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緬懷馬一浮

對馬一浮的最高評價來自梁漱溟:“千年國粹, 一代儒宗。 ”近年《馬一浮全集》得以出版, 馬一浮學名方略為世人所知, 單一個“仁”字, 就窮盡了儒釋道之義理, 比如孔子論仁, 就統攝了佛學的四悉檀。

——題記

1963年, 左起:外甥女丁敬涵、馬一浮、內侄女湯淑芳, 在金華縣城

馬一浮教大學畢業生這樣認識過去:“歷史之演變, 只是心理之表現。 因為萬事皆根於心, 其動機往往始於一二人, 其後遂成為風俗。 換言之, 即成為社會一般意識。 故一人之謬誤, 可以造成舉世之謬誤。 ”

此時正值抗戰危機中, 浙江大學避難泰和, 馬一浮也作為難民之一員, 應浙大校長竺可楨之邀, 以大師名義, 于正式課程之外, 設“特別講座”, 教授國學。

馬先生此言, 點明了聖人的歷史指路人角色, 在今天的學者看來, 或偏頗或局限或忤逆, 但卻由此向後人揭開了這名“現代三聖”之一聖的思想體系架構,

那就是理學創始人之一、北宋張載的四句教:“為生民立命, 為天地立心, 為往聖繼絕學, 為萬世開太平。 ”在卷帙浩繁的國學義理中, 張載此四句教, 正是因為馬一浮先生孜孜講學而著名。

馬一浮認為, 國家命脈系于文化, 文化植根於思想。 思想一定是成體系的, 是將各種知識融會貫通後的人生涵養。 孔子所謂“知不務多, 而務審其所知”, 馬一浮將這裡的“知”解讀為思想體系。 當代人對傳統文化、儒家思想體系是有畏難情結的, 馬一浮先生的學問就被公認為1963年, 左起:外甥女丁敬涵、馬一浮、內侄女湯淑芳, 在金華縣城深奧, 不要說今人, 就是馬先生當年在複性書院授課的弟子, 也多感到聽不懂。 但馬先生本義, 卻是“知”這個思想體系不在其大小,

人人可以根據自己的自身情況來構建, 即便在所謂“文脈斷了”的今天也不要有畏難情緒, 只要思想能夠自成體系, 經得起自己的審核便好。

馬先生這樣教授“為往聖繼絕學”:“此理不為堯存, 不為桀亡, 在聖不增, 在凡不減。 ”對比本文篇首馬先生的“唯心史觀”, 如此一變一不變, 馬先生在複性書院開講的第一句話就直取其真諦:“天下之道, 常變而已矣!唯知常而後能應變, 語變而後能顯常。 ”因其如此, 馬先生強調“人皆可以為堯舜”:“學者只是狃于習俗, 不知聖賢分上事即吾性分內事, 不肯承當, 故有終身讀書, 只為見聞所囿, 滯在知識邊便謂已足, 不知更有向上事, 汩沒自性, 空過一生。 ”人人都可以用一生時間構建自己的“知”,

感悟不變的“天道”, 以應對紛繁變化的現實, 這是馬一浮教學對今人的啟示。 馬先生的講學中不乏這樣直接的鼓勵:“道之不明不行, 只由於人之自暴自棄。 故學者立志, 必當確信聖人可學而至, 吾人所稟之性與聖人元無兩般。 ”

抗戰前期《宜山會語》講學時的馬一浮

複性書院

1939年, 抗戰烽火已經燒遍華北、華東及長江中下游、華南的廣州、南寧等地, 複性書院此時在後方的四川樂山開辦, 馬一浮先生針對救亡問題, 只是告誡學生要判別現在, “勿重視現實”:“因現實主義即是勢力主義, 而理想主義乃理性主義也。 ”馬一浮說:“吾國家民族, 方在被侵略中。 彼侵略國者, 正是一種現實勢力。 須知勢力是一時的, 有盡的。 正義公理是永久的, 是必申的。 ”

早年的馬一浮過著隱士般的生活, 二十歲其妻亡故之後終身未再娶, 讀書寫字愛好元曲, 沒有捲入任何政治乃至學術紛爭。 民國初年當了幾天教育部秘書就請辭而去, 北大蔡元培校長邀請就任文科學長, 馬一浮回以“古聞來學, 未聞往教”拒絕。 對於教育,馬一浮自有自己的理想,根據前述,也可叫做理性:“聚三十歲以下粗明經術小學,兼通先秦各派學術源流者一二百人,甄

