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資本家靠上市圈錢,他們卻抓緊退市 是啟動全盤還是被迫退出?

家族上市公司退市, 有主動的, 也有被動, 有各式各樣的因素。 比如去年7月, 鞋企百麗國際在香港聯交所正式退市, 10年在股市上繞了一圈又打回“原形”。 轉型失敗是一大原因, 當然也是“被動”退市。 另外, 也有部分家族企業是因傳承失敗, “樹到猢猻散”, 無奈才選擇退市。

而“主動”退市, 把控全域, 並能“置之死地而後生”的企業, 畢竟還是極少。 這險棋, 一著不慎, 滿盤皆輸呀!

百年利豐:先退市再上市

有著百年歷史、全球供應鏈帝國香港利豐集團, 也曾一度把已上市的利豐作退市處理, 可這是一種“主動性”退市, 其意圖很清楚:即解決上一代傳承過程中遺留的家族內部衝突和股權分散的問題,

讓企業決策權得以高度集中。

其實, 利豐接班傳承中不光分裂的問題, 更大的問題是如何處理好家族與企業利益關係的問題。 利豐這棵大樹, 經過二代傳遞後, 家族企業內成員就由原來的兩三個人, 變成一大幫人, 枝枝杈杈太多, 股權分散, 主幹因無法集中養分而缺乏生機。

利豐怎麼辦?他們的做法就是修剪長青樹。

到了利豐第二代過渡到第三代接班人時, 擺在馮氏第三代掌門人——馮國經和馮國綸兄弟面前的, 是人事管理等一大堆的難題。

馮氏兄弟, 在企業傳承上作出了一個驚人之舉。

馮氏兄弟意識到, 要提高管理及治理績效, 提升競爭力,

就必須有效精簡企業結構, 要對利豐這棵大樹來一次修剪, 把無用的枝丫去掉, 即重整家族股權架構的“修剪長青樹”。

1989年馮國經、馮國綸兄弟引入私募基金, 將公司私有化, 並買入上一代姑姑馮慕英、馮麗華子女, 即他們表兄弟的股權。 當然, 利豐私有化過程, 也並非想像中簡單、直接和沒有爭議。 馮氏兄弟為了排解私有化紛擾, 當時決定把已上市的利豐作退市處理。

退市時, 馮氏兄弟以高溢價方式收購其他家族企業成員的股份。 當時, 很多人覺得這兄弟倆出的價也不錯, 紛紛把股權出讓。 後來, 到了1992年, 馮氏兄弟讓利豐再重新上市, 並促使私募基金退出, 如此“一下一上”, 兩兄弟在公司取得了絕對控股權, 為利豐今後能快速和有力執行發展戰略目標,

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礎。

藥明康得:不好混還是另有他圖?

有人說, 創辦藥明康得的李革, 是中國CRO的拓荒者、“中國醫藥研發外包產業第一人”, 此話不為過。

2002年, 藥明康得就實現2500萬元的營收, 此後數年業績連連翻番。 此後, 藥明康得先後獲得美國富達投資等知名創投的投資, 2007年, 李革創辦的藥明康得成功登陸紐交所時, 整好40歲, 被譽為“華爾街首次為中國的頭腦買單”。

扛著中國CRO第一大旗的在美上市中概股, 藥明康得為何要上演一番“歸去來兮”呢?

首先, 西邊不亮東邊亮, 隨著分眾傳媒借殼上市(七喜控股)後, 中概股出現了一波返鄉潮。 當然, 促使登陸海外資本市場的中概股把目光瞄準國內原因頗多, 有政策大環境因素,

也有美國市場監管嚴於國內、上市後屢遭質疑及市場做空等因素;(比如分眾傳媒遭渾水做空)更為重要的一點是, 從融資平臺上看, 中國A股的整體估值水準要遠高於國外。

2015年12月, 藥明康得完成私有化, 從紐交所退市。 當時, 該公司聲稱:“取消上市的主要原因是, 作為私人持有實體, 藥明康得管理層可擁有更大彈性專注于改善長遠財務表現而毋須承受公開股本市場著重短線的期間與期間財務表現而帶來的壓力。 ”如上這句話什麼意思呢?露白一點說, 就是美股太不好混了, 對俺的價值不但低估還不認可。

