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紅樓連連看|賈環與賈蘭:在陰影中默默成長

按:我們以旁觀者的眼光去看, 賈寶玉、賈環、賈蘭, 性格中都有古怪偏執之處, 這與他們的天性有關, 也與他們的成長環境有關。

賈寶玉的苦惱是太受重視, 賈環與賈蘭的苦惱是不受重視。 兩個孩子在賈寶玉光芒背後的陰影裡默默成長。

(作者:夜何其)

賈寶玉的大哥賈珠在小說開始之時已經去世, 看上去與賈府再無關聯。 實際上不然, 正是因為他的早逝, 賈政一家人的心態都發生了變化。

賈政失去辛苦培養出來的接班人, 只好把希望寄託到小兒子賈寶玉身上, 父子兩人才時常鬧矛盾。 王夫人原本在賈府的地位穩如泰山, 長子早逝, 她只剩一個兒子, 心中充滿了危機感。 李紈本是榮國府的大少奶奶, 丈夫去世以後, 她成為孀婦, 只能侍親養子, 在賈府的地位邊緣化。

王夫人和李紈陷入到危機之中, 趙姨娘心中卻生出希望, 看到一絲翻身的機會。

趙姨娘要打翻身仗, 只能依靠著兒子賈環。 王夫人和李紈要守住在榮國府的地位, 也只有依靠著兒子賈寶玉和賈蘭。 三位母親唯一的依靠都只有兒子, 她們的較量勢必影響到兒子, 每個兒子的成長都烙上母親的印痕。

同樣是庶出的兒子, 賈璉在賈府風風光光。 邢夫人無子, 賈璉就是賈赦未來的繼承人, 他的妻子王熙鳳是金陵王家的姑娘, 更抬高了他的地位。 賈環呢, 卻有王夫人生的兩個兒子壓在頭上, 一個嫡兄死了, 還有另一個呢。

第二十回, 賈環和薛寶釵的丫環鶯兒擲骰子, 賈環輸了, 賴錢不給。

鶯兒說:“一個作爺的, 還賴我們這幾個錢。 連我也不放在眼裡。 前兒和寶玉玩, 他輸了那些也沒著急, 下剩的錢還是幾個小丫頭子們一搶, 他一笑就罷了。 ”賈環說:“我拿什麼比寶玉呢!你們怕他, 都和他好, 都欺負我不是太太養的。 ”說著就哭了起來。 賭錢輸了耍賴, 還哭別人欺負他不是太太養的, 這樣的少爺難怪別人不放在眼裡。 可仔細想想, 他說的話難道沒道理?

第二十四回, 賈赦生病, 賈寶玉和賈環等人去探望。 邢夫人把賈寶玉拉到炕上, 用手摩挲撫弄著他, 留他吃飯, 還給他留了一個好玩的東西讓他帶回去, 賈環只能在椅子上坐著, 既得不到伯母的愛撫, 伯母也沒有留個好玩的東西給他。 邢夫人那麼照顧賈寶玉, 還不是看王夫人的面子?

賈環從來沒有跟賈寶玉得到過同等待遇。 賈寶玉出門有十幾個奴僕前呼後擁, 回到屋裡, 有十幾個丫頭悉心照顧。 他挨了父親的打, 一家人惶惶不安, 用薛蟠的話來說:“他父親打他一頓, 一家子定要鬧幾天, 那一回為他不好, 姨爹打了他兩下子, 過後老太太不知怎麼知道了,說是珍大哥哥治的,好好的叫去罵了一頓。”賈環出門就幾個小廝跟隨,回到屋裡,除了生母趙姨娘,只有奶媽和趙姨娘的兩個小丫頭。他經常被賈政或王夫人、趙姨娘斥責,賈母從來過問。只有那次他輸了錢,回家被趙姨娘罵,鳳姐在窗外聽到,進門指責了趙姨娘一番。這不是鳳姐關心賈環,而是鳳姐提醒趙姨娘別忘了自己的奴才身份,喝斥兒子她也沒資格。

