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專家:東北具備再度發展基礎 只要放手自會前行

2017年各省經濟資料陸續出爐, 東三省經濟表現究竟如何?按全國各省GDP增速看, 假定資料沒有注水, 黑吉遼分列倒數第六、五、四, 給東三省墊底的倒數一、二、三分別是甘肅和今年自曝經濟資料造假的內蒙古和天津。 以瀋陽為例, 瀋陽的工業投資從2014年的峰值2493億元, 下降到2017年前三季度的237億元, 幾乎跌去九成。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利潤2017年前三季度也萎縮20%。 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幅僅為5.8%, 顯著低於全國8.3%的增長率。 東三省與經濟發達地區差距進一步拉大, 與西南地區快速發展的貴州相比, 也缺乏亮色。 貴州2017年GDP增速10.2%,

位居全國第一, 自2011年以來, 貴州GDP增速已連續7年、28個季度位居全國前三位。

中央對東北扶持力度不大不能成立。 政策方面, 十六大就將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提升到國家戰略, 2014-2017年年政策加碼, 並與東部地區省市開展對口合作。 財政方面, 2014年到2016東北三省財政整體缺口3562億元提升到了5580億元, 2017年預計突破6000億元, 占總轉移支付比例超過10%。 這些錢都還得靠中央財政轉移支付來填補。 在人事安排方面, 中央也是用心良苦, 從經濟發達地區抽調領導幹部, 如現任吉林省省委書記巴音朝魯和遼寧省省長唐一軍之前都擔任過寧波市委書記。

導致東北經濟增長乏力的原因究竟是什麼?

第一, 氣候原因導致人口、人才流失不能成立。 天氣寒冷橫向上不能解釋同緯度北歐五國和加拿大成為發達經濟體,

縱向上不能解釋歷史上的闖關東和1945年關外創造了全國85%的GDP。 正如1月29日吉林省代省長景俊海在政協會上一針見血的指出“真正做事的人都不覺得, 無事可做的人才覺得冷, 這與人的精神狀態有關係”。

第二, 雖然經濟增速近乎墊底, 但是東北地區有高於全國平均水準的城鎮化率、完備的產業鏈, 人均資本存量、產業工人素質、人均GDP等在全國也是處於較高水準。

那麼導致東北經濟慢性增長乏力的原因究竟是什麼?我們來回顧下近期的東北新聞熱點事件。 雪鄉宰客、瀋陽交警硬說號牌看不清亂罰款、民營企業家姚振華雪地控訴亞布力管委會。 如果我們把這些孤立的事件聯繫在一起看,

不論是宰客、宰民、宰商其背後的邏輯是一致的, 都反映出的是社會風氣中的一錘子買賣心態, 商家(政府)默認自己與個體遊客(企業)之間是一錘子買賣(單次博弈), 不期望存在“回頭客”。 這就形成了東北營商環境的一種負反饋迴圈, 因為經濟不景氣, 財政收入下滑, 只好去向企業“揩油”, 投資環境進一步惡化, 財政收入進一步下滑, 地方政府繼續採取“殺雞取卵”的短視行為, 而不是著力培育企業, 壯大稅基, 在長期實現財政收入和企業發展的共贏。 即“斷糧”導致去“殺雞”, “殺雞”導致更大規模的“斷糧”。 東北營商環境的改善, 必須要打破這個負反饋迴圈, 否則就像雪鄉的導遊義正言辭的說道:“九個月磨刀,
三個月宰羊, 大家都是羊。 ”

那麼如何打破這個負反饋迴圈形成正回饋迴圈呢?

激發民間自發動力比政府的扶持更重要。 政策的聚焦點不應該放在政府要怎麼做, 而是政府不該去做什麼。 東北地區非稅收入占財政收入近30%, 高出經濟發達地區近10個百分點, 客觀反映出東北三省地方政府對微觀經濟干預過多。 減少對企業的干預, 政府要學習中國民營經濟極其發達的福建、浙江地方政府“不叫不到、隨叫隨到、服務周到”的精神, 讓遵紀守法的企業能夠毫無干擾地去賺錢。 否則, 激發東北的企業家精神就是一句空話。

對於東北地區的發展, 要看到無論是自然環境還是基本條件, 東北地區都具備再度發展的基礎。

對東北而言, 再好的產業政策也要依賴良好的投資環境, 過多的人為干預反而會加重資源的錯配, 放鬆、“斷奶”並不可怕, 只要放手, 東北自會前行。

(作者系盤古智庫研究員)

本文源自經濟觀察報

更多精彩資訊, 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