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匠心獨運的指尖大師李福年

郭俊 發表于史海鉤沉文化傳媒

大地母親用自己的所能孕育著萬物生靈, 作為炎黃子孫的我們對泥土的推崇更是源遠流長。 早在遠古時期, 女媧用泥土創造了人類;封建統治時期, 先祖憑藉男耕女織的勞作方式繁衍生息;戰火紛飛的革命年代, 貧下中農就是民族英雄們勇往直前的堅強後盾;而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 用“寸土寸金”絕無誇張之意。

泥土雖然唾手可得, 但放到泥塑大師的手中, 便成為了一件件寓意深刻的作品。 作為山西民間泥塑大師的李福年, 他與泥土的緣分可謂說來話長。

土生土長 泥土情緣

“我家住在黃土高坡, 大風從坡上刮過, 不管是西北風還是東南風……我家住在黃土高坡, 日頭從坡上走過, 照著我的窯洞, 曬著我的胳膊, 還有我的牛跟著我;不管過去了多少歲月, 祖祖輩輩留下我……

地肥水美的山西省地處黃河中游, 黃土高原貫穿全境,

省內大部分地區覆蓋黃土, 泥塑大師李福年正是在山西中部的靈石縣靜升鎮柳樹原村這片世世代代靠土為生的大地上長大的。 柳樹原村東屏綿山, 西望汾河, 溝壑縱橫。 這裡地理位置優越高不漏風, 地不失水, 為耕地提供了得天獨厚的養料。

福年師傅祖祖輩輩生於廝長於廝, 面朝黃土背朝天一代又一代的在土地上農耕勞作。 如今已是八十二歲高齡的他, 卻從未出過遠門, 離開過這片土地。 柳樹原村全村三百多人口, 近千畝耕地, 交通閉塞, 與外界聯繫甚少。 生活在這裡的人們大都以務農為生, 孩子們從小就在土地上幫忙耕種、鋤草、收割, 農閒時分玩弄泥巴便是孩子們最喜愛的活動了。 福年師傅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與泥土結識了不解的情緣,

加上他從小聰穎, 悟性高於同齡人, 而且又是個耐心力極強的人。 夥伴們沉浸在泥土玩樂的時候, 他的手中已經有了惟妙惟肖的小貓小狗。 想必福年師傅之所以如今對泥塑有如此獨到的造詣, 與他土生土長的這片土地、夥伴們對泥土的喜樂有著難以割捨的緣由。

愛好廣泛 一身本領

福年師傅幼時家貧, 沒有上過學堂, 不識文字之妙。 但他看著字畫寫下的“虎”、“福”、“年”等字不論從運筆還是字體風格, 就連當地的書法家都對其甘拜下風。 雖無師教, 可他對繪畫卻也有著極高的天賦, 他閒暇最愛畫虎, 所畫之虎栩栩如生, 活靈活現, 讓人不禁唏噓稱讚。

柳樹原村耕地眾多,林果種植也是一大農務。福年師傅在林果嫁接上,從理論到實踐摸索出一套成功的經驗,由於試用成效好,周邊村也都相繼知道了他的技術。每年一到農忙時分,他就像村裡的“林果專家”似的被大家爭相邀請。

都說技多不壓身,福年師傅不僅在田裡相間運籌帷幄,而且在器樂方面也是個精通之人。村裡組織的“自樂班”“同樂會”他都是積極分子,踴躍參加。不論是打板、敲鼓、拍釵還是拉二胡、彈三弦、吹嗩呐,都是樣樣在行。別人譜曲用“哆來咪發索拉西”,他卻用工尺、尺工、尺尺工。王儒傑老師說他是,“只要能唱出來,福年就能配音。”

匠心獨運 巧奪天工

福年師傅儲物櫃中擺放著各種各樣造型的動物、人物,神態、姿勢和表情都是那麼活靈活現。尤其是獨具靜升特色的“八音會”獲得“晉中市手工藝泥塑一等獎”,其文場、武場的人員全都將器樂和神情惟妙惟肖的表現出來,真可謂人見人贊啊!

