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本溪:中國藥都高新技術企業達23家

本溪積極踐行“四個著力”系列報導之四

去年獲批專利161項, 同比增長133.3%

山清水秀的優美環境也是吸引高科技企業和人才進駐藥都的因素之一(資料片)。

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是推動企業技術進步、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的重要支撐平臺。 近日, 由中國藥都企業承擔建設的遼寧省東藥集團生物醫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遼寧省華潤本溪三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遼寧省藥聯製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遼寧省生物陶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遼寧邁迪體外診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5家中心順利通過省科技廳驗收。 這標誌著中國藥都的科技創新水準又邁上新臺階。

各類創新藥不斷完成研發、中試、臨床並進入市場, 一批品牌走向國際市場, 大量醫藥巨頭和人才聚集於此, 高新技術企業達到23家……在本溪市的科技創新成績單中, 關乎每個人生活品質的“大健康產業”成為創新的亮點。

生物製藥產業被認為是“健康中國”戰略佈局的關鍵支撐, 如何巧用政府力量促進這個事關百姓健康重大議題的科學領域突破、科技產業壯大, 一直以來都是本溪市在建設中國藥都過程中所探索的焦點。

“實際上, 在藥都建設之初, 本溪市就提出了‘產業為重、科技支撐、大學為要、產城融合’的藥都建設發展所遵循的理念和原則, 其中‘科技支撐’被視為其中的重要一環。 ”本溪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副主任盧偉介紹說。

為強化對科技“第一生產力”的服務, 本溪高新區要求全體人員要吃透政策、深入企業、貼身服務。 2016年, 他們共組織申請專利304項, 獲批161項, 同比增長133.3%。 其中獲批發明專利21項、實用新型專利133項;組織推薦區內企業申報國家、省市各類科技專案69項,

包括“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畫優先啟動重點研發任務專案、國家科技計畫專案、國家火炬計畫專案、國家科技合作專案、省級科技計畫專案等, 其中共有6家企業獲得科技進步獎, 4家企業獲得技術創新獎;先後組織兩批共13家企業申報高新技術企業, 最終使高新區高新技術企業達到了23家, 占全市高新技術企業總數的92%, 並當年完成技術市場合同成交額7218萬元。

創新園作為中國藥都產業鏈條中研發、孵化功能的載體, 一直著力於打造集核心技術研發、公共技術服務、專業化仲介服務以及企業內部自建研發機構於一體的綜合性服務平臺, 形成了由一個中心為主體、多個公共服務平臺為支撐、多家獨立科研機構為骨幹、若干企業內部研發機構以及專家顧問團隊為補充的研發創新體系。

如今, 創新園內搭建的創新藥物臨床前研究技術平臺、醫藥臨床研究技術平臺、醫藥測試儀器公共服務平臺、新藥安全評價技術台、實驗動物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生物醫藥註冊認證及專利技術服務平臺等八大省級服務平臺, 已先後為藥都企業提供了分析、檢測、臨床服務、註冊認證、專利申請和資訊檢索等各類服務1.4萬余項, 並擁有在研品種374個, 完成147項成果轉化, 實現銷售5.6億元。 初步具備了立足本溪、輻射遼寧乃至東北三省, 為生物醫藥企業提供藥物研發、臨床服務、分析檢測等多項公共服務的能力。

藥都創新園作為創新驅動的關鍵引擎, 還吸引了瀋陽藥科大學本溪藥物研究院、華大基因本溪醫學檢驗所、中組部“千人計畫”馬甯甯教授團隊等共49家國內高水準的科研機構和管理團隊簽約入駐, 更有世界500強企業德國拜耳公司與瀋陽藥科大學聯合實驗室落戶於此。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