選寧缺勿濫,優給廩餼,供給中外圖籍,延聘老師宿儒及外國學者若干人,分別指導。假以歲月,使於西洋文字精通一國,能為各體文詞,兼通希臘、拉丁文,庶幾中土學者可與世界相見。國本初張,與民更始,一新耳目。十年、廿年之後,必有人材蔚然興起,此非一國之幸,亦世界文化溝通之先聲也。”

國難當頭,政府始有保國保種乃至保儒的想法。國民政府撥了一筆款項,支持創辦書院,行政院院長孔祥熙發電報,請馬一浮入川主持。馬一浮有言在先:“書院之設,為專明吾國學術本原,使學者得自由研究,養成通儒,以深造自得為歸。譬之佛家有教外別傳,應超然於學制系統之外,不受任何制限。”馬一浮提出,書院的經費必須完全是來自社會捐贈。政府撥給的款項,僅被視為一種社會性的捐款,以保證不受官方的干涉。在他看來,書院必須獨立存在,如果有國家權力的參與,必將轉而為世俗的政治目的服務,書院的根本宗旨也就失落了。對此,國民政府沒有表示異議,允諾“始終以賓禮相待”。

熊十力也是參與創辦書院的元老。在熊十力看來,創辦書院是一件大事,書院應該由國家主辦,搞得像模像樣,保證充足的資金,擴大招生,並為學生的出路考慮,即對口就業;馬一浮卻低調得多,強調山林佛道般地辦學,自己出山講學已是不得已而為之,所以堅持書院的獨立性,不受政府機關的支配,學生寧缺毋濫,出路問題自己解決,強調書院不是謀出路的工具。書院開始招生,共有八百多人報名。遴選之下,只招了三十多個學生,教師、教工、雜役,總共六十多人。馬一浮的固執佔據了上風,熊十力離開樂山,二人早年的親密無間就此告一段落。

樂山烏尤寺已找不到舊日複性書院的蹤影

西湖隱士

複性書院所在四川樂山烏尤寺,離馬一浮的出生地仁壽不遠。1883年馬一浮出生時,其父是仁壽知縣,但馬一浮只在仁壽、成都長到6歲,便舉家遷回祖上原籍浙江上虞。馬一浮晚號“蠲叟”,似在感念回報故地。

馬一浮九歲能誦《楚辭》《昭明文選》,十六歲參加紹興縣試,與周作人、周樹人等同考,榜列第一,並被浙江巨紳湯壽潛看中,選為東床,與湯壽潛的女兒結婚。1901年,馬一浮的父親、二姐、妻子相繼去世,年方二十的馬一浮自此終身不娶,也為此深得湯府的厚愛與支持。湯壽潛是縱橫清廷和商界的實業家,清末著名的立憲派人物,辛亥時被推舉為浙江軍政府都督。戊戌變法後科舉廢,馬一浮到上海學習英法拉丁文,與謝無量、馬君武等創辦《二十世紀翻譯世界雜誌》,向國人譯介西方文化。後又受聘於清政府,前往美國的清廷美國留學生監督公署任職,一年時間,飽讀了《亞里斯多德政治學》《佛教原理論》《日爾曼社會主義》《社會平權論》等書,流連于黑

格爾、赫胥黎、達爾文、孔德、拜倫、但丁、莎士比亞、康得,遍涉修辭學、倫理學、心理學等等。

馬一浮紀念館在西湖花港觀魚公園內,地處蘇堤映波橋畔,瀕臨西南湖的蔣莊。蔣莊原名小萬柳堂,原為無錫廉惠卿別業,蔣國榜購得後改建,俗稱蔣莊

馬一浮後又赴日本學習日文和德文,並將一部德文版馬克思《資本論》帶回中國自己閱讀,此時是1904年,馬一浮是將馬克思《資本論》引進中國的第一人。

但從24歲起,馬一浮從西學中跳脫出來,寄居杭州外西湖廣化寺,廣讀36400餘冊《四庫全書》,32歲于民國初年的變局中,潛心於《論語》及程顥、程頤的伊洛之學,並在當世後世的時代社會變遷中,堅持經不可廢,並因與潮流不合而遺世獨立。