那次賈環輸的錢並不多,只有一二百個錢,這幾個錢就輸不起,恨得鳳姐又罵他一番。賈寶玉屋裡的大丫頭襲人賞抬花盆的小廝和婆子,一次就賞了六錢銀子三百錢,這一兩百錢還不夠做一回賞錢的。可一二百錢對賈環和賈寶玉來說不是一個概念,王夫人的月銀是二十兩銀子,還有親戚們送的禮物,下屬們上的貢品,王夫人屋裡的櫃子裡鎖得滿滿的,賈寶玉要什麼有什麼。賈母屋裡的珍稀物品,賈寶玉喜歡的也可以取用。賈環母子每月通共四兩銀子四串錢,還時常被王熙鳳克扣。馬道婆去他母親趙姨娘屋裡討鞋面布,趙姨娘炕上的零碎綢緞都挑不出幾塊可做鞋面布的,可知母子經濟上是怎樣困窘。

第二十五回,馬道婆胡謅王公卿相家的孩子有促狹鬼跟著他們,多有長不大的。賈母除了答應每天供五斤油點海燈供菩薩,還吩咐小廝們,大凡寶玉出門的日子,帶上幾串錢遇見僧道窮苦好施捨。賈母為了賈寶玉真是不惜血本。

賈府之人皆知賈寶玉受寵,他屋裡的人要的東西優先供應,他屋裡的丫頭沒有人敢得罪。賈府之外,那些與賈府有利益關聯的人也想方設法討好賈寶玉。第二十九回,賈母等人到清虛觀打平安醮,清虛觀的主持張道士向賈寶玉獻上一大盤珠寶玉器,“皆是珠穿寶貫,玉琢金鏤,共有三五十件。”張道士精心準備的這份大禮,賈寶玉並不稀罕,當場就要施捨給窮人,被張道士攔住。

若是張道士把這盤珠寶送給賈環,他母子不知高興得幾天幾夜睡不好覺呢。可是張道士一件也沒有送給賈環,因為他“不是太太養的”,討好他沒用,張道士不惜血本討好賈寶玉,是做給賈寶玉背後的賈母看。讓人心寒的是,賈府之人並不認為張道士這樣做太偏心,晚上賈母跟賈寶玉翻著看張道士送的禮物,也沒人提出給賈環留幾件。

賈環外貌委瑣,舉止荒疏,怎麼看都沒個主子樣,這固然是他不爭氣,也是賈府之人本來就沒把他當個主子看待。一個從小被輕視被賤養的孩子,他身上怎麼會有尊貴之氣?

賈母和王夫人對賈環不聞不問,賈政懶得管教他,兄弟姐妹對他不親熱,一母同胞的姐姐賈探春給賈寶玉做鞋子,也不肯給他做一雙。

這些有能力幫助賈環的人放棄了對他的責任,將他拋給無知識無見識的趙姨娘。趙姨娘只想著拿兒子當武器,並不關心兒子的成長。賈環作為賈政的備胎兒子,遮蔽在賈寶玉身後的陰影裡,得不到愛的浸潤與溫暖,得不到主子應有的榮華與尊重。他的內心狹隘而陰暗,自卑而猜忌,任何事情只要跟賈寶玉相關聯,就引起他的過敏反應。鶯兒說賈寶玉從不賴錢,他就哭別人欺負他不是太太養的;賈寶玉跟彩霞在燈影下說笑,他就恨得把一盞油汪汪的蠟燈推到賈寶玉臉上;彩雲在趙姨娘的央求下,冒著被趕出賈府的風險從王夫人屋裡偷了玫瑰露給他,只因賈寶玉怕牽連出趙姨娘,讓賈探春臉上難看,把責任攬到自己身上,他就懷疑彩雲跟賈寶玉好,把彩雲贈他的東西摔到彩雲臉上,還要到王熙鳳那裡告發彩雲偷東西。彩雲哭得淚乾腸斷,他也不為所動。

“雲”“霞”兩字的繁體寫法相近,作者可能是在漫長的寫作過程中把“彩雲”“彩霞”兩個名字弄混了,偷玫瑰露的是彩霞似乎更合理。她是賈府的丫頭之中唯一對賈環好的,賈環卻疑神疑鬼,毫不領情,他不相信有人居然不愛太太養的賈寶玉而愛姨娘養的他。

