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業界動態|東傑智慧並購常州海頓後主營業務進軍海外市場

摘要 東傑智慧1月29日披露, 預計2017年實現淨利潤約3515萬元至4015萬元, 同比實現扭虧且盈利大幅增加。 這個增長能否延續到2018年?東傑智慧董事長姚長傑在接受專訪時表示, 公司還將迎來三大發展機遇:一是原有的智慧輸送系統、智慧倉儲系統和智慧停車系統等三大業務將繼續大幅增長;二是收購常州海頓後, 公司規模和業績都將再上一個臺階;三是公司在機器人領域的佈局初現端倪, 有望成為公司新的增長點。

三大業務提振業績

姚長傑表示, 公司業績扭虧有三大原因:一是2016年度、2017年度所簽部分訂單在2017年施工完成驗收;二是由於施工專案合同總額大幅增加,

單個專案所分攤現場成本減少, 導致綜合毛利率提高;三是應收賬款平均賬齡同比縮短, 本年度計提壞賬準備減少。

對於專案合同額大幅增長, 姚長傑進一步解釋, 這是因為公司原有的智慧輸送系統、智慧倉儲系統和智慧停車系統等三大業務均有大幅增長。 “隨著純電動新能源汽車生產線投建、老生產線改造, 公司的智慧輸送系統業務大幅增長。 公司早在2010年就開始研發智慧倉儲系統、智慧停車系統, 這兩項業務在2017年合計訂單量已經超過智慧輸送系統, 導致公司2017年訂單創造歷史新高。 ”

姚長傑介紹, 隨著汽車製造智慧化和新能源汽車發展, 公司傳統的智慧輸送系統業務還將繼續大幅增長。

而隨著自動化、智慧化發展, 有倉儲的行業/公司就需要用到智慧倉儲系統和高速分揀設備, 大城市的自動化停車需求也日益增加。 由於自動化倉儲、高速分揀線、自動化停車具有更加廣闊的市場, 公司的智慧倉儲系統、智慧停車系統經過前幾年的大量研發投入, 已經進入爆發期。

借並購走向全球市場

主營業務有了底氣, 外延式並購就趁勢而上。 1月24日, 證監會審核通過東傑智慧對常州海頓的並購。 東傑智能於2017年7月25日披露, 擬以21.97元/股發行2275.83萬股, 作價5億元收購常州海頓100%股權。

近年來, 汽車裝備製造公司紛紛外延並購擴大規模, 比如, 華昌達收購上海德梅柯、三豐智慧收購鑫燕隆。 但與上述兩家公司選擇向下游拓展焊裝生產線業務不同,

東傑智慧選擇延伸進入塗裝生產線領域。 資料顯示, 常州海頓是全國第二大汽車智慧塗裝生產線整體解決方案商, 其客戶包括上汽、吉利、北京賓士、威馬汽車等。

姚長傑介紹, 常州海頓訂單充裕, 在手訂單約9億元, 本次收購有利於拓展上市公司的業務領域, 大幅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業績水準, 公司將成為第一傢俱有汽車塗裝總集成能力的A股上市公司。

根據業績承諾, 常州海頓2017年、2018年、2019年實現淨利潤將分別不低於3500萬元、4600萬元、6000萬元。 “目前來看, 常州海頓2017年的業績承諾足額完成。 ”姚長傑透露。

挺進AI打造新增長點

一個個紅色的“小胖墩”, 無需軌道也能自由“走動”, 精准搬起貨物、轉身、放平,

然後運送到指定地點碼放整齊, 這些能幹的“小傢伙”就是東傑智慧開發的叉車式AGV機器人(智慧物流搬運機器人)。 姚長傑用一段東傑AGV使用在伊利的精彩視頻, 向記者直觀介紹了公司的新業務——機器人。

東傑智慧很早就開始了人工智慧(AI)和機器人技術的研發儲備。 查閱公告, 公司早在2015年年報中即披露, 2016年公司經營計畫包括開發GPS制導的AGV、智慧可避繞式無固定路徑AGV及其他智慧搬運機器人, 並降低AGV生產成本。

姚長傑介紹, 公司的AGV機器人年銷售額已接近2000萬元。 據悉, 在服務機器人領域, 東傑智慧將聚焦在送餐機器人、迎客機器人、陪伴機器人等產品方向。

附:並購ppt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