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胡適:世間最可惡的事,莫如一張生氣的臉

胡適先生在《我的母親》一文中, 結合母親的經歷感慨道:“我漸漸明白, 世間最可厭惡的事, 莫如一張生氣的臉;世間最下流的事,

莫如把生氣的臉擺給旁人看。 這比打罵更難受。 ”

人生氣時, 是最醜的時候

由於父親早亡, 胡適的母親是當家的後母, 家裡的財政並不寬裕, 一年到頭全靠胡適的二哥在上海經營調度。

胡適的大哥從小就是敗家子, 賭博、吸毒, 每次回家就把家裡值錢的東西拿出當了, 到處欠錢, 每到除夕, 家裡總有一堆要債的, 母親每次都好生招待, 等半夜的時候, 才每一家債戶發一點錢。

好說歹說, 把討債的人勸回去, 等到胡適大哥回來, 她不出一句責備的話, 不露一點怒色, 依舊和胡適的大哥大嫂一起吃團圓飯。

胡適描述到:“大嫂是個最無能而又最不懂事的人, 二嫂是個很能幹而氣量很窄小的人。 她們常常鬧意見, 只因為我母親的和氣榜樣,

她們還不曾有公然相罵相打的事。

她們鬧氣時, 只是不說話, 不答話, 把臉放下來, 叫人難看;二嫂生氣時, 臉色變青, 更是怕人。 她們對我母親鬧氣時, 也是如此。 ”

“我母親的氣量大, 性子好, 又因為做了後母後婆, 她更事事留心, 事事格外容忍。 ……我母親待人最仁慈, 最溫和, 從來沒有一句傷人情感的話。 ”

母親的性格對胡適產生很大的影響, 使胡適懂得了:儘量不給人看一張生氣的臉。

胡適自己這樣評價:“如果我學得了一絲一毫的好脾氣, 如果我學得了一點點待人接物的和氣, 如果我能寬恕人, 體諒人, 我都得感謝我的慈母。 ”

母親溫和的性子和寬宏的氣量對胡適影響很大, 胡適本人幾乎是民國時代, 性子最溫和寬厚的人。 這樣的性格也為他帶來了好的人緣, 以至於在民國時候流行一句話“我的朋友胡適之”, 社會各界人士都以和胡適交友為榮。

愛生氣, 是因為層次不夠

其實, 人非草木, 孰能無情。 《禮記》裡說, “喜、怒、哀、懼、愛、惡、欲七者弗學而能”, 也就是說人有各種情緒是本能, 是天生就有的。

生氣有什麼危害?危害實在太多, 首先傷身, 其次誤事, 再者毀譽、傷感情, 甚至還有人因此而葬送了性命。

春秋末年, 邾國有一任國君是邾莊公, 名叫曹穿。 有一次, 邾莊公與大夫夷射姑一起喝酒。 期間夷射姑出來小便, 看門人向他討肉吃。

結果著急去如廁的夷射姑, 氣不打一處來, 就奪過看門人的木杖追打他, 嚇得看門人抱頭鼠竄, 呼嚎奔命。

過了些日子, 邾莊公到庭院中散步。 這位看門人就假裝打水潑灑庭院。 邾莊公見庭院滿地濕漉漉, 頓時發怒喝問。 看門人就騙他說:“夷射姑旋焉。 ”(是夷射姑小便給弄髒的)