話雖那麼說, 有市場分析人士指出, 藥明康得管理層自比高科技企業, 可美國資本市場卻給出不同的定位,

因為其幾年的一系列的投資及新業務拓展, 例如在基因組學和細胞療法上的投資, 有的已超出傳統CRO公司的業務範疇。 簡單地說, 對他們“不務正業”有投資風險上的擔心。

退市後, 上了港股, 又拿了一塊“新三板”, 藥明康得 “一拆三”上市佈局其實已完成了二步, 剩下的一步就是登陸上交所主機板了, 一旦IPO獲批上市, 恐怕李革家族的身價還得迅速飆升(用“躥升”準確點!), 或可應了那一句:假如再給我一個支點, 我可撬動千億市值!

據去年3月招股書披露, 截至2017年3月底, 藥明康得共有30家境內控股子企業、27家境外控股子企業、3家分公司, 還有6家參股子企業;難怪有人稱之為中國醫藥業的資本市場“玩家”。

中概股回歸, 是好是壞還存在一些爭議, 市場也有質疑,比如境內外市場價差問題,又比如“炒殼”等;尤其是那些利用VIE架構海外上市企業,國外市場對其風險監管趨於嚴格;對於這類特殊股權結構的企業,國內如何提升監管水準,也是一大挑戰。

許多家族企業將上市作為發家致富的捷徑、通往成功之路的跳板,特別是“分拆上市”,這方面的期望值更高。想像一下,一個盤子裡堆滿一個個金燦燦的大餅,多爽呀!

非常有意思的是,美國很多優秀的家族企業“大佬”,並沒有熱衷此事。比如微軟、沃爾瑪、迪士尼、亞馬遜,還有多元化發展最厲害的企業之一的美國通用,也沒有把子版圖或者孫板塊分拆上市,而我們的香港股市,還有國內A股,為何喜好這一口呢?此中緣由,其實不用多說吧!

寶勝退市:“鐵血公主”蔡佩君的下一步

從2007-2017年,“一代鞋王”百麗十年港股“走一回”,黯然退市,踩進私有化之路了。如今,百麗給香港資本市場留下一個背影,同為著名運動品牌Adidas、Nike國內代理分銷商——寶勝國際(03813),現狀如何呢?

所謂“五十步笑百步”!1月21日,鞋業巨頭寶成董事會宣佈,步百麗後塵,寶勝也將退市,集團公司將砸下411億元鉅資100%收購。

百麗退市港股,與其業績每況愈下,轉型上卻無實質進展有關。百麗當前存在的問題,比如品牌同質化嚴重、產品更新反覆運算緩慢、線下實體管道乏力等原因,另一家鞋業分銷商寶勝國際,也是一時無法抹掉同樣的陰影。由於年報尚待一二個月後揭開,從寶勝已公佈的2017年上半年財報看,可謂喜憂參半。

相比上一年度(2016年),寶勝國際的營收明顯增長,為14.5%,然利潤的表現卻不盡人意,而且是三年來中報利潤首次下滑,主因是毛利率下降。而同期股價表現如何呢?不到半年3次大跳水,最大一次股價一天暴跌22.22%。

轉型上的變革,是鐵血公主”接班後幹得最多的地方。數年來,她一手打造的寶勝國際,營業額已超一百億元人民幣,直屬員工多達2萬多人,超過9000多家直營及加盟店覆蓋大陸大江南北及港澳臺各地。

正如一波說此前文章提及,創立零售網路“寶勝國際”,是要把“寶成製造”變成“寶成服務。蔡佩君認為,“父親一輩子做代工,就算做到全球最大,當了‘鞋王’,可還是處處要‘尊重’大品牌‘指導’。”直接跳出代工,將自家品牌賣向全球,也就是家族企業依據產業特性及外部環境急速變化,關注長期戰略價值;應該說,蔡佩君的變革接班路,肯定是走對的!

作為“女強人”企業家,為何要讓寶勝退市、私有化?而寶成又為何砸下鉅資100%回購股權,“鐵血公主”蔡佩君走上這一步的目的又是什麼呢?

