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台資味走加盟,西少爺、焦耳靠直營,到底該學習誰的模式?

台資味選擇了加盟模式, 2年做到了近千家門店, 年流水達到8個億;

kao!烤肉飯同樣選擇了加盟模式, 2年內擴展了100多家店, 同樣很優秀;

而西少爺選擇了直營模式, 3年內才開17家店, 但是2016年年底卻獲得近一億元的融資;

焦耳地道川式速食同樣也選擇了直營模式, 1年時間做到了100多家門店, 年流水逼近2個億, 目前還正在瘋狂擴張中......

在外賣這個創新的道路上, 很多互聯網餐飲品牌或者純外賣品牌採用了不同的擴張戰術, 目前看來, 很多品牌都取得了階段性的成功。 然而還有一些盲跟風的, 最終可能導致品牌倒閉。

加盟?直營?對於有能力擴張的外賣品牌來說, 是十分痛苦的選擇。 痛苦, 並不是因為哪一個不好, 而是明明知道兩種形式各有利弊, 卻不知道如何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形式。 無論是加盟, 還是直營, 我們要考慮兩個重要的因素, 可控性和盈利水準。


模式一:加盟模式


★ 特許經營的概念:

根據中國商務部定義, 特許經營是指通過簽訂合同, 特許人將有權授予他人使用的商標、商號、經營模式等經營資源, 授予被特許人使用;被特許人按照合同約定在統一經營體系下從事經營活動, 並向特許人支付特許經營費。

(加盟連鎖概念是屬於舶來品, 目前在民間比較流行, 通俗易懂。 )

形式:雙方是一種契約關係, 一方提供幫助, 一方接受幫助。 提供多少, 接受多少, 在合約裡都已經規定好。 一般是總部將自己所擁有的商標、商號、產品、專利和專有技術、經營模式等以加盟連鎖經營合同的形式授予加盟者使用。

外賣品牌的加盟擴張, 這裡又分為緊密式加盟和鬆散式加盟。

★ 優勢:

1.輕資產, 速度快。 選擇加盟模式擴張自己的品牌, 可以輕資產擴張。 一方面可以提高資金利用效率, 輕資產運營總部, 一方面可以很快在全國範圍內擴張, 將無形資產轉化為有形資產, 更好利用現有的資源進行開發新的產品。

2.規模化成本效應。 針對於外賣品牌,

加盟的店鋪越多, 可以形成規模化效應。 在某些方面可以快速倒逼供應鏈, 進行產品的升級改造和規模化成本降低, 從而提升利潤率。

3. 增加議價權。 規模化外賣品牌離不開外賣平臺的傾斜和支持。 在迅速規模化後, 可以增加與美團外賣、餓了麼、百度外賣等外賣平臺的議價能力, 爭取更多的資源支持, 從而實現外賣品牌的加速發展。

案例:

速食加盟模式中的翹楚當屬德克士, 原因就在於, 它採用了加盟模式, 加盟的門檻雖然不是很高, 但它有著自己的一套標準, 並且加盟也是相對靈活的品牌擴張模式。 真功夫用了26年才開了600多家店, 而外賣品牌擴張較快的, 非台資味莫屬了, 2年多的時間800多家店面,從一開始的鬆散加盟,

到現在總部統一管理的偏緊密式加盟, 品牌整體效率更高, 在行業影響力更大。

★ 劣勢

1.鬆散式不易管理。 很多好的品牌, 在鬆散式加盟後, 這兩三年就再也看不到他們的品牌了。 如果你不能讓加盟商賺到達成自己所預期的錢數, 那就要在選擇加盟模式時, 考慮清楚。 並且, 加盟商在某一部分上對總公司的依賴性也是非常強的, 但是對於總部而言, 卻不容易管理那麼多加盟商。 中間很多環節, 有很多不可控性。

2.倒閉率高, 考驗總部的管理能力。 在外賣品牌擴張過程中, 如果總部的資源支持不能跟上, 加盟商因為自身的知識學歷或者其他原因導致支撐不了店面的運營。

案例:

一家頗具特色的火鍋店, 有人加盟學習半年過後, 加盟者就自立為王,並且自己投資在上海開了很多家同樣特色的火鍋店。可想而知,從此這家特色火鍋店的營業額大幅度減少,並且在一年之後被“圍剿”倒閉。

還有一個失敗的案例,某外賣品牌,是上海的一家外賣品牌,採取的是加盟模式,但是加盟商違規使用過期食品,導致食品安全問題,直接導致此外賣品牌死亡。

模式二:直營模式

★ 概念:

外賣直營模式,上下級關係,一方負責指揮,一方負責服從。指揮多少,就將服從多少,是直營模式的總旨。

★ 優勢:

1.降低成本。選擇直營模式擴張自己的品牌,“盟主”可統一對供應鏈進行購買配送,得以降低成本。

2.可持續發展。品牌品質與形象得以統一,市場可持續進行發展。

3.資訊可靠。可得到第一手客戶回饋,得知最真實的相關資訊。

案例:

