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昨天我去銀行買理財,結果發現了這幾個坑!

年底了, 又是一波理財熱!剛發完年終獎, 很多人還是習慣去買銀行理財產品, 當然喵叔沒說這不好, 只是要警惕, 銀行理財也有陷阱, 只是沒人告訴你的。

從前, 在我們所有人眼裡, 銀行應該算是100%靠譜的存錢地方, 因為背靠國家, 然後最近爆出《19家銀行被騙190億貸款, 13名高管丟飯碗》等新聞, 讓我們開始擔憂。

其實這件事確實要引起我們的警惕, 銀行在過去確實是安全靠譜的代名詞, 但在未來我們還說不準!

01】預期收益、實際收益傻傻分不清

我們總是很容易被“高收益”的噱頭吸引!而往往理財產品的這些所謂的“高收益”只是為了吸引用戶眼球,

使用了“誇大”的手段。

事實上, 這個收益率只是根據目前的情況作出的“預測收益”, 並不是實際收益哦!

一般情況下, 結構性理財產品達不到最高預期收益的情況較多, 有的甚至本金都虧損!而非結構性的理財產品則出現情況較少。

02】在銀行也能買到非銀行理財產品!一定要小心

事實上, 有接近一半的使用者在買理財產品時會被工作人員誤導, 將保險當成了理財產品。

喵叔曾經在《女子理財錯買“終身險”, 100年後才能取!保險陷阱怎麼避?》一文中講過這個陷阱:

河南鄭州一女子, 4年前自己通過銀行人員介紹, 辦理了16萬元的理財產品, 但萬萬沒想到的是, 如今取錢的時候, 銀行卻稱那是終身保險產品,

只有到了100歲或是死後才能取出錢。

可恨吧!

這裡的陷阱是不少保險公司的人會在銀行內推銷保險產品, 且銀行的工作人員也會給用戶推銷其“代售”的保險產品, 我們以為在銀行內就是銀行理財, 在沒有防備下很容易被“忽悠”, 稀裡糊塗就買了保險。

也就是說, 在銀行買的可不一定是銀行理財產品哦!

03】收益和募集期有關, 收益會縮水!

理財產品, 大多是募集很多人的資金, 然後用這筆錢去開發一個專案, 大家在從中瓜分利率。

但總有計劃趕不上變化的時候。

這些理財產品的募集期, 我們投資人是沒有收益的(或者按活期計算), 而這個時間也從兩三天到半個月不等。

在理財的世界, 時間就是金錢, 於是募集期越長,

你的收益就越少。

04】銀行理財如今不保本了

一般人提到銀行理財產品, 都會簡單的認為是保本、低風險的。

但在資管新規出來後, 禁止承諾保本保息, 所以銀行的理財產品也有風險。

這個政策喵叔曾經說過了, 可能有些人還不知道, 給大家再提一句。

今後投資理財不要死盯著銀行了, 因為銀行以後也不保本了, 可以多看看其他平臺, 除了平臺背景, 還要具體到標的來選擇產品(喵叔認為這是較為穩妥的選擇方式)。

繼續盲目追求高收益, 而忽略產品背後隱藏的風險, 可能會讓你栽跟頭哦!

我是喵叔, 熱衷理財, 從月薪2000到月入上萬, 理財讓我變得積極向上, 人生道路也因此更加寬廣。 我會在【票票喵】這個平臺每天與大家分享理財知識和熱點資訊,

在這兒不說你可以立刻發什麼財, 但在至少可以有些收穫以及規避一些理財陷阱, 希望能和大家一起學習成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