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00002盤錦的沙嶺

地域文化中的“地域”, 是文化形成的地理背景, 範圍可大可小。 地域文化中的“文化”, 可以是單要素的, 也可以是多要素的。 地域文化的形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地域文化是不斷發展、變化的, 但在一定階段具有相對的穩定性。 地域文化是指文化在一定的地域環境中與環境相融合打上了地域的烙印的一種獨特的文化, 具有獨特性。

農耕文化、紅山文化、遼河文化、移民文化、抗戰文化、石油文化……盤錦的地域文化, 促進了盤錦各時期的發展跨越, 促進了盤錦經濟轉型進步。

盤山縣沙嶺鎮是盤錦市地域文化起源地、代表地、展示地和人民政權紅色根據地,

地域文化和自然景觀、歷史文化底蘊深厚, 在市縣內外影響力較強。 該鎮位於中國北方生態名城盤錦市東部, 地理座標東經122°17′-122°28′, 北緯41°04′-41°14′之間, 北 依遼河, 南傍大遼河, 耕地10萬畝, 襟帶兩河, 平疇百里。 該鎮水源充足、溫度適宜、光照充足, 年平均氣溫8.3℃, 無霜期172天, 年平均降雨量623.6毫米, 年日照時間2700小時, 是盤錦大米的主要產地, 適宜發展優質高效農業。

該鎮是遼寧省建設廳確定的中心鎮之一, 處於盤錦、營口、海城、鞍山、台安五城區中部, 省道大盤公路橫貫東西, 庫二公路縱通南北, 距盤海營高速公路10公里, 距京沈高速公路35公里, 距盤錦港50公里, 交通便捷, 鎮區人口6000人, 街區沿庫二公路南北延長3公里,

是歷史商業重鎮, 是發展農村特色商業的中心鎮。

沙嶺鎮歷史悠久, 是盤錦地區文化發祥最早的古鎮, 自古為軍事要地, 歷史古跡和人文自然景觀眾多, 充分體現了地方獨具特色的文化、自然風貌以及其特有的人文歷史。 文化旅遊資源的優勢在於悠久的歷史文化古跡遺址群和人文文化、自然景觀。 其中, 抗戰文化、抗日義勇軍和正建的沙嶺戰役紀念館以及其盤山縣黨政機關、第一個黨支部成立、辦公舊址群等屬於盤錦獨有國內不多見。 盤山抗日義勇軍總部舊址、沙嶺戰役紀念館、中共盤山縣委及第一個黨支部舊址、大慶673廠總部和遼河石油早期油井等為代表的愛國主義教育觀瞻旅遊資源。

說一下明代的驛站:明代驛路沿途都設有數目不等的驛站,

相互間距35至40公里左右, 大致是一個官員被指望在一天所走的路程。 遼東驛路共設35個驛站, 其中舊址位於盤錦境者有二:沙嶺驛, 高平驛。 分屬於兩衛:沙嶺驛隸海州衛(治所今海城);高平驛隸廣甯衛(治所今北鎮)。

海州衛統領3驛, 沙嶺驛之外, 還有海州驛、牛莊驛;廣甯衛統領6驛, 高平驛之外, 還有盤山驛、廣寧驛、閭陽驛、義州驛、牽馬嶺驛。 其中海州驛、廣寧驛、義州驛均為“在城驛”, 即衛驛, 意指其驛城與衛城合一。 按《遼東志》所載, 遼東驛路的35個驛站中共有10個在城驛, 上述3個之外, 尚有遼陽驛、開原驛、嚚州驛、瀋陽驛、蓋州驛、複州驛、金州驛。 其他驛站則均設在衛城之外, 屬驛道之畔的獨立驛城, 沙嶺驛、高平驛即是如此。

沙嶺驛舊址在“(海州衛)城西北九十裡”, 位於今盤山縣沙嶺鎮境, 東鄰牛莊驛(今海城市牛莊境), 間隔三岔河;高平驛舊址在“(廣甯衛)城東九十裡”, 位於今盤山縣高升鎮境, 東鄰沙嶺驛, 西鄰盤山驛。 兩驛城遺址早已無存。 今北鎮境之盤山驛據說尚有殘基可見。

作為明代主要的交通郵遞機構, 驛站即“供應往來官員車馬、糧草、宿帳之所”, 核心功能是“傳宣公文敕令、迎送使臣、飛報軍情、轉運上供物品和軍需等”。 各驛站“各據事務繁簡, 置人夫、舟車、馬、驢、牛、騾、房舍等, 以供往來公使、差人歇宿使用。 屬兵部車駕清吏司管理, 由所在各布政使司及州縣(遼東由各衛所)設官督理”, 各設驛丞一名, “掌驛站郵傳、車馬、儀仗迎送之事”。 驛站的役畜以馬為主, 輔以驢, 統稱“走邊馬驢”, 素有定額。 遼東35個驛站中, 所配驛馬以30匹為最, 驛驢以20頭為最。 高平驛與沙嶺驛的配額都很高:高平驛馬30匹, 驢20頭;沙嶺驛馬30匹, 驢15頭。 此數較廣寧在城驛、海州在城驛都要高(廣甯驛配馬20匹, 驢20頭;海州驛配馬25匹, 驢10頭),這是由於沙嶺、高平均屬“極沖驛遞”,其日常遞送事務相對更為繁重。

各驛站的驛馬有上中下三等之分,等第寫在小牌之上,掛于馬身,會根據行旅所持符驗標注的驛馬第級分別配給。馬鞍均已事先備好,為木棉及氈塌軟坐,過往行旅不得擅自將他物墊於馬鞍之上;如遇陰雨,驛站還會另行配給氈衫、雨帽。從功能上看,驛站與後來的大車店以及今天的高速公路服務區很相似,性質卻迥然不同:驛站只接待官方信使、持有可在旅途中利用驛站服務之授權文書(有“堪合”及“符驗”等)的政府官員,以及外國使團,且是無償的。對那些私人旅行者及沒有相關證件的官員,驛站則不予接待,至少原則上如此。也僅是原則上如此而已。實際上“遞馬不足,複索操騎,以備送迎”之事經常發生,導致各驛站即使能保證足額役畜往往也不敷使用。明廷曾對此現象屢加整頓,但收效甚微。加之邊外諸夷入貢者動輒組團千人,且一年數過,又誅索無厭,致各驛站的驛丞、役夫以至驛馬等無不日憊。儘管如此,驛丞這一職位的品級卻很低,在明代並未入流。由於身處邊區,各驛城亦與諸邊堡一樣,建築牢固且戒備森嚴,這從近鄰盤山驛的狀況中即可見一斑。據《明代遼東檔案彙編》記載,隆慶四年(1570)盤山驛至少進行了兩項修繕,一是“挑挖過圍城外壕二百五十丈五尺,裡壕二百三十丈。品坑一千三百……(脫六字以上)”;二是“督蓋完軍房二百六十二間”。此類工程均由帶管驛遞的衛所百戶督管,若驛城頹垣不繕等,責任人會受到相應懲處。

很多史料表明,驛站的嚴密防範是十分必要的,儘管未必管用。建文四年(1402)冬十一月,遼東都司即向明廷奏報稱“近虜寇犯盤山驛,虜掠人畜,即督官軍邀之於尖山北,賊潰散,追回男女百八十五人,牛二百一十七頭”。驛遞之費皆出於隨處丁畝,故而驛站的設置對當地居民來說也是一個沉重負擔。服務於各個驛站的人戶,被稱為“站戶”,由民戶輪充,兼以流囚、逃軍充役。如果民戶不能或不願充役,亦可繳納代役銀,謂之“站銀”,以供驛站另行雇人充役。總之當地民眾得為此付出代價,或人力,或財力。

沙嶺鎮,說其悲壯,是因為千百年來,這裡炮火隆隆,硝煙彌漫,歷史之劇不斷在這裡傳奇般地演繹著。

沙嶺鎮歷史久遠,文脈流長。經遼寧省一九八三年文物普查發現,本鎮點將台遺址面積約20萬平方米。採集到夾砂紅陶、紅褐陶等殘器片和直口筒形罐,敞口鼓腹罐並有壓印“之”字形紋。與遼西紅山文化特質相近。是創造紅山文化的先民們順河而下來到盤山沙嶺地區生息繁衍的遺跡。鎮區西側的西大井是一口千年古井,相傳是唐太宗李世民東征高麗行軍至此為人馬飲水所掘。千百年來衍生出種種神話傳說,與點將台一樣成為遠近聞名的古跡。

其實,沙嶺鎮始建于明朝。據《明史·食貨志》記載,明洪武28年朝廷派武定侯郭英來此督建軍備糧倉,並建沙嶺堡、沙嶺驛,同時建敵臺九座,稱一堡九台為遼東各衛堡之首。後明清交戰清太祖努爾哈赤率軍屯居沙嶺以圖進關,其5萬精兵之糧草皆由沙嶺倉供給史稱“東北第一倉”。一九0六年盤山廳始設,次年經紳商奏請將原新民廳所轄沙嶺鎮及所屬63屯列入盤山廳,史稱“一鎮六十三屯歸盤”。至此,沙嶺形成完整建制鎮已有百年歷史。一百年來沙嶺鎮已發展成有版圖面積129平方公里,4萬人口,10萬畝耕地,社會總產值15億元的經濟大鎮。這也就是沙嶺的來歷了!!

遼寧省境內共有多處叫沙嶺的村鎮,坐落在盤錦東北的一處高崗之地,洪荒時期,崗坨年代,因聚金沙成坨,地勢中間窪兩邊高成嶺狀,故而得名“沙嶺”。站在沙嶺鎮中心遠眺:街道貫通,商鋪林立,村落有序,平疇百里。這是今天東北地區極為常見的、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現代化小鎮,說實在的,從外觀上真的窺不到它絲毫的古老。然而,沙嶺是古鎮卻是毋庸置疑的。

從沙嶺鎮沙嶺村向西北行五裡處,有一座大沙崗子,南北長約一千五百米,東西長約五百米,雖經歲月的打磨卻仍像浮雕一般凸出於地表之上。當地村民稱其為“點將台”,問其留存於什麼年代,沒有誰能說得更清楚,只言說是祖輩口口相傳,唐王曾在此點兵。這倒符合實際,因大沙崗制高點高出周圍地表約有十五米,足以點將派兵之用,只是村民們並不曉得,我們的祖先先于唐王四千前就已在此地燃起了炊火。

說這話還得回到第二次全國文物普查那會兒。1982年6月,考古人員一行普查到沙嶺,就是在這處“點將台”遺址下發現了先人幾千年來的足跡。崗頂上有明代磚砌的古建築基礎,在西南的頂峰下是一堆積厚約四米的文化層,內有磚瓦、豆綠釉瓷碗和無釉瓷碗殘體、棕黃色釉直頸、鼓腹罐殘片等物。尤其在沙崗南端偏西的平坦沙地上,有較多夾砂紅陶、夾砂紅褐陶片,上面飾有劃紋、直線壓印紋、粗簡的“之”字形紋。這些寶貝與遼西出土的紅山文化標本可是同宗血親,當時就讓考古工作者慧眼洞開,血液沸騰。因為這小小的陶片在告訴世人,紅山文化已經延續到遼河入海口。1983年全國文物普查複查及碳十四(C14)測定後,沙嶺的“點將台”被考古工作者定位為紅山文化發現地的最南端和終結點,這無異於“無冕之王”,讓整個盤錦境內都罩上了神秘而神聖的面紗,面紗的後面,正是深藏著的五千年的文化與文明。站在點將台遺址上,萋萋草野,浮沙掠影,於夕陽晚照間似乎略見一點上古的遺風,頗顯得蒼茫與浩渺。

