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人類到底是不是動物?

人對自身理解如今基本來源於“進化論”, 因此大多數人都接受‘人’是“動物”的一個分支的說法。

科學更是將人直接歸類到“哺乳動物”之中, 並細化入“猿猴科”。

不錯, 從身體構來說, “人”確實具備“哺乳動物”的顯性特徵, 從外觀上和猿猴也很相像。

但是一個“像”字就可以把“人”歸類嗎?

那麼“不像”又怎麼說?

既然是“哺乳”動物, 那麼我們就從“生育”開始說起。

眾所周知, 女人懷孕是要十個月, 那麼有多少人知道猴子、猿猴的懷孕週期基本只有人類的一半, 五個月左右;豬的懷孕週期只要3個月;基本上人類的懷孕週期只有牛、馬這種大型動物才能相匹敵。

可以說大多數的“哺乳動物”的懷孕週期都遠比“人”短得多。

然後說說“出生”, 牛、馬這種大型哺乳動物的後代基本是落地就能走, 張口就能和父母交流。 其它動物的出生時的“虛弱期”也都非常短, 很少會出現“人”這種長達一兩年完全沒有自保能力的現象。 而且也沒聽說過有哪個動物出生後很長一段時間的表達方式只有“哭”的, 大多數動物出生後即使不能立刻具備基本交流能力也會相對的保持安靜。

用“進化論”來理解, 就是這是生存環境所決定的, 動物的生育必須要竟可能的降低虛弱期, 盡可能的提高幼生期的自保能力, 這是動物的生存本能。 這條原則在“人類”身上完全不適用, 而且可以說人類在生育觀上是在背道而馳,

盡可能的在延長懷孕虛弱期, 盡可能的延長幼兒成長期。 這不科學!

要知道人類的文明史不過萬年左右, 萬年之前安“進化論”來說, 我們都還是物競天擇、弱肉強食的動物, 我們人類在那時還有著大量的天敵, 還需要和其它的動物一樣努力的求生求存。 就如其它動物沒有時間和精力浪費在漫長生育期一樣, 那時的人類也應該是以縮短虛弱期為第一生育原則的。 而短短不足萬年的時間裡形成現在生育本能的時間條件也不具備, 對集體進化來說, 這個時間段太短太短~

達爾文會說, 環境改變人類, 基因會發生“突變”以適應改變。 請注意, 這條理論的重點在“突變”二字, “突變”不是群體性的,

“突變”的失敗率是高達百分之九十的。 也就是說或許有個體的“突變”可以短時間內形成現在的生育原則, 但這是“個體”的, “個體”演變成“群體”是需要時間的, 萬年時間這麼短是不可能形成如今“共有”現象的。 除非在很久很久以前人類就已經稱霸地球, 消滅了所有天敵, 生活安逸到可以慢慢生慢慢長, 那麼無數年的演變後種群有了現在的“習慣”。

問題又來了, “人類”從猿到人的轉變也就130萬年而已, 放在人類文明史這是很長的時間段, 但放在生物進化史上不過是彈指一揮間。 我不知道130萬年前的其它動物是一個什麼樣的生育形態, 但大多數動物在130萬年裡其實改變並不是很大, 甚至某些生物種群上億年後依然在保持原始形態。

科學家說人類的基因特徵決定我們從屬於“動物種群”。 但是科學家也說過, “人”的基因和蒼蠅的基因只有百分之零點三的差異, 那是不是說“人”也該畫到“蒼蠅科”裡?“人”和“豬”的基因其實也很接近, 所以很多科學家在做器官移植的時候都會採用“豬”的身體作為培育平臺。 那麼“人”是不是也該和“豬”攀攀親?科學家說“人”和“猩猩”是近親, 然後美國拍了部電影叫《猩球崛起》隱晦的說“對猿猴有利的很可能變成對人有害的”。 我們不是“近親”嗎?這差別咋就那麼大呢?長得像就一定是“親戚”嗎?

再然後, “人”的標誌是“直立行走”, 是的, 猩猩也可以“短時間直立”, 但是如論人類怎麼培養怎麼教導猩猩可以學會手語可以學會算數, 但是就是不能“長期”直立。

熊也能“短期直立”, 那是不是說熊的血緣其實更靠近猩猩?“直立行走”是人類的“本能”, 這種“本能”其它動物可以模仿, 但並不具備“適應性”, 所以永遠都學不像。

再有, 人類的“脫毛”身體.。 這一特性明顯到人不得不發明“衣服”用以遮掩身體, 其它動物有這需求嗎?沒記錯的話, 人類並不是先有了衣服才開始“脫毛”的, 而是在很久遠的時代, 人類還在噬毛飲血的時候全身就基本沒什麼“雜草”了。

人是地球最獨特的生物, 但強制的劃入地球生命群體裡是否合適?

只是因為“長得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