首先,讓我先梳理一下寶勝國際的股權結構,因為股權結構是家族企業治理的基石。

港股“寶勝國際”,是從寶成另一家在臺灣上市的子公司裕元工業分拆而來,有62.41% 股權由裕元工業持有;而裕元工業的49.99%股權,則由母公司寶成持有。據寶成董事會公告,擬以每股2.03港元對價收購寶勝國際,是寶成全資控股的“寶興投資”。與公告前一個交易日股價相比,收購溢價約有30%以上,算是“良心價”!(注,截稿時,“聞風而動”的寶勝國際股價,已漲至1.95港幣附近了)

據台媒報導,寶成工業執行協理何明坤指出:“寶成希望透過對寶勝國際的收購、私有化,簡化集團架構並使集團製鞋及通路事業取得平衡發展,並讓寶勝國際的營運取得靈活彈性及創新變革。”

據寶成暨裕元聯合公告,除裕元工業持有的62.41%股權外,蔡佩君及現任寶成工業公司董事長詹陸銘,還持有0.38%股權,剩下的37.21%寶勝國際股權,則為無利害關係股東持有,是否會“心甘情願”地交出籌碼,有待進一步觀察。

(寶成暨裕元聯合公告)

通常而言,選擇“退市”不外有二種情況,一是被外人收購或者出現經營風險;另一種就是股價被低估,不滿意才撤銷上市資格;而寶勝國際屬於後者。

當然,有市場觀察者也對“鐵血公主”頗有微詞,認為她利用港股機制“漏洞”,是“空手套白狼”。理由是,與百麗相比,寶勝的營收是增長的,利用會計手段壓低利潤率,比如增加各種費用開支調節利潤端,以壓低股價。另外,寶勝還於2017年初自爆“造假家醜”,並實施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慷慨派息,母公司寶成一下子拿到了約40億港元股息,若出售成功,寶成還可從裕元再拿走一半,收入可達34億港元。此外,加上中報披露的數億流動現金,把寶勝其他股份全權攬入懷中,幾乎不用另外掏錢。

去年,香港鄭氏家族的新世界百貨,儘管三度延期仍以失敗告終;小股東投反對票的理由就是鄭氏家族提供收購的讓利幅度小。而據1月21日寶勝董事會向計畫股東提呈建議,“擬根據百慕達公司法第99條按照協定計畫方式,將寶勝私有化”,但還提及“註銷代價將不會提高,且寶成不保留提高註銷代價的權利。”如此來看,蔡佩君是否如願以償,就看與小股東之間的博弈結果了。

“鐵血公主”蔡佩君若完成寶勝退市,並納為旗下100%持股全資公司;屆時,家族企業寶成集團旗下裕元的制鞋與寶勝的通路兩大事業體,儼然形成一種“雙箭齊發”的經營架構。看好寶勝在通路發展潛力,無疑是“鐵血公主”將寶勝從港股下架的充分理由。

市場也有質疑,比如境內外市場價差問題,又比如“炒殼”等;尤其是那些利用VIE架構海外上市企業,國外市場對其風險監管趨於嚴格;對於這類特殊股權結構的企業,國內如何提升監管水準,也是一大挑戰。

許多家族企業將上市作為發家致富的捷徑、通往成功之路的跳板,特別是“分拆上市”,這方面的期望值更高。想像一下,一個盤子裡堆滿一個個金燦燦的大餅,多爽呀!

非常有意思的是,美國很多優秀的家族企業“大佬”,並沒有熱衷此事。比如微軟、沃爾瑪、迪士尼、亞馬遜,還有多元化發展最厲害的企業之一的美國通用,也沒有把子版圖或者孫板塊分拆上市,而我們的香港股市,還有國內A股,為何喜好這一口呢?此中緣由,其實不用多說吧!

寶勝退市:“鐵血公主”蔡佩君的下一步

從2007-2017年,“一代鞋王”百麗十年港股“走一回”,黯然退市,踩進私有化之路了。如今,百麗給香港資本市場留下一個背影,同為著名運動品牌Adidas、Nike國內代理分銷商——寶勝國際(03813),現狀如何呢?

