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2017年影視公司業績預告:歡瑞淨利潤4—4.8億元超額完成承諾

近日, 各大影視文化公司陸陸續續發佈2017年年度業績預告。

從目前已公佈的影視公司的業績預告資料來看, 只有當代東方淨利潤預計出現同比下滑, 其餘六家公司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均呈現不同程度的增長, 其中中文線上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在114.01%—142.55%。

除此之外, 萬達電影也在此前發佈了2017年度經營簡報, 公司2017年實現營業收入132億元, 同比增長18%, 其中非票房收入51億元, 同比增長31%, 票房合計87.8億元, 同比增長15.7%。

整體來看, 大多數影視公司在2017年交出了一份不錯的成績單。

歡瑞超額達成對賭承諾, 華策單季度利潤2.8—3.8億元創新高

除了中文線上之外, 歡瑞世紀和華策影視2017年的增長率都頗為可觀, 分別預計50.9%—81.08%和23.31%—44.21%。

歡瑞世紀方面, 報告期內盈利增長主要是公司電視劇製作、藝人經紀、網路遊戲等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均有大幅增長所致。 2017年, 歡瑞世紀共開機拍攝影視劇(含參投的非執行製片劇)7部約418集。

同時, 4億元—4.8億元的預估淨利潤, 也讓歡瑞世紀超額達成了2017年淨利潤2.9億元的對賭承諾。

歡瑞世紀的“翻身仗“是在第四季度完成的, 而就在2017年的三季度報中, 歡瑞的淨利潤僅1909.97萬元, 同比下滑125.36%。 從資料上看, 歡瑞世紀的全年淨利潤都集中在第四季度。

2017年10月15日, 歡瑞實際發佈晚間公告稱, 霍爾果斯歡瑞與愛奇藝簽訂影視劇售賣和定制合同,

簽署了網路劇《盜墓筆記3》、《天乩之白蛇傳說》的獨家定制協定或獨家許可使用協定, 授權費分別為2.88億元、3.3億元, 合計為6.18億元。

可以預計的是, 歡瑞世紀2018年的業績也不會差——在霍爾果斯歡瑞與騰訊簽署的《封神之天啟》、《青雲志3》、《盜墓筆記2》的售賣合同中, 授權費合計8.4億元, 而這部分收益將計入2018年。

曾幾何時, “唱衰”歡瑞的聲音此起彼伏, 半年報虧損、被證監會調查、內控問題、停牌風波等, 在2017年超額完成業績對賭的情況下, 歡瑞又重現“雄風”。 而這足以說明, 資本的野蠻生長過後, 頭部內容依然是帶動公司業績的最重要因素。

歡瑞“高歌猛進“的同時, 華策影視在2017年也預計向好, 淨利潤同比增長23.31%—44.21%。

與歡瑞情況類似, 華策影視淨利潤的增長也集中在第四季度。 三季度報中, 華策影視實現歸母淨利潤3.08億元, 同比增長9.93%。 也就是說, 華策影視在2017年第四季度預計實現淨利潤2.82億元—3.82億元, 創下公司上市以來歷史新高。

華策同樣走著製作“爆款”內容的道路, 2017年, 《楚喬傳》、《三生三世十裡桃花》、《孤芳不自賞》進入互聯網播出平臺年度點擊量前十名,

《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柒個我》進入年度純網劇點擊播放前10名。

在電影方面, 華策在2017年累計票房超過39億元;綜藝方面, 《我們十七歲》、《跨界冰雪王》、《生活相對論》等綜藝節目上星播出, 並且策劃製作了“2016騰訊應用寶互聯盛典——星App之夜”、“2017天貓雙11晚會”。

2018年, 華策業績持續利好——頭部劇儲備雄厚, 2017年相繼開機的《為了你我願意熱愛整個世界》、《凰權》、《橙紅年代》、《盛唐幻夜》等劇集, 有望於2018年上半年確認收入, 預計2018年播出劇碼20部, 總集數超過800集, 較2017年增長30%以上。