惟妙惟肖

2017年12月18日福年師傅受南方收藏家委託為十八羅漢頭像做的泥塑已全部完工。我們一行人前去拜訪的時候,他愛不釋手的向我們介紹道,“十八羅漢,一個羅漢一個性格,每一種性格都有著他獨特的面部特徵。”福年師傅平均三到四天捏一個羅漢頭像,在拍攝的過程中我們欣喜地發現,雖然李老不識字,但是為了區分每一位羅漢頭像後都一筆一劃地標注著羅漢的姓名。這每一個細節都滲透著李老對泥塑的熱愛、對藝術的精益求精。

我們跟隨福年師傅一同進入他捏泥塑的房間,屋子雖小但捏泥塑的工具卻井井有條地擺放著。材料精少而又常見,有紅膠泥、盛放泥土的盒子、轉盤、修刀、鐵尺、棉花、顏料以及一些可以用作眼睛的黑項鍊豆等。

製作方法看似簡單,實則細緻而又需要很高的技巧。選擇合適的紅膠泥,將其搗碎並且加上適當的水進行揉捏直至柔軟;然後根據自己的構思或者參考草稿,捏制胚胎,這一步驟也是最為體現泥塑大師技藝的一步,要把物體所要表現的突出特徵體現出來;接著就需要將捏制好的胚胎放在陰涼處陰乾;最後根據所捏物體的本質特徵上色,顏料幹了之後輕輕塗一層清漆,起到保護作品和提亮顏色的作用。

當被我們問及“製作這些泥塑有何價值”的時候,福年師傅意味深長地說:“起初我們的先輩運用泥土捏制物品是為了生活生存的。”說著拿起一些碗罐,“製作這些碗碗、罐罐用來吃飯盛水的。後來社會不斷進步,捏制的範圍也就廣泛了,像動物百態、手工藝品等,起到了休閒娛樂大眾的作用。”

民間藝術 文化傳承

泥塑作為一項非物質文化遺產,福年師傅特別注重老工藝的傳承和發揚。積極收徒,潛心傳授。其中梁磊和李志萍就是他最得意的門生。作為新時代的年輕人,他們頭腦中既有文化知識理論,又肯吃苦耐勞,師傅所教領會極快。而且人機靈,手勤快,所創造出的作品接地氣,人氣很旺。只要將作品展出來,必定會引起遊客和行人的駐足觀賞與稱讚。

泥塑技藝作為一項民間藝術濃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各級政府以及相關部門關注其傳承與創新的同時,給予一定的經費補助,AAAA級國家名勝王家大院景區為鼓勵新一代人積極努力傳承創新,在大院內設立了專門展示泥塑作品的展廳,讓更多的人瞭解博大精深的泥塑文化。

作為民間傳統泥塑的傳承人,福年師傅帶領徒弟們積極鑽研泥塑文化,探討泥塑類別以及作品品質的改良。在繼承傳統的同時,取其精華,棄其糟粕,鼓勵更多的年輕人加入到傳統技藝的學習中來,並且親自手把手免費傳授,全身心地為我們的文化事業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泥塑大師李福年作為一代民間藝人,他從未稱過自己是一位大師,甚至從來不曾以自己的作品賣弄玄虛。在他看來,自己就是一個土生土長的莊稼人,他與泥土的緣分都是命中註定的。作為這門手藝,他將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下一代,以致更多愛好泥塑技藝的後人,傳承我們民間的手工藝術,讓更多的人瞭解我們靜升古鎮的獨特韻味!

如今經濟科技飛速發展,文化的傳承面臨著諸多挑戰。像李福年師傅這樣已是耄耋之年仍潛心鑽研技藝,積極弘揚非物質文化的民間大師,需要我們用更快的速度去發現他們,並將這些技藝用現代音視頻等的手法完好的保存下去,並積極創新,發揚光大。讓炎黃子孫對傳統優秀技藝薪火相傳!

泥塑,姨父最拿手的手藝

張旭蕊

八十二歲高齡的姨父李福年依然還在不斷的創作新的泥塑作品,雖然在十多年前還是小山溝裡不為人知的老農民,山路根本擋不住堪稱全才的姨父。

姨父從小身世淒慘,很小就過繼給同宗伯伯家,懂事起就幫家裡放羊、砍柴。無意間被一名做紙活的匠人看上,說孩子資質不錯,想收他為徒把一生的技藝教給他,可是他的伯伯死活不同意,還說他要是走了誰來放羊、砍柴呢?最後那匠人只好作罷,姨父也就留在村裡與土地相依為命了。

姨父的學習能力很強,他在村裡首次酸棗接大棗成功後,大家都爭先恐後的邀請他去做嫁接,把周邊好幾個小村,近幾千株酸棗接成大棗,姨父可是沒有理論的,全是實踐得出的經驗,說出來也許你會不相信,我姨父不識字,在農村上廁所只是在廁所外哼一聲,如果有人就應一聲,沒人進去就是了,可是隨著時代的發展,村裡人走出小山溝,最頭疼的不是生存問題而是上廁所問題,要麼找不到,要不就是因為不識字鬧尷尬。好在姨父有好朋友王儒傑等相幫知道在哪裡可以找到有男女頭像的廁所,不至於太尷尬。

