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走失的扇貝會讓獐子島戴帽“ST”

頑皮的扇貝這回可能真的要闖禍了。 因再度“走失”扇貝影響, 獐子島(002069.SZ)淨資產將低於註冊資金7.11億元, 即每股淨資產將低於每股股票面值, 從而觸發特別處理, 再度戴上ST的帽子。

1月30日, 獐子島發佈2017年度業績修正預告, 稱因蝦夷扇貝存貨異常和現存蝦夷扇貝肥滿度下降兩項因素影響, 公司2017年歸母淨利潤將虧損5.3億至7.2億。

一位元專業會計師告訴記者, 如果扣除所得稅影響, 此次計提的存貨減值數額, 可能高達7億至10億, 甚至可能更高, 減值幅度堪比2014年年末獐子島發生的“十億扇貝”走失事件。

2016年末, 獐子島歸母淨資產為10.92億元,

如果2017年全年虧損5.3億元至7.2億元, 則歸母淨資產可能下降為3.72億元至5.62億元(少數股東權益影響極少, 可忽略), 遠低於註冊資金7.11億元, 每股淨資產也將下降為5毛或8毛錢, 低於1元的股票面值。 按證監會上市公司特別處理的其中一條規定, 獐子島年報一出即可能戴上ST的帽子。

2014、2015年獐子島連續兩年巨虧, 分別虧損11.89億元和2.43億元。 2016年獐子島被ST.2016年末, 依靠出售資產、政府補助、保險理賠等非經常性手段扭虧, 實現盈利7900余萬, 避免成為*ST一族。 2018年若再被ST, 則是獐子島“二進宮”ST。

第一財經先後多次致電獐子島董事長吳厚剛、董秘孫福君, 電話均被掛斷或未接聽。

或出現短期償債危機

萌萌的扇貝, 這次闖的禍, 可能不僅僅是戴上ST和引發估值危機,

就經營而言, 很可能還將引發債務危機。

此前, 農行大連長海支行、工行大連普蘭店支行和中國進出口銀行遼寧省分行向獐子島出貸的3億元長期借款, 即有一部分是由11801萬枚蝦夷扇貝作為抵押物。

2011年增發股票後的獐子島, 近幾年因經營虧損和惡性存貨管理等原因, 導致淨資產持續下降, 以至資產負債率不斷飆升, 由2011年末的38.50%, 攀升至2017年三季末的74.63%, 第四季度來襲的這次存貨“大洗澡”, 預計將使2017年年末的資產負債率迅速攀升至86%至91%。

除資產負債率之外, 獐子島面臨的當務之急恐怕是短期到期負債的償付危機。 2017年三季報帳面上, 長期借款、短期借款, 以及一年內到期的長期負債, 合計超過31億元。 如果不進行債務重組,

需要短期償付的後兩者, 合計超過20億元。 而帳面可供短期償付的貨幣資金只有6億, 再加上面臨7億至10億元減值的17億存貨(未), 即便流動資產傾囊以付, 也不足以償付短期負債, 短期局勢陡然陷入危局。

扇貝何辜?

資本市場上, 獐子島善於搞“突然襲擊”幾乎出了名。 三個月前, 獐子島還在三季度中預告全年度有望盈利約9000萬至1億元。 四季度再出扇貝走失和減值事件, 令投資者和債權人措手不及。

1月30日獐子島公告稱, 導致此次業績修正預先的原因有二:一是目前發現部分海域的底播蝦夷扇貝存貨異常。 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的相關規定, 可能對部分海域的底播蝦夷扇貝存貨計提跌價準備或核銷處理, 相關金額將全部計入2017年度損益,

預計可能導致公司2017年度全年虧損。

二是2017年四季度, 底播蝦夷扇貝肥滿度下降, 境外扇貝產品衝擊國內市場, 對公司扇貝類產品的收入、毛利影響較大, 底播蝦夷扇貝收入及毛利下滑, 部分庫存扇貝類產品出現減值;以及匯率波動對海外公司和出口業務造成衝擊, 導致公司四季度業績與原績預測偏差較大。

資本市場仍然沒有忘記, 2014年10月份, 獐子島突然宣佈因北黃海遭遇異常的冷水團, 公司決定對受災的價值十億元的底播蝦夷扇貝存貨進行存貨核銷, 直接導致公司2014年虧損近12億元。

此後, 獐子島連續兩年巨虧, 分別虧損11.89億元和2.43億元, 2016年更是披星戴帽。

事件發生後, 監管當局責令獐子島公佈扇貝所屬的存貨明細科目——消耗性生物資產的詳細歷史資料,

這是獐子島上市以來, 首次公佈作為公司主要資產的該類科目明細資料, 資料公佈後, 第一財經第一時間質疑海參、鮑魚等生物資產資料不明顯違背常理, 質疑扇貝成為公司“自由裁量”的道具, 以及存貨或營收資料的真實性。

