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你已等候我多時——讀《文物裡的古代中國》有感

古代中國是多麼遙遠, 就連古代中國人使用的文字也讓大多數當代人難以釋讀。 古代中國又是多麼親近, 它是每一個當代中國人的精神支撐、智慧之源, 是我們魂牽夢繞的精神家園。

然而, 華夏五千年文明, 歷史的長河波濤洶湧, 大浪淘沙, 究竟有什麼留下來了呢?我想是祖祖輩輩們通過一件件文物向我們展示的一代代的故事與文明吧。 文物是文化的載體, 沒有文物, 我們的文化將無所依附、無法傳承, 無法通過一次又一次穿越時空的對話傳播我們民族的價值和審美。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 我對於古文物以及各種博物館裡的物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在它們的身上我仿佛看見了無數塵封已久的過往, 仿佛聽見了那一個個民族、一個個朝代在我耳邊低語著動人的故事。 在無意間看見了這一套書後, 我果斷地買下了, 細細地看完後, 我覺得我想為這些瑰寶寫點什麼。

如果說博物館是喚醒人類歷史記憶的殿堂, 那麼文物陳列則是一門喚醒人類歷史記憶的藝術。 “六朝文物草連空, 天淡雲閑今古同”, 這是前人面對殘垣斷壁、轉破瓦碎的歷史陳跡無奈的感喟。 可如今我們不必為此感慨, 因為文物陳列在一定程度上讓我們看到了歷史, 復活了人類沒有文獻記載的歷史, 將過往人民的風雨歷程重新展現。

《文物裡的古代中國》向我們展示了從遠古時代到清朝漫長的歷史進程, 也是世界上唯一系統地展示綿延不絕的中國古代燦爛文明的展覽。 裡面不僅向觀眾傳遞文物知識、歷史資訊, 更注重展現文物背後豐富、鮮活的“人”。 所以當我翻開書的一頁頁, 我看到的不只是排列整齊的文字和黑白圖片, 更看到了古代中國人的生活和娛樂, 如同電影畫面一般在腦海裡浮現, 真真切切感受到了文物的魅力。

當我看到遠古時期的篇章時, 那灰濛濛的燒土和骨骸, 仿佛依舊在訴說著先民們從茹毛飲血到學會取火的艱辛與進步;這有一隻八千年前的骨笛,

你聽, 是不是依稀能聽見從中流淌出動人陶醉的音符......

當我看到秦漢時期的篇章時, 這邊有高大威武的秦始皇兵馬俑, 讓人看著不禁想感歎一句“秦王掃六合, 虎視何雄哉”的氣勢啊;在歷史書上司空見慣的“半兩”銅錢就這麼安靜地存在著,

告訴人們它鑄就了流傳千載的功績......

當我看到宋元明清篇章時, 畢昇發明的活字版, 開創了印刷術的新紀元;而圓明園鋪首、《時局圖》則銘刻著清朝晚期中國飽受列強侵略的屈辱......這裡的文物在訴說著先民的辛勤, 折射出在戰火中迎來文明的曙光, 蘊含著中國人的創造才華, 也警醒著後人莫重蹈屈辱的覆轍。

人們常說文字是死的, 文物也是冰冷冷的, 可我卻不這麼覺得。 因為當我翻開書頁時, 我仿佛聽見了文物們迫不及待的聲音, 仿佛感受到了它們要與我訴說所有故事的期待心情。 心中不禁想起一句歌詞, 我想對這些在我心中是有生命的文物說, “你已等候我多時, 終於知己般相遇。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