賈環與賈寶玉年齡相近,又是兄弟,兩人卻很少在一起。賈環在書中出現時,要麼跟趙姨娘在一起,要麼跟賈蘭在一起。

賈環比賈蘭大幾歲,輩分也比賈蘭高,他是叔,賈蘭是侄。大約因為如此,他跟賈蘭在一起時,能找回一點自尊吧。

第二十四回,賈赦生病,賈寶玉和賈環、賈蘭等人去探望,邢夫人把賈寶玉拉到炕上,跟她坐在一起,還給賈寶玉留了一個好玩的東西讓他帶回去。伯母疼侄子,固然是應當,可賈環、賈蘭年齡小於賈寶玉,他倆不是更應該受到邢夫人的格外照顧?那個好玩的東西也應該留給年齡最幼的賈蘭才是。賈環看到賈寶玉格外受照顧,“心中不自在”,向賈蘭施眼色,賈蘭就跟他一起走了,大約賈蘭也是“心中不自在”吧。

後來有兩回賈寶玉生病和賈寶玉過生日,也是賈環和賈蘭一起來探病、祝賀。

賈蘭跟賈環一樣,也是遮蔽在賈寶玉身後的陰影裡。賈府的男孩兒之中,賈蘭年齡最小,又年幼喪父,本應該最受長輩的疼愛與關注,眾人的目光卻被他的叔叔賈寶玉吸引了去。

因為父親這一角色的缺失,賈蘭從小是個心細而敏感的孩子。第二十二回,賈府裡元宵歡宴,那時賈貴妃剛剛省過親,賈府正是鮮花著錦、烈火烹油的繁盛之時,賈母屋裡珠圍翠繞,笑語喧嘩,除了賈政,沒人注意到歡樂的人群裡少著一個孩子。賈政問:“怎麼不見蘭哥?”李紈答:“他說方才老爺並沒去叫他,他不肯來。”眾人都笑說:“天生的牛心古怪。”孩子天性喜歡熱鬧,這麼熱鬧的場合,賈蘭竟不肯參與進來,真如眾人所言“牛心古怪”。可他的古怪未必是天生,而是那顆小小的心意識到別人忽略他,心裡裝著困惑與委屈。

除了母親李紈愛他,爺爺賈政掛念著他,別人經常忘記他的存在。王夫人櫃子裡鎖著很多玫瑰露等香甜飲品,賈寶玉要多少給多少,王夫人卻不想到,小孫子賈蘭肯定也喜歡,不給賈環也罷了,怎麼也應該給賈蘭送兩瓶去。王夫人滿心裡只有她的寶玉,寶玉,很少記起她還有個需要疼愛的小孫子賈蘭。

儘管如此,賈蘭的成長環境比賈環好得多,他母親是賈府的正牌少奶奶,賢淑知禮,甚得賈母敬重,賈母特批給他母親每月二十兩銀,享受等同于賈母和邢王兩夫人的待遇,母子經濟上沒問題,他不必像賈環那樣輸一二百個錢就心疼得割肉一般。他有奶媽,母親屋裡有好幾個丫頭,不缺少服侍他的人。賈母也疼愛他,只是對他的疼愛程度不及賈寶玉。第七十五回,賈母把桌上的飯菜送給她疼愛的晚輩們——“便吩咐將這粥送給鳳哥兒吃去,又指著這一碗筍和一盤風醃果子狸給顰兒寶玉兩個吃去,那一碗肉給蘭小子吃去。”

賈環和賈蘭從小與母親相依為命,成長過程中所受的影響幾乎都來自于母親。

賈環的不幸是——出身高貴的嫡母王夫人不肯給他施以教化,出身低賤、內心卑賤的生母趙姨娘趁機把一身微賤之氣傳播給了他。

賈蘭的優勢是他母親的素質遠遠優於賈環的母親。他母親李紈出身于金陵名宦之家,外祖父李守中是國家最高學府的主管官員。李紈在一個文化氛圍濃郁的家庭中長大,有著良好的教養和清晰的人生觀念,她能夠冷靜而長遠地給兒子規劃人生。跟薛、林、史、賈幾家的姑娘相比,李紈讀書不多,才氣有限,但她的思想觀念與主流價值觀完全一致,在她的教導下,賈蘭從小向著建功立業的路子上走,一點光陰沒浪費,不像他爺爺賈政那樣少年時期走過“詩酒放誕”的彎路,也不像他叔叔賈寶玉那樣糾結於內心世界與外部世界的矛盾之中。因此,他很容易被主流社會所認同。