邾莊公頓時暴跳如雷, 下令抓捕夷射姑, 可是吩咐下去好久都沒有抓到。

邾莊公聞聽更加怒不可遏, 急得栽到床上又從床上跳下來,

卻不小心跌入了床邊的炭爐中燒傷了。 不久後, 邾莊公就因燒傷的皮膚感染潰爛而死。

明代思想家薛文清, 號稱用二十年治一“怒”字而不盡, “是知克己之難。 ”人的情緒之難控制, 可見一斑。 修養高如林則徐、曾國藩這些人, 也難免有動怒之時。

但層次越高的人,越懂得控制住自己的情緒。

一個生氣門檻很低的人,要麼是不成熟,要麼是沒有教養。一旦生氣就要逞兇作惡的,不是顯示出你的威嚴,而只是凸顯了你的無能,敗光你的人品。

《呂氏春秋》載,要考察一個人能否擔當大任,有幾種方法,其中一個就是“怒之以驗其節”。

故意激怒他,觀察他表現出來的品德、節操:他是破口大駡,還是沉著隱忍;是斤斤計較、糾纏於壞情緒,還是很快就忘懷得失;是將過錯噴灑在別人身上,還是只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真正修養好的人,無故加之而不怒,猝然臨之而不驚,善於將怒氣化解成霹靂手段,化解困局。

所以愛生氣,歸根結底,是因為做人的層次不夠。

不生氣,是修養,更是智慧

《中庸》中講:“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人在沒有產生喜怒哀樂這些情感的時候,心中沒有受到外物的侵擾,是平和自然的,這樣的狀態就是"中"。

所以,層次越高、越有智慧的人,越懂得控制情緒中的人格和修養的意義。

清朝名臣林則徐一生為官,走遍十八省,每到一地都要帶著他的座右銘“制怒”。

當時虎門銷煙,林則徐風頭正旺。哪裡知道西方侵略者一路打到天津,逼得皇帝嚴辦林則徐。

聽到皇帝的聖旨,林則徐悲憤莫名,吩咐家人收拾行裝,準備離開廣州。他指了指臥室裡的“制怒”橫幅,對夫人說:“把這個也帶上吧。”

夫人問:“比這貴重的都還沒帶,你帶這個幹嘛?”

林則徐回答:“這件最寶貴。我辦事數十年,時時記著它。如今老了,還要靠它養身呢。”

正如明末清初的著名文人申涵光所言:“制怒者當涵養於未怒之先”,要想在“路怒”之時保持理性的克制,就要防“路怒”于未然。

清代“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在任山東範縣(今屬河南)、濰縣知縣時鬱鬱不得志。當他受上司諷壓、怒氣來時,便鋪好宣紙,提筆劃竹,以抑怒氣。

畫完以後,心理舒坦了,畫藝也越發純熟,一箭雙雕。

尤其他因助農民告狀及辦理賑濟得罪豪紳而罷官後,畫竹更成為他晚年自娛怡樂、排怒解愁的養生之道。

你站得越高,越不容易生氣。有時候,在遭遇別人惡語相加之時,不妨人為拔高自己,因為我比你高級、高明,所以無論你怎麼說,我都不生氣。

臺灣作家李敖常常在各種場合痛駡曾經的朋友余光中。蔣經國死後,餘光中為他寫了一首詩《送別》。李敖罵餘光中是“馬屁詩人”。

有人就去問餘光中:“李敖天天找你茬,你從不回應,這是為什麼?”

餘沉吟片刻答:“天天罵我,說明他生活不能沒有我;而我不搭理,證明我的生活可以沒有他。”——你看,不僅不生氣,還能幽默對待。

面對別人的發難,不要輕易動怒,這既是做人的修養,也是高明的處世智慧。

《論語》:子貢曾問老師:“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孔子答覆:“其恕乎!”。意思是說,“有沒有一個字可以終身奉行的呢?”孔子回答說:“那就是恕吧!恕己恕人,對事對人皆以“恕”字待之,才是不生氣的終極法門。

