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無問東西:雖日拱一卒無有盡,但功不唐捐終入海

“功不唐捐”原文出自《法華經》。 意思是:你付出的努力和功德, 從來不會白白地付出, 終於有一天, 會回到你身上來。 通俗地說, 所謂功不唐捐, 就是努力地做好每件小事, 回頭發現自己無意中做了件大事。

第一次聽說“功不唐捐”是看《胡適傳》, 胡適先生給人題字, 除了喜歡寫“為者常成, 行者常至”, 另一個就是“功不唐捐”。 當時看了這句話印象並不深刻, 可是看了《無問西東》, “功不唐捐”這四個字就和“無問西東”連在一起, 久久不能自拔。

是啊, “日拱一卒無有盡, 功不唐捐終入海”。 影片中四個主人公講了四個看似不同的故事, 但是四個故事又在講述著同一個真理, 那就是努力去做, 為了心中的那一縷善念, 為了自己心中的那一縷真情!四種不同時空, 四種不同考驗, 四種不同命運, 交織在一起就是一種立世之道!

無問西東 只問內心

影片開頭講述張果果的故事, 高昂的醫療費用,

職場的勾心鬥角, 幫助人時的迷茫與彷徨, 救助過程的曲折婉轉, 甚至對堵車情形的描述, 好像都放生在我們的身邊。

張果果好像就是我身邊的張三或者李四, 放棄幫助還是繼續幫助、選擇告發還是選擇遵循內心, 張果果好像都在幫助你我在做人生的選擇題,

面對新生嬰兒, 他問出了你我的困惑——“如果你們提前瞭解了, 你們要面對的人生, 你們是否有勇氣前來”。 他也用他的行動, 他的內心獨白幫我們選出了答案——“願你在被打擊時, 記起你的珍貴, 抵抗惡意;願你在迷茫時, 堅信你的珍貴, 愛你所愛, 行你所行, 聽從你心, 無問西東。 ”他得到了, 四胞胎家人送給他的那一份禮物, 那一份用胎毛做成的毛筆, 雖然不是很貴重, 但是那是對愛的一份回報, 又顯得那麼地彌足珍貴。

無問西東 只求有愛

時光倒流, 我們看到了王敏佳, 也看到了那個離我們並不算遙遠的年代, 明亮的青春與那個已經開始混亂和變異的時代相比, 覺得理想是那麼的脆弱, “愛”是那麼的奢侈,

每個人都在掙扎。

許伯常在掙扎, 他掙扎在該用一種什麼方式報答, 劉淑芬供養他上了大學, 他無以回報, 他是曾經愛過劉淑芬的, 但是他變了, 他不再愛劉淑芬, 所以他掙扎;劉淑芬在掙扎, 寒窯苦讀時執手相望, 功成名就時卻想拋棄髮妻, 她不明白,

兩個人那麼美好的時光, 那麼珍重的誓言, 怎麼說變就變了?李想在掙扎, 他太想去支邊了, 明明只要站出來就可以證明好友的清白, 然而他沒能勇敢站出來為敏佳作證, 他為了夢想放棄了自己的好友。

王敏佳也在掙扎, 她由於生病錯過了向主席鮮花的機會, 為了幫助自己的老師冒險寫了一封信, 那只是想給自己的老師出口氣, 可是為什麼都變了, 變得那麼猝不及防, 自己親愛的同事, 自己最信任的朋友, 為什麼一下子就變得面目猙獰?

愛在哪裡?善又在哪裡?

敏佳是不幸的, 但是敏佳又是幸運的, 當她對一切都開始絕望的時候, 我們的生活中還有一種東西, 那就是善良, 她做的一切都沒有白費, 我們看到了陳鵬會不顧一切地跑來, 會把人世間最寶貴的東西送給她,讓她明白“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欺負你,侮辱你,嫉妒你,打壓你,傷害你,他們想把你變成最醜的樣子,可在我心裡,你永遠都是當年最美的模樣,是愛美的小姑娘,是鮮活漂亮如同花兒一樣的女孩啊。”

陳鵬給了王敏佳全部的溫暖,世界再殘酷,有你的地方,就有溫暖。“你別怕,我就是那個給你托底的人,我會跟你一起往下掉,不管掉的有多深,我都會在下面給你托著。”