同是全國第二次文物普查期間,在距沙嶺鎮政府北兩公里外的九檯子村,出土了一箱重達五十公斤的青銅鑄幣。僅兩公里之遙,時間的向度向後推進了三千年。這是緊靠在外遼河邊上的一個村落,多處土地經年受沙浪的淘洗和沉積,這些刀幣是從低於地表三米多深處挖掘出來的,經專家鑒定,均系戰國時期燕刀幣,有尖首刀和明刀兩種。這些刀幣無疑標識了戰國時期此地商品經濟已經開始,貨幣已有流通。部分刀幣雖已面目全非,卻如同一個個裹在銹蝕裡“法老”,內藏的刀鋒正一刀一刀刮開沙嶺歷史中戰國時期的繁盛與文明。在點將台偏西不遠處,村民楊相會家門前,有一眼古井,俗稱“西大井”,井口由一整塊花崗岩的大石磨雕鑿而成,井壁以雜石砌就,井深二十米(現已填平)。據村中楊香馥老人回憶,此井于民國初時尚水流不竭,村民取之飲用。沙嶺的村民似乎多愛唐王,儘管經有關專家研究推測此井可能為明代所造,但村民依然固執地口口相傳為“唐王井”,相傳是唐王東征時,軍士口渴,薛禮一戟下去紮出的一眼清泉。

陶片也曾光豔,刀幣也曾鋒芒,井水也曾清冽,以及青磚瓷碗,歷經幾百年、幾千年仍孑然於世,除了訴說沙嶺幾千年延續不斷的人間煙火,還要給滄海桑田捋一捋歷史的段落。

古道邊牆,衛戍重鎮

沙嶺自古被稱為“兵家必爭”之地。

常人眼裡,沙嶺不過是沼澤草甸子上高出地表數尺的一塊大補丁,怎麼就成了軍政要衝呢?這話倒問到了實處。因為河——遼河。從版圖上看,沙嶺北依遼河,南傍柳河(今外遼河),向東臨三岔河,形成三河環一嶺之勢。這遼河、外遼河、三岔河合合分分,纏纏繞繞在沙嶺周圍,幾乎年年水患,尤其1895年冷家口門東西兩岸汛期決口三十五處,舉人劉春烺(今盤錦市大窪區西安鎮長桑林子村人)主張“挑河治水,疏浚堿河”。1897年7月堿河竣工,從此遼河分流,從盤山入海。1958年,遼河治本,“導遼入雙”,在棠樹林子公社(現屬沙嶺鎮)六間房大隊堵死遼河南流口,西去的雙檯子河道成為遼河經過唯一出海通途,將雙檯子河改為遼河,遼河幹流(全部遼河水)從此完全經盤山灣(現在叫雙檯子河口)入海,一句話,河流給沙嶺帶來了繁盛與文明,沒有遼河就沒有沙嶺的古今。

古代行軍,多喜走水路,冬冰堅可行車馬,夏水融可通舟船,且講究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一是運,二是囤。相傳歷史上王翦破燕、曹操掃北、唐王東征也曾途經沙嶺,只因資料匱乏,終是缺少佐證。關於沙嶺記載最為詳盡的還是從明代開始。“沙嶺倉”這個顯得原始又空曠的名字始于明朝初年。那時遼東也被稱作遼澤,除了鹽連最簡單的軍需物資都不產,一併的軍用諸如糧食、棉帛、餉銀大多用船從關裡運過來,經遼河,三岔河往東進入牛莊,往西則是河汊縱橫處突兀現身的一大片高地——沙嶺,可卸貨,可屯兵,可屯糧,就像一個天然的大倉庫,洪武至永樂年間沙嶺一帶已成為遼東地區海運的重要存儲之地,有著特殊的地位。

可這沙嶺倉及周邊常遭劫掠,說來也是朱元璋自己留下的隱患。朱明王朝打下京師後急待休養,將元蒙殘餘勢力攆到長城邊就鳴鑼收兵了,長城以北則成了元蒙殘餘勢力的“根據地”,讓他們一有機會就以“遊擊”方式南下,越過長城侵擾當地的漁民、百姓,劫掠牲畜,百姓苦不堪言。解鈴還須系鈴人,1387年朱元璋拍案下令修復開通古驛路(廬陵古道),並以遼陽為中心向外輻射,分東西南北四路,時稱遼東驛路。“向南可直抵旅順,向北可直達開元,向西抵鴨綠江,過江既是朝鮮,向西直抵山海關,入關可達北京”(引自《遼寧地域通覽盤錦卷》)。這一石二鳥之舉,一方面鞏固與屬國朝鮮的互通往來,一方面沿途設驛站,置關卡,監製外敵。穿過盤錦境內設兩處驛站,一處是高平驛,另一處即是沙嶺驛。沙嶺驛站建於洪武七年,配馬三十匹,驢十五頭,屬極沖驛遞,專事傳遞公文赦令、迎送使臣,其層次之高,功能之大,事務之繁,讓沙嶺驛在一眾的驛站中極盡風光。看出門道的周邊百姓、漁民紛至遝來,或來受雇,或來徵用,長工短扛,掙點補給,後來遞運所、安撫所、急遞鋪等遞運體系的完善,使沙嶺這塊原本荒澤的土地,從此煥發了生機,初具古城的雛形。

漸稠的人口,漸旺的煙火,點燃了一度蜷縮在長城以北的荒野裡女真人的欲火,這是之于元蒙部落對明廷產生更大威脅的部族,劫掠越加頻繁,“雖能追得所侵,曷若先事有備使賊不得入境”。明廷於1442年遼東地區撤府縣、置衛所,實現軍事管理,築起一道人工屏障,史稱“遼東邊牆”,沿途年長者習慣叫“老邊牆”。邊牆外挖壕塹注水,史稱“邊壕”。邊牆與驛路同向,輾轉於遼東腹地,大明子民從此居於邊裡,與達夷部落隔得裡外分明。經盤錦境內的遼東邊牆,全長五十九公里,沿邊牆腹裡設堡鎮、築墩台、持重兵把守。境內四座邊堡,分別是鎮武堡(今盤山縣高升一帶),西興堡(舊稱平洋堡,1951年劃歸台安縣),西平堡(今盤山縣沙嶺一帶),西寧堡(今盤山縣古城子一帶)。

西平堡是地地道道的一座城池,方圓六百米,南開城門,土築城牆。當地老人也稱其為“大兵營”,城池雖小,但足以讓土地銘記。從今鎮政府大樓的後牆處起,周邊仍可見古城基座殘留的磚瓦。《明史》載:“西平堡下屬墩台十三座,駐守官員六百零七名,嘉靖三十八年後調整為一千零七人。”所轄邊牆,北起大河口(即大柳河口,也即雙檯子河入遼河處),南到響台,循小柳河(即今稱外遼河)南去。墩台皆沿河修築,如今隨著邊牆的消亡已再無覓處,就連名字也銷聲匿跡。但作為邊台、烽火臺還是幸運的,時過六百年,以檯子命名的村屯不止四五個,僅沙嶺一帶,仍保存頭檯子(今陳家),後尖檯子(二檯子),熱河台(三檯子)、高家台(四檯子)七檯子、八檯子、九檯子這些名稱。台身雖已不在,卻也銘于史而記於心。

遙想當年堡中常見官府攆轎,使臣的車馬結駟連騎而過,更有小腳的女眷們手提修身羅裙,優雅溫潤如上好的瓷器,給這個軍政氣息濃郁的古鎮塗上一層粉面桃花,平添了綺麗生活的誘惑。無論本地的居民、外來的流民稍有機會就拔出泥腳,趨附、靠近。城堡內的真武廟,是這座區興盛標誌,廟內供奉的真武大帝,鎮邪惡,保平安,信徒、香客興聚于此。邊民開荒種田,農耕養殖,冶煉紡織,百業俱興。天時、地利交融的條件下,政治、經濟、文化都得到繁榮和發展。

大明是曉得達夷人的野心的,為抵外敵,《大明會典》律例八明文規定:“不與夷人私擅交易,街鋪商人不得與夷人交易。”但這一紙律例恰恰說明漢族與達夷之間私下交融已如火如荼,諸如達夷以弓弩、馬匹、獸皮、人參等換取漢人的鹽、布匹、鐵器、生產技術等。當瓷器也游走于百姓餐桌時,古鎮的上空到處折射著文明的釉色。沙嶺——盤錦境內最早成型並繁榮起來的古鎮在明代後期達到了空前的繁盛。

歷史就是一場多幕劇。眼前的繁華謝幕於那場西平堡戰役。1622年(天命六年)正月,已健碩得如同一匹剽悍的烈馬女真人部落,終於按捺不住掠奪的欲望,努爾哈赤親自率領五萬後金大軍由遼陽一路南下,氣勢洶洶,強佔遼河壕塹,以西平堡為突破口,後直取西寧逼近山海關,憑驍勇善戰,用離間之法,輕取遼西四十餘座城池,剪斷了大明京師的左臂,讓明王朝喪失了遼東的疆域後,殘喘二十餘年終歸覆滅。西平堡,在軍政要衝的盛名之下,只留下一連串悲愴的詞彙:“盡臣節、守疆土”“遍地白骨,落荒成塚”。

愛新覺羅氏入主遼東地區後最大的改變是將戍邊之所變成大清的龍興腹地。驛邊文明轉為水道文明。驛道邊牆及其曾經的風光隨著朱明王朝的背影漸行漸遠,而沙嶺在漸漸遠去的落寞中,飽嘗了被冷落的酸痛,不得不收起僵在臉上的笑容思索新的生路。

說到興盛百年不衰的“沙嶺大集”,沙嶺大集已有一百五十餘年,至今盛而不衰,仍得益於河運。

“買賣興隆通四海,財源廣進達三江。”這副對聯如果說是為沙嶺量身定做絕不為過。早在1562年路河浚通(遼寧境內第一條人工運河)後,內泄諸水于海,沙嶺因襟帶兩河,且位於三岔河通往廣寧的交通線上,故而形成海河聯運,“沙嶺港”成為當時遼西水陸兩栖的重要碼頭,的確上航至吉林的三江口,下航經田莊台和營口入海至山東河北。在明代後期,古鎮沙嶺商貿往來已經十分繁盛,可惜毀于西平堡之戰。

