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又是一堆利空!股市要變天了?千億資金正在入市

本周, A股曝出多家上市公司“連環炸”, 閃崩個股防不慎防, 投資者開啟“掃雷”模式。 部分上市公司預披露業績差, 疊加配資盤“潰逃”, 引起市場短期大震盪。

半個月時間讓投資者經歷了牛市, 也經歷了一波小股災, 居然已經超過千隻個股跌破了2638點以來的新低, 面對迭創新高的指數, 再看看自己的帳戶真是有點尷尬了。

週五大盤低開探底正好觸碰30日重要均線, 同時也是本輪反彈上漲中繼3400點平臺支撐, 在週期類藍籌大面積拉升下, 市場共振企穩反彈, 三大指數全線翻紅, 但是跌停數量依然在百隻左右, 整體的風險偏好並未提升。

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還沒到周日, 市場上就開始出現多重利空在發酵, 下周股市要繼續反彈有點懸, 週一是考驗我們大A股的時候了。

第一、黑色星期五!非農超預期, 三月加息箭在弦上!美國遭遇股債雙殺, 道指跌近700點, 而歐股受到美股暴跌拖累全線收跌。

按照慣例來說, 歐美市場暴跌, 對A股的開盤影響較大, 所以下週一必然低開釋放週邊市場的恐慌情緒, 之後主要還是看國內消息面的影響。

第二、對於近期持續上演的閃崩, 官方其實是沒有一個統一明確的說法。 官方媒體證券時報、中國證券報今天雙雙發文, 稱關於信託公司杠杆比例須由1:2降至1:1的“新政”是無中生, 監管只是禁止了新增設有中間級的結構化證券投資業務和單票配資業務。 交易所則說, 大比例質押融資個股觸及平倉線不會被立即平倉, 間接說了閃崩這是不是我們的原因, 這個鍋我們交易所不背。

第三、證監會核發4家企業IPO批文 數量、籌資金額較上周略增。 2月2日, 證監會核發4家IPO批文,

籌資總額不超過51億。 昨天晚上IPO公佈時間比較遲, 小編一度認為證監會是不是要休息了, 暫緩發行一周, 沒想到就在我等不及的時候消息就來了, 還是有點超預期。

第四, 證券日報發文稱, 在保持高標準的審核要求下, 新一屆發審委也在加快審查的速度, 來解決IPO“堰塞湖”的問題。 根據統計, 第十七屆發審委每週大約召開2次發審會, 每週大約會處理9家公司的上會。 為達到“用2年-3年的時間解決IPO堰塞湖”目標, 預計今後IPO審核還將持續加速, 這樣上會企業平均排隊時間縮短。

第五、近期官方持續表態要讓好企業留在國內, 儘快推動上市融資。 今天央行旗下報紙金融時報發文, 上市公司是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基石, 是提高供給品質的主力軍,

是新技術新產業的重要開拓者。 上市公司品質如何, 直接檢驗著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和水準。 要讓好企業留在國內, 讓好企業儘快上市, 就要改革現有發行上市制度, 提升我國資本市場核心競爭力。

第六、銀監會查處"假黃金"騙貸案, 涉案機構被罰5250萬元, 工行等19家銀行被罰。 近日, 經過立案、調查、審理、審議、告知、陳述申辯意見覆核等一系列法定程式, 陝西、河南銀監局依法查處了轄內銀行業金融機構質押貸款案件, 對兩地涉及該案的19家銀行業金融機構共計罰款5250萬元, 並處罰104名責任人。

2016年5月, 陝西潼關縣聯社發生一起2000萬元質押貸款案件。 結合案件情況, 陝西、河南銀監局迅速組織轄內銀行業金融機構開展全面排查,

發現多名外部不法人員橫跨陝西、河南兩省, 以純度不足的非標準黃金做質押物, 騙取19家銀行業金融機構190億元貸款。

在各種利空壓制下, 市場已經早有預感引發了上周大調整, 週邊市場突然變動疊加國內消息面偏空, 短期市場並不樂觀。 不過讓人值得欣慰的是, 震盪背後, 更多的錢正在來的路上, 有上千億元資金正悄然入市。

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資料顯示, A股新增投資者數量今年以來穩定攀升, 1月每週分別新增17.84萬、26.64萬、30.41萬和30.07萬, 一改去年7月以來新增投資者數量的下行趨勢, 環比增長態勢明顯。

公募基金方面, 研究資料顯示, 1月每週新基金發行數量分別是26只、37只、34只和31只。 同時, 今年以來已成立基金99只, 首發總規模1708億元。其中,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共68只,占比68.69%;首發總規模1142億元,占比為66.86%。另外,根據好買基金的測算,截至1月27日,股票型基金和標準混合型基金均小幅加倉,當前倉位分別為92.14%和61.12%,偏股基金倉位元總體處於歷史中高位水準。

與此同時,北向資金持續淨流入也成為增量資金的重要來源。廣發策略研究報告指出,弱美元有利於促進北上資金流入A股。今年前四周美元指數下跌3.5%,同期北上資金累計淨流入355億元,相比去年的月均166億元,加速流入趨勢明顯。

