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宏觀趨勢|2018年可能是艱難的一年,美股也許會打特朗普的臉

文|Judy

過去20年, 公募基金行業從無到有。

南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小松提供的資料顯示:2017年, 公募基金管理達到127家, 規模11.6萬億元,

公募基金的數量4692支, 用戶數超6億。 截至2017年末, 偏股型基金年化收益是15.5%, 債權型基金年化收益是6.93%, 累計為持有人創造了1.7萬億元的回報。

2014年前後, 互聯網金融的加入, 讓公募基金又有了一個突破式的發展。 騰訊支付基礎平臺與金融應用線副總經理、理財平臺負責人閆敏認為, “寶寶類”產品的上線直接推高了整個行業的發展, 騰訊理財通從2014年上線到今天, 有效用戶數已經有720萬。

但2017年底, 央行出臺了大資管的解決管理辦法, 方向非常明確, 消除監管套利, 讓金融回歸本源, 讓資管回歸本源。 楊小松判斷, 未來三年, 各種強監管的態勢會一波強過一波。

近日, 在理財通的峰會上,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殷劍峰發佈了《互聯網理財指數報告》,

並對經濟形勢做了幾個總結判斷, 認為:資管和整個金融行業都將面臨資金來源下降的挑戰。

以下是殷劍峰的幾個判斷。

(注:以下所有圖示來自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

資管市場競爭加劇

從2005年開始, 有了銀行理財產品之後,

我們國家的資管市場發展非常快。 迄今為止, 形成了大概10類資管供給方, 包括銀行理財、保險資金、公募基金、信託、私人銀行、券商資管、基金專戶、期貨資管、私募和互聯網理財。

其中, 互聯網理財, 廣義的互聯網金融就是利用大資料、雲計算等互聯網技術提供服務;狹義的互聯網金融是原先非金融的互聯網企業參與到金融行業提供金融服務, 包括了騰訊的理財通與餘額寶。

2007-2008年, 資管市場的供給方大體就是銀行、保險、公募、基金、信託和期貨資管。 但從2009年之後, 資管市場的供給方出現了很大的變化, 老的五位逐漸被新的五類資管取代。

從市場規模上來看, 2007年資管市場的規模只有6.6萬億, 到2017年, 這10類的資管規模已經是133.13萬億。

需要注意的是, 這些資管的產品之間事實上是有重複統計的, 比方說一個騰訊的理財通發行了一萬塊錢的產品, 然後拿著一萬塊錢的產品去買了一個兩萬塊錢的公募基金, 公募基金又拿兩萬塊錢買了上市公司的股票。 雖然有133萬億的資管規模, 實際上中間是相互牽套的。

券商資本、銀行理財、基金專戶規模在下降

2015年的增量規模比2014年的規模增加了39萬億元, 但從2015年之後增量規模開始下降。 2017年, 資管市場較2016年的增量是8.7萬億元。

2017年較2016年, 增量下降的是基金專戶、銀行理財、券商資本。 其中, 基金專戶2017年的增長是-6.67萬億, 銀行理財是-6.2萬億, 券商資管是-0.9萬億, 這三類資管出現了萎縮。 增長上升的是公募基金, 增量增加了1.2萬億;狹義的互聯網理財0.58萬億;信託是0.27萬億。

為什麼整個市場會出現這樣的變化呢?傳統的券商資本、銀行理財、基金專戶在下降, 而公募基金、互聯網理財和信託在上升, 背後是什麼原因呢?

2017年擬出臺的資管監管新規的建議, 已經達到兩千票的意見, 目前還沒有正式出臺。 這個建議的出臺, 對整個資管市場產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 我們知道, 資管新規是為了防止金融部門內部的融資遊戲, 防止影子銀行和銀行影子的過度發展。

從銀行理財來看, 銀行理財主要的投向, 以31家上市銀行理財的底層資產來看, 主要就是非標和債市。 其中非標規模那麼大, 其背後又是因為商業銀行要繞開對房地產基建行業的監管, 繞開資本界的約束。 商業銀行主要投資於非標和債市。同時,2017年萎縮的另外兩個資管也是如此。

以券商資管為例,券商資管2016年大概15萬億的規模,通道規模12.39萬億,投到非標的是6.55萬億。券商從資管的資金投向來看,券商資管和銀行理財實際上是差不多。萎縮的另一個是基金子公司專戶,投向也很清楚,非標、房地產,另外有40%是投給金融機構。

這三類資管為什麼會萎縮?原因很簡單,受到資管新規的影響,2017年監管從嚴。保險資金也是如此,從結構來看,增加最快的也是非標投業。

隨著2017年愈發嚴厲的監管,以及可能要出臺的資管新規,首先影響的就是銀行理財。銀行理財的規模在2017年出現急劇下滑,一定會對整個市場產生全面的衝擊,並且一定會影響到實體經濟。

資管新規的影響不僅會影響到銀行理財,我們看券商資管的資金來源,券商資管,包括集合資管和定向資管,其中以定向資管為主,集合資管的投資主要是個人。但是,定向資管幾乎100%是機構,券商資管的錢來自於銀行。基金子公司專戶也是如此,基金子公司專戶資金來源,銀行的資金占70%左右,資管新規如果全面鋪開,不僅會影響銀行理財,事實上正在影響銀行券商資管和基金子公司專戶。

美股也許會打特普朗的臉

2017年增長規模上升的公募基金是什麼原因呢?