如果賈府有人能夠“威赫赫爵祿高登”,這個人只能是賈蘭。

賈蘭幼小入學,同桌是同樣早年喪父的賈菌,這顯然不是老師安排的座位,而是兩人“物以類聚”。第九回,學子們鬧學堂,一方硯臺扔到兩人的桌上,賈菌拿起硯臺要扔出去,賈蘭“忙按住硯,極口勸道:‘好兄弟,不與咱們相干。’”

“不與咱們相干”,真活脫脫是李紈與賈蘭的人生觀念。賈珠去世之後,李紈在賈府的地位邊緣化,賈府裡大大小小的事情從不跟她商量,仿佛她是個局外人,她也默認了自己的局外人身份,除了與自己利益相關的事情,別的什麼也不參與。在她的影響下成長起來的賈蘭,也是以局外人的心態看賈府,繁華,與他無關,敗落,也與他無關。

每日一猜

森森竹外紅塵鬧 冷影紗窗碧色迷

纖足輕盈繩束緊 嬌音婉轉架搖低

憨心懵懂隨人語 彩羽輝煌伴淚啼

玉粒金蓴無緒處 葬花一曲漫吟淒

——打一紅樓活物

本期作者:侍書,“紅樓詩社”供稿

上期答案:紫鵑

每日推薦

周思源正解金陵十二釵 ¥17.7 購買

周思源教授認為,要從學術研究和小說創作的這個根本區別上來弄清關於《紅樓夢》的某些問題,有一些學術規範和基本的文史知識也需要澄清,因此寫成了這本書,對十二釵進行了認真辨析。

過後老太太不知怎麼知道了,說是珍大哥哥治的,好好的叫去罵了一頓。”賈環出門就幾個小廝跟隨,回到屋裡,除了生母趙姨娘,只有奶媽和趙姨娘的兩個小丫頭。他經常被賈政或王夫人、趙姨娘斥責,賈母從來過問。只有那次他輸了錢,回家被趙姨娘罵,鳳姐在窗外聽到,進門指責了趙姨娘一番。這不是鳳姐關心賈環,而是鳳姐提醒趙姨娘別忘了自己的奴才身份,喝斥兒子她也沒資格。

那次賈環輸的錢並不多,只有一二百個錢,這幾個錢就輸不起,恨得鳳姐又罵他一番。賈寶玉屋裡的大丫頭襲人賞抬花盆的小廝和婆子,一次就賞了六錢銀子三百錢,這一兩百錢還不夠做一回賞錢的。可一二百錢對賈環和賈寶玉來說不是一個概念,王夫人的月銀是二十兩銀子,還有親戚們送的禮物,下屬們上的貢品,王夫人屋裡的櫃子裡鎖得滿滿的,賈寶玉要什麼有什麼。賈母屋裡的珍稀物品,賈寶玉喜歡的也可以取用。賈環母子每月通共四兩銀子四串錢,還時常被王熙鳳克扣。馬道婆去他母親趙姨娘屋裡討鞋面布,趙姨娘炕上的零碎綢緞都挑不出幾塊可做鞋面布的,可知母子經濟上是怎樣困窘。

第二十五回,馬道婆胡謅王公卿相家的孩子有促狹鬼跟著他們,多有長不大的。賈母除了答應每天供五斤油點海燈供菩薩,還吩咐小廝們,大凡寶玉出門的日子,帶上幾串錢遇見僧道窮苦好施捨。賈母為了賈寶玉真是不惜血本。

賈府之人皆知賈寶玉受寵,他屋裡的人要的東西優先供應,他屋裡的丫頭沒有人敢得罪。賈府之外,那些與賈府有利益關聯的人也想方設法討好賈寶玉。第二十九回,賈母等人到清虛觀打平安醮,清虛觀的主持張道士向賈寶玉獻上一大盤珠寶玉器,“皆是珠穿寶貫,玉琢金鏤,共有三五十件。”張道士精心準備的這份大禮,賈寶玉並不稀罕,當場就要施捨給窮人,被張道士攔住。

若是張道士把這盤珠寶送給賈環,他母子不知高興得幾天幾夜睡不好覺呢。可是張道士一件也沒有送給賈環,因為他“不是太太養的”,討好他沒用,張道士不惜血本討好賈寶玉,是做給賈寶玉背後的賈母看。讓人心寒的是,賈府之人並不認為張道士這樣做太偏心,晚上賈母跟賈寶玉翻著看張道士送的禮物,也沒人提出給賈環留幾件。

賈環外貌委瑣,舉止荒疏,怎麼看都沒個主子樣,這固然是他不爭氣,也是賈府之人本來就沒把他當個主子看待。一個從小被輕視被賤養的孩子,他身上怎麼會有尊貴之氣?