清代,水陸文明使遼河成為溝通南北的黃金水道,集貿往來開始在遼河的各大碼頭興起,集市雛型漸漸形成。田莊台、營口貿易牛得不行,帆桅林立,風含情水含笑,先後在歷史的舞臺上分享當家小旦的角色,而沙嶺只能在台下呷一口清茶,相比之下要清冷一些。好在人類喜河而居,沙嶺地處水陸要道,始終是囤、運的中轉站。河運暢通,三個碼頭(鄭坨子、馬道口、後壕)也是迎八方友,納四方客,不急不躁地卸它的貨,升它的帆,掛它的幌子,點它的炊煙。沙嶺大集百年老號“恒祥號”第四代傳承人王維讓老人回憶,沙嶺的民間貿易集市最早可以追溯到清咸豐年間(1861年),現今八十一歲的老人意味深長地說:沙嶺大集從古延續至今,還與沙嶺人的剛強、誠信、團結分不開。王氏一族是咸豐初年從河北昌黎來此地做生意,當時以田莊台商貿最為繁盛,但行有行規,加之本地商家保守,欺生,大碼頭難得一席之地,便於沙嶺落腳。那時做生意囤貨不先交錢,一年分三個卯(日期),卯期到務必結帳,這得需要誠保(擔保人),所以做生意是三分靠生意,七分靠做人,不可失信。王氏家族生意的祖訓是“童叟無欺”。“恒祥號”老太爺以雜貨鋪起家,那時候洽談生意多以書信往來,快則半月,慢則數月,洽談中常受到大商號的擠兌,所以沒有剛勁韌勁很難堅持。到咸豐末年,沙嶺集貿主街長只有幾十米,寬不過六七米,兩側也逐漸發展了飯莊、理髮店、鐵匠鋪等各種商號十餘家,站在街對面可邊做生意邊拉著家常。“恒祥商號”“張家豆腐”就是此時興起的“老字型大小”。

清末的沙嶺民戶稠密,共有四十八排半(一排百八十戶),隸屬新民縣,向東是海城,向南是營口,天高皇帝遠,屬三不管地帶,因此匪患猖獗,常有匪幫、馬隊揚塵而來,絕塵而去,商家常遭劫掠,生意舉步維艱。為了抵禦匪患,保護民生安全,商家和民眾一起成立“鄉統會”(保護本土的地方武裝),商家出錢置槍,百姓出丁出力。時任鄉統會會長楊會豐代理民事,此人威望頗高,為人英勇豪邁,敢擔當,不怕事。實際上這也是沙嶺人的個性,鄉統會成立確實維護了民眾的安全。最典型的是上世紀初,遼西巨匪馮麟閣(後為前民國陸軍第二十八師師長)以保境安民為名到沙嶺收捐,且要的是坐捐(年捐)。鄉統會經過一番思量沒同意這種明征暗搶的收捐。馮大怒,命隊伍將沙嶺團團圍住,沙嶺鄉統會員挖壕布攻,雙方開火,鄉統會雖損傷嚴重,馮麟閣到底沒有打進來。這也讓我想起出身本地的張海天(報號老北風)、項青山等幾位抗日英雄。他們原本是出身綠林,可當日本人打到家門口時,老北風張海天等一個華麗轉身,毅然豎起了“抗日扶民救國軍”大旗,對此不知有多少人有過疑惑:這樣一些打家劫舍之人怎麼就抗日了呢?但能深諳當地民風的人,自然會不動聲色地豎起拇指。沙嶺經過多年的戰事,促成了沙嶺人霸氣、團結、不服輸的個性,那氣場就像從門縫吹進來的尖溜溜的北風,北風下吹不倒的蘆管。他們可以忘記貧寒,忘記自我,甚至忘記家庭,但他們的根,他們的源容不得他人的踐踏,這不僅僅是一種情緒的宣洩,更是一種情懷,一種氣節,一種不屈的血性。也是憑著這種個性,沙嶺商貿也逐漸發展壯大起來。甲午海戰之後,田莊台、營口受到極大損害,沙嶺也飄搖在戰火中,但這座古城,經受住過戰火的洗禮,它是炮火燒成的炭,卻不會化成灰。他們互相幫襯,有一線希望就會堅持下去。1928年,新開河開通後,沙嶺已然成為糧穀、貨物集散地和水上交通中心,沙嶺大集已成規模。

沙嶺大集在三四十年間發展壯大,方圓百里的百姓都來此趕集。1949年,後壕碼頭十字街南北為正街,從北往南“王家藥店”、“賈家商店”、張記“德順成糧店”、“義和成商店”、王記”恒祥商店”等商鋪四十多家,大小飯店從北到南二裡長街林立兩側,不下幾十家,街內還有一座閻家戲院。菜市、魚市、糧穀市,柴草市、牲畜市分佈在幾條橫街上。逢西曆的二、五、八為集日,幾百裡外的商家,趕著大板車,魚貫而來。方圓百公里區域內的百姓,都到沙嶺趕大集,車水馬龍,人山人海,熱鬧非凡。人口的增加,經濟的發展,沙嶺集市的興盛更是與日俱增,原來的市場規模已滿足不了百姓的需求。1981至1985年,以正街為中心有近四萬平方米的露天市場。每逢西曆二、五、八、十為集日,趕集的人來自鞍山、營口、盤山、大窪、台安等市縣區,載滿貨物的汽車彙集這裡進行交易。趕上農忙達萬人,農閒時則達三萬人之多,買賣種類達千種,日交易額達數十萬元。2000年遷至現沙嶺文化中心南側統一管理,露天市場占地面積達四千平方米。2004延至文化中心南一百米處,由政府撥款開闢了一個一萬平方米的半封閉、半露天的綜合的大市場。“沙嶺大集”聲名遠播,且播出盤錦,播出遼寧,播向全國,成為遼寧八大農貿市場之一和全國五十八個最大集市之中的一家。2015年“沙嶺大集”報批盤錦市非物質文化遺產。

難能可貴的,如果說附近的田台承載了商業和商貿,沙嶺大集則承載了農耕和農貿,真正是農民的集市。老百姓的日子隨富隨窮,即使在最動盪、最困苦的歲月裡,因為有集市,他們只要可以付出辛苦,付出勞動,推著車,擔著擔,園子裡種的,野地裡挖的,手工做的,牙縫裡攢的,都可以在這裡摘得一片曙色來拋光生活的亮度,甚至可以用勞動拐一個彎換取病人的健康、孩子的未來,逢在闊綽年景,還可以在集市上淘到自己喜歡的家什、物件,給日子添點陽光,享受一下生活的嫵媚。

沙嶺的老百姓對集市感情頗深,用他們自己的話說是“魚水之情”。很長一段歲月,它一直是百姓生活的依託和希望。大人小孩都愛趕集。成人奔的是日子、生計,他們靠集市這個大溫床讓生活發芽開花;孩子奔的是熱鬧,趣味,他們奔的是各種小吃,趕上節日、廟會時還可以看到高蹺、舞龍等雜耍,長見識。所以無論是閑集、忙集、露水集還是窮棒子集,只要得空他們就要到集市上轉一轉,瞭解新產品、新行情,也能洞悉天南海北的風土人情。所以沙嶺人之於周邊的人,總是顯得見多識廣,頭腦活泛,他們用自家的院子,以小塊自留地就能不失時機地把握住人們的所需,沙嶺人賣瓜果時,周邊人買瓜,周邊人賣瓜果時,沙嶺人賣瓜秧,周邊人買瓜秧時,沙嶺人賣種子。似乎他們總要先周邊人一步才不失沙嶺人的本色,他們轉轉眼珠,日子就較周邊百姓過得富庶、滋潤、有辦法。

現如今的沙嶺大集,一半封閉,一半自由;一半雅致,一半隨性,比之先前的熱鬧似乎清冷了許多。每逢集日,人們仍慣於抬腳到集市轉轉,他們常說的一句話是:“今天什麼也沒買。”的確,沙嶺大集的物需品似乎不再是人們的依託,但絕對還是人們精神上的依戀。在集市上常見到一些上年紀的人,陽光裡,他們站在集市的一隅,雙臂 環抱,目光悠遠,似在回憶又似在回味,眼神裡流出絲縷的惆悵。而當他們講到有許多大城市顧客是特意為尋找沙嶺露天大集而來時,那眼神裡的願景依舊鮮美得如五月裡的槐花。“你懂得”——他們尋找的並不是實際的需求,而是尋找舊夢,尋找文化的回歸,這也許就是文化的召喚、文化的力量。

一百五十多年,沙嶺古集貿傳承下來的保留項目有四項:

恒祥號商店:始學藝人王家老太爺,1839年生人,1858年學藝,至今傳承第五代,主要經營米業、藥堂、王記甜麵醬。眼前的王維讓老人做的甜麵醬香甜可口,味道獨特,如果做調料,則可提鮮入味,且放上數月不發黴。

張家豆腐坊:始學藝人張雲財,1861年生人,1881年學藝,傳承第四代,大豆腐堅持鹵水點制方法,味道獨特,幹豆腐薄透如紙,香甜爽口;

孟氏編制:始學藝人孟憲才,1885年生人,1905年學,藝傳承第四代,主要編制炕席、茓子、笤帚、筐簍、簸箕、房芭等,白漿柳編簸箕是孟氏祖傳手藝,境內無人媲美;

吳家草鞋:始學藝人盧張氏(女),1853年生,1869年學藝,傳承第四代,主要經營各種規格草鞋、塔斯米、蓋簾兒等,吳家草鞋薄而密,冬暖夏涼,境內一絕。

過往是一張極不平衡的天平,人們有多懷念它的存在,就多有與它漸行漸遠的危機。

“沙嶺大集”承載了明清商貿的文明,以原生態的生產、生活方式見證著歷史的變遷,是盤錦乃至中國北方最具特色的貿易形式,然而在新的經營理念的衝擊下,其經營、管理形式有沒有滯後呢?沙嶺大集將的來會如何呢?一條老街,搖身一變可能就會成為藝術的新地標;一塊社區,華麗轉身可能變成了購物的新廣場,或許沙嶺大集有一天也如“西柳”“五愛”一樣成為巨大的經濟商貿中心,那麼失去了原貌原味的價值是不是更大的損失呢?就像那些古老的房舍、街道,就像那些曾經風靡方圓百里的廟會、高蹺秧歌,它們都不曾想過有一天會突然消失,如今卻已如煙散去,似水無聲。那我們的萬人趕大集的火爆場面呢,會不會慢慢地消逝在這個古老的街頭,渾然入鄉人之夢,夢醒一片荒涼呢……

古鎮沙嶺,是一個歷經滄桑的老人,它斜依遼河,腳踏明、清兩代潮頭,蒼老地遠眺:邊牆古道、紀念碑,陳列館、烈士陵園、真武廟……像古代的編鐘,演奏古鎮昔日的滄桑,歷史不可複製,昨日的塵煙已消逝在古鎮遠方,但土地還在,河流還在,千百年來,不懈地追索那些被時光掩埋的日夜,將那些令人唏噓的過往沉積在腳下的土壤。發酵成博大與寬仁,剛強與堅守。

沙嶺鎮的革命鬥爭傳統起始很早,在抗戰時期遼南抗日義勇軍司令沙嶺人張海天即老北風率3000將士駐守沙嶺,東打海城,鞍山,西指錦州,南攻營口,北進北鎮與日寇橫搶奮戰名垂青史,後率隊退守北京、熱河,遂使沙嶺名揚北方。而令沙嶺鎮名揚海內外的是1946年2月的一場戰役。今天,我們驅車行進到鎮北沙嶺戰役烈士陵園,遠遠地望去,沙嶺戰役紀念碑座落在黃沙崗烈士陵園內,碑高10.5米,頂端矗立著革命戰士持槍雕像,在烈士陵園前,有一人家正在辦喜事,在園內搭設了棚子,在烈士墓前,一夥工人正利用這裡的空地生產木板,亂七八糟的一氣哪裡像是革命傳統教育基地呢?