如此稟賦超然學貫中西,又何以在而立之年重返國故,終成一代大儒?要知孔子“知不務多,而務審其所知”之後,乃是下文“行不務多,而務審其所由。言不務多,而務審其所謂”。馬先生說:“對於現在,不僅判斷,卻要據自己判斷去實行,故屬於行得多。對於未來,所負責任較重,乃是本於自己所知所行,以為後來做先導,是屬於言得較多。”馬一浮的由博覽世界轉而貫通理學而成一代宗師,代表的是其對未來的判斷。在此馬先生提出佛教的因果律,認為自然界、人事界,皆不能外於因果律,絕無無因而至之事,現在事實是果,其所以致此者,非一朝一夕之故,這就是因。秉持因果律,學者的眼光會放得長遠,十年二十年只能算近因,一二百年之上才能算遠因。而以現在為因,未來亦必有果。今日人們的言論,不管是對於現實社會的滿意或者不滿,感覺其尚有不善或不美,皆可影響未來。馬一浮認為所以要“審其所謂”,必須選擇精當,不可輕易亂講話。抗戰末期,南懷瑾到複性書院探訪馬一浮,就聽他說,年輕時輕易寫作,回顧起來,很想自己把它燒毀。

馬一浮紀念館

從二十多歲到五十多歲,馬一浮棲居杭州孤山,漸漸成為一位長髯飄飄的國學大師、書法高人。其間有蘇曼殊來訪,記錄“此間有馬處士一浮,其人無書不讀,不慧曾兩次相見,談論娓娓,令人忘饑也。”同鄉後學胡蘭成也來訪。又有好友李叔同與之共同研究佛學,李叔同終於在杭州虎跑定慧寺出家。任教于北京大學的梁漱溟以後學自居訪問馬一浮,他的同事熊十力後也前來拜訪,三人結為至交。熊十力來訪時二人素無往來,以著作《新唯識論》的手稿投書求見,50歲的馬一浮對熊十力《新唯識論》倍加推崇,興奮地親自回訪熊十力,為之作序。

學界都知道杭州有一位世外高人馬一浮,並且總是拒絕外界的講學出山之邀。1936年竺可楨任浙江大學校長,兩次登門拜訪,又托先生左右好友代為遊說,希望延請先生任教。馬一浮給中間人寫信回復說:“弟平日所講,不在學校之科,亦非初學所能喻。誠恐扞隔不入,未必有益,不如其已,非以距人自高也。今竺君複再三挽人來說,弟亦不敢輕量天下士,不復堅持初見。因謂若果有學生向學真切,在學校科目系統之外,自願研究,到門請業,亦未嘗不可。”其實等於提出了要求,可以出山講學,但不願意受到學校學科的束縛和限制。並且提出,不是到大學當“教授”“老師”,必須以“大師”之名以待。

《竺可楨日記》記載了此事並讓我們得以瞭解此事的下文:“據張雲一浮提出一方案,謂其所授課不能在普通學程以內,此點餘可允許,當為外國的一種Seminar(研究班課程)。但一浮並欲學校稱其謂國學大師,而其學程為國學研究會,則在座者均不贊同,餘亦以為不可。大師之名有類佛號;名曰會,則必呈請黨部,有種種麻煩矣。餘允再與面洽。”直至抗戰開始,大家患難之交,難民馬一浮也需要有個工作,而流徙中的大學行政制度也不那麼嚴格,雙方方才達成一致,因此有了馬一浮於學科體制外講學于南遷中浙江大學的《泰和會語》《宜山會語》。

六藝之學

馬一浮先生順應因緣,不講學則已,講學則系統托出自己的畢生心血與成就,也是馬一浮學術思想的核心內容——楷定國學於六藝之學。馬先生說:“現在要講國學,第一須楷定國學名義。……舉此一名,該攝諸學,唯六藝足以當之。六藝者,即是《詩》《書》《禮》《樂》《易》《春秋》也。此是孔子之教,吾國二千餘年來普遍承認一切學術之原皆出於此,其餘都是六藝之支流。故六藝可以該攝諸學,諸學不能該攝六藝。今楷定國學者,即六藝之學,用此代表一切固有學術,廣大精微,無所不備。”

一錘定音,馬一浮終結了長時間以來學界對“國學”定義的眾說紛紜——如果說國學就是傳統文化,過於寬泛,因為傳統的人創造出的文化都叫傳統文化;如果認為國學等於儒學,又過於狹隘,因為中國一向以儒釋道三家並稱;如果規定國學就是儒釋道,又不能清楚地究其源頭。馬先生之“楷定”國學,卻不是為了搶佔話語權的“確定”,他說:“學問,天下之公,言確定則似不可移易,不許他人更立異義,近於自專。今言楷定,則仁智各見……”