當代東方資本擴張的背後, 淨利潤預計下滑38.02%

在已公佈的影視公司業績預告中, 當代東方是唯一出現淨利潤同比下降的公司。 2017年度, 當代東方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1.1億元, 同比下降約38.02%。

對此, 在公告中, 當代東方表示, 主要由於2017年公司落實“內容、管道、衍生”的戰略佈局, 在影視內容板塊為主的業務模式下, 加大對影院、娛樂行銷、互聯網平臺、演唱會等業務的投入。 而這些業務尚處於前期投入期, 成本及費用增加, 利潤尚未完全釋放;且公司2017年的融資規模較上年度有顯著增長,財務費用較去年增加。

2017年,當代東方時不時出現在“風口浪尖”。從“大同水泥”轉型到“當代東方”,當代東方走的是一條“買買買”的道路,資本運作上的”狂奔“讓當代東方搭上影視這一快車,但也引來頗多質疑。

2017年11月8日,當代東方晚間公告,公司全資子公司東陽盟將威影視文化有限公司擬以2.94億元的價格,收購星斗諮詢,而後者為一個臨時成立的空殼公司。同時,交易對方承諾,標的公司的淨利潤2017年不低於6000萬元、2018年不低於7200萬元、2019年不低於8640萬元。

2.94億元收購剛成立的空殼公司本就是個問題,而在交易的前幾天,河北當代傳媒原股東崔玉傑將自己持有的49%股份轉讓給星斗公司,緊接著盟將威收購星斗公司49%股份。這麼看下來,這2.94億元的收購款,流向了崔玉傑,不少業內人士質疑崔玉傑有套現的嫌疑。

當代東方在資本運作中的“爭議”不止這一單——25.5億元收購永樂影視100%股權、投資9億王力宏演唱會……

影視、IP、演藝、綜藝……作為老本行是水泥的企業,當代東方是轉型成功的代表之一。但影視全產業鏈建立的背後,資本並沒有給予充分的認可,與此同時,當代東方2017年的業績也未呈現良好。

綜上可見,影視公司的收入存在不穩定性,而相比於前些年,影視板塊的投資並購監管也日趨嚴格,終止重組、並購被否,2017年影視並購趨於理性。2018年,經過一輪“洗牌”之後,影視板塊新的風向標又是什麼呢?

利潤尚未完全釋放;且公司2017年的融資規模較上年度有顯著增長,財務費用較去年增加。

2017年,當代東方時不時出現在“風口浪尖”。從“大同水泥”轉型到“當代東方”,當代東方走的是一條“買買買”的道路,資本運作上的”狂奔“讓當代東方搭上影視這一快車,但也引來頗多質疑。

2017年11月8日,當代東方晚間公告,公司全資子公司東陽盟將威影視文化有限公司擬以2.94億元的價格,收購星斗諮詢,而後者為一個臨時成立的空殼公司。同時,交易對方承諾,標的公司的淨利潤2017年不低於6000萬元、2018年不低於7200萬元、2019年不低於8640萬元。

2.94億元收購剛成立的空殼公司本就是個問題,而在交易的前幾天,河北當代傳媒原股東崔玉傑將自己持有的49%股份轉讓給星斗公司,緊接著盟將威收購星斗公司49%股份。這麼看下來,這2.94億元的收購款,流向了崔玉傑,不少業內人士質疑崔玉傑有套現的嫌疑。

當代東方在資本運作中的“爭議”不止這一單——25.5億元收購永樂影視100%股權、投資9億王力宏演唱會……

影視、IP、演藝、綜藝……作為老本行是水泥的企業,當代東方是轉型成功的代表之一。但影視全產業鏈建立的背後,資本並沒有給予充分的認可,與此同時,當代東方2017年的業績也未呈現良好。

綜上可見,影視公司的收入存在不穩定性,而相比於前些年,影視板塊的投資並購監管也日趨嚴格,終止重組、並購被否,2017年影視並購趨於理性。2018年,經過一輪“洗牌”之後,影視板塊新的風向標又是什麼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