賈母和王夫人對賈環不聞不問,賈政懶得管教他,兄弟姐妹對他不親熱,一母同胞的姐姐賈探春給賈寶玉做鞋子,也不肯給他做一雙。

這些有能力幫助賈環的人放棄了對他的責任,將他拋給無知識無見識的趙姨娘。趙姨娘只想著拿兒子當武器,並不關心兒子的成長。賈環作為賈政的備胎兒子,遮蔽在賈寶玉身後的陰影裡,得不到愛的浸潤與溫暖,得不到主子應有的榮華與尊重。他的內心狹隘而陰暗,自卑而猜忌,任何事情只要跟賈寶玉相關聯,就引起他的過敏反應。鶯兒說賈寶玉從不賴錢,他就哭別人欺負他不是太太養的;賈寶玉跟彩霞在燈影下說笑,他就恨得把一盞油汪汪的蠟燈推到賈寶玉臉上;彩雲在趙姨娘的央求下,冒著被趕出賈府的風險從王夫人屋裡偷了玫瑰露給他,只因賈寶玉怕牽連出趙姨娘,讓賈探春臉上難看,把責任攬到自己身上,他就懷疑彩雲跟賈寶玉好,把彩雲贈他的東西摔到彩雲臉上,還要到王熙鳳那裡告發彩雲偷東西。彩雲哭得淚乾腸斷,他也不為所動。

“雲”“霞”兩字的繁體寫法相近,作者可能是在漫長的寫作過程中把“彩雲”“彩霞”兩個名字弄混了,偷玫瑰露的是彩霞似乎更合理。她是賈府的丫頭之中唯一對賈環好的,賈環卻疑神疑鬼,毫不領情,他不相信有人居然不愛太太養的賈寶玉而愛姨娘養的他。

賈環與賈寶玉年齡相近,又是兄弟,兩人卻很少在一起。賈環在書中出現時,要麼跟趙姨娘在一起,要麼跟賈蘭在一起。

賈環比賈蘭大幾歲,輩分也比賈蘭高,他是叔,賈蘭是侄。大約因為如此,他跟賈蘭在一起時,能找回一點自尊吧。

第二十四回,賈赦生病,賈寶玉和賈環、賈蘭等人去探望,邢夫人把賈寶玉拉到炕上,跟她坐在一起,還給賈寶玉留了一個好玩的東西讓他帶回去。伯母疼侄子,固然是應當,可賈環、賈蘭年齡小於賈寶玉,他倆不是更應該受到邢夫人的格外照顧?那個好玩的東西也應該留給年齡最幼的賈蘭才是。賈環看到賈寶玉格外受照顧,“心中不自在”,向賈蘭施眼色,賈蘭就跟他一起走了,大約賈蘭也是“心中不自在”吧。

後來有兩回賈寶玉生病和賈寶玉過生日,也是賈環和賈蘭一起來探病、祝賀。

賈蘭跟賈環一樣,也是遮蔽在賈寶玉身後的陰影裡。賈府的男孩兒之中,賈蘭年齡最小,又年幼喪父,本應該最受長輩的疼愛與關注,眾人的目光卻被他的叔叔賈寶玉吸引了去。

因為父親這一角色的缺失,賈蘭從小是個心細而敏感的孩子。第二十二回,賈府裡元宵歡宴,那時賈貴妃剛剛省過親,賈府正是鮮花著錦、烈火烹油的繁盛之時,賈母屋裡珠圍翠繞,笑語喧嘩,除了賈政,沒人注意到歡樂的人群裡少著一個孩子。賈政問:“怎麼不見蘭哥?”李紈答:“他說方才老爺並沒去叫他,他不肯來。”眾人都笑說:“天生的牛心古怪。”孩子天性喜歡熱鬧,這麼熱鬧的場合,賈蘭竟不肯參與進來,真如眾人所言“牛心古怪”。可他的古怪未必是天生,而是那顆小小的心意識到別人忽略他,心裡裝著困惑與委屈。