有此大愛,無問西東。

無問西東 只求報國

山河破碎風飄絮,諾大的中國已經放不下一張安靜的書桌。

此時,我們看到了沈光耀,也看到了一群和其他一樣懷揣愛國夢想的人,從戰火紛飛的祖國各地來到了大後方昆明,這是一次教育的長征,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世界都絕無僅有。莘莘學子用腳步丈量著每一寸國土。他們遠離家鄉,遠離故土,僅憑少年熱血與學子意氣,踏過無數漫長的日夜。

聞一多,楊振寧,陳寅恪,趙忠堯,林徽因,梁思成,費孝通……一個又一個中國近代史舉足輕重的名字,在西南聯大匯合。就像中華大地上散落的一顆顆星辰,最終在這裡聚攏,發光,成為了中國教育史上耀眼的一束光芒。他們同時也為中華民族哺育了未來,撒下了火種。

沈光耀就是其中的典型,面對母親的責難和家族的責任,他原本可以選擇成為優秀的工程師、傑出的物理學家,或者其他的職業,但是看到跟自己一起捉青蛇的孩子被炸死,周圍的村民死的死傷的傷,房屋全部坍塌的時候,沈光耀在大雨中想了一夜,最終決定了要放棄自己,投筆從戎。

在成為飛行員以後,他還是那個特立獨行的飛行員,他的另外一個名字叫“晃晃”,他會在飛行的時候投放自己嘴裡省出來的食量,救助那些毫無所依的孤兒,告訴我們“這世間不缺完美的人,缺少的是從心裡往外的真心、正義、無畏、同情。”

誰不畏死?何況風華正茂、家境優良的青年。但當敵人破門而入時,即便有再多的不舍,為了祖國,這些優秀的年輕人下決心斬斷自己的未來。當沈光耀駕著戰機沖向敵艦的時候,當他用家鄉話向母親告別的時候,一句“對不起,媽媽”,讓在座的人無不動容!

讓人感到暖心的是,他投放的食糧救活了後來製造出原子彈的陳鵬,他的精神激勵了千百萬中國人,有此影響,可以不問西東!

無問西東 但功不唐捐

一襲棉袍,一介書生。他就是吳嶺瀾,平凡的就像是你我,沒有驚天動地的大事,沒有刻骨銘心的愛,有的只是自己內心的困惑,甚至平凡到只是為了自己的學業選擇而苦惱,這也恰恰是你我經常遇到的苦惱。

幸運的是,他碰到了幾位良師,第一位是梅貽琦,他告訴吳嶺瀾的也是告訴我們的,“要真實,什麼是真實?真實就是你看到什麼,聽到什麼,做什麼,和誰在一起,有一種從心靈深處滿溢出來的不懊悔也不羞恥的平和與喜悅。”第二位是泰戈爾,他演講了《對自己的真誠》,其實還有他身邊的巨擘如梁啟超、徐志摩等,他們真誠的目光,殷殷的期待,都像一束亮光照亮青年人前行的路。

從梅貽琦的諄諄教誨,到西南聯大的“靜坐聽雨”,再到陳鵬為了兩彈一星奮勇獻身,甚至到張果果的從始而終的善良,我終於明白一個詞的含義,那就是“風骨”。

劉勰的《文心雕龍·風骨篇》說,骨即文意,風即文辭。而辭為膚根,志實骨髓。風骨二字一開始是形容書畫與文學評論,但後來,一個人的志向,精神,人格以及抱負,皆可由風骨二字概括。

每一個時代都會過去,但是每一個時代都會有“風骨”留存。那先生教書育人,學子辛勤汲取。他們將知識薪火相傳,建成了照亮中國近代歷史的燈塔,以精神為火芒,點亮前進的路。那樣的風骨並沒有消逝,而是等待著我們將它變成更有力的基石,向更偉大的某個方位,永不停歇地前進。

會把人世間最寶貴的東西送給她,讓她明白“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欺負你,侮辱你,嫉妒你,打壓你,傷害你,他們想把你變成最醜的樣子,可在我心裡,你永遠都是當年最美的模樣,是愛美的小姑娘,是鮮活漂亮如同花兒一樣的女孩啊。”