就是這樣的姨父在村裡是出了名的厚道人,姨父為村裡嫁接了那麼多大棗,生活過的依然清貧,有時候孩子們總會在姨父跟前嘟囔,嫌姨父光幹活不收錢,姨父總是笑著說,手頭的一點活兒,都鄉里鄉親的還說什麼錢不錢的。時間久了大家也覺得不好意思,多多少少總給一點報酬,有給現金的,也有幫忙做農活的,還有給姨父買東西的,每到這時不善言辭的姨父總是極力婉拒,怎奈大家的一片真誠。姨父告訴我說,他所要做的就是做好每件大家要他做的事,每件都希望大家滿意,對自己更是要求極致的完美,這樣才能對得起大家的信任與理解。

姨父為人厚道樸實,種莊稼也是行家裡手,他可以通過各種鳥雀的回歸、叫聲確定不同的節令,並且準確的播種或收割,那些農事的諺語也是常掛嘴邊的,什麼“穀雨前後,種瓜點豆。清明坐底,谷雨露影(指蒜苔)。”“地是刮金板,人勤地不懶。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聽到蛤蟆打哇哇,四十八天吃疙瘩(指小麥成熟)。”“麥蓋三床被(雪),痛(豐)收豌豆八個子。”“三分種七分管,十分收成才保險。”還有好多的,反正姨父在不同的時節就會念叨不同的諺語,然後就忙著勞作,剛開始村裡的人總會開姨父的玩笑,還有嘲諷姨父的,說你一個不識字的放羊娃有什麼能耐顯擺的,聽他的小心錯上了墳。姨父對這些玩笑、嘲諷從不放在心上,不善言辭的他自然也不會和這些人爭辯,時間久了人們慢慢的發現姨父真的了不起,他的莊稼在方周圍是長勢最棒的,並且每每在播種之後恰逢雨時,而且每季的農作物都會顆粒滿倉,即便就是天氣比較旱,收成也是最多的那一家。那些嘲諷他的人也再不敢小看姨父,對姨父在心裡有了別樣的看法。

姨父在音樂方面無師自通,看不懂樂譜,“宮、商、角、徵、羽”在他那裡不知為何物,八分音符,空拍還有休止符,在他那裡都不認識,他就用耳朵聽,用最簡單的,最土的“吱咕,吱吱咕......”只要你會唱他就會用嗩呐為你伴奏,並且還不會錯,雖然這樣的人也有,但對於姨父這個面朝黃土背朝天,連自己的名字都寫不利索的人來說真的很神奇。姨父年輕時還參加過火星會、八音會,當時也是名騷一方的,這些名譽姨父看的很淡。說到姨父的嗩呐還有個小插曲的,想吹嗩呐先得要有嗩呐呀,姨父就背著阿姨用三十斤玉米換了一把不算太好的嗩呐,之所以說不太好是因為那是一把有毛病的嗩呐,但在姨父卻是寶貝,他每天多會到山梁上去練習,工夫不負有心人,姨父終於吹出了好聽的調調,這把嗩呐姨父視若珍寶,後來又自己動手,就地取材自製了一把,雖不能說多麼精美吧,可是在姨父來說那是多麼的不易呀,至今姨父還有保留這把自製的嗩呐,如今的姨父不再吹響那把嗩呐,清苦的歲月卻在嗩呐聲裡多了幾分樂趣。

姨父只要有空閒就擺弄他的泥巴,捏一隻老鼠偷蛋,捏一頭老黃牛,捏一隻小雀枝頭叫,看見小黃狗搖尾巴就捏只活靈活現的小狗出來,每一件作品都栩栩如生,鄰人串門看見了就討了去,可是再想要一樣的作品是萬萬沒有的,手工泥塑沒有模子所以每件作品都是獨一無二的,就算這樣姨父也從不計較,再來要還給。

