之前,視頻行業的激烈廝殺不會終止。2018年,行業格局又將會發生怎樣的變化?答案可能還是要看誰的優質內容更能打開使用者的錢包。另外,馬世聰也表示:“如何將視頻與生態更緊密地融合,各板塊之間的聯動何以更有效,也是三家頭部平臺面臨的挑戰。”

騰訊的搜搜賣給搜狗之後,2014年2月,有消息稱,騰訊創始人馬化騰還想再來個親上加親,把騰訊視頻也嫁給搜狐視頻。

當時騰訊視頻也砸了很多錢買版權,比如高價入手了《還珠格格3》、《中國好聲音第三季》等,但收入卻上不來。

知情人士向《中國經營報》記者透露:“當時騰訊視頻團隊聯名上書馬化騰,說再給他們半年時間,如果還不能做出成績,就集體辭職。後來阿裡要收購優酷的消息傳來,競爭對手對視頻網站的重視,讓馬化騰對騰訊視頻的態度有了180度的大轉彎,轉而大力扶植。”《中國經營報》記者向騰訊方面求證此事,但未得到對方回復。

騰訊本身的流量基礎給騰訊視頻賦予了很大優勢。而且騰訊的遊戲業務和視頻關聯度高,去年底,騰訊視頻就推出了《王者榮耀》的真人版綜藝《王者出擊》。

版權採購方面,騰訊視頻也有大量資金投入。“騰訊和愛奇藝在這方面競爭很激烈。”愛奇藝內部人士向《中國經營報》記者這樣說道。

砸錢的效果很明顯,2017年騰訊視頻的發展速度非常快,2017年9月,其付費用戶就突破了4300萬個。

三足鼎立之勢

“當你有10個核武器的時候,我就要有20個,一直把這個壁壘增加得很高。你有今年內容儲備,我就要有明年的;你有明年的時候,我就要有後年的;當你有後年的時候,我就要把你大後年做生產的團隊買下來……”騰訊公司副總裁孫忠懷曾把視頻行業對IP的爭搶比作軍備競賽。

去年5月,在一次某影視公司年度新劇推薦會晚宴上,優酷員工李某某與騰訊版權採購負責人韓某發生了衝突,結果有騰訊員工受傷被送往醫院。知情人士向《中國經營報》記者爆料:“起因是騰訊版權採購負責人某些言辭對優酷不友好。這位優酷員工也負責版權採購,而且是阿裡收購之前就在優酷的人,因為這事他後來被削減了職權,上面被蓋上了從阿裡派來的領導。”這一說法沒有得到優酷方面的確認。不過,後來該優酷員工進行了道歉。

在那段時間,優酷在版權採購市場上確實動作很猛。據《騰訊科技》報導:“當另外幾家視頻網站報價200萬元、300萬元時,優酷直接以800萬元的價格拿下馮唐的《春風十裡不如你》改編的電視劇版權。”

而《春風十裡不如你》這一強IP成了優酷笑傲去年暑期檔的殺手鐧。此外,《凰權》《長安十二時辰》《贏天下》《武動乾坤》等大劇版權,也與騰訊失之交臂。騰訊版權採購負責人承受壓力很大也在情理之中。

2018年,這場競賽更加緊張。

瞭解版權採購的行業人士向《中國經營報》記者這樣描述IP的受追捧程度:“最誇張的是,有時項目只有一張A4紙,主演也沒定,但只要IP好就能賣出高價。而且都是沒開機的,你想等看了樣片再投,那就沒戲了,早就被別人搶走了。”而且,搶到幾個“尖貨”還不夠,內容的時間分佈也很重要:“旺季要有充足彈藥,淡季你要比別人多一點點,類似田忌賽馬,排播要合理。版權採購不僅要捨得砸錢,更要懂行。”