星巴克三十多年來對外宣稱的政策是,堅持公司走直營,全世界都不要加盟店。星巴克此舉的理由是,不讓自己的品牌受到任何不必要的干擾,保證統一性。也正是此舉,才讓星巴克的粉絲迷們在任何地方喝到的星巴克都是一個味道,品牌形象絕不打折。

★ 劣勢:

1.重資產。資金利用效率低,在一線城市,開一個50平的外賣店鋪需要20-30萬人民幣,在二三線城市加上員工,需要10萬以上。對於直營模式的外賣品牌來說,100家店面需要1000-3000萬。

2.品牌擴張較慢。管理層工作量大幅度增加,人力、物力、財力的輸出將不可避免的增加;相較於加盟,會花費更多的時間在擴大配送範圍上。直營模式開始初期資金投入大、見效會慢,一般的中小餐飲商家在發展初期很難承受。

3.運營和管理人員要求高。對於直營模式的外賣品牌,需要招募和培養大量的員工進行運營和管理。對於公司整體是個很嚴峻的考驗。直營模式在“統一”和管理能力的要求是及其的高的,如果你能很好地把握管理好每一家直營的外賣產業鏈,這個模式將非常適合你。

案例:

西少爺、焦耳採用了直營模式進行擴張,目前100多家店,相對比上千家店的規模,自然比較少,但是可控性強,線下門店線上店鋪都是焦耳自建的管道,按照外賣低於10%的淨利率來計算,雖然淨利率低,卻可以保證品質、安全等。相對於加盟,很多環節更可控。

模式三:加盟+直營

★ 概念:

外賣加盟加直營模式,屬“一國兩制”的政策,根據一方的實際情況,對其政策進行調整適、指揮或幫助,服從或接受,全都在實際情況上。相當於把直營與加盟的優缺點結合在一起,做出相對較好的互補。

案例:

麥當勞是典型的加盟加直營成功的案例,它選擇這種模式很簡單,就是想即能快速的複製擴張自己品牌在全國各地的經營範圍,又能為客戶提供統一的高品質產品和服務。因此麥當勞這個品牌在市場中競爭力迅速擴大,公司也獲得更多的發展和盈利。同時,麥當勞興盛發展時,在香港有一家老字型大小餐館,因盲目跟風導致走向衰敗。

在外賣品牌裡,山東的蝦米東西龍蝦飯外賣品牌就採用的“直營+加盟”的模式,其聯合創始人孫科披露之所以採取這樣的模式,一方面可以增加在消費者心中的形象曝光,保證產品的品質,另一方面可以保證對加盟商的指導和管理。

針對加盟還是直營,上海瓜牛牛油果輕食創始人談浩淼就說道:“加盟對於外賣品牌來說是解決重資產投入的很有效的辦法,但是前提要保證好後端產品的品質和良好的管理體系。”而在加盟路上走了3年多的台資味創始人邱明輝,在外賣獨角獸資本對接會上對於採用加盟模式的外賣品牌提出建議:“連鎖,連鎖,本身的含義就是既要連在一起,又要採用一定的手段鎖住,光連不鎖,容易出問題。”

內功練不好,品牌擴張是“欲速則不達”。只有在做好內功(供應鏈、團隊培養、管理標準化等)之後,再去選擇合適的模式去擴張,才是最佳選擇,無所謂對錯,合適最好,對於外賣商家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更加不能一味地進行模仿。

是不是任何外賣品牌都可以進行特許經營那?

按我國法律規定,特許經營是一種銷售商品和服務的方法,而不是一個行業。作為一種商業經營模式,在其經營過程和方法中有以下五個共同特點:

1.合法的餐飲經營資質(相關的餐飲資質)

2.個人(法人)對商標、服務標章、獨特概念、專利、經營訣竅等擁有所有權。

3.權利所有者授權其他人使用上述權利。

4.在授權合同中包含一些調整和控制條款,以指導受許人的經營活動。

5.受許人需要支付權利使用費和其他費用。

★ 特許經營申請的前提條件:

● 擁有注冊商標、企業標誌、專利、專有技術等經營資源的企業。

● 從事特許經營活動應當擁有成熟的經營模式,並具備為被特許人持續提供經營指導、技術支援和業務培訓等服務的能力。

● 從事特許經營活動應當擁有至少2個直營店,並且經營時間超過1年。

留言區評論,怎麼看?