馬一浮篆刻

及至複性書院開課,院名“複性”,表達了馬一浮教育思想的精准定位,他說:“學術,人心所以紛歧,皆由溺于所習而失之,複其性則然矣。複則無妄,無妄即誠也。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教之為道,在複其性而已矣。今所以為教者,皆囿于習而不知有性。故今揭明複性之義,以為宗趣。”教育從來都是吵吵嚷嚷的大論壇,喧囂者都是執著于自己所習而迷失了方向,教育的真諦在於“複性”。

複性書院的課程設置,由馬一浮精心擬定,能清晰地反映出他的思想架構:首先是“群經大義”,闡發六經的精義,用六藝統攝一切文化;然後繼之以“四科”:玄學、義學、禪學、理學。這四者在不同程度上都融合了儒、釋、道三教思想的精髓。另外,書院還擬開設西方哲學一科,以期對西方的思想文化也能夠有所旁通。

馬一浮認為國學就是六藝之學,是我們這個現代民族國家最古老的學術文化源頭。這個學術文化源頭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尤其是在民族、國家或者更大的群體遇到如何生存與發展的問題時,將會統領人心,做出最自然、最合理、最實在的歷史選擇,看起來偶然的選擇,其實在各民族學術文化源頭中,早已涵蘊,此“即吾人自所具有之義理”,“義理雖為人心所具有,不致思則不得,故學原於思”,所以一切道理,一切德性,皆在為一心所具有,應該代代傳承,永遠開發而更新。因此,我們應對學術文化之源頭(六藝之學)不斷適時思考,以推進學術文化之“日新”,此乃千古不易之真理。因此,馬先生所說的“六藝該攝一切學術”是就其根源,應適時開發,日日新,又日新。所以馬一浮先生說:“六藝之道是前進的,決不是倒退的,均勿誤為開倒車;是日新的,決不是腐舊的。”

馬一浮曾喟然長歎:“世界無盡,眾生無盡,聖人之願力亦無有盡。人類未來之生命方長,歷史經過之時間尚短,天地之道只是個‘至誠無息’,聖人之道只是個‘純亦不已’,往者過,來者續,本無一息之停。此理決不會中斷,人心決定是同然。”

1931年冬,馬一浮與姐姐(右一)一家在杭州延定巷寓所合影

明心盡性

在複性書院的籌備過程中,蔣介石曾于重慶有幸得以宴請馬一浮,並且請教時局之勢、治國之道。馬一浮沒有推卻,思量再三說道:“唯先儒有兩句話可以奉告:唯誠可以感人,唯虛可以接物,此是治國的根本法。”實際上,蔣公如果聽過馬先生在浙江大學講課,立國之理是講得清楚明白的。中國古來的傳統,歷來是文教之治,讀書人在庶民之上,言傳身教,以達到治理社會的示範效果。但馬一浮指出“讀書而不窮理,只是增長習氣。察識而不涵養,只是用智用私。”讀書要學而時習之,窮盡道理,“心能入理,便有主宰。義理為主,此心常存。”讀書人讀書一定要過這一道坎,才能避免私心滿溢,人心“攀援馳逐,意念紛飛,必至昏昧。”以昏昧之心,處理面對的事情,就真的是謬以千里了。相反,若讀書而窮理,察識而有涵養,“涵養愈深醇,則察識愈精密。見得道理,明明白白,胸中更無餘疑。一切計較利害之私,自然消失。逢緣遇境,隨處皆能自主,皆有受用,然後方可以濟艱危,處患難,當大任,應大變……”馬先生還說過:“古人之書固不可不讀,須是自己實去修證,然後有入處,否則即讀聖賢書亦是枉然。”這就揭示了中國的文教傳統,自堯舜禹三代以後,沒有從根本上造福古老中國的原因。

“始于立國,終於化成天下,須從一身之言行做起”,“從自己心體上將義理顯發出來,除去病痛,才可以為立身之根本。知道立身,才可以為立國之根本。一切學術以此為基,六藝之道即從此入。”義理圓融之後,馬一浮先生又回到六藝之道,回到學術本身。所以馬先生被稱為融會貫通的理學家,相比之下,熊十力在貫通學理方面就稍顯“理障”,而梁漱溟則過多糾結於學問的經世致用,難以自拔。

綜觀馬一浮先生一生的著作,約有300萬字,其中最重要的是《泰和會語》《宜山會語》《複性書院講錄》和《爾雅台答問》四種,這些著作都是馬先生述而不作的講課或書信答問輯錄,從形式上等同於孔子

