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河南舞臺藝術怎樣讓亮點更亮?

豫劇《焦裕祿》劇照

大河報·大河用戶端記者 張叢博

核心提示|

2月1日, 繁榮舞臺藝術創作座談會在河南省文化館舉行, 省文化廳領導、戲劇界專家、部分市文化部門負責人共同把脈當前河南舞臺藝術的現狀及提升空間,

並為下一步的繁榮發展建言獻策。

A、河南戲劇屢獲佳績

“舞臺藝術能否在加快構築全國重要的文化高地中發揮排頭兵作用?”座談會一開始, 省文化廳副廳長李霞便將這個命題直截了當地拋了出來。

全國“五個一工程”獎、國家舞臺藝術“十大精品工程”、中國藝術節大獎和中國政府最高獎“文華大獎”……近些年來, 河南戲劇作品在全國重要文藝評獎和賽事活動中屢獲佳績。

在中原這片熱土上, 豫劇《焦裕祿》《程嬰救孤》《香魂女》《常香玉》, 越調《老子》, 話劇《紅旗渠》, 舞劇《風中少林》《水月洛神》等一大批優秀劇碼相繼湧現。 省劇協副主席、秘書長陳湧泉說:“我省已經實現了戲劇大省向戲劇強省的跨越,

在構築全國重要文化高地進程中, 已經構築起全國戲劇高地。 ”

李霞副廳長注意到, 全國各地都在舞臺藝術創作上奮力拼搏, 上海今年已經將一二十台戲劇列上日程, 涵蓋現實題材、傳統題材和革命主題等多種類型, 江蘇等省份也開了現實題材創作的座談會, 所以我們要有緊迫的危機感。

著名作曲家方可傑說:“過去取得的輝煌, 在獲獎後都成為了歷史。 ”如何保持河南戲劇良好的勢頭, 如何在創作題材、角度、手法、風格等方面實現新突破, 使河南戲劇的亮點更亮、強項更強, 是擺在河南戲劇人面前的重要課題。

B、要警惕題材一窩蜂

座談會上, 省文化藝術研究院研究員劉景亮回顧了近段時間所關注到的河南各地創排的多部戲劇作品。

他指出當前的劇作存在兩點問題, 一是停留在事件表層去述說一個故事, 但事件本身總是過去時, 如果要在思想上與今天實現溝通, 尚需進一步開掘;二是作者接近生活不足, 對最生動的故事、現實思想的表現欠缺, “應該重提生活是藝術的源泉這個觀念”。

“要警惕題材一窩蜂。 ”方可傑梳理近年來的新劇碼發現, 一些創作者很容易一頭紮入中心工作中, 比如新戲中反映反腐倡廉的主題紮堆, 而關注現實生活的、基層的故事少。 優秀劇碼一般都具有戲曲舞臺的傳奇性, 而實際上當下一些劇碼的傳奇色彩欠缺, 故事生硬, 說教成分較多, 導致劇碼不能深入人心。

方可傑還指出, 河南的舞臺藝術結構還不夠多樣, 豫劇之外的曲劇、越調, 戲曲之外的音樂劇、民族歌劇都還有很大成長空間。 “不能一提河南就是戲, 一提戲就是豫劇。 ”

C、專家呼籲申辦中國藝術節

呼籲河南申辦中國藝術節, 是參加座談會的多位戲劇界專家的共同心聲。

中國藝術節是具有全國性、群眾性的重要國家文化藝術節日。 1987年北京舉辦首屆中國藝術節以來已經舉行了11屆, 每三年舉行一屆, 是全國優秀劇碼集中展演的大平臺。 除了東部地區省份, 中西部地區的甘肅、四川、陝西也都主辦過中國藝術節, 這對作為戲劇大省的河南來說是個遺憾。

“藝術節是個契機, 可以鞭策河南戲劇界加強創作、磨練精品, 每一屆藝術節有數十台演出,

各院團還可以在家門口觀摩, 是很好的學習機會。 ”戲劇評論家董文建說。 他還建議恢復河南藝術節, 固定週期整體檢閱河南舞臺藝術, 推動藝術創作的繁榮。 此外, 在繼續辦好中國豫劇節、中國曲劇節的同時, 也要舉辦中國越調藝術展演, 助力河南三大劇種共同提升發展。

編劇老齡化也成為與會者討論的焦點。 劉景亮建議在省級層面成立劇碼工作室, 隨時瞭解劇碼創作情況, 長期關注並負責提高有潛力的劇碼。 河南省文化藝術研究院院長吳亞明則提議實施河南省內的劇本孵化工程, 在全省範圍內徵集故事大綱, 並邀請全國知名專家遴選劇本, 每年重點支援幾部作品。 隨著戲劇分工明確化, 導致不同類別的創作者之間缺乏超越性思維,為此,方可傑提議由專家組成藝術創作的諮詢委員會,以打破專業隔膜,推動題材創新。