1946年2月11日,國民黨新六軍二十二師六十六團及師教導營共2000餘人佔領盤山縣沙嶺村。東北民主聯軍集中六個團的優勢兵力準備攻殲沙嶺之敵。國民黨軍在沙嶺村、七檯子、馬家店佈防,構成三角之勢。

2月16日17時,戰鬥打響。東北民主聯軍三十一團進攻沙嶺村東北高地,以慘重代價於次日拂曉前佔領了高地。16日19時,東北民主聯軍二十八團在村西南發起進攻,幾次突擊均未成功,五營指戰員全部陣亡。東北民主聯軍二十九團在黃昏後包圍馬家店,一夜攻擊無進展,二營指戰員全部犧牲。民主聯軍三十二團在九檯子北擔任警戒,當晚殲滅國民黨一個連的警戒分隊,但東北民主聯軍連長肖永華孤身沖入敵陣,壯烈犧牲。

17日拂曉,東北民主聯軍全部撤出火線,于當晚22時,發起總攻,激戰一夜突破前沿陣地,18日白天,東北民主聯軍投入3個團向村內突破,因傷亡慘重退出。是日黃昏,東北民主聯軍誤認為國民黨軍撤退,遂大膽開進,突遭反擊,傷亡慘重。

19日,東北民主聯軍撤出戰鬥,國民黨軍也竄回盤山。

沙嶺戰役歷時兩晝三夜,殲國民黨軍674名,東北民主聯軍傷亡2157人。

悲哉!沙嶺鎮,壯哉!沙嶺鎮!

1.厚重的文化和文物古跡

高麗城點將台遺址位於沙嶺鎮沙嶺村西北五裡河包上。有新石器時期至明多代遺址,曾出土各類陶器和戰國刀幣和不同時期武器等珍貴文物。沙包高於地表約15米。據當地傳說,唐王征東時曾在這裡點將,故得其名。在遺址內發掘出夾砂紅褐陶片、豆綠釉瓷碗殘口沿、無釉瓷碗、圈足、棕黃色釉直頸鼓腹罐大片、罐底圈足。崗頂上有明代磚砌的古建築基礎,在西南的頂峰下是一堆積厚約4米的文化層,內有磚瓦、瓷片等物。在沙崗南端偏西的平坦沙地上,有較多夾砂紅褐陶片,上面飾有劃紋、直線壓印紋、粗簡的“之”字形紋;還有小形陶器上口沿,多為內斂式,胎薄,火候高,表面光滑,均為手工制做。經考證,此處既有新時器時期人類活動遺物,也有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人類活動遺物。1982年,該遺址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81年6月,盤山縣沙嶺鎮九檯子村村民挖土時,在距地表3米多深處,發現戰國時期貨幣窯藏。出土時裝貨幣的木箱已腐朽,箱內排列整齊的戰國時期的燕國刀幣,重約50公斤。這些刀幣有“尖首刀”和“明刀”。尖首刀有兩種樣式:一種刀身較長,刀尖短,通長14-16.5釐米,最寬1.9-2.2釐米;另一種刀身較短,刀尖特長,通長13.8-15釐米,最寬1.8-2釐米。這兩種刀身外緣皆隆起,斷於柄處,有的模鑄一個字,二個字者甚少,字跡已無法辨認。明刀是這次發現窖藏貨幣中最多的一種,面文“明”字,有圓折、磐折兩種樣式:一種刀身連柄處略呈弧形,通長12.8-13.5釐米,最寬1.6-1.9釐米;另一種折方近石磐形,通長12.4-13.3釐米,最寬1.5-1.7釐米。

經盤錦市境的遼東邊牆,全長59公里,設4座邊堡,53個墩台,境內的鎮武堡(今盤山縣高升一帶),下屬墩台15個,駐守官軍原額583人,嘉靖四十二年後,調整為996人。西興堡距鎮武堡東約10裡(舊稱平洋堡,1951年劃歸台安縣),下屬墩台16個,駐守官軍418人。西平堡(今盤山縣沙嶺一帶),下屬墩台13個,駐守官軍原額607人,嘉靖三十八年後調整為1007人。西寧堡(今盤山縣古城子一帶)下屬墩台9個,駐守官軍381人。沙嶺古城遺址位於盤山縣沙嶺鎮。遺址地勢中間高,向四面略呈緩坡。城牆基各邊長約600米,南面開有一城門。曾出土鐵刀、鐵劍、石臼數件。沙嶺驛城在今盤山縣沙嶺公社所在地。城已毀。根據遺跡來看,城為方形,各邊長皆為300米。據《錦州府志》卷三《廣甯縣•沙嶺城》條記載:“城東南一百五十裡,周圍一裡,西一門。”此記載比現在遺址為小。遞運所和安插所,俱在沙嶺驛城內。沙嶺驛(今盤山縣沙嶺鎮) 隸屬海州衛,配備驛馬30匹、驢15頭。驛內設遞運所1處;驛南設安插所2處,一處在東昌堡內(今海城縣牛莊西北),一處在西寧堡內(今盤山縣古城子鄉古城子村)。清代,盛京(今瀋陽)至北京取道新民西行,原驛站廢棄。據史料載,沙嶺是明代的一個驛站,也是軍事重鎮,古城四周有明代遺址4處,曾發掘出白灰室墓葬。近年來,出土鑄有“大明弘治年制,飛電肆佰玖拾號”銅炮一尊。殘磚斷瓦、殘瓷片隨處可見。沙嶺鎮出土鐵炮一尊,炮身長0.6米,炮口外徑0.12-0.15米、內徑0.065米,重50公斤。沙嶺鎮糧庫西牆外50米處,有一古井。井口直徑0.7米,深約23米。井臺有圓形石盤一塊,直徑2.1米,厚0.2米,井壁為石塊砌成。相傳此井為唐王征東時所鑿。

沙嶺自古以來地處水陸要津,是戰略要地,明代是官軍儲存轉運糧食等重要物資的碼頭,糧食、棉花、布匹和武器等從三岔河經沙嶺沿著路河運到廣寧二十裡堡,羊腸子河和盤山驛、鎮武堡等哨所、關防、屯墾要所,沙嶺倉是明代遼東地區最重要的軍糧倉庫。後壕和馬道口是重要的軍事和雜貨碼頭

2.盤錦地域人文文化流脈

(1)劉春烺(開浚減河,冷家口分流遼河)

1895年冷家口門東西兩岸決口35處。桑林子舉人劉春烺提出“挑河治水”,建議“循冷家口故道,別浚堿河”。次年朝廷撥付庫銀1.4萬兩,委劉春烺為“治河會董”,分流工程歷經一年多,於1897年7月竣工,從此遼河分流,從盤山入海。因為舉人劉春烺並非盤山籍,卻做出了有利盤山鄉親及子孫後代的大貢獻,盤山鄉民感念他的福惠恩德,在開浚減河20年後,既上世紀二十年代,盤山鄉親為劉春烺自發勒石立碑。

(2)六間房遼河改道,外遼河與遼河已不連通

雙檯子河就是遼河。1958年清明時節,遼河治本,為合理利用遼河水資源,墾殖荒原發展國營農場,並“為使遼、渾、太三條河道在汛期洪水各有其路”,盤山縣人民委員會(政府)根據遼寧省人民委員會的水利規劃,組織沙嶺公社(現古城子、沙嶺、棠樹林子三鄉鎮)8000民工“導遼入雙”激戰三晝夜,在六間房堵死遼河南流口,西去的雙檯子河道成為遼河經過唯一出海通途,原來的支流正式成為幹流,是年經遼寧省決定,將雙檯子河改為遼河,遼河幹流(全部遼河水)從此完全經盤山灣(現在叫雙檯子河口)入海。

從六間房到三叉河的遼河故道,現完全乾涸,被稱為“外遼河”。渾河與太子河匯合後仍走至營口入海的遼河故道,通稱為“大遼河”,大遼河水只是渾河和太子河的河水。儘管這段河與遼河有著歷史的淵源,可盛名之下,實際上早已是有“河”而無“遼”了。外遼河是大遼河的一級洄水支流,承泄台安縣和盤山東南部內水。大遼河與遼河成為兩個完全獨立的水系同屬遼河流域。大遼河是遼河的支流,但又不宣洩遼河水。

(3)紅色盤錦、紅色沙嶺

A、中國第一支民眾抗日義勇軍誕生地和中國民眾武裝抗日第一槍

國歌《義勇軍進行曲》源于東北,東北抗日義勇軍源於盤山。

1931年9月23日。“9.18”事變的第五天盤山縣農民張海天,蓋中華等在盤山縣沙嶺鎮九檯子村,成立中國第一支坑日民眾義勇軍,舉起武裝抗日的大旗,打響中國民眾武裝抗日第一槍,具有重大的意義和深遠的歷史影響。

盤山抗日義勇軍將領老北風故居在沙嶺。“老北風”原名張海天,又名張賀年,1888年出生在盤山縣沙嶺鎮九檯子的一戶農家,成年後,他因家境破敗當上了“鬍子”,拉起了二三百人的隊伍,報出了“老北風”的字型大小。日本關東軍司令的名字恰好叫“本莊繁”,張海天為表示自己是本莊繁的死對頭,所以取了“老北風”的字型大小。1931年11月3日,“老北風”在三道溝抓獲了淩印清和13名日本顧問,其餘200多名偽軍也都不戰而降。敵人帶來的200多支步槍、20餘挺機槍、數十箱彈藥和大批軍衣,全部成了慶祝“老北風”走上抗日道路的第一份“賀禮”。後來,“老北風”在沙嶺公開處決了漢奸淩印清和他的日本顧問,並宣佈自己誓與日寇鬥爭到底。不久,“老北風”就被東北民眾自衛軍任命為第二路軍司令。

盤山抗日義勇軍將領蓋中華故居在沙嶺。蓋中華(1901-1935),原名蓋淩香,三檯子村人。日寇侵入遼、台、盤之後,毅然放棄比較寬裕的家境生活,和張海天、項青山、蔡寶山等人,舉起抗日大旗,拉起抗日隊伍,參與智擒漢奸淩印清和日本侵略者倉岡繁太郎。1935年,從鞍山經營口回到盤山老家取手槍,被叛徒告密,遭日本憲兵隊槍殺。1992年7月被遼寧省人民政府追認為革命烈士。