加盟者就自立為王,並且自己投資在上海開了很多家同樣特色的火鍋店。可想而知,從此這家特色火鍋店的營業額大幅度減少,並且在一年之後被“圍剿”倒閉。

還有一個失敗的案例,某外賣品牌,是上海的一家外賣品牌,採取的是加盟模式,但是加盟商違規使用過期食品,導致食品安全問題,直接導致此外賣品牌死亡。

模式二:直營模式

★ 概念:

外賣直營模式,上下級關係,一方負責指揮,一方負責服從。指揮多少,就將服從多少,是直營模式的總旨。

★ 優勢:

1.降低成本。選擇直營模式擴張自己的品牌,“盟主”可統一對供應鏈進行購買配送,得以降低成本。

2.可持續發展。品牌品質與形象得以統一,市場可持續進行發展。

3.資訊可靠。可得到第一手客戶回饋,得知最真實的相關資訊。

案例:

星巴克三十多年來對外宣稱的政策是,堅持公司走直營,全世界都不要加盟店。星巴克此舉的理由是,不讓自己的品牌受到任何不必要的干擾,保證統一性。也正是此舉,才讓星巴克的粉絲迷們在任何地方喝到的星巴克都是一個味道,品牌形象絕不打折。

★ 劣勢:

1.重資產。資金利用效率低,在一線城市,開一個50平的外賣店鋪需要20-30萬人民幣,在二三線城市加上員工,需要10萬以上。對於直營模式的外賣品牌來說,100家店面需要1000-3000萬。

2.品牌擴張較慢。管理層工作量大幅度增加,人力、物力、財力的輸出將不可避免的增加;相較於加盟,會花費更多的時間在擴大配送範圍上。直營模式開始初期資金投入大、見效會慢,一般的中小餐飲商家在發展初期很難承受。

3.運營和管理人員要求高。對於直營模式的外賣品牌,需要招募和培養大量的員工進行運營和管理。對於公司整體是個很嚴峻的考驗。直營模式在“統一”和管理能力的要求是及其的高的,如果你能很好地把握管理好每一家直營的外賣產業鏈,這個模式將非常適合你。

案例:

西少爺、焦耳採用了直營模式進行擴張,目前100多家店,相對比上千家店的規模,自然比較少,但是可控性強,線下門店線上店鋪都是焦耳自建的管道,按照外賣低於10%的淨利率來計算,雖然淨利率低,卻可以保證品質、安全等。相對於加盟,很多環節更可控。

模式三:加盟+直營

★ 概念:

外賣加盟加直營模式,屬“一國兩制”的政策,根據一方的實際情況,對其政策進行調整適、指揮或幫助,服從或接受,全都在實際情況上。相當於把直營與加盟的優缺點結合在一起,做出相對較好的互補。

案例:

麥當勞是典型的加盟加直營成功的案例,它選擇這種模式很簡單,就是想即能快速的複製擴張自己品牌在全國各地的經營範圍,又能為客戶提供統一的高品質產品和服務。因此麥當勞這個品牌在市場中競爭力迅速擴大,公司也獲得更多的發展和盈利。同時,麥當勞興盛發展時,在香港有一家老字型大小餐館,因盲目跟風導致走向衰敗。

在外賣品牌裡,山東的蝦米東西龍蝦飯外賣品牌就採用的“直營+加盟”的模式,其聯合創始人孫科披露之所以採取這樣的模式,一方面可以增加在消費者心中的形象曝光,保證產品的品質,另一方面可以保證對加盟商的指導和管理。

針對加盟還是直營,上海瓜牛牛油果輕食創始人談浩淼就說道:“加盟對於外賣品牌來說是解決重資產投入的很有效的辦法,但是前提要保證好後端產品的品質和良好的管理體系。”而在加盟路上走了3年多的台資味創始人邱明輝,在外賣獨角獸資本對接會上對於採用加盟模式的外賣品牌提出建議:“連鎖,連鎖,本身的含義就是既要連在一起,又要採用一定的手段鎖住,光連不鎖,容易出問題。”

內功練不好,品牌擴張是“欲速則不達”。只有在做好內功(供應鏈、團隊培養、管理標準化等)之後,再去選擇合適的模式去擴張,才是最佳選擇,無所謂對錯,合適最好,對於外賣商家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更加不能一味地進行模仿。

是不是任何外賣品牌都可以進行特許經營那?

按我國法律規定,特許經營是一種銷售商品和服務的方法,而不是一個行業。作為一種商業經營模式,在其經營過程和方法中有以下五個共同特點:

1.合法的餐飲經營資質(相關的餐飲資質)

2.個人(法人)對商標、服務標章、獨特概念、專利、經營訣竅等擁有所有權。

3.權利所有者授權其他人使用上述權利。

4.在授權合同中包含一些調整和控制條款,以指導受許人的經營活動。

5.受許人需要支付權利使用費和其他費用。

★ 特許經營申請的前提條件:

● 擁有注冊商標、企業標誌、專利、專有技術等經營資源的企業。

● 從事特許經營活動應當擁有成熟的經營模式,並具備為被特許人持續提供經營指導、技術支援和業務培訓等服務的能力。

● 從事特許經營活動應當擁有至少2個直營店,並且經營時間超過1年。

留言區評論,怎麼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