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太極拳的肘勁離不開意念的指揮,如何才能意念主導?

從運動主體上看, 太極拳的肘勁是一種在人的意念指揮引領下實現的勁力。 “肘, 意想用肘時, 忘卻下盤, 意注肘, 如卦象艮。 出肘勁, 用意想丹田行至湧泉。 當肘出擊時, 再湧泉引氣, 經尾閭過兩肋肩井達肘, 出肘勁。 ”楊澄甫先生在《太極拳說十要》中諄諄教導:“太極拳用意不用力。 ”意念是大腦的一種機能, 是建立在客觀世界之上, 通過語言、形象、動作等形式的回饋, 構建、重組、優化, 達到調和人體陰陽和激發人體潛能目的的工具。

練習太極拳之肘, 是在意念的主導下實現的。 正如太極名家陳鑫反復強調的那樣:“勁, 即氣之發於心者。 ”“打拳心為主。 ”“妙機本是從心出發。 ”通過意念導引的放鬆、松展, 讓全身各個臟器有序地運行松展, 讓肌肉韌帶、關節處處鬆開拉長, 才能產生由內向外的膨脹、撐圓、飽滿、平衡的彈性肘勁。 對此武禹襄說:“身雖動, 心貴靜。 氣須斂, 神宜舒。

心為令, 氣為旗。 心為驅使, 神為主帥。 ”在這裡, 武禹襄闡述了練習太極拳時意念的重要性, 這也說明了肘勁的意念主導。

肘是用肘勁發擊對方, 不論進攻與反擊, 在用肘要屈小臂, 以肘尖頂撞或橫擊。 修煉時要“肘在屈使”之意念先行, 先有意念, 而後有“肘”動作(肘關節是由小臂尺骨的向心端與肱骨形在的關節,

而橈骨在肘關節處是相對游離的, 這才有小臂(膀)的旋動)。 心是一身運行之主宰, 在練習肘勁時, 一舉一動都是在意念的指揮下, 將手、眼、身法、步法的協調動作和呼吸有機地結合起來。

肘在上肢運動中大部分是屈曲狀態,

不管是化是打都是肘在屈使。 肘在運用時, 意念則具有一定靈活性, 正如宗師雲:“肘屬艮, 艮覆碗, 上實下虛威力顯。 用肘之時勿想肘, 勞宮肩井合住走。 遠用拳近用肘, 意想肩井竅, 歸於胃經道。 八卦意義艮屬山, 艮占八卦東北方。 ”肘的用意, 如果與對方接觸後, 意在肘時在體外則形成立圈, 意即到對方足跟, 自己氣由天樞穴至氣沖穴到沖門穴後, 即有發勁。

總之, 無論是肘勁的練習, 還是運用, 都要在陰陽哲理指導下, 以意念引領為主導, 以整體協調、內外如一、圓轉自如之神、意、氣、勁來完成套路練習, 以及應對在推手、技擊中遇到的幹變萬化的進攻方法。 正如太極名家陳鑫說:“運用在心, 此是真訣。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