B、沙嶺戰役是東北解放戰爭重要的戰事

沙嶺烈士陵園始建於1949年3月,在鎮西南。1986年,在鎮北沙坨頂上重建,占地4 600平方米。烈士陵園中央建有沙嶺戰役人民英雄紀念碑。1946年2月11日,國民黨新六軍二十二師六十六團及師教導營共2000餘人佔領盤山縣沙嶺村。東北民主聯軍集中六個團的優勢兵力準備攻殲沙嶺之敵。國民黨軍在沙嶺、七檯子、馬家店佈防,構成三角之勢。至2月16日,沙嶺戰役歷時兩晝夜,殲國民黨軍674名,東北民眾聯軍傷亡2157人。沙嶺戰役是我軍進入東北後,首次城鎮攻堅戰,打破了敵人短時間突破、搶佔我遼南解放區的戰略陰謀。

C、沙嶺曾是中共盤山縣委、縣民主政府駐地,是盤錦區域第一個黨支部的誕生地。沙嶺是遼河油田誕生地

解放戰爭時期,中共盤山縣委、縣民主政府曾在沙嶺鎮孫家大院和尖檯子兩處辦公,盤山縣第一個黨支部盤山縣機關黨支部、第一個區政權和區武裝工作隊都在沙嶺成立,柳景陽為負責人。

1967年3月,根據石油地質勘探情況,中國人民解放軍39軍和大慶石油會戰指揮部決定成立大慶673廠,挺進下遼河地區,勘探開發石油資源。廠址設立在當時的盤錦墾區沙嶺人民公社機關駐地。此後,油田總部陸續搬遷的紅村、黃金帶、于樓,1973年底搬遷到興隆台基地。境內的熱河台油田是遼河油田勘探開發的第一座石油天然氣工業基地,遼河油田第一口油井就是在這裡誕生。

D、全國聞名的沙嶺盤錦大米批發市場

盤山縣沙嶺鎮位於遼寧省西部沿海地區,總面積129.2平方公里,地處盤錦、營口、鞍山、海城、台安5個城市中心位置,二沙公路、盤溝公路交匯處,輻射周邊8個鄉鎮,20萬人口,有條件依託5個城市,8個鄉鎮構築區域商業文化中心。二沙公路兩側大米加工批發一條街,大米加工企業150家,年加工水稻5億斤,大米加工程式11道,遠銷海口、深圳、廣州、北京等30多個大中城市。

此外,沙嶺鎮還遍佈優美的濕地風光自然景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文獻資料

《盤錦市志》

《盤山縣誌》

《盤錦市組織史料》

《盤山縣黨史人物轉》

《盤錦市文史資料》

《遼東鎮長城》

《可愛的遼河油田》等等

驢10頭),這是由於沙嶺、高平均屬“極沖驛遞”,其日常遞送事務相對更為繁重。

各驛站的驛馬有上中下三等之分,等第寫在小牌之上,掛于馬身,會根據行旅所持符驗標注的驛馬第級分別配給。馬鞍均已事先備好,為木棉及氈塌軟坐,過往行旅不得擅自將他物墊於馬鞍之上;如遇陰雨,驛站還會另行配給氈衫、雨帽。從功能上看,驛站與後來的大車店以及今天的高速公路服務區很相似,性質卻迥然不同:驛站只接待官方信使、持有可在旅途中利用驛站服務之授權文書(有“堪合”及“符驗”等)的政府官員,以及外國使團,且是無償的。對那些私人旅行者及沒有相關證件的官員,驛站則不予接待,至少原則上如此。也僅是原則上如此而已。實際上“遞馬不足,複索操騎,以備送迎”之事經常發生,導致各驛站即使能保證足額役畜往往也不敷使用。明廷曾對此現象屢加整頓,但收效甚微。加之邊外諸夷入貢者動輒組團千人,且一年數過,又誅索無厭,致各驛站的驛丞、役夫以至驛馬等無不日憊。儘管如此,驛丞這一職位的品級卻很低,在明代並未入流。由於身處邊區,各驛城亦與諸邊堡一樣,建築牢固且戒備森嚴,這從近鄰盤山驛的狀況中即可見一斑。據《明代遼東檔案彙編》記載,隆慶四年(1570)盤山驛至少進行了兩項修繕,一是“挑挖過圍城外壕二百五十丈五尺,裡壕二百三十丈。品坑一千三百……(脫六字以上)”;二是“督蓋完軍房二百六十二間”。此類工程均由帶管驛遞的衛所百戶督管,若驛城頹垣不繕等,責任人會受到相應懲處。

很多史料表明,驛站的嚴密防範是十分必要的,儘管未必管用。建文四年(1402)冬十一月,遼東都司即向明廷奏報稱“近虜寇犯盤山驛,虜掠人畜,即督官軍邀之於尖山北,賊潰散,追回男女百八十五人,牛二百一十七頭”。驛遞之費皆出於隨處丁畝,故而驛站的設置對當地居民來說也是一個沉重負擔。服務於各個驛站的人戶,被稱為“站戶”,由民戶輪充,兼以流囚、逃軍充役。如果民戶不能或不願充役,亦可繳納代役銀,謂之“站銀”,以供驛站另行雇人充役。總之當地民眾得為此付出代價,或人力,或財力。

沙嶺鎮,說其悲壯,是因為千百年來,這裡炮火隆隆,硝煙彌漫,歷史之劇不斷在這裡傳奇般地演繹著。

沙嶺鎮歷史久遠,文脈流長。經遼寧省一九八三年文物普查發現,本鎮點將台遺址面積約20萬平方米。採集到夾砂紅陶、紅褐陶等殘器片和直口筒形罐,敞口鼓腹罐並有壓印“之”字形紋。與遼西紅山文化特質相近。是創造紅山文化的先民們順河而下來到盤山沙嶺地區生息繁衍的遺跡。鎮區西側的西大井是一口千年古井,相傳是唐太宗李世民東征高麗行軍至此為人馬飲水所掘。千百年來衍生出種種神話傳說,與點將台一樣成為遠近聞名的古跡。

其實,沙嶺鎮始建于明朝。據《明史·食貨志》記載,明洪武28年朝廷派武定侯郭英來此督建軍備糧倉,並建沙嶺堡、沙嶺驛,同時建敵臺九座,稱一堡九台為遼東各衛堡之首。後明清交戰清太祖努爾哈赤率軍屯居沙嶺以圖進關,其5萬精兵之糧草皆由沙嶺倉供給史稱“東北第一倉”。一九0六年盤山廳始設,次年經紳商奏請將原新民廳所轄沙嶺鎮及所屬63屯列入盤山廳,史稱“一鎮六十三屯歸盤”。至此,沙嶺形成完整建制鎮已有百年歷史。一百年來沙嶺鎮已發展成有版圖面積129平方公里,4萬人口,10萬畝耕地,社會總產值15億元的經濟大鎮。這也就是沙嶺的來歷了!!

遼寧省境內共有多處叫沙嶺的村鎮,坐落在盤錦東北的一處高崗之地,洪荒時期,崗坨年代,因聚金沙成坨,地勢中間窪兩邊高成嶺狀,故而得名“沙嶺”。站在沙嶺鎮中心遠眺:街道貫通,商鋪林立,村落有序,平疇百里。這是今天東北地區極為常見的、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現代化小鎮,說實在的,從外觀上真的窺不到它絲毫的古老。然而,沙嶺是古鎮卻是毋庸置疑的。

從沙嶺鎮沙嶺村向西北行五裡處,有一座大沙崗子,南北長約一千五百米,東西長約五百米,雖經歲月的打磨卻仍像浮雕一般凸出於地表之上。當地村民稱其為“點將台”,問其留存於什麼年代,沒有誰能說得更清楚,只言說是祖輩口口相傳,唐王曾在此點兵。這倒符合實際,因大沙崗制高點高出周圍地表約有十五米,足以點將派兵之用,只是村民們並不曉得,我們的祖先先于唐王四千前就已在此地燃起了炊火。

說這話還得回到第二次全國文物普查那會兒。1982年6月,考古人員一行普查到沙嶺,就是在這處“點將台”遺址下發現了先人幾千年來的足跡。崗頂上有明代磚砌的古建築基礎,在西南的頂峰下是一堆積厚約四米的文化層,內有磚瓦、豆綠釉瓷碗和無釉瓷碗殘體、棕黃色釉直頸、鼓腹罐殘片等物。尤其在沙崗南端偏西的平坦沙地上,有較多夾砂紅陶、夾砂紅褐陶片,上面飾有劃紋、直線壓印紋、粗簡的“之”字形紋。這些寶貝與遼西出土的紅山文化標本可是同宗血親,當時就讓考古工作者慧眼洞開,血液沸騰。因為這小小的陶片在告訴世人,紅山文化已經延續到遼河入海口。1983年全國文物普查複查及碳十四(C14)測定後,沙嶺的“點將台”被考古工作者定位為紅山文化發現地的最南端和終結點,這無異於“無冕之王”,讓整個盤錦境內都罩上了神秘而神聖的面紗,面紗的後面,正是深藏著的五千年的文化與文明。站在點將台遺址上,萋萋草野,浮沙掠影,於夕陽晚照間似乎略見一點上古的遺風,頗顯得蒼茫與浩渺。

同是全國第二次文物普查期間,在距沙嶺鎮政府北兩公里外的九檯子村,出土了一箱重達五十公斤的青銅鑄幣。僅兩公里之遙,時間的向度向後推進了三千年。這是緊靠在外遼河邊上的一個村落,多處土地經年受沙浪的淘洗和沉積,這些刀幣是從低於地表三米多深處挖掘出來的,經專家鑒定,均系戰國時期燕刀幣,有尖首刀和明刀兩種。這些刀幣無疑標識了戰國時期此地商品經濟已經開始,貨幣已有流通。部分刀幣雖已面目全非,卻如同一個個裹在銹蝕裡“法老”,內藏的刀鋒正一刀一刀刮開沙嶺歷史中戰國時期的繁盛與文明。在點將台偏西不遠處,村民楊相會家門前,有一眼古井,俗稱“西大井”,井口由一整塊花崗岩的大石磨雕鑿而成,井壁以雜石砌就,井深二十米(現已填平)。據村中楊香馥老人回憶,此井于民國初時尚水流不竭,村民取之飲用。沙嶺的村民似乎多愛唐王,儘管經有關專家研究推測此井可能為明代所造,但村民依然固執地口口相傳為“唐王井”,相傳是唐王東征時,軍士口渴,薛禮一戟下去紮出的一眼清泉。