陳鵬給了王敏佳全部的溫暖,世界再殘酷,有你的地方,就有溫暖。“你別怕,我就是那個給你托底的人,我會跟你一起往下掉,不管掉的有多深,我都會在下面給你托著。”

有此大愛,無問西東。

無問西東 只求報國

山河破碎風飄絮,諾大的中國已經放不下一張安靜的書桌。

此時,我們看到了沈光耀,也看到了一群和其他一樣懷揣愛國夢想的人,從戰火紛飛的祖國各地來到了大後方昆明,這是一次教育的長征,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世界都絕無僅有。莘莘學子用腳步丈量著每一寸國土。他們遠離家鄉,遠離故土,僅憑少年熱血與學子意氣,踏過無數漫長的日夜。

聞一多,楊振寧,陳寅恪,趙忠堯,林徽因,梁思成,費孝通……一個又一個中國近代史舉足輕重的名字,在西南聯大匯合。就像中華大地上散落的一顆顆星辰,最終在這裡聚攏,發光,成為了中國教育史上耀眼的一束光芒。他們同時也為中華民族哺育了未來,撒下了火種。

沈光耀就是其中的典型,面對母親的責難和家族的責任,他原本可以選擇成為優秀的工程師、傑出的物理學家,或者其他的職業,但是看到跟自己一起捉青蛇的孩子被炸死,周圍的村民死的死傷的傷,房屋全部坍塌的時候,沈光耀在大雨中想了一夜,最終決定了要放棄自己,投筆從戎。

在成為飛行員以後,他還是那個特立獨行的飛行員,他的另外一個名字叫“晃晃”,他會在飛行的時候投放自己嘴裡省出來的食量,救助那些毫無所依的孤兒,告訴我們“這世間不缺完美的人,缺少的是從心裡往外的真心、正義、無畏、同情。”

誰不畏死?何況風華正茂、家境優良的青年。但當敵人破門而入時,即便有再多的不舍,為了祖國,這些優秀的年輕人下決心斬斷自己的未來。當沈光耀駕著戰機沖向敵艦的時候,當他用家鄉話向母親告別的時候,一句“對不起,媽媽”,讓在座的人無不動容!

讓人感到暖心的是,他投放的食糧救活了後來製造出原子彈的陳鵬,他的精神激勵了千百萬中國人,有此影響,可以不問西東!

無問西東 但功不唐捐

一襲棉袍,一介書生。他就是吳嶺瀾,平凡的就像是你我,沒有驚天動地的大事,沒有刻骨銘心的愛,有的只是自己內心的困惑,甚至平凡到只是為了自己的學業選擇而苦惱,這也恰恰是你我經常遇到的苦惱。

幸運的是,他碰到了幾位良師,第一位是梅貽琦,他告訴吳嶺瀾的也是告訴我們的,“要真實,什麼是真實?真實就是你看到什麼,聽到什麼,做什麼,和誰在一起,有一種從心靈深處滿溢出來的不懊悔也不羞恥的平和與喜悅。”第二位是泰戈爾,他演講了《對自己的真誠》,其實還有他身邊的巨擘如梁啟超、徐志摩等,他們真誠的目光,殷殷的期待,都像一束亮光照亮青年人前行的路。

從梅貽琦的諄諄教誨,到西南聯大的“靜坐聽雨”,再到陳鵬為了兩彈一星奮勇獻身,甚至到張果果的從始而終的善良,我終於明白一個詞的含義,那就是“風骨”。

劉勰的《文心雕龍·風骨篇》說,骨即文意,風即文辭。而辭為膚根,志實骨髓。風骨二字一開始是形容書畫與文學評論,但後來,一個人的志向,精神,人格以及抱負,皆可由風骨二字概括。

每一個時代都會過去,但是每一個時代都會有“風骨”留存。那先生教書育人,學子辛勤汲取。他們將知識薪火相傳,建成了照亮中國近代歷史的燈塔,以精神為火芒,點亮前進的路。那樣的風骨並沒有消逝,而是等待著我們將它變成更有力的基石,向更偉大的某個方位,永不停歇地前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