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李京:旅遊產品非憑空產生 它需要時間錘煉

【點睛】近日, 由中國旅行社協會主辦的“中國旅業對話”在京舉行, 首期活動主題定為“消費者理性回歸, 旅行社品牌建設之道”。 該主題沙龍系列活動是中國旅行社協會精心策劃的一項品牌活動, 希望通過旅業同仁的努力, 打造一系列專業的、有意思的“思想盛筵”。

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李京, 自1991年起即從中青旅OP(旅遊組團計調)做起, 二十餘年的業內生涯, 讓她領悟出一套推陳出新的業界“法則”。

中青旅上市於1997年, 是中國第一家A股上市企業, 身為公眾公司必須嚴格自律, 尤其是規範經營方面。

雖然如此, 企業品牌也不可避免的被侵權, 其造成的傷害非常嚴重。 即便中青旅早早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上市之後就將中國青年旅行社總社更名為中青旅, 還於2002年更換新LOGO標識, 但儘管如此, 侵權行為依然屢禁不止。

李京表示, 中青旅通過諸多手段防止侵權發生, 是因為非常珍惜企業品牌, 因為市場競爭最終就是品牌競爭。

旅行社行業內, 中青旅是最先一批規劃品牌矩陣的企業, 從而形成中青旅的產品品牌體系, 除旅行社業務外還有烏鎮、古北水鎮等景區品牌及酒店品牌, 同時明確企業戰略是控股多型品牌旅遊生態圈。 遨遊網就是打造品牌過程中的一個選擇, 網路時代已經進入進行時, 中青旅也是最早進入互聯網的企業。

“與其打造一個品牌, 不如做產品和服務, 因為它是品牌真正的內涵, 消費者評估企業品牌, 其實是感知到服務品質和產品品質。 ”李京認為, 產品品質在自律的過程中可以說是痛苦的, 其本質不在於消費者因價格而失去市場份額, 而是行業對自律問題的認知。

中青旅最早定出來的品牌信仰是“心意互通、傳遞感動”, 現在是“用心陪著你”。 李京呼籲業內要重視品牌, 摒棄不合理低價產品, 用心為消費者服務, 價格並不是首要因素。

部分消費者認為旅行社發售的旅遊產品會存在較大的利潤空間, 這或許也是低價遊產品能夠存活的“從眾土壤”。 李京客觀介紹, 參團遊的價格包括機票、酒店、住宿、餐食、交通、導遊服務、領隊服務,

外加企業利潤, 而企業利潤業內的平均值為2%, 且次利潤值並非企業隨意而定。

“旅行社其實是願意付出心血去做好產品的, 很多產品主題很好, 可價格確實稍高, 如何讓業者與消費者之間形成良性互動, 這是亟需解決的問題。 ”李京不無感慨地講道:“企業是需要生存的, 如果說一些不良的企業是‘逼良為娼’, 那麼不理性消費是否就是‘助紂為虐’呢?”

但是, 不可否認的是, 消費過程自身是在不斷成長, 消費升級是隨著消費者的升級而升級, 那麼十年前的出境產品自然不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而陽春白雪之流, 曲高和寡之嫌的產品似乎更加痛苦。

那麼, 使自身產品具有差異性和講清楚產品是首要任務, 隨後如果不去為未來市場的變化、發展、趨勢、方向努力,

最終也只能被拖入深淵。 而真正去用心血投入、培育市場, 恐也只有當事人最明白各中痛苦。

並且, 李京呼籲消費者提高對服務價值的認可度, 因為時間是有價值的, 當消費者獨自去搜集旅遊資訊、對比產品品質是需要時間做功課的, 甚至於偶有出遊受傷事件, 同樣是需要時間去索賠。 反之, 旅行社從業者花費時間去為消費者厘清更加清晰的旅行產品, 其所做的工作也不可稱之為“無用功”, 需要導遊相貌堂堂博通古今, 此等人才需求越高, 其人力成本也自然是呈正比例上升。

“時間的價值不僅在產品設計和消費服務, 在有限的時間裡, 孰貴孰划算, 這是需要重新考慮的問題。

“因為, 如今旅行社正在制定分類旅遊產品, 同時錘煉並細化旅遊產品。 ”李京舉例介紹, 如設定星級分類旅行產品, 標注清楚旅行的全程時刻表;高端定制隨著需求人群基數的成熟, 而不斷跟上增長步伐;研學旅遊講解內容是否推陳出新, 針對不同年齡階層按需安排行程。

李京表示, “如果旅行社現今還只是注重使用者資訊傳遞, 其生存能力將面臨嚴重威脅, 資訊社會中旅行社從某種意義上是可以被替代的, 旅行社還有很多事可以做, 但這種危機感必須要時刻警醒。 ”(伍策 冷竹)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