所謂“五十步笑百步”!1月21日,鞋業巨頭寶成董事會宣佈,步百麗後塵,寶勝也將退市,集團公司將砸下411億元鉅資100%收購。

百麗退市港股,與其業績每況愈下,轉型上卻無實質進展有關。百麗當前存在的問題,比如品牌同質化嚴重、產品更新反覆運算緩慢、線下實體管道乏力等原因,另一家鞋業分銷商寶勝國際,也是一時無法抹掉同樣的陰影。由於年報尚待一二個月後揭開,從寶勝已公佈的2017年上半年財報看,可謂喜憂參半。

相比上一年度(2016年),寶勝國際的營收明顯增長,為14.5%,然利潤的表現卻不盡人意,而且是三年來中報利潤首次下滑,主因是毛利率下降。而同期股價表現如何呢?不到半年3次大跳水,最大一次股價一天暴跌22.22%。

轉型上的變革,是鐵血公主”接班後幹得最多的地方。數年來,她一手打造的寶勝國際,營業額已超一百億元人民幣,直屬員工多達2萬多人,超過9000多家直營及加盟店覆蓋大陸大江南北及港澳臺各地。

正如一波說此前文章提及,創立零售網路“寶勝國際”,是要把“寶成製造”變成“寶成服務。蔡佩君認為,“父親一輩子做代工,就算做到全球最大,當了‘鞋王’,可還是處處要‘尊重’大品牌‘指導’。”直接跳出代工,將自家品牌賣向全球,也就是家族企業依據產業特性及外部環境急速變化,關注長期戰略價值;應該說,蔡佩君的變革接班路,肯定是走對的!

作為“女強人”企業家,為何要讓寶勝退市、私有化?而寶成又為何砸下鉅資100%回購股權,“鐵血公主”蔡佩君走上這一步的目的又是什麼呢?

首先,讓我先梳理一下寶勝國際的股權結構,因為股權結構是家族企業治理的基石。

港股“寶勝國際”,是從寶成另一家在臺灣上市的子公司裕元工業分拆而來,有62.41% 股權由裕元工業持有;而裕元工業的49.99%股權,則由母公司寶成持有。據寶成董事會公告,擬以每股2.03港元對價收購寶勝國際,是寶成全資控股的“寶興投資”。與公告前一個交易日股價相比,收購溢價約有30%以上,算是“良心價”!(注,截稿時,“聞風而動”的寶勝國際股價,已漲至1.95港幣附近了)

據台媒報導,寶成工業執行協理何明坤指出:“寶成希望透過對寶勝國際的收購、私有化,簡化集團架構並使集團製鞋及通路事業取得平衡發展,並讓寶勝國際的營運取得靈活彈性及創新變革。”

據寶成暨裕元聯合公告,除裕元工業持有的62.41%股權外,蔡佩君及現任寶成工業公司董事長詹陸銘,還持有0.38%股權,剩下的37.21%寶勝國際股權,則為無利害關係股東持有,是否會“心甘情願”地交出籌碼,有待進一步觀察。

(寶成暨裕元聯合公告)

通常而言,選擇“退市”不外有二種情況,一是被外人收購或者出現經營風險;另一種就是股價被低估,不滿意才撤銷上市資格;而寶勝國際屬於後者。

當然,有市場觀察者也對“鐵血公主”頗有微詞,認為她利用港股機制“漏洞”,是“空手套白狼”。理由是,與百麗相比,寶勝的營收是增長的,利用會計手段壓低利潤率,比如增加各種費用開支調節利潤端,以壓低股價。另外,寶勝還於2017年初自爆“造假家醜”,並實施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慷慨派息,母公司寶成一下子拿到了約40億港元股息,若出售成功,寶成還可從裕元再拿走一半,收入可達34億港元。此外,加上中報披露的數億流動現金,把寶勝其他股份全權攬入懷中,幾乎不用另外掏錢。

去年,香港鄭氏家族的新世界百貨,儘管三度延期仍以失敗告終;小股東投反對票的理由就是鄭氏家族提供收購的讓利幅度小。而據1月21日寶勝董事會向計畫股東提呈建議,“擬根據百慕達公司法第99條按照協定計畫方式,將寶勝私有化”,但還提及“註銷代價將不會提高,且寶成不保留提高註銷代價的權利。”如此來看,蔡佩君是否如願以償,就看與小股東之間的博弈結果了。

“鐵血公主”蔡佩君若完成寶勝退市,並納為旗下100%持股全資公司;屆時,家族企業寶成集團旗下裕元的制鞋與寶勝的通路兩大事業體,儼然形成一種“雙箭齊發”的經營架構。看好寶勝在通路發展潛力,無疑是“鐵血公主”將寶勝從港股下架的充分理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