陶片也曾光豔,刀幣也曾鋒芒,井水也曾清冽,以及青磚瓷碗,歷經幾百年、幾千年仍孑然於世,除了訴說沙嶺幾千年延續不斷的人間煙火,還要給滄海桑田捋一捋歷史的段落。

古道邊牆,衛戍重鎮

沙嶺自古被稱為“兵家必爭”之地。

常人眼裡,沙嶺不過是沼澤草甸子上高出地表數尺的一塊大補丁,怎麼就成了軍政要衝呢?這話倒問到了實處。因為河——遼河。從版圖上看,沙嶺北依遼河,南傍柳河(今外遼河),向東臨三岔河,形成三河環一嶺之勢。這遼河、外遼河、三岔河合合分分,纏纏繞繞在沙嶺周圍,幾乎年年水患,尤其1895年冷家口門東西兩岸汛期決口三十五處,舉人劉春烺(今盤錦市大窪區西安鎮長桑林子村人)主張“挑河治水,疏浚堿河”。1897年7月堿河竣工,從此遼河分流,從盤山入海。1958年,遼河治本,“導遼入雙”,在棠樹林子公社(現屬沙嶺鎮)六間房大隊堵死遼河南流口,西去的雙檯子河道成為遼河經過唯一出海通途,將雙檯子河改為遼河,遼河幹流(全部遼河水)從此完全經盤山灣(現在叫雙檯子河口)入海,一句話,河流給沙嶺帶來了繁盛與文明,沒有遼河就沒有沙嶺的古今。

古代行軍,多喜走水路,冬冰堅可行車馬,夏水融可通舟船,且講究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一是運,二是囤。相傳歷史上王翦破燕、曹操掃北、唐王東征也曾途經沙嶺,只因資料匱乏,終是缺少佐證。關於沙嶺記載最為詳盡的還是從明代開始。“沙嶺倉”這個顯得原始又空曠的名字始于明朝初年。那時遼東也被稱作遼澤,除了鹽連最簡單的軍需物資都不產,一併的軍用諸如糧食、棉帛、餉銀大多用船從關裡運過來,經遼河,三岔河往東進入牛莊,往西則是河汊縱橫處突兀現身的一大片高地——沙嶺,可卸貨,可屯兵,可屯糧,就像一個天然的大倉庫,洪武至永樂年間沙嶺一帶已成為遼東地區海運的重要存儲之地,有著特殊的地位。

可這沙嶺倉及周邊常遭劫掠,說來也是朱元璋自己留下的隱患。朱明王朝打下京師後急待休養,將元蒙殘餘勢力攆到長城邊就鳴鑼收兵了,長城以北則成了元蒙殘餘勢力的“根據地”,讓他們一有機會就以“遊擊”方式南下,越過長城侵擾當地的漁民、百姓,劫掠牲畜,百姓苦不堪言。解鈴還須系鈴人,1387年朱元璋拍案下令修復開通古驛路(廬陵古道),並以遼陽為中心向外輻射,分東西南北四路,時稱遼東驛路。“向南可直抵旅順,向北可直達開元,向西抵鴨綠江,過江既是朝鮮,向西直抵山海關,入關可達北京”(引自《遼寧地域通覽盤錦卷》)。這一石二鳥之舉,一方面鞏固與屬國朝鮮的互通往來,一方面沿途設驛站,置關卡,監製外敵。穿過盤錦境內設兩處驛站,一處是高平驛,另一處即是沙嶺驛。沙嶺驛站建於洪武七年,配馬三十匹,驢十五頭,屬極沖驛遞,專事傳遞公文赦令、迎送使臣,其層次之高,功能之大,事務之繁,讓沙嶺驛在一眾的驛站中極盡風光。看出門道的周邊百姓、漁民紛至遝來,或來受雇,或來徵用,長工短扛,掙點補給,後來遞運所、安撫所、急遞鋪等遞運體系的完善,使沙嶺這塊原本荒澤的土地,從此煥發了生機,初具古城的雛形。

漸稠的人口,漸旺的煙火,點燃了一度蜷縮在長城以北的荒野裡女真人的欲火,這是之于元蒙部落對明廷產生更大威脅的部族,劫掠越加頻繁,“雖能追得所侵,曷若先事有備使賊不得入境”。明廷於1442年遼東地區撤府縣、置衛所,實現軍事管理,築起一道人工屏障,史稱“遼東邊牆”,沿途年長者習慣叫“老邊牆”。邊牆外挖壕塹注水,史稱“邊壕”。邊牆與驛路同向,輾轉於遼東腹地,大明子民從此居於邊裡,與達夷部落隔得裡外分明。經盤錦境內的遼東邊牆,全長五十九公里,沿邊牆腹裡設堡鎮、築墩台、持重兵把守。境內四座邊堡,分別是鎮武堡(今盤山縣高升一帶),西興堡(舊稱平洋堡,1951年劃歸台安縣),西平堡(今盤山縣沙嶺一帶),西寧堡(今盤山縣古城子一帶)。

西平堡是地地道道的一座城池,方圓六百米,南開城門,土築城牆。當地老人也稱其為“大兵營”,城池雖小,但足以讓土地銘記。從今鎮政府大樓的後牆處起,周邊仍可見古城基座殘留的磚瓦。《明史》載:“西平堡下屬墩台十三座,駐守官員六百零七名,嘉靖三十八年後調整為一千零七人。”所轄邊牆,北起大河口(即大柳河口,也即雙檯子河入遼河處),南到響台,循小柳河(即今稱外遼河)南去。墩台皆沿河修築,如今隨著邊牆的消亡已再無覓處,就連名字也銷聲匿跡。但作為邊台、烽火臺還是幸運的,時過六百年,以檯子命名的村屯不止四五個,僅沙嶺一帶,仍保存頭檯子(今陳家),後尖檯子(二檯子),熱河台(三檯子)、高家台(四檯子)七檯子、八檯子、九檯子這些名稱。台身雖已不在,卻也銘于史而記於心。

遙想當年堡中常見官府攆轎,使臣的車馬結駟連騎而過,更有小腳的女眷們手提修身羅裙,優雅溫潤如上好的瓷器,給這個軍政氣息濃郁的古鎮塗上一層粉面桃花,平添了綺麗生活的誘惑。無論本地的居民、外來的流民稍有機會就拔出泥腳,趨附、靠近。城堡內的真武廟,是這座區興盛標誌,廟內供奉的真武大帝,鎮邪惡,保平安,信徒、香客興聚于此。邊民開荒種田,農耕養殖,冶煉紡織,百業俱興。天時、地利交融的條件下,政治、經濟、文化都得到繁榮和發展。

大明是曉得達夷人的野心的,為抵外敵,《大明會典》律例八明文規定:“不與夷人私擅交易,街鋪商人不得與夷人交易。”但這一紙律例恰恰說明漢族與達夷之間私下交融已如火如荼,諸如達夷以弓弩、馬匹、獸皮、人參等換取漢人的鹽、布匹、鐵器、生產技術等。當瓷器也游走于百姓餐桌時,古鎮的上空到處折射著文明的釉色。沙嶺——盤錦境內最早成型並繁榮起來的古鎮在明代後期達到了空前的繁盛。

歷史就是一場多幕劇。眼前的繁華謝幕於那場西平堡戰役。1622年(天命六年)正月,已健碩得如同一匹剽悍的烈馬女真人部落,終於按捺不住掠奪的欲望,努爾哈赤親自率領五萬後金大軍由遼陽一路南下,氣勢洶洶,強佔遼河壕塹,以西平堡為突破口,後直取西寧逼近山海關,憑驍勇善戰,用離間之法,輕取遼西四十餘座城池,剪斷了大明京師的左臂,讓明王朝喪失了遼東的疆域後,殘喘二十餘年終歸覆滅。西平堡,在軍政要衝的盛名之下,只留下一連串悲愴的詞彙:“盡臣節、守疆土”“遍地白骨,落荒成塚”。

愛新覺羅氏入主遼東地區後最大的改變是將戍邊之所變成大清的龍興腹地。驛邊文明轉為水道文明。驛道邊牆及其曾經的風光隨著朱明王朝的背影漸行漸遠,而沙嶺在漸漸遠去的落寞中,飽嘗了被冷落的酸痛,不得不收起僵在臉上的笑容思索新的生路。

說到興盛百年不衰的“沙嶺大集”,沙嶺大集已有一百五十餘年,至今盛而不衰,仍得益於河運。

“買賣興隆通四海,財源廣進達三江。”這副對聯如果說是為沙嶺量身定做絕不為過。早在1562年路河浚通(遼寧境內第一條人工運河)後,內泄諸水于海,沙嶺因襟帶兩河,且位於三岔河通往廣寧的交通線上,故而形成海河聯運,“沙嶺港”成為當時遼西水陸兩栖的重要碼頭,的確上航至吉林的三江口,下航經田莊台和營口入海至山東河北。在明代後期,古鎮沙嶺商貿往來已經十分繁盛,可惜毀于西平堡之戰。

清代,水陸文明使遼河成為溝通南北的黃金水道,集貿往來開始在遼河的各大碼頭興起,集市雛型漸漸形成。田莊台、營口貿易牛得不行,帆桅林立,風含情水含笑,先後在歷史的舞臺上分享當家小旦的角色,而沙嶺只能在台下呷一口清茶,相比之下要清冷一些。好在人類喜河而居,沙嶺地處水陸要道,始終是囤、運的中轉站。河運暢通,三個碼頭(鄭坨子、馬道口、後壕)也是迎八方友,納四方客,不急不躁地卸它的貨,升它的帆,掛它的幌子,點它的炊煙。沙嶺大集百年老號“恒祥號”第四代傳承人王維讓老人回憶,沙嶺的民間貿易集市最早可以追溯到清咸豐年間(1861年),現今八十一歲的老人意味深長地說:沙嶺大集從古延續至今,還與沙嶺人的剛強、誠信、團結分不開。王氏一族是咸豐初年從河北昌黎來此地做生意,當時以田莊台商貿最為繁盛,但行有行規,加之本地商家保守,欺生,大碼頭難得一席之地,便於沙嶺落腳。那時做生意囤貨不先交錢,一年分三個卯(日期),卯期到務必結帳,這得需要誠保(擔保人),所以做生意是三分靠生意,七分靠做人,不可失信。王氏家族生意的祖訓是“童叟無欺”。“恒祥號”老太爺以雜貨鋪起家,那時候洽談生意多以書信往來,快則半月,慢則數月,洽談中常受到大商號的擠兌,所以沒有剛勁韌勁很難堅持。到咸豐末年,沙嶺集貿主街長只有幾十米,寬不過六七米,兩側也逐漸發展了飯莊、理髮店、鐵匠鋪等各種商號十餘家,站在街對面可邊做生意邊拉著家常。“恒祥商號”“張家豆腐”就是此時興起的“老字型大小”。