胡適和魯迅都是新文化運動的雙星,因為觀念的差異,魯迅幾次諷刺胡適,但是胡適卻從未和魯迅直接交鋒過,也沒有與他進行過筆戰,更沒有表現出對他的人格的不恭。

胡適晚年的時候,提到“容忍比自由更重要”,胡適一生提倡“自由主義”,但是在晚年卻回到了“恕”道,這份寬厚仁恕,正是受教于他的母親。

所以胡适才感歎說:“世間最可惡的事,莫如一張生氣的臉”。

轉自:十點讀書

但層次越高的人,越懂得控制住自己的情緒。

一個生氣門檻很低的人,要麼是不成熟,要麼是沒有教養。一旦生氣就要逞兇作惡的,不是顯示出你的威嚴,而只是凸顯了你的無能,敗光你的人品。

《呂氏春秋》載,要考察一個人能否擔當大任,有幾種方法,其中一個就是“怒之以驗其節”。

故意激怒他,觀察他表現出來的品德、節操:他是破口大駡,還是沉著隱忍;是斤斤計較、糾纏於壞情緒,還是很快就忘懷得失;是將過錯噴灑在別人身上,還是只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真正修養好的人,無故加之而不怒,猝然臨之而不驚,善於將怒氣化解成霹靂手段,化解困局。

所以愛生氣,歸根結底,是因為做人的層次不夠。

不生氣,是修養,更是智慧

《中庸》中講:“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人在沒有產生喜怒哀樂這些情感的時候,心中沒有受到外物的侵擾,是平和自然的,這樣的狀態就是"中"。

所以,層次越高、越有智慧的人,越懂得控制情緒中的人格和修養的意義。

清朝名臣林則徐一生為官,走遍十八省,每到一地都要帶著他的座右銘“制怒”。

當時虎門銷煙,林則徐風頭正旺。哪裡知道西方侵略者一路打到天津,逼得皇帝嚴辦林則徐。

聽到皇帝的聖旨,林則徐悲憤莫名,吩咐家人收拾行裝,準備離開廣州。他指了指臥室裡的“制怒”橫幅,對夫人說:“把這個也帶上吧。”

夫人問:“比這貴重的都還沒帶,你帶這個幹嘛?”

林則徐回答:“這件最寶貴。我辦事數十年,時時記著它。如今老了,還要靠它養身呢。”

正如明末清初的著名文人申涵光所言:“制怒者當涵養於未怒之先”,要想在“路怒”之時保持理性的克制,就要防“路怒”于未然。

清代“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在任山東範縣(今屬河南)、濰縣知縣時鬱鬱不得志。當他受上司諷壓、怒氣來時,便鋪好宣紙,提筆劃竹,以抑怒氣。

畫完以後,心理舒坦了,畫藝也越發純熟,一箭雙雕。

尤其他因助農民告狀及辦理賑濟得罪豪紳而罷官後,畫竹更成為他晚年自娛怡樂、排怒解愁的養生之道。

你站得越高,越不容易生氣。有時候,在遭遇別人惡語相加之時,不妨人為拔高自己,因為我比你高級、高明,所以無論你怎麼說,我都不生氣。

臺灣作家李敖常常在各種場合痛駡曾經的朋友余光中。蔣經國死後,餘光中為他寫了一首詩《送別》。李敖罵餘光中是“馬屁詩人”。

有人就去問餘光中:“李敖天天找你茬,你從不回應,這是為什麼?”

餘沉吟片刻答:“天天罵我,說明他生活不能沒有我;而我不搭理,證明我的生活可以沒有他。”——你看,不僅不生氣,還能幽默對待。

面對別人的發難,不要輕易動怒,這既是做人的修養,也是高明的處世智慧。

《論語》:子貢曾問老師:“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孔子答覆:“其恕乎!”。意思是說,“有沒有一個字可以終身奉行的呢?”孔子回答說:“那就是恕吧!恕己恕人,對事對人皆以“恕”字待之,才是不生氣的終極法門。

胡適和魯迅都是新文化運動的雙星,因為觀念的差異,魯迅幾次諷刺胡適,但是胡適卻從未和魯迅直接交鋒過,也沒有與他進行過筆戰,更沒有表現出對他的人格的不恭。

胡適晚年的時候,提到“容忍比自由更重要”,胡適一生提倡“自由主義”,但是在晚年卻回到了“恕”道,這份寬厚仁恕,正是受教于他的母親。

所以胡适才感歎說:“世間最可惡的事,莫如一張生氣的臉”。

轉自:十點讀書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