其中,北上資金加速流入大週期板塊。從絕對值來看,2018年前三周北上資金流入大週期板塊規模為100億元,明顯高於2017年12月11億元的流入規模,也高於2017年第二季度至第四季度平均44億元的月度均值;從相對值來看,北上資金流入大週期板塊的占比從去年12月的13%大幅提高至40%。

雖然抄底大軍絡繹不絕,但分化行情依舊明顯,仍有大部分個股再創新低,這部分聰明的資金顯然是流進了大市值低估值板塊了。

短期來看,恐慌情緒會持續存在,市場大概率將繼續震盪調整。此外,從中央多次重要會議以及證監會的表態來看,2018年,防風險去杠杆仍將是金融市場的主題。

對於盤面上的閃崩個股,中信證券表示這是個股風險而非非系統性風險。就全市場而言,信託持倉占比並不高,不足以引發系統性風險。就小市值公司而言,信託占比與全樣本差別不大,並沒有明顯的小票偏好。小票跌幅更明顯只能說流動性較差。板塊普跌更多源於前期持續上漲輪動後,市場對流動性緊張以及中小創個股業績大幅低於預期的悲觀情緒擴散。此輪下跌後依舊建議投資者以金融、消費為底倉,關注週期龍頭重估,並且積極配置近期被錯殺的電子、通訊、零售板塊優質成長股。

面對市場的分化行情,華泰證券表示,中小創業績存在不確定性、去杠杆的持續推進、對流動性的擔憂導致的避險操作等等都是導致近期市場行情冰火兩重天的原因。短期利率水準難以下行的背景下,強現金流輕資產的消費白馬,受益於國內宏觀景氣度和業績確定性的週期龍頭都是資金現階段配置的主流方向,結構性的牛熊市並存的局面何時打破,可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在後市操作上,湘財證券則認為龍頭個股最值得關注。本周股指連續殺跌,給市場帶來極大恐慌,不管是殺跌速度還是幅度,都屬於比較兇猛,用驚魂來形容本周行情一點都不為過,具體原因不做過多討論,因為這對交易來說只有部分作用,交易是綜合因素作用的結果。

在存量資金博弈和機構投資持股占比提高的情況下,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價值投資仍將是A股市場的主旋律,“強者恒強,弱者恒弱”的分化局面會繼續存在。

首發總規模1708億元。其中,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共68只,占比68.69%;首發總規模1142億元,占比為66.86%。另外,根據好買基金的測算,截至1月27日,股票型基金和標準混合型基金均小幅加倉,當前倉位分別為92.14%和61.12%,偏股基金倉位元總體處於歷史中高位水準。

與此同時,北向資金持續淨流入也成為增量資金的重要來源。廣發策略研究報告指出,弱美元有利於促進北上資金流入A股。今年前四周美元指數下跌3.5%,同期北上資金累計淨流入355億元,相比去年的月均166億元,加速流入趨勢明顯。

其中,北上資金加速流入大週期板塊。從絕對值來看,2018年前三周北上資金流入大週期板塊規模為100億元,明顯高於2017年12月11億元的流入規模,也高於2017年第二季度至第四季度平均44億元的月度均值;從相對值來看,北上資金流入大週期板塊的占比從去年12月的13%大幅提高至40%。

雖然抄底大軍絡繹不絕,但分化行情依舊明顯,仍有大部分個股再創新低,這部分聰明的資金顯然是流進了大市值低估值板塊了。

短期來看,恐慌情緒會持續存在,市場大概率將繼續震盪調整。此外,從中央多次重要會議以及證監會的表態來看,2018年,防風險去杠杆仍將是金融市場的主題。

對於盤面上的閃崩個股,中信證券表示這是個股風險而非非系統性風險。就全市場而言,信託持倉占比並不高,不足以引發系統性風險。就小市值公司而言,信託占比與全樣本差別不大,並沒有明顯的小票偏好。小票跌幅更明顯只能說流動性較差。板塊普跌更多源於前期持續上漲輪動後,市場對流動性緊張以及中小創個股業績大幅低於預期的悲觀情緒擴散。此輪下跌後依舊建議投資者以金融、消費為底倉,關注週期龍頭重估,並且積極配置近期被錯殺的電子、通訊、零售板塊優質成長股。

面對市場的分化行情,華泰證券表示,中小創業績存在不確定性、去杠杆的持續推進、對流動性的擔憂導致的避險操作等等都是導致近期市場行情冰火兩重天的原因。短期利率水準難以下行的背景下,強現金流輕資產的消費白馬,受益於國內宏觀景氣度和業績確定性的週期龍頭都是資金現階段配置的主流方向,結構性的牛熊市並存的局面何時打破,可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在後市操作上,湘財證券則認為龍頭個股最值得關注。本周股指連續殺跌,給市場帶來極大恐慌,不管是殺跌速度還是幅度,都屬於比較兇猛,用驚魂來形容本周行情一點都不為過,具體原因不做過多討論,因為這對交易來說只有部分作用,交易是綜合因素作用的結果。

在存量資金博弈和機構投資持股占比提高的情況下,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價值投資仍將是A股市場的主旋律,“強者恒強,弱者恒弱”的分化局面會繼續存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