除了母親李紈愛他,爺爺賈政掛念著他,別人經常忘記他的存在。王夫人櫃子裡鎖著很多玫瑰露等香甜飲品,賈寶玉要多少給多少,王夫人卻不想到,小孫子賈蘭肯定也喜歡,不給賈環也罷了,怎麼也應該給賈蘭送兩瓶去。王夫人滿心裡只有她的寶玉,寶玉,很少記起她還有個需要疼愛的小孫子賈蘭。

儘管如此,賈蘭的成長環境比賈環好得多,他母親是賈府的正牌少奶奶,賢淑知禮,甚得賈母敬重,賈母特批給他母親每月二十兩銀,享受等同于賈母和邢王兩夫人的待遇,母子經濟上沒問題,他不必像賈環那樣輸一二百個錢就心疼得割肉一般。他有奶媽,母親屋裡有好幾個丫頭,不缺少服侍他的人。賈母也疼愛他,只是對他的疼愛程度不及賈寶玉。第七十五回,賈母把桌上的飯菜送給她疼愛的晚輩們——“便吩咐將這粥送給鳳哥兒吃去,又指著這一碗筍和一盤風醃果子狸給顰兒寶玉兩個吃去,那一碗肉給蘭小子吃去。”

賈環和賈蘭從小與母親相依為命,成長過程中所受的影響幾乎都來自于母親。

賈環的不幸是——出身高貴的嫡母王夫人不肯給他施以教化,出身低賤、內心卑賤的生母趙姨娘趁機把一身微賤之氣傳播給了他。

賈蘭的優勢是他母親的素質遠遠優於賈環的母親。他母親李紈出身于金陵名宦之家,外祖父李守中是國家最高學府的主管官員。李紈在一個文化氛圍濃郁的家庭中長大,有著良好的教養和清晰的人生觀念,她能夠冷靜而長遠地給兒子規劃人生。跟薛、林、史、賈幾家的姑娘相比,李紈讀書不多,才氣有限,但她的思想觀念與主流價值觀完全一致,在她的教導下,賈蘭從小向著建功立業的路子上走,一點光陰沒浪費,不像他爺爺賈政那樣少年時期走過“詩酒放誕”的彎路,也不像他叔叔賈寶玉那樣糾結於內心世界與外部世界的矛盾之中。因此,他很容易被主流社會所認同。

如果賈府有人能夠“威赫赫爵祿高登”,這個人只能是賈蘭。

賈蘭幼小入學,同桌是同樣早年喪父的賈菌,這顯然不是老師安排的座位,而是兩人“物以類聚”。第九回,學子們鬧學堂,一方硯臺扔到兩人的桌上,賈菌拿起硯臺要扔出去,賈蘭“忙按住硯,極口勸道:‘好兄弟,不與咱們相干。’”

“不與咱們相干”,真活脫脫是李紈與賈蘭的人生觀念。賈珠去世之後,李紈在賈府的地位邊緣化,賈府裡大大小小的事情從不跟她商量,仿佛她是個局外人,她也默認了自己的局外人身份,除了與自己利益相關的事情,別的什麼也不參與。在她的影響下成長起來的賈蘭,也是以局外人的心態看賈府,繁華,與他無關,敗落,也與他無關。

每日一猜

森森竹外紅塵鬧 冷影紗窗碧色迷

纖足輕盈繩束緊 嬌音婉轉架搖低

憨心懵懂隨人語 彩羽輝煌伴淚啼

玉粒金蓴無緒處 葬花一曲漫吟淒

——打一紅樓活物

本期作者:侍書,“紅樓詩社”供稿

上期答案:紫鵑

每日推薦

周思源正解金陵十二釵 ¥17.7 購買

周思源教授認為,要從學術研究和小說創作的這個根本區別上來弄清關於《紅樓夢》的某些問題,有一些學術規範和基本的文史知識也需要澄清,因此寫成了這本書,對十二釵進行了認真辨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