在加強劇本儲備上,鄭州市文廣新局局長宋建國介紹說,鄭州制定了年度創作計畫,面向全國每兩年進行一次劇本徵集,抓劇碼生產,加強重點作品創作。同時,他建議全省能統籌選題規劃,建立優秀劇碼庫,加強劇碼儲備,為搞好舞臺創作提供劇本上的保證,有重點地扶持各市打造精品力作。洛陽市文廣新局局長章勇則提議建立創作激勵競爭機制,給予優秀作品資金扶持,促使創作人員“跳起來摘桃子”。

D、多為青年戲劇人才提供發展機會

三年,被視為一部劇碼從創作到立上舞臺成熟的一個週期。繁榮舞臺藝術並非一朝一夕的事,更是十年樹木的長遠系統工程。

陳湧泉認為,繁榮舞臺藝術應該遠近結合,“走一步,看兩步,心裡想著第三步”,兼顧眼前抓重點劇碼提高,也抓長遠的青年人才培養。而近期需要儘快落實的是,河南戲劇能否繼續唱響明年將在上海舉辦的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現在就要著手細化,找准題材,重點推動。

在分析問題找對策的同時,劇作家姚金成表示,河南戲劇人應堅定自信,“河南戲劇取得的成績不是偶然的,現在所焦慮的好劇本儲備不足、後備人才缺乏是多數省份共同面臨的短板。河南戲劇人雖然壓力大,但也要有一顆平常心,秉持對藝術創作的積極態度推進工作。”他認為,良好的藝術創作生態是河南的優勢,需要持續發揚。他說:“既需要突擊,同時也要看到編劇需要一個成長過程。近兩年來全省舉辦的編劇、導演培訓班,湧現了一批喜歡戲劇的青年人才,只要為他們提供發展機會,就有可能湧現出冒尖人才。”

省文化廳黨組書記宋麗萍強調,任何時候都要把握好藝術規律,不能揠苗助長,要尊重藝術創作的規律,既要有針對性地聚焦重點,也要能坐冷板凳潛心創作。她表示,省文化廳及各地文化主管部門接下來要把規劃抓好,經過深入研究後形成共識,規劃後落實重點劇碼。同時要搭建好的平臺機制,在履職盡責中創造、營造好的創作條件和氛圍,推進河南舞臺藝術繁榮在文化高地建設中做出更大成績。

導致不同類別的創作者之間缺乏超越性思維,為此,方可傑提議由專家組成藝術創作的諮詢委員會,以打破專業隔膜,推動題材創新。

在加強劇本儲備上,鄭州市文廣新局局長宋建國介紹說,鄭州制定了年度創作計畫,面向全國每兩年進行一次劇本徵集,抓劇碼生產,加強重點作品創作。同時,他建議全省能統籌選題規劃,建立優秀劇碼庫,加強劇碼儲備,為搞好舞臺創作提供劇本上的保證,有重點地扶持各市打造精品力作。洛陽市文廣新局局長章勇則提議建立創作激勵競爭機制,給予優秀作品資金扶持,促使創作人員“跳起來摘桃子”。

D、多為青年戲劇人才提供發展機會

三年,被視為一部劇碼從創作到立上舞臺成熟的一個週期。繁榮舞臺藝術並非一朝一夕的事,更是十年樹木的長遠系統工程。

陳湧泉認為,繁榮舞臺藝術應該遠近結合,“走一步,看兩步,心裡想著第三步”,兼顧眼前抓重點劇碼提高,也抓長遠的青年人才培養。而近期需要儘快落實的是,河南戲劇能否繼續唱響明年將在上海舉辦的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現在就要著手細化,找准題材,重點推動。

在分析問題找對策的同時,劇作家姚金成表示,河南戲劇人應堅定自信,“河南戲劇取得的成績不是偶然的,現在所焦慮的好劇本儲備不足、後備人才缺乏是多數省份共同面臨的短板。河南戲劇人雖然壓力大,但也要有一顆平常心,秉持對藝術創作的積極態度推進工作。”他認為,良好的藝術創作生態是河南的優勢,需要持續發揚。他說:“既需要突擊,同時也要看到編劇需要一個成長過程。近兩年來全省舉辦的編劇、導演培訓班,湧現了一批喜歡戲劇的青年人才,只要為他們提供發展機會,就有可能湧現出冒尖人才。”

省文化廳黨組書記宋麗萍強調,任何時候都要把握好藝術規律,不能揠苗助長,要尊重藝術創作的規律,既要有針對性地聚焦重點,也要能坐冷板凳潛心創作。她表示,省文化廳及各地文化主管部門接下來要把規劃抓好,經過深入研究後形成共識,規劃後落實重點劇碼。同時要搭建好的平臺機制,在履職盡責中創造、營造好的創作條件和氛圍,推進河南舞臺藝術繁榮在文化高地建設中做出更大成績。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