從2016年四季度開始,在中美經濟復蘇的帶動下,全球經濟進入了短期的反轉復蘇向上的態勢。

在這種態勢下,全球權益類市場出現了上揚。以美股為例,在上周已經漲到26000,比2009年最低時期翻了將近4倍。在美股上揚的背後,確實有美國經濟復蘇的因素,比如,美國企業利潤差不多是2009年最低時期的兩倍左右。

但是除了基本面的好轉之外,美國房地產市場目前也是歷史新高,背後的因素是資金。

境外持有美國上市公司股權的規模是2009年的4倍。大家試想一下,如果境外資金的流入出現了反轉會產生什麼影響?在美股的帶動下港股也上來了,美股一定會影響中國的股市。從歷史上來看,在美股上揚的時候,中國股市未必會上揚,但是在美股下跌的時候,中國股市一定會下跌。如果市場出現了反轉,對公募基金會產生什麼影響?

從經濟基本面來看,雖然美國經濟非農就業率達到歷史新高,但是美國國內經濟學家和國外經濟學家的估算,美國GDP增長率2%還不到。特朗普政府前段時間發言,把美股達到歷史新高看作是他的政績,2018年也許美股會給他打臉。

從歷史上來看,逢8個的年份會發生重大變化的,1978年中國改革開放,1988年價格闖關,信用膨脹,通貨膨脹,然後是嚴重的經濟社會動盪,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2018年,大家要小心。

互聯網理財和信託在上升

另外上升的就是信託。信託規模上升很好理解,隨著監管的加強,隨著表外資產要向表內合規,非標轉標的壓力非常大,要實現風險隔離只能通過信託。信託規模的上升,背後是非標轉標的過程,不是因為資管市場需求的的變化。

2017年增量上升的另一個亮點就是互聯網理財,從2013年開始,互聯網指數一直在上揚,2017年比2016年上升的幅度還要大。

為什麼互聯網理財會保持強勁的上升勢頭,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互聯網時代。我們可以看到中國的城市線民和村中線民人數是7億,是美國總人口的兩倍。

美國一個人工智慧專家說,人工智慧演算法相當於火箭的發動機的發射器,晶片相當於火箭發動機的硬體,但是這個火箭要起飛需要燃料,燃料就是大資料,大資料的背後就是我們的7億線民。互聯網理財能夠迅速發展,背後也是大資料。

個人可投資資產增量下降

資管市場增量規模下降,一個因素是個人可投資資產增量的下降。2017年增量下降的幅度尤為明顯,M2的增速達到有個指標以來的最低值。

企業頂級存款和居民存款增速達到歷史最低,這兩個是M2增速低最主要的原因。

背後是結構性的因素,2010年我們國家勞動年齡人口占比達到歷史峰值開始下降,勞動年齡人口占比下降,隨著人口紅利時代的結束。

我們的儲蓄率開始下降,對整個資管行業,對金融業的意味深遠。以銀行業為例,2010年12月和2017年6月,居民儲蓄存款的占比在下降,銀行業穩定的資金來源在減少,對資管行業來說也是如此,資管行業受人之托代人理財,資金來源的壓力在未來一定會凸顯,這10類資管供給方的競爭一定會加劇。

另外,M2的增速下降跟企業定期存款下降有關,企業定期存款的增速下降跟企業主營業務收入下降相關。

對資管乃至整個金融行業的第二個挑戰就是資金運用,雖然經濟在微型復蘇,但是我們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是過去10年來的最低。這個含義就是資管在未來的資金運用存在壓力,歸根到底是高儲蓄、高投資的人口紅利時代的結束。這意味著未來資管行業在產品、服務、管道方面要有自己的特色。

資管行業的互聯網化趨勢必將持續,銀行也在迅速的採用互聯網大資料、雲計算的技術。

對於互聯網理財來說,要在人口紅利時期結束時認真思考如何解決資金來源問題,如何解決資金運用問題。居民可投資資產,不包括實物資產,有100多萬億。這100多萬億中60%是高淨值客戶持有的,高淨值客戶在金融行業有一個二八定律,20%的客戶產生80%的利潤,新興的互聯網理財目前吸引的是長尾客戶,未來如何吸引高淨值客戶,這才是未來互聯網理財發展的方向。

商業銀行主要投資於非標和債市。同時,2017年萎縮的另外兩個資管也是如此。

以券商資管為例,券商資管2016年大概15萬億的規模,通道規模12.39萬億,投到非標的是6.55萬億。券商從資管的資金投向來看,券商資管和銀行理財實際上是差不多。萎縮的另一個是基金子公司專戶,投向也很清楚,非標、房地產,另外有40%是投給金融機構。