一個機緣巧合的日子裡姨父認識了我師父郭成保,那是在王家大院開發之初,師父帶徒弟們在王家祠堂做泥塑,他的好友王儒傑領著姨父去祠堂轉,正好就碰到了我的師父,開玩笑的說了一句:“福年你不是會捏泥人嗎,郭師還要人嗎,我倆給你打工,咋樣?”師父早就聽說了姨父的名號,一直沒機會相交,那時也的確缺像姨父這樣的人手,當下就答應了,他們三個從此就這樣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姨父的泥塑在師父不斷的推動下有了質的飛躍,從小動物轉變到人物,再到一組一組的主題泥塑,有“小小子鬧新春”“福祿壽三星”“春耕秋收”“幸福夕陽紅”“雄雞報春”等等,作品無一不洋溢著濃濃的鄉村氣息,又不失他真誠的本心,姨父創作的“八音會”至今還在縣文化館陳列著。

姨父就是這樣一個憨厚忠實又不善言辭的人,有記者想專門採訪一下他都很難,不是他架子大,是面對鏡頭竟一句話也說不出,手足無措的不知該幹嘛,著急了就說“你們自己看吧。”弄得記者也是滿臉通紅,沒辦法就找到我父親和姨父閒聊,只要不讓他看見鏡頭就行,他和我父親暢所欲言,沒有一絲的拘謹。

姨父常說想要學好泥塑先要學做人,人你都做不好,捏出來的作品就沒有生命,也不會給人以美的感受,姨父從不在意虛設的名頭,他說他就是一個愛玩泥巴的老人。2017年的暑期和師父在紅廟開辦了免費泥塑班,和孩子們一起開心的“玩泥巴”。姨父的總則是在有限的人生裡捏出自己心裡的世界,帶給身邊的人最大的快樂,用泥巴捏出生命的火花。

柳樹原村耕地眾多,林果種植也是一大農務。福年師傅在林果嫁接上,從理論到實踐摸索出一套成功的經驗,由於試用成效好,周邊村也都相繼知道了他的技術。每年一到農忙時分,他就像村裡的“林果專家”似的被大家爭相邀請。

都說技多不壓身,福年師傅不僅在田裡相間運籌帷幄,而且在器樂方面也是個精通之人。村裡組織的“自樂班”“同樂會”他都是積極分子,踴躍參加。不論是打板、敲鼓、拍釵還是拉二胡、彈三弦、吹嗩呐,都是樣樣在行。別人譜曲用“哆來咪發索拉西”,他卻用工尺、尺工、尺尺工。王儒傑老師說他是,“只要能唱出來,福年就能配音。”

匠心獨運 巧奪天工

福年師傅儲物櫃中擺放著各種各樣造型的動物、人物,神態、姿勢和表情都是那麼活靈活現。尤其是獨具靜升特色的“八音會”獲得“晉中市手工藝泥塑一等獎”,其文場、武場的人員全都將器樂和神情惟妙惟肖的表現出來,真可謂人見人贊啊!

惟妙惟肖

2017年12月18日福年師傅受南方收藏家委託為十八羅漢頭像做的泥塑已全部完工。我們一行人前去拜訪的時候,他愛不釋手的向我們介紹道,“十八羅漢,一個羅漢一個性格,每一種性格都有著他獨特的面部特徵。”福年師傅平均三到四天捏一個羅漢頭像,在拍攝的過程中我們欣喜地發現,雖然李老不識字,但是為了區分每一位羅漢頭像後都一筆一劃地標注著羅漢的姓名。這每一個細節都滲透著李老對泥塑的熱愛、對藝術的精益求精。

我們跟隨福年師傅一同進入他捏泥塑的房間,屋子雖小但捏泥塑的工具卻井井有條地擺放著。材料精少而又常見,有紅膠泥、盛放泥土的盒子、轉盤、修刀、鐵尺、棉花、顏料以及一些可以用作眼睛的黑項鍊豆等。

製作方法看似簡單,實則細緻而又需要很高的技巧。選擇合適的紅膠泥,將其搗碎並且加上適當的水進行揉捏直至柔軟;然後根據自己的構思或者參考草稿,捏制胚胎,這一步驟也是最為體現泥塑大師技藝的一步,要把物體所要表現的突出特徵體現出來;接著就需要將捏制好的胚胎放在陰涼處陰乾;最後根據所捏物體的本質特徵上色,顏料幹了之後輕輕塗一層清漆,起到保護作品和提亮顏色的作用。

當被我們問及“製作這些泥塑有何價值”的時候,福年師傅意味深長地說:“起初我們的先輩運用泥土捏制物品是為了生活生存的。”說著拿起一些碗罐,“製作這些碗碗、罐罐用來吃飯盛水的。後來社會不斷進步,捏制的範圍也就廣泛了,像動物百態、手工藝品等,起到了休閒娛樂大眾的作用。”

