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播報」百歲國學泰斗饒宗頤書畫作品展來思明啦!

錢鐘書說他是“曠世奇才”

季羨林稱他為“心目中的大師”

金庸認為, “有了他, 香港就不是文化沙漠”

他, 是最早提出“海上絲綢之路”的學者

他, 年逾百歲, 博古通今, 融貫中西,

是一位聞名遐邇、享譽國際的

漢學家、國學大師,

被譽為“國際矚目的漢學泰斗”、

“整個亞洲文化的驕傲”……

他就是, 饒宗頤

人物名片

饒宗頤, 字固庵, 號選堂, 1917年生於廣東潮安, 是享譽海內外的學界泰斗和書畫大師, 在傳統經史研究、考古、宗教、哲學、藝術、文獻以及近東文科等多個學科領域均有重要貢獻,

與錢鐘書、季羨林並稱“南饒北錢”和“南饒北季”。 饒教授學術範圍廣博, 他的《饒宗頤二十世紀學術文集》全套共十四卷二十大冊, 學問遍及上古史、甲骨學、簡帛學、經學、禮樂學、宗教學、敦煌學、中國藝術史等十三大門類。

這位蜚聲海內外的學術大家

精通古琴, 善於詩賦

書畫作品更是清逸飄灑, 自成一家

想一睹大師的作品“芳容”嗎?

來思明吧!▼

今天上午

由廈門市委統戰部指導

思明區委宣傳部、華僑博物院聯合主辦的

“絲路行者”饒宗頤教授書畫作品展

在華僑博物院隆重開幕啦~

展期:2月1日—3月31日

此次作品展以“絲路行者”為主題

既是對饒宗頤教授

在絲路文化研究的全面總結和探究

更是思明區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堅定“文化自信”的一次生動實踐

此次展出的100幅饒宗頤書畫作品

是從多位元國內外資深藏家所貢獻的

200餘幅作品中精選而出

可以說是大師作品

首次在國內大規模展出

華僑博物院

院長 曾瑩

饒宗頤先生的學術研究和藝術實踐與海外華僑華人有著密切聯繫,對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突出的貢獻。在華僑博物院舉辦饒宗頤書畫作品展,有著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此次作品展不僅為廣大書畫愛好者提供了一次近距離觀賞、研究、學習饒宗頤作品的機會,更搭建起一個展示、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平臺。

策展人 李忠

光聽介紹就讓人好期待有木有~

馬上跟著快報君先睹為快啦~

書法作品

饒宗頤的書法植根於文字

行草書則融入明末諸家的豪縱韻趣

隸書兼采穀口、汀洲、冬心、完白之長

自成一格

饒宗頤落筆之處

既得古風,又有新意

富有溫厚端凝的特色

可謂“字如其人”,耐人品味

繪畫作品

饒宗頤擅長山水畫,寫生

不拘一法,有自己的面目

饒宗頤喜愛荷花

自20世紀70年代起開始繪寫荷花

他追求荷花的新表現形式

常用金、銀色表現荷花

不論“山水”、“花鳥”,還是長卷、屏條,

饒宗頤的繪畫作品

皆散發出“學者畫”特有的氣勢和美學意味

饒宗頤教授的書畫作品展

真是太精彩了

有興趣的市民市民朋友

不妨趁著春節假期

帶上家人朋友到華僑博物院一睹為快

作品展一直持續到3月31日哦~

趕緊約起吧!

華僑博物院

院長 曾瑩

饒宗頤先生的學術研究和藝術實踐與海外華僑華人有著密切聯繫,對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突出的貢獻。在華僑博物院舉辦饒宗頤書畫作品展,有著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此次作品展不僅為廣大書畫愛好者提供了一次近距離觀賞、研究、學習饒宗頤作品的機會,更搭建起一個展示、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平臺。

策展人 李忠

光聽介紹就讓人好期待有木有~

馬上跟著快報君先睹為快啦~

書法作品

饒宗頤的書法植根於文字

行草書則融入明末諸家的豪縱韻趣

隸書兼采穀口、汀洲、冬心、完白之長

自成一格

饒宗頤落筆之處

既得古風,又有新意

富有溫厚端凝的特色

可謂“字如其人”,耐人品味

繪畫作品

饒宗頤擅長山水畫,寫生

不拘一法,有自己的面目

饒宗頤喜愛荷花

自20世紀70年代起開始繪寫荷花

他追求荷花的新表現形式

常用金、銀色表現荷花

不論“山水”、“花鳥”,還是長卷、屏條,

饒宗頤的繪畫作品

皆散發出“學者畫”特有的氣勢和美學意味

饒宗頤教授的書畫作品展

真是太精彩了

有興趣的市民市民朋友

不妨趁著春節假期

帶上家人朋友到華僑博物院一睹為快

作品展一直持續到3月31日哦~

趕緊約起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