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大型新編歷史呂劇《板橋縣令》誕生記

濰坊傳媒網訊《板橋縣令》歷經一年多的精心創排, 於1月31日晚成功首演。 《板橋縣令》曾幾易其稿, 從最初的《糊塗縣令》到《板橋縣令》, 主創團隊精心策劃、細心打磨, 給該劇賦予了新的時代內涵, 最終於昨晚呈現給觀眾一台寓莊於諧又極具觀賞性高品質的歷史戲劇作品。

《板橋縣令》首演前後, 該劇導演盧昂及編劇李英明接受了濰坊傳媒網的專訪。

《板橋縣令》導演盧昂

導演盧昂, 上海戲劇學院導演系主任、中國戲劇“新世紀傑出導演”, 曾前後執導了戲劇作品70餘部。 先後榮獲“文華大獎”“文華獎”“五個一工程獎”以及中國戲劇節“優秀導演獎”等獎項。 導演有梨園戲《董生與李氏》、呂劇《補天》、桂戲《大儒還鄉》等耳熟能詳的作品。

盧昂先生用詼諧幽默、真聰明假糊塗來概括劇情人物。 在採訪中, 他說, 這是他第一次來濰坊, 之所以到濰坊來拍這個戲, 是因為《板橋縣令》的題材和劇本都非常有特色。

“板橋文化”是濰坊的城市名片, 該劇通過喜劇的方式表現鄭板橋如何為官、如何愛民、如何對待自己的家人。 人物和劇本都深深的感動和吸引了他。 當被問及創作排練過程到成功首演最深的感觸和對濰坊的印象時, 盧昂感慨萬千, 他說, 《板橋縣令》先後經歷一年多, 先後修改過幾次, 從最初的8場精簡到6場。 並稱該劇藝術特點較為突出, 鄭板橋作為“七品芝麻官”, 為民伸冤, 卻要與他的頂頭上司抗衡, 在各種官場壓力下, 通過“難得糊塗”和“睿智”, 保持了一個為官者文人的正直, 用“裝糊塗”的方式與之周旋鬥爭, 歷史事件真實, 也是鄭板橋在濰縣任縣令期間真實的寫照。

盧昂先生表示, 該劇有歷史的真實感,

也有藝術的創造性, 藝術特色和文學基礎都非常好。 因為拍戲在濰坊生活和工作, 對濰坊的風土人情有特別的親近感, 感覺濰坊是一個非常宜居的城市。 尤其讓他稱道的是, 這裡的人們對於戲曲的喜愛, 街頭巷尾能經常聽到呂劇, 還有打鼓、鑼鼓聲, 讓他深有感觸。

在講到未來的創新發展方面, 盧昂先生還就戲曲與劇場的有機融合說了自己的建議, 他希望《板橋縣令》演出後, 位於白浪河邊的濰州劇場可以其獨特的地理優勢(緊鄰白浪河又與十笏園板橋紀念館隔路相望)打造一個文化品牌, 讓來此的人不僅能看到十笏園、板橋紀念館, 還能看到板橋的故事。 把整個街區帶動起來, 用一個戲帶動城市文化, 是非常有意義和價值的。

盧昂先生說, 總書記在不同場合曾多次談到鄭板橋如何為官、為民及對待家人, 談到黨員幹部要學習板橋精神。 適逢十九大召開不久, 濰坊率先推出這樣一部戲, 恰逢其時。

當被問及為何用呂劇的表現形式, 呂劇與鄭板橋的故事是否有必然的聯繫時, 盧昂先生認為,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 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的地方戲, 這個地方戲往往代表這片土地上人們的情感、情懷和習俗。 呂劇根植于山東, 在濰坊有很好的傳承, 有鄉土氣息, 有親近感, 切近老百姓, 也更接地氣。

關於文化傳承, 文化自信, 盧昂先生最後談了自己的看法, 他說要讓更多的人瞭解認識我們自己的文化精髓, 要從娃娃抓起, 同時他還希望媒體能給予多的關注和宣傳,

讓傳統文化能得以很好傳承。

在結束對盧昂導演的採訪後, 該劇編劇李英明先生也接受了記者的採訪。

《板橋縣令》編劇李英明

李英明, 山東省濰坊市文藝創作室國家二級編劇, 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 中國戲劇文學學會會員。 從事文藝創作三十年,出版、發表作品近150萬字。作品主要有:京劇《生命的臺階》、京劇《盛宏緣》、呂劇《無悔人生》等,作品曾榮獲省“精品工程獎”等國內及省內大獎。