民間藝術 文化傳承

泥塑作為一項非物質文化遺產,福年師傅特別注重老工藝的傳承和發揚。積極收徒,潛心傳授。其中梁磊和李志萍就是他最得意的門生。作為新時代的年輕人,他們頭腦中既有文化知識理論,又肯吃苦耐勞,師傅所教領會極快。而且人機靈,手勤快,所創造出的作品接地氣,人氣很旺。只要將作品展出來,必定會引起遊客和行人的駐足觀賞與稱讚。

泥塑技藝作為一項民間藝術濃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各級政府以及相關部門關注其傳承與創新的同時,給予一定的經費補助,AAAA級國家名勝王家大院景區為鼓勵新一代人積極努力傳承創新,在大院內設立了專門展示泥塑作品的展廳,讓更多的人瞭解博大精深的泥塑文化。

作為民間傳統泥塑的傳承人,福年師傅帶領徒弟們積極鑽研泥塑文化,探討泥塑類別以及作品品質的改良。在繼承傳統的同時,取其精華,棄其糟粕,鼓勵更多的年輕人加入到傳統技藝的學習中來,並且親自手把手免費傳授,全身心地為我們的文化事業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泥塑大師李福年作為一代民間藝人,他從未稱過自己是一位大師,甚至從來不曾以自己的作品賣弄玄虛。在他看來,自己就是一個土生土長的莊稼人,他與泥土的緣分都是命中註定的。作為這門手藝,他將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下一代,以致更多愛好泥塑技藝的後人,傳承我們民間的手工藝術,讓更多的人瞭解我們靜升古鎮的獨特韻味!

如今經濟科技飛速發展,文化的傳承面臨著諸多挑戰。像李福年師傅這樣已是耄耋之年仍潛心鑽研技藝,積極弘揚非物質文化的民間大師,需要我們用更快的速度去發現他們,並將這些技藝用現代音視頻等的手法完好的保存下去,並積極創新,發揚光大。讓炎黃子孫對傳統優秀技藝薪火相傳!

泥塑,姨父最拿手的手藝

張旭蕊

八十二歲高齡的姨父李福年依然還在不斷的創作新的泥塑作品,雖然在十多年前還是小山溝裡不為人知的老農民,山路根本擋不住堪稱全才的姨父。

姨父從小身世淒慘,很小就過繼給同宗伯伯家,懂事起就幫家裡放羊、砍柴。無意間被一名做紙活的匠人看上,說孩子資質不錯,想收他為徒把一生的技藝教給他,可是他的伯伯死活不同意,還說他要是走了誰來放羊、砍柴呢?最後那匠人只好作罷,姨父也就留在村裡與土地相依為命了。

姨父的學習能力很強,他在村裡首次酸棗接大棗成功後,大家都爭先恐後的邀請他去做嫁接,把周邊好幾個小村,近幾千株酸棗接成大棗,姨父可是沒有理論的,全是實踐得出的經驗,說出來也許你會不相信,我姨父不識字,在農村上廁所只是在廁所外哼一聲,如果有人就應一聲,沒人進去就是了,可是隨著時代的發展,村裡人走出小山溝,最頭疼的不是生存問題而是上廁所問題,要麼找不到,要不就是因為不識字鬧尷尬。好在姨父有好朋友王儒傑等相幫知道在哪裡可以找到有男女頭像的廁所,不至於太尷尬。

就是這樣的姨父在村裡是出了名的厚道人,姨父為村裡嫁接了那麼多大棗,生活過的依然清貧,有時候孩子們總會在姨父跟前嘟囔,嫌姨父光幹活不收錢,姨父總是笑著說,手頭的一點活兒,都鄉里鄉親的還說什麼錢不錢的。時間久了大家也覺得不好意思,多多少少總給一點報酬,有給現金的,也有幫忙做農活的,還有給姨父買東西的,每到這時不善言辭的姨父總是極力婉拒,怎奈大家的一片真誠。姨父告訴我說,他所要做的就是做好每件大家要他做的事,每件都希望大家滿意,對自己更是要求極致的完美,這樣才能對得起大家的信任與理解。