版權採購是2014年以前的競賽主題,2015年以來,視頻網站內容自製興起。

關於採購和自製之間的關係,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設計學院m-lab主任、天奇阿米巴基金管理合夥人魏武揮將其比作“蹺蹺板”。“兩個行為都是戰術不是戰略,會根據實際情況變化。”魏武揮對《中國經營報》記者這樣說道,“大家搶版權就會推高價格,於是發現還不如自己做划算,大家都自製內容了,版權價格又會下落,這時再考慮採購版權就是更經濟的行為。”

不過目前,《中國經營報》記者向業內人士瞭解到,頂級劇的價格依然很高,而且有上漲趨勢,中檔劇價格略有下降。

因為長視頻需要重資本投入,行業也終被BAT三分天下。“從多個平臺公佈的2018年劇集片單來看,優質內容尤其是大IP版權基本集中頭部,內容戰爭很大程度上是資金戰爭。”易觀分析師馬世聰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分屬百度、阿裡、騰訊旗下的愛奇藝、優酷、騰訊視頻組成的第一梯隊,與搜狐視頻、芒果TV、PPTV、樂視網等第二梯隊之間的差距正在拉大。

連年虧損何時休

燒錢升級,虧損還在繼續。背靠電視臺的芒果TV、“生態化反”的樂視網、2013年剛剛吃下土豆的優酷都實現過盈利,但也都有自身的特殊情況,不具備行業普遍意義。

阿裡2018財年第一季度(2017年4月1日~6月30日)業績顯示,優酷土豆數位媒體運營業務虧損33.88億元。有消息稱,2018年優酷和騰訊視頻各做出虧損80億元的預算。《中國經營報》記者與這兩家平臺進行求證,但截至發稿,對方未給予回復。

美國視頻網站已實現盈利多年,無論是Hulu的廣告模式,還是Netflix的會員模式,都展現出強大的盈利能力。而中國的視頻網站卻連年虧損,馬世聰認為這是因為“國內的用戶付費行為沒有完全鞏固,在這之前若視頻平臺減少對優質內容的投入及其他相關建設,將極易造成付費用戶的流失,用戶付費習慣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優質內容的爭奪和開發背後,是巨大的資金投入”。

不過可喜的是,視頻行業嚴重依賴廣告的商業模式正在改變。艾瑞諮詢預測今年視頻行業廣告收入有望降至49.1%,而視頻增值服務可能會升至31%。

“一段時間內,傳統的廣告還將會是占主導地位的收入形式,但增長速度不會像付費會員那麼快。”對於視頻行業的幾種收入形式,魏武揮向《中國經營報》記者給出這樣的分析,他尤其看好付費會員收入的增長。“年輕人的消費習慣在改變。雖然成為視頻網站會員的好處也很有限,但90後為了比別人早看一天,免於在社交網站上被劇透,不介意多花這幾十塊錢的會員費。”

觀千帆預計到今年底,視頻網站付費使用者將達到9773萬人,付費市場的營收規模將增至197億元,這兩項直到2019年仍然保持10%以上增長率。而廣告市場預計到今年底營收會達到598億元。

而且,多種播放設備的普及也促進了視頻使用者的增長。愛奇藝資料研究院院長葛承志向《中國經營報》記者介紹:“目前愛奇藝移動端用戶占比為65%~70%,受益于智慧電視的普及,去年TV端用戶增長也尤其明顯。”

魏武揮比較樂觀:“美國的付費基礎比較好,而且美國網站做全球生意,總體來看,付費用戶數巨大。但中國近兩年用戶付費市場也已經崛起,隨著90後的成長,這一市場也將會更成熟,到那時視頻網站盈利不成問題。”

但在那一天來臨之前,視頻行業的激烈廝殺不會終止。2018年,行業格局又將會發生怎樣的變化?答案可能還是要看誰的優質內容更能打開使用者的錢包。另外,馬世聰也表示:“如何將視頻與生態更緊密地融合,各板塊之間的聯動何以更有效,也是三家頭部平臺面臨的挑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