李英明先生就《板橋縣令》劇本的創作過程、劇情設置及劇種選擇談了自己想法和看法。他表示,濰坊歷史文化名人中,鄭板橋較有代表性,其實《板橋縣令》劇本初稿寫成已有十年,劇本最初是以京劇為表現形式,之所以改成呂劇也是在聽取了眾多專家學者的建議下進行了多次改動,最終決定運用本土地方戲表現,使之更接地氣,貼近百姓。李英明先生還談到《板橋縣令》與盧昂導演的淵源。李英明先生還表示,一部好的作品,劇本是基礎、好的導演、好的表演都不可或缺,尤其是演員的表演。舞臺藝術較影視藝術複雜的多,具有不可控性,燈光一開,音樂一響,演員的表演一覽無餘,不可重複,所以對於演員及導演的要求更高。採訪的最後,李英明先生還談到了目前戲曲業發展狀況和《板橋縣令》入選國家藝術基金2017年度舞臺藝術創作資助專案的艱辛過程。

《板橋縣令》首演獲得巨大成功。劇精彩不斷,亮點紛呈,無論是人物塑造,還是燈光舞美都可圈可點。現場觀眾被動人的劇情和唯美的舞臺藝術所折服撼動,掌聲此起彼伏貫穿始末,謝幕後觀眾亦久久不肯離去。

當晚,本網記者在現場再次見到盧昂導演,並就觀眾反應強烈的感人劇情及舞美採訪了盧導。他表示,該劇整體風格講究的是一種簡潔、洗練、幽默,同時又有濃郁的文化氣息,整場舞美空靈簡潔的同時又很詩情畫意。舞臺佈景基本選取鄭板橋的字畫,尤其他的青竹和字畫,如“難得糊塗”。在製作方面又追求精緻,體現一種古典美、書香氣。因為追求一點一滴的精緻,才有了舞臺那麼完美的呈現。

從事文藝創作三十年,出版、發表作品近150萬字。作品主要有:京劇《生命的臺階》、京劇《盛宏緣》、呂劇《無悔人生》等,作品曾榮獲省“精品工程獎”等國內及省內大獎。

李英明先生就《板橋縣令》劇本的創作過程、劇情設置及劇種選擇談了自己想法和看法。他表示,濰坊歷史文化名人中,鄭板橋較有代表性,其實《板橋縣令》劇本初稿寫成已有十年,劇本最初是以京劇為表現形式,之所以改成呂劇也是在聽取了眾多專家學者的建議下進行了多次改動,最終決定運用本土地方戲表現,使之更接地氣,貼近百姓。李英明先生還談到《板橋縣令》與盧昂導演的淵源。李英明先生還表示,一部好的作品,劇本是基礎、好的導演、好的表演都不可或缺,尤其是演員的表演。舞臺藝術較影視藝術複雜的多,具有不可控性,燈光一開,音樂一響,演員的表演一覽無餘,不可重複,所以對於演員及導演的要求更高。採訪的最後,李英明先生還談到了目前戲曲業發展狀況和《板橋縣令》入選國家藝術基金2017年度舞臺藝術創作資助專案的艱辛過程。

《板橋縣令》首演獲得巨大成功。劇精彩不斷,亮點紛呈,無論是人物塑造,還是燈光舞美都可圈可點。現場觀眾被動人的劇情和唯美的舞臺藝術所折服撼動,掌聲此起彼伏貫穿始末,謝幕後觀眾亦久久不肯離去。

當晚,本網記者在現場再次見到盧昂導演,並就觀眾反應強烈的感人劇情及舞美採訪了盧導。他表示,該劇整體風格講究的是一種簡潔、洗練、幽默,同時又有濃郁的文化氣息,整場舞美空靈簡潔的同時又很詩情畫意。舞臺佈景基本選取鄭板橋的字畫,尤其他的青竹和字畫,如“難得糊塗”。在製作方面又追求精緻,體現一種古典美、書香氣。因為追求一點一滴的精緻,才有了舞臺那麼完美的呈現。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