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河北永年:同地不同價 土地拍賣與文化發展與展望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問題是我國當前文化產業發展的一個重要課題。 河北"永年吹歌"是獨具河北地方特色的民族民間器樂演奏形式,也是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本文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的視角,通過對河北永年吹歌現狀的闡述,提出保護傳承人及文化環境、加強自身改革、依靠政府支持、發揮學校教育作用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的有效途徑。

永年吹歌有著燦爛悠久的歷史,在我國民族器樂的發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義.1991年和2008年永年縣分別被命名為全國吹歌之鄉和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永年吹歌有著鮮明的藝術特徵和廣泛的群眾基礎,在今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背景下,各級政府、企業等對這一民間藝術瑰寶有效的發展路徑有著重要的作用.

為了更好的繼承文化遺產,

永年在土地使用上做到了經濟與文化同等重要的前提, 更多的土地資源用於文化建設, 強力推進公園遊園、道路景觀、節點景觀、環城林帶等一系列綠化工程建設, 全方位拓展綠色空間, 相繼建設洺湖、洺州植物公園、洺州公園等公園、遊園、廣場71處, 防災避險綠地11處, 園林式單位、社區、街道67個, 城區綠化覆蓋率、綠地率、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分別達到38.6%、34.75%和9.27平方米, 達到“300米見綠、500米見園”的公園綠地要求, 構建了城區園林綠化“有綠、有水、有景觀、有文化內涵”的現代化園林格局, 被國家住建部命名為“國家園林縣城”。

永年縣在這個寸土寸金的年代, 不一味地尋求的經濟建設, 更是關注民生與文化的發展, 讓這個歷史古城進入了新世紀新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