三年過去了, 第一財經記者查詢此後公司的年報和公告資料, 發現公司在後續的年報以及公告中, 仍然我行我素, 再也沒有公佈過消耗性生物資產存貨數量的分產品明細資料, 以致本次走失的扇貝占應有扇貝存貨的多少, 無從知曉。

2015年年中, 獐子島預備再一次增發股票, 彼時增發股票之前, 獐子島公告稱, 公司2015年5月又對新的海域進行抽測, 結果顯示, 2012年、2013年、2014年底播扇貝未收穫的海域160余萬畝,不存在減值風險。

儘管公司意在釋放利好,力保定增平穩進行,最終此次增發還是因為2015年年中的股災而流產。

走丟了,又游回來,遊回來又走丟了。狼來了的謊言,超過三遍就不再有人相信。曾為市場估值明星的獐子島,三次在扇貝資料上做文章,是否意味著公司已經破罐子破摔,放棄了對估值的挽救?

第二大股東剛剛完成近200萬股減持

在2014年獐子島“黑天鵝”事件後,相關監管部門曾專門對獐子島進行了專項核查,發現其存在部分事項決策程式不規範、內部控制制度執行不規範、海域收購決策存在瑕疵、深海底播缺乏充分論證等問題,並對其出示了“責令改正的決定”和“警示函”。

值得注意的是,在存貨異常前不久,獐子島第二大股東剛剛完成了若干減持。公開信息顯示,獐子島第二大股東北京吉融元通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和島一號證券投資基金(下稱“和島一號基金”)分別於2017年11月13日、11月17日、12月18日和12月19日實施減持。四次合計減持獐子島199.85萬股,減持比例占總股本的0.28%。減持後,和島一號基金持有獐子島5716.27萬股,占總股本比例為8.04%。

在2014年的那次扇貝走失後,獐子島曾在半年後表示“扇貝又遊回來了”。

值得玩味的是,彼時這則“扇貝又遊回來了”的公告,正值獐子島想要實施定增的前夕,其中用意值得質疑。而這次,走失的扇貝又會不會再次任性回來不得而知,不過在此之前,獐子島無疑有很多問題是躲不掉,必須要回答的。

本次扇貝再次走失,監管當局是否會責成獐子島再次公佈生物資產存貨明細資料讓市場檢驗,獐子島又將出臺怎樣的資料應付投資者的滔滔疑問?第一財經將持續關注和分析獐子島後續對本次事件的解釋。

(原標題:走失的扇貝會讓獐子島戴帽“ST” 短期償債危機“在路上”)

2012年、2013年、2014年底播扇貝未收穫的海域160余萬畝,不存在減值風險。

儘管公司意在釋放利好,力保定增平穩進行,最終此次增發還是因為2015年年中的股災而流產。

走丟了,又游回來,遊回來又走丟了。狼來了的謊言,超過三遍就不再有人相信。曾為市場估值明星的獐子島,三次在扇貝資料上做文章,是否意味著公司已經破罐子破摔,放棄了對估值的挽救?

第二大股東剛剛完成近200萬股減持

在2014年獐子島“黑天鵝”事件後,相關監管部門曾專門對獐子島進行了專項核查,發現其存在部分事項決策程式不規範、內部控制制度執行不規範、海域收購決策存在瑕疵、深海底播缺乏充分論證等問題,並對其出示了“責令改正的決定”和“警示函”。

值得注意的是,在存貨異常前不久,獐子島第二大股東剛剛完成了若干減持。公開信息顯示,獐子島第二大股東北京吉融元通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和島一號證券投資基金(下稱“和島一號基金”)分別於2017年11月13日、11月17日、12月18日和12月19日實施減持。四次合計減持獐子島199.85萬股,減持比例占總股本的0.28%。減持後,和島一號基金持有獐子島5716.27萬股,占總股本比例為8.04%。

在2014年的那次扇貝走失後,獐子島曾在半年後表示“扇貝又遊回來了”。

值得玩味的是,彼時這則“扇貝又遊回來了”的公告,正值獐子島想要實施定增的前夕,其中用意值得質疑。而這次,走失的扇貝又會不會再次任性回來不得而知,不過在此之前,獐子島無疑有很多問題是躲不掉,必須要回答的。

本次扇貝再次走失,監管當局是否會責成獐子島再次公佈生物資產存貨明細資料讓市場檢驗,獐子島又將出臺怎樣的資料應付投資者的滔滔疑問?第一財經將持續關注和分析獐子島後續對本次事件的解釋。

(原標題:走失的扇貝會讓獐子島戴帽“ST” 短期償債危機“在路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