清末的沙嶺民戶稠密,共有四十八排半(一排百八十戶),隸屬新民縣,向東是海城,向南是營口,天高皇帝遠,屬三不管地帶,因此匪患猖獗,常有匪幫、馬隊揚塵而來,絕塵而去,商家常遭劫掠,生意舉步維艱。為了抵禦匪患,保護民生安全,商家和民眾一起成立“鄉統會”(保護本土的地方武裝),商家出錢置槍,百姓出丁出力。時任鄉統會會長楊會豐代理民事,此人威望頗高,為人英勇豪邁,敢擔當,不怕事。實際上這也是沙嶺人的個性,鄉統會成立確實維護了民眾的安全。最典型的是上世紀初,遼西巨匪馮麟閣(後為前民國陸軍第二十八師師長)以保境安民為名到沙嶺收捐,且要的是坐捐(年捐)。鄉統會經過一番思量沒同意這種明征暗搶的收捐。馮大怒,命隊伍將沙嶺團團圍住,沙嶺鄉統會員挖壕布攻,雙方開火,鄉統會雖損傷嚴重,馮麟閣到底沒有打進來。這也讓我想起出身本地的張海天(報號老北風)、項青山等幾位抗日英雄。他們原本是出身綠林,可當日本人打到家門口時,老北風張海天等一個華麗轉身,毅然豎起了“抗日扶民救國軍”大旗,對此不知有多少人有過疑惑:這樣一些打家劫舍之人怎麼就抗日了呢?但能深諳當地民風的人,自然會不動聲色地豎起拇指。沙嶺經過多年的戰事,促成了沙嶺人霸氣、團結、不服輸的個性,那氣場就像從門縫吹進來的尖溜溜的北風,北風下吹不倒的蘆管。他們可以忘記貧寒,忘記自我,甚至忘記家庭,但他們的根,他們的源容不得他人的踐踏,這不僅僅是一種情緒的宣洩,更是一種情懷,一種氣節,一種不屈的血性。也是憑著這種個性,沙嶺商貿也逐漸發展壯大起來。甲午海戰之後,田莊台、營口受到極大損害,沙嶺也飄搖在戰火中,但這座古城,經受住過戰火的洗禮,它是炮火燒成的炭,卻不會化成灰。他們互相幫襯,有一線希望就會堅持下去。1928年,新開河開通後,沙嶺已然成為糧穀、貨物集散地和水上交通中心,沙嶺大集已成規模。

沙嶺大集在三四十年間發展壯大,方圓百里的百姓都來此趕集。1949年,後壕碼頭十字街南北為正街,從北往南“王家藥店”、“賈家商店”、張記“德順成糧店”、“義和成商店”、王記”恒祥商店”等商鋪四十多家,大小飯店從北到南二裡長街林立兩側,不下幾十家,街內還有一座閻家戲院。菜市、魚市、糧穀市,柴草市、牲畜市分佈在幾條橫街上。逢西曆的二、五、八為集日,幾百裡外的商家,趕著大板車,魚貫而來。方圓百公里區域內的百姓,都到沙嶺趕大集,車水馬龍,人山人海,熱鬧非凡。人口的增加,經濟的發展,沙嶺集市的興盛更是與日俱增,原來的市場規模已滿足不了百姓的需求。1981至1985年,以正街為中心有近四萬平方米的露天市場。每逢西曆二、五、八、十為集日,趕集的人來自鞍山、營口、盤山、大窪、台安等市縣區,載滿貨物的汽車彙集這裡進行交易。趕上農忙達萬人,農閒時則達三萬人之多,買賣種類達千種,日交易額達數十萬元。2000年遷至現沙嶺文化中心南側統一管理,露天市場占地面積達四千平方米。2004延至文化中心南一百米處,由政府撥款開闢了一個一萬平方米的半封閉、半露天的綜合的大市場。“沙嶺大集”聲名遠播,且播出盤錦,播出遼寧,播向全國,成為遼寧八大農貿市場之一和全國五十八個最大集市之中的一家。2015年“沙嶺大集”報批盤錦市非物質文化遺產。

難能可貴的,如果說附近的田台承載了商業和商貿,沙嶺大集則承載了農耕和農貿,真正是農民的集市。老百姓的日子隨富隨窮,即使在最動盪、最困苦的歲月裡,因為有集市,他們只要可以付出辛苦,付出勞動,推著車,擔著擔,園子裡種的,野地裡挖的,手工做的,牙縫裡攢的,都可以在這裡摘得一片曙色來拋光生活的亮度,甚至可以用勞動拐一個彎換取病人的健康、孩子的未來,逢在闊綽年景,還可以在集市上淘到自己喜歡的家什、物件,給日子添點陽光,享受一下生活的嫵媚。

沙嶺的老百姓對集市感情頗深,用他們自己的話說是“魚水之情”。很長一段歲月,它一直是百姓生活的依託和希望。大人小孩都愛趕集。成人奔的是日子、生計,他們靠集市這個大溫床讓生活發芽開花;孩子奔的是熱鬧,趣味,他們奔的是各種小吃,趕上節日、廟會時還可以看到高蹺、舞龍等雜耍,長見識。所以無論是閑集、忙集、露水集還是窮棒子集,只要得空他們就要到集市上轉一轉,瞭解新產品、新行情,也能洞悉天南海北的風土人情。所以沙嶺人之於周邊的人,總是顯得見多識廣,頭腦活泛,他們用自家的院子,以小塊自留地就能不失時機地把握住人們的所需,沙嶺人賣瓜果時,周邊人買瓜,周邊人賣瓜果時,沙嶺人賣瓜秧,周邊人買瓜秧時,沙嶺人賣種子。似乎他們總要先周邊人一步才不失沙嶺人的本色,他們轉轉眼珠,日子就較周邊百姓過得富庶、滋潤、有辦法。

現如今的沙嶺大集,一半封閉,一半自由;一半雅致,一半隨性,比之先前的熱鬧似乎清冷了許多。每逢集日,人們仍慣於抬腳到集市轉轉,他們常說的一句話是:“今天什麼也沒買。”的確,沙嶺大集的物需品似乎不再是人們的依託,但絕對還是人們精神上的依戀。在集市上常見到一些上年紀的人,陽光裡,他們站在集市的一隅,雙臂 環抱,目光悠遠,似在回憶又似在回味,眼神裡流出絲縷的惆悵。而當他們講到有許多大城市顧客是特意為尋找沙嶺露天大集而來時,那眼神裡的願景依舊鮮美得如五月裡的槐花。“你懂得”——他們尋找的並不是實際的需求,而是尋找舊夢,尋找文化的回歸,這也許就是文化的召喚、文化的力量。

一百五十多年,沙嶺古集貿傳承下來的保留項目有四項:

恒祥號商店:始學藝人王家老太爺,1839年生人,1858年學藝,至今傳承第五代,主要經營米業、藥堂、王記甜麵醬。眼前的王維讓老人做的甜麵醬香甜可口,味道獨特,如果做調料,則可提鮮入味,且放上數月不發黴。

張家豆腐坊:始學藝人張雲財,1861年生人,1881年學藝,傳承第四代,大豆腐堅持鹵水點制方法,味道獨特,幹豆腐薄透如紙,香甜爽口;

孟氏編制:始學藝人孟憲才,1885年生人,1905年學,藝傳承第四代,主要編制炕席、茓子、笤帚、筐簍、簸箕、房芭等,白漿柳編簸箕是孟氏祖傳手藝,境內無人媲美;

吳家草鞋:始學藝人盧張氏(女),1853年生,1869年學藝,傳承第四代,主要經營各種規格草鞋、塔斯米、蓋簾兒等,吳家草鞋薄而密,冬暖夏涼,境內一絕。

過往是一張極不平衡的天平,人們有多懷念它的存在,就多有與它漸行漸遠的危機。

“沙嶺大集”承載了明清商貿的文明,以原生態的生產、生活方式見證著歷史的變遷,是盤錦乃至中國北方最具特色的貿易形式,然而在新的經營理念的衝擊下,其經營、管理形式有沒有滯後呢?沙嶺大集將的來會如何呢?一條老街,搖身一變可能就會成為藝術的新地標;一塊社區,華麗轉身可能變成了購物的新廣場,或許沙嶺大集有一天也如“西柳”“五愛”一樣成為巨大的經濟商貿中心,那麼失去了原貌原味的價值是不是更大的損失呢?就像那些古老的房舍、街道,就像那些曾經風靡方圓百里的廟會、高蹺秧歌,它們都不曾想過有一天會突然消失,如今卻已如煙散去,似水無聲。那我們的萬人趕大集的火爆場面呢,會不會慢慢地消逝在這個古老的街頭,渾然入鄉人之夢,夢醒一片荒涼呢……

古鎮沙嶺,是一個歷經滄桑的老人,它斜依遼河,腳踏明、清兩代潮頭,蒼老地遠眺:邊牆古道、紀念碑,陳列館、烈士陵園、真武廟……像古代的編鐘,演奏古鎮昔日的滄桑,歷史不可複製,昨日的塵煙已消逝在古鎮遠方,但土地還在,河流還在,千百年來,不懈地追索那些被時光掩埋的日夜,將那些令人唏噓的過往沉積在腳下的土壤。發酵成博大與寬仁,剛強與堅守。

沙嶺鎮的革命鬥爭傳統起始很早,在抗戰時期遼南抗日義勇軍司令沙嶺人張海天即老北風率3000將士駐守沙嶺,東打海城,鞍山,西指錦州,南攻營口,北進北鎮與日寇橫搶奮戰名垂青史,後率隊退守北京、熱河,遂使沙嶺名揚北方。而令沙嶺鎮名揚海內外的是1946年2月的一場戰役。今天,我們驅車行進到鎮北沙嶺戰役烈士陵園,遠遠地望去,沙嶺戰役紀念碑座落在黃沙崗烈士陵園內,碑高10.5米,頂端矗立著革命戰士持槍雕像,在烈士陵園前,有一人家正在辦喜事,在園內搭設了棚子,在烈士墓前,一夥工人正利用這裡的空地生產木板,亂七八糟的一氣哪裡像是革命傳統教育基地呢?

1946年2月11日,國民黨新六軍二十二師六十六團及師教導營共2000餘人佔領盤山縣沙嶺村。東北民主聯軍集中六個團的優勢兵力準備攻殲沙嶺之敵。國民黨軍在沙嶺村、七檯子、馬家店佈防,構成三角之勢。

2月16日17時,戰鬥打響。東北民主聯軍三十一團進攻沙嶺村東北高地,以慘重代價於次日拂曉前佔領了高地。16日19時,東北民主聯軍二十八團在村西南發起進攻,幾次突擊均未成功,五營指戰員全部陣亡。東北民主聯軍二十九團在黃昏後包圍馬家店,一夜攻擊無進展,二營指戰員全部犧牲。民主聯軍三十二團在九檯子北擔任警戒,當晚殲滅國民黨一個連的警戒分隊,但東北民主聯軍連長肖永華孤身沖入敵陣,壯烈犧牲。

17日拂曉,東北民主聯軍全部撤出火線,于當晚22時,發起總攻,激戰一夜突破前沿陣地,18日白天,東北民主聯軍投入3個團向村內突破,因傷亡慘重退出。是日黃昏,東北民主聯軍誤認為國民黨軍撤退,遂大膽開進,突遭反擊,傷亡慘重。

19日,東北民主聯軍撤出戰鬥,國民黨軍也竄回盤山。

沙嶺戰役歷時兩晝三夜,殲國民黨軍674名,東北民主聯軍傷亡2157人。

悲哉!沙嶺鎮,壯哉!沙嶺鎮!