姨父為人厚道樸實,種莊稼也是行家裡手,他可以通過各種鳥雀的回歸、叫聲確定不同的節令,並且準確的播種或收割,那些農事的諺語也是常掛嘴邊的,什麼“穀雨前後,種瓜點豆。清明坐底,谷雨露影(指蒜苔)。”“地是刮金板,人勤地不懶。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聽到蛤蟆打哇哇,四十八天吃疙瘩(指小麥成熟)。”“麥蓋三床被(雪),痛(豐)收豌豆八個子。”“三分種七分管,十分收成才保險。”還有好多的,反正姨父在不同的時節就會念叨不同的諺語,然後就忙著勞作,剛開始村裡的人總會開姨父的玩笑,還有嘲諷姨父的,說你一個不識字的放羊娃有什麼能耐顯擺的,聽他的小心錯上了墳。姨父對這些玩笑、嘲諷從不放在心上,不善言辭的他自然也不會和這些人爭辯,時間久了人們慢慢的發現姨父真的了不起,他的莊稼在方周圍是長勢最棒的,並且每每在播種之後恰逢雨時,而且每季的農作物都會顆粒滿倉,即便就是天氣比較旱,收成也是最多的那一家。那些嘲諷他的人也再不敢小看姨父,對姨父在心裡有了別樣的看法。

姨父在音樂方面無師自通,看不懂樂譜,“宮、商、角、徵、羽”在他那裡不知為何物,八分音符,空拍還有休止符,在他那裡都不認識,他就用耳朵聽,用最簡單的,最土的“吱咕,吱吱咕......”只要你會唱他就會用嗩呐為你伴奏,並且還不會錯,雖然這樣的人也有,但對於姨父這個面朝黃土背朝天,連自己的名字都寫不利索的人來說真的很神奇。姨父年輕時還參加過火星會、八音會,當時也是名騷一方的,這些名譽姨父看的很淡。說到姨父的嗩呐還有個小插曲的,想吹嗩呐先得要有嗩呐呀,姨父就背著阿姨用三十斤玉米換了一把不算太好的嗩呐,之所以說不太好是因為那是一把有毛病的嗩呐,但在姨父卻是寶貝,他每天多會到山梁上去練習,工夫不負有心人,姨父終於吹出了好聽的調調,這把嗩呐姨父視若珍寶,後來又自己動手,就地取材自製了一把,雖不能說多麼精美吧,可是在姨父來說那是多麼的不易呀,至今姨父還有保留這把自製的嗩呐,如今的姨父不再吹響那把嗩呐,清苦的歲月卻在嗩呐聲裡多了幾分樂趣。

姨父只要有空閒就擺弄他的泥巴,捏一隻老鼠偷蛋,捏一頭老黃牛,捏一隻小雀枝頭叫,看見小黃狗搖尾巴就捏只活靈活現的小狗出來,每一件作品都栩栩如生,鄰人串門看見了就討了去,可是再想要一樣的作品是萬萬沒有的,手工泥塑沒有模子所以每件作品都是獨一無二的,就算這樣姨父也從不計較,再來要還給。

一個機緣巧合的日子裡姨父認識了我師父郭成保,那是在王家大院開發之初,師父帶徒弟們在王家祠堂做泥塑,他的好友王儒傑領著姨父去祠堂轉,正好就碰到了我的師父,開玩笑的說了一句:“福年你不是會捏泥人嗎,郭師還要人嗎,我倆給你打工,咋樣?”師父早就聽說了姨父的名號,一直沒機會相交,那時也的確缺像姨父這樣的人手,當下就答應了,他們三個從此就這樣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姨父的泥塑在師父不斷的推動下有了質的飛躍,從小動物轉變到人物,再到一組一組的主題泥塑,有“小小子鬧新春”“福祿壽三星”“春耕秋收”“幸福夕陽紅”“雄雞報春”等等,作品無一不洋溢著濃濃的鄉村氣息,又不失他真誠的本心,姨父創作的“八音會”至今還在縣文化館陳列著。

姨父就是這樣一個憨厚忠實又不善言辭的人,有記者想專門採訪一下他都很難,不是他架子大,是面對鏡頭竟一句話也說不出,手足無措的不知該幹嘛,著急了就說“你們自己看吧。”弄得記者也是滿臉通紅,沒辦法就找到我父親和姨父閒聊,只要不讓他看見鏡頭就行,他和我父親暢所欲言,沒有一絲的拘謹。

姨父常說想要學好泥塑先要學做人,人你都做不好,捏出來的作品就沒有生命,也不會給人以美的感受,姨父從不在意虛設的名頭,他說他就是一個愛玩泥巴的老人。2017年的暑期和師父在紅廟開辦了免費泥塑班,和孩子們一起開心的“玩泥巴”。姨父的總則是在有限的人生裡捏出自己心裡的世界,帶給身邊的人最大的快樂,用泥巴捏出生命的火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