這三類資管為什麼會萎縮?原因很簡單,受到資管新規的影響,2017年監管從嚴。保險資金也是如此,從結構來看,增加最快的也是非標投業。

隨著2017年愈發嚴厲的監管,以及可能要出臺的資管新規,首先影響的就是銀行理財。銀行理財的規模在2017年出現急劇下滑,一定會對整個市場產生全面的衝擊,並且一定會影響到實體經濟。

資管新規的影響不僅會影響到銀行理財,我們看券商資管的資金來源,券商資管,包括集合資管和定向資管,其中以定向資管為主,集合資管的投資主要是個人。但是,定向資管幾乎100%是機構,券商資管的錢來自於銀行。基金子公司專戶也是如此,基金子公司專戶資金來源,銀行的資金占70%左右,資管新規如果全面鋪開,不僅會影響銀行理財,事實上正在影響銀行券商資管和基金子公司專戶。

美股也許會打特普朗的臉

2017年增長規模上升的公募基金是什麼原因呢?

從2016年四季度開始,在中美經濟復蘇的帶動下,全球經濟進入了短期的反轉復蘇向上的態勢。

在這種態勢下,全球權益類市場出現了上揚。以美股為例,在上周已經漲到26000,比2009年最低時期翻了將近4倍。在美股上揚的背後,確實有美國經濟復蘇的因素,比如,美國企業利潤差不多是2009年最低時期的兩倍左右。

但是除了基本面的好轉之外,美國房地產市場目前也是歷史新高,背後的因素是資金。

境外持有美國上市公司股權的規模是2009年的4倍。大家試想一下,如果境外資金的流入出現了反轉會產生什麼影響?在美股的帶動下港股也上來了,美股一定會影響中國的股市。從歷史上來看,在美股上揚的時候,中國股市未必會上揚,但是在美股下跌的時候,中國股市一定會下跌。如果市場出現了反轉,對公募基金會產生什麼影響?

從經濟基本面來看,雖然美國經濟非農就業率達到歷史新高,但是美國國內經濟學家和國外經濟學家的估算,美國GDP增長率2%還不到。特朗普政府前段時間發言,把美股達到歷史新高看作是他的政績,2018年也許美股會給他打臉。

從歷史上來看,逢8個的年份會發生重大變化的,1978年中國改革開放,1988年價格闖關,信用膨脹,通貨膨脹,然後是嚴重的經濟社會動盪,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2018年,大家要小心。

互聯網理財和信託在上升

另外上升的就是信託。信託規模上升很好理解,隨著監管的加強,隨著表外資產要向表內合規,非標轉標的壓力非常大,要實現風險隔離只能通過信託。信託規模的上升,背後是非標轉標的過程,不是因為資管市場需求的的變化。

2017年增量上升的另一個亮點就是互聯網理財,從2013年開始,互聯網指數一直在上揚,2017年比2016年上升的幅度還要大。

為什麼互聯網理財會保持強勁的上升勢頭,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互聯網時代。我們可以看到中國的城市線民和村中線民人數是7億,是美國總人口的兩倍。

美國一個人工智慧專家說,人工智慧演算法相當於火箭的發動機的發射器,晶片相當於火箭發動機的硬體,但是這個火箭要起飛需要燃料,燃料就是大資料,大資料的背後就是我們的7億線民。互聯網理財能夠迅速發展,背後也是大資料。

個人可投資資產增量下降

資管市場增量規模下降,一個因素是個人可投資資產增量的下降。2017年增量下降的幅度尤為明顯,M2的增速達到有個指標以來的最低值。

企業頂級存款和居民存款增速達到歷史最低,這兩個是M2增速低最主要的原因。

背後是結構性的因素,2010年我們國家勞動年齡人口占比達到歷史峰值開始下降,勞動年齡人口占比下降,隨著人口紅利時代的結束。

我們的儲蓄率開始下降,對整個資管行業,對金融業的意味深遠。以銀行業為例,2010年12月和2017年6月,居民儲蓄存款的占比在下降,銀行業穩定的資金來源在減少,對資管行業來說也是如此,資管行業受人之托代人理財,資金來源的壓力在未來一定會凸顯,這10類資管供給方的競爭一定會加劇。

另外,M2的增速下降跟企業定期存款下降有關,企業定期存款的增速下降跟企業主營業務收入下降相關。

對資管乃至整個金融行業的第二個挑戰就是資金運用,雖然經濟在微型復蘇,但是我們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是過去10年來的最低。這個含義就是資管在未來的資金運用存在壓力,歸根到底是高儲蓄、高投資的人口紅利時代的結束。這意味著未來資管行業在產品、服務、管道方面要有自己的特色。

資管行業的互聯網化趨勢必將持續,銀行也在迅速的採用互聯網大資料、雲計算的技術。

對於互聯網理財來說,要在人口紅利時期結束時認真思考如何解決資金來源問題,如何解決資金運用問題。居民可投資資產,不包括實物資產,有100多萬億。這100多萬億中60%是高淨值客戶持有的,高淨值客戶在金融行業有一個二八定律,20%的客戶產生80%的利潤,新興的互聯網理財目前吸引的是長尾客戶,未來如何吸引高淨值客戶,這才是未來互聯網理財發展的方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