1.厚重的文化和文物古跡

高麗城點將台遺址位於沙嶺鎮沙嶺村西北五裡河包上。有新石器時期至明多代遺址,曾出土各類陶器和戰國刀幣和不同時期武器等珍貴文物。沙包高於地表約15米。據當地傳說,唐王征東時曾在這裡點將,故得其名。在遺址內發掘出夾砂紅褐陶片、豆綠釉瓷碗殘口沿、無釉瓷碗、圈足、棕黃色釉直頸鼓腹罐大片、罐底圈足。崗頂上有明代磚砌的古建築基礎,在西南的頂峰下是一堆積厚約4米的文化層,內有磚瓦、瓷片等物。在沙崗南端偏西的平坦沙地上,有較多夾砂紅褐陶片,上面飾有劃紋、直線壓印紋、粗簡的“之”字形紋;還有小形陶器上口沿,多為內斂式,胎薄,火候高,表面光滑,均為手工制做。經考證,此處既有新時器時期人類活動遺物,也有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人類活動遺物。1982年,該遺址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81年6月,盤山縣沙嶺鎮九檯子村村民挖土時,在距地表3米多深處,發現戰國時期貨幣窯藏。出土時裝貨幣的木箱已腐朽,箱內排列整齊的戰國時期的燕國刀幣,重約50公斤。這些刀幣有“尖首刀”和“明刀”。尖首刀有兩種樣式:一種刀身較長,刀尖短,通長14-16.5釐米,最寬1.9-2.2釐米;另一種刀身較短,刀尖特長,通長13.8-15釐米,最寬1.8-2釐米。這兩種刀身外緣皆隆起,斷於柄處,有的模鑄一個字,二個字者甚少,字跡已無法辨認。明刀是這次發現窖藏貨幣中最多的一種,面文“明”字,有圓折、磐折兩種樣式:一種刀身連柄處略呈弧形,通長12.8-13.5釐米,最寬1.6-1.9釐米;另一種折方近石磐形,通長12.4-13.3釐米,最寬1.5-1.7釐米。

經盤錦市境的遼東邊牆,全長59公里,設4座邊堡,53個墩台,境內的鎮武堡(今盤山縣高升一帶),下屬墩台15個,駐守官軍原額583人,嘉靖四十二年後,調整為996人。西興堡距鎮武堡東約10裡(舊稱平洋堡,1951年劃歸台安縣),下屬墩台16個,駐守官軍418人。西平堡(今盤山縣沙嶺一帶),下屬墩台13個,駐守官軍原額607人,嘉靖三十八年後調整為1007人。西寧堡(今盤山縣古城子一帶)下屬墩台9個,駐守官軍381人。沙嶺古城遺址位於盤山縣沙嶺鎮。遺址地勢中間高,向四面略呈緩坡。城牆基各邊長約600米,南面開有一城門。曾出土鐵刀、鐵劍、石臼數件。沙嶺驛城在今盤山縣沙嶺公社所在地。城已毀。根據遺跡來看,城為方形,各邊長皆為300米。據《錦州府志》卷三《廣甯縣•沙嶺城》條記載:“城東南一百五十裡,周圍一裡,西一門。”此記載比現在遺址為小。遞運所和安插所,俱在沙嶺驛城內。沙嶺驛(今盤山縣沙嶺鎮) 隸屬海州衛,配備驛馬30匹、驢15頭。驛內設遞運所1處;驛南設安插所2處,一處在東昌堡內(今海城縣牛莊西北),一處在西寧堡內(今盤山縣古城子鄉古城子村)。清代,盛京(今瀋陽)至北京取道新民西行,原驛站廢棄。據史料載,沙嶺是明代的一個驛站,也是軍事重鎮,古城四周有明代遺址4處,曾發掘出白灰室墓葬。近年來,出土鑄有“大明弘治年制,飛電肆佰玖拾號”銅炮一尊。殘磚斷瓦、殘瓷片隨處可見。沙嶺鎮出土鐵炮一尊,炮身長0.6米,炮口外徑0.12-0.15米、內徑0.065米,重50公斤。沙嶺鎮糧庫西牆外50米處,有一古井。井口直徑0.7米,深約23米。井臺有圓形石盤一塊,直徑2.1米,厚0.2米,井壁為石塊砌成。相傳此井為唐王征東時所鑿。

沙嶺自古以來地處水陸要津,是戰略要地,明代是官軍儲存轉運糧食等重要物資的碼頭,糧食、棉花、布匹和武器等從三岔河經沙嶺沿著路河運到廣寧二十裡堡,羊腸子河和盤山驛、鎮武堡等哨所、關防、屯墾要所,沙嶺倉是明代遼東地區最重要的軍糧倉庫。後壕和馬道口是重要的軍事和雜貨碼頭

2.盤錦地域人文文化流脈

(1)劉春烺(開浚減河,冷家口分流遼河)

1895年冷家口門東西兩岸決口35處。桑林子舉人劉春烺提出“挑河治水”,建議“循冷家口故道,別浚堿河”。次年朝廷撥付庫銀1.4萬兩,委劉春烺為“治河會董”,分流工程歷經一年多,於1897年7月竣工,從此遼河分流,從盤山入海。因為舉人劉春烺並非盤山籍,卻做出了有利盤山鄉親及子孫後代的大貢獻,盤山鄉民感念他的福惠恩德,在開浚減河20年後,既上世紀二十年代,盤山鄉親為劉春烺自發勒石立碑。

(2)六間房遼河改道,外遼河與遼河已不連通

雙檯子河就是遼河。1958年清明時節,遼河治本,為合理利用遼河水資源,墾殖荒原發展國營農場,並“為使遼、渾、太三條河道在汛期洪水各有其路”,盤山縣人民委員會(政府)根據遼寧省人民委員會的水利規劃,組織沙嶺公社(現古城子、沙嶺、棠樹林子三鄉鎮)8000民工“導遼入雙”激戰三晝夜,在六間房堵死遼河南流口,西去的雙檯子河道成為遼河經過唯一出海通途,原來的支流正式成為幹流,是年經遼寧省決定,將雙檯子河改為遼河,遼河幹流(全部遼河水)從此完全經盤山灣(現在叫雙檯子河口)入海。

從六間房到三叉河的遼河故道,現完全乾涸,被稱為“外遼河”。渾河與太子河匯合後仍走至營口入海的遼河故道,通稱為“大遼河”,大遼河水只是渾河和太子河的河水。儘管這段河與遼河有著歷史的淵源,可盛名之下,實際上早已是有“河”而無“遼”了。外遼河是大遼河的一級洄水支流,承泄台安縣和盤山東南部內水。大遼河與遼河成為兩個完全獨立的水系同屬遼河流域。大遼河是遼河的支流,但又不宣洩遼河水。

(3)紅色盤錦、紅色沙嶺

A、中國第一支民眾抗日義勇軍誕生地和中國民眾武裝抗日第一槍

國歌《義勇軍進行曲》源于東北,東北抗日義勇軍源於盤山。

1931年9月23日。“9.18”事變的第五天盤山縣農民張海天,蓋中華等在盤山縣沙嶺鎮九檯子村,成立中國第一支坑日民眾義勇軍,舉起武裝抗日的大旗,打響中國民眾武裝抗日第一槍,具有重大的意義和深遠的歷史影響。

盤山抗日義勇軍將領老北風故居在沙嶺。“老北風”原名張海天,又名張賀年,1888年出生在盤山縣沙嶺鎮九檯子的一戶農家,成年後,他因家境破敗當上了“鬍子”,拉起了二三百人的隊伍,報出了“老北風”的字型大小。日本關東軍司令的名字恰好叫“本莊繁”,張海天為表示自己是本莊繁的死對頭,所以取了“老北風”的字型大小。1931年11月3日,“老北風”在三道溝抓獲了淩印清和13名日本顧問,其餘200多名偽軍也都不戰而降。敵人帶來的200多支步槍、20餘挺機槍、數十箱彈藥和大批軍衣,全部成了慶祝“老北風”走上抗日道路的第一份“賀禮”。後來,“老北風”在沙嶺公開處決了漢奸淩印清和他的日本顧問,並宣佈自己誓與日寇鬥爭到底。不久,“老北風”就被東北民眾自衛軍任命為第二路軍司令。

盤山抗日義勇軍將領蓋中華故居在沙嶺。蓋中華(1901-1935),原名蓋淩香,三檯子村人。日寇侵入遼、台、盤之後,毅然放棄比較寬裕的家境生活,和張海天、項青山、蔡寶山等人,舉起抗日大旗,拉起抗日隊伍,參與智擒漢奸淩印清和日本侵略者倉岡繁太郎。1935年,從鞍山經營口回到盤山老家取手槍,被叛徒告密,遭日本憲兵隊槍殺。1992年7月被遼寧省人民政府追認為革命烈士。

B、沙嶺戰役是東北解放戰爭重要的戰事

沙嶺烈士陵園始建於1949年3月,在鎮西南。1986年,在鎮北沙坨頂上重建,占地4 600平方米。烈士陵園中央建有沙嶺戰役人民英雄紀念碑。1946年2月11日,國民黨新六軍二十二師六十六團及師教導營共2000餘人佔領盤山縣沙嶺村。東北民主聯軍集中六個團的優勢兵力準備攻殲沙嶺之敵。國民黨軍在沙嶺、七檯子、馬家店佈防,構成三角之勢。至2月16日,沙嶺戰役歷時兩晝夜,殲國民黨軍674名,東北民眾聯軍傷亡2157人。沙嶺戰役是我軍進入東北後,首次城鎮攻堅戰,打破了敵人短時間突破、搶佔我遼南解放區的戰略陰謀。

C、沙嶺曾是中共盤山縣委、縣民主政府駐地,是盤錦區域第一個黨支部的誕生地。沙嶺是遼河油田誕生地

解放戰爭時期,中共盤山縣委、縣民主政府曾在沙嶺鎮孫家大院和尖檯子兩處辦公,盤山縣第一個黨支部盤山縣機關黨支部、第一個區政權和區武裝工作隊都在沙嶺成立,柳景陽為負責人。

1967年3月,根據石油地質勘探情況,中國人民解放軍39軍和大慶石油會戰指揮部決定成立大慶673廠,挺進下遼河地區,勘探開發石油資源。廠址設立在當時的盤錦墾區沙嶺人民公社機關駐地。此後,油田總部陸續搬遷的紅村、黃金帶、于樓,1973年底搬遷到興隆台基地。境內的熱河台油田是遼河油田勘探開發的第一座石油天然氣工業基地,遼河油田第一口油井就是在這裡誕生。

D、全國聞名的沙嶺盤錦大米批發市場

盤山縣沙嶺鎮位於遼寧省西部沿海地區,總面積129.2平方公里,地處盤錦、營口、鞍山、海城、台安5個城市中心位置,二沙公路、盤溝公路交匯處,輻射周邊8個鄉鎮,20萬人口,有條件依託5個城市,8個鄉鎮構築區域商業文化中心。二沙公路兩側大米加工批發一條街,大米加工企業150家,年加工水稻5億斤,大米加工程式11道,遠銷海口、深圳、廣州、北京等30多個大中城市。

此外,沙嶺鎮還遍佈優美的濕地風光自然景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文獻資料

《盤錦市志》

《盤山縣誌》

《盤錦市組織史料》

《盤山縣黨史人物轉》

《盤錦市文史資料》

《遼東鎮長城》

《可愛的遼河油田》等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