《論語》,或釋迦牟尼佛教言。

1957年5月,周恩來陪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伏羅希洛夫拜訪馬一浮,左一為省長沙文漢,左二周恩來,左三蔣國榜,蔣莊。當時杭州報紙有很多宣傳。

君子不器

在馬一浮上述講課或書信中,隨處可見引用佛經的痕跡,多處講到儒佛相通。先生說:“儒佛等是間名,心性人所同具,古來達德,莫不始於知性,終於盡性。”“《華嚴》可以通《易》,《法華》可以通《詩》,苟能神會心解,得意忘言於文字之外,則義學、禪學悟道之言,亦可以與諸儒經說大義相通。”儒佛在馬一浮看來不僅相通,他甚至認為,只有從佛學裡翻過跟頭的人,真正體悟了世間皆苦,懂得因果律而擁有慈悲之人,才有可能真正瞭解儒學。

馬一浮在複性書院講《論語大義》,以孔門弟子問仁孔子有不同的回答為例,說明孔子“鹹具四種悉檀,此是詩教妙義”——

(四悉檀者,出天臺教義。悉言遍,檀言施,華梵兼舉也。一、世界悉檀。世界為隔別分限之義。人之根器,各有所限,隨宜分別次第為說,名世界悉檀。二、為人悉檀。即謂因材施教,專為此一類機說,令其得入,名為人悉檀。三、對治悉檀。謂應病與藥,對治其人病痛而說。四、第一義悉檀。即稱理而說也。)如樊遲問仁。子曰:“愛人。”問知。子曰:“知人。”世界悉檀也。答子貢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為人悉檀也。答司馬牛曰:“仁者其言也訒。”答樊遲曰:“仁者先難而後獲。”對治悉檀也。答顏淵曰:“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第一義悉檀也。

可以說,馬一浮是晚清以來,中國現代學者當中佛學造詣最深湛的一位。他的佛學造詣之高,間或使得身邊同修之人,不乏有出世修行的念頭,其中最為人所知的,就是李叔同削髮而為弘一法師。還有一位叫彭遜之的同修,馬一浮並不贊成其出家,後來彭出家卻沒能戒掉貪嗔癡,和寺裡的小僧人吵架,又憤而離寺還俗。其間馬一浮對彭的家庭子女勤加撫養,多方照顧。

在複性書院,馬一浮曾經給弟子講,如果以大乘佛學來解釋儒學義理,“彼此印證”,可以說“無往而不合”。他還透露自己的功夫秘技,自己所以對聖賢語言尚能知得下落,就是因為“從此得來”。

如果說,講學內容只能算“言曰從”,只是為了幫助後學建立學問,那麼馬一浮先生在講學和書信之外,大量的詩作和書法,是他學問圓融精深的另一個載體。馬一浮曾經對人講,你看我的詩,就會瞭解我的學問。誠然,其詩其書呈現的是先生學問精神中最生動的一面。可惜,如熊十力評價:“馬一浮的學問,能參百家之奧。其特別之表現在詩,後人能讀者幾乎等於零也。”

1962年,胡蘭成在日本報章上發表文章《當代大儒馬一浮》:“近從家鄉來者口中聽聞,馬一浮在杭州健康無事。馬一浮先生今已八十餘歲,乃一代卓絕之大儒,而其隱含于心的黃老精神,則可比西漢揚雄,又有似五代陳摶。”1967年,一代儒宗馬一浮病逝於杭州。“吾詩當傳,恨中國此時太寂寞耳。”自撰的墓誌銘早已在1958年寫好:

……

惟適性以盡命兮,如久客之歸休。

委形而去兮,乘化而遊。

蟬蛻於茲壤兮,依先人之故丘。

身與名其俱泯兮,曾何有夫去留。

對於教育,馬一浮自有自己的理想,根據前述,也可叫做理性:“聚三十歲以下粗明經術小學,兼通先秦各派學術源流者一二百人,甄

選寧缺勿濫,優給廩餼,供給中外圖籍,延聘老師宿儒及外國學者若干人,分別指導。假以歲月,使於西洋文字精通一國,能為各體文詞,兼通希臘、拉丁文,庶幾中土學者可與世界相見。國本初張,與民更始,一新耳目。十年、廿年之後,必有人材蔚然興起,此非一國之幸,亦世界文化溝通之先聲也。”

國難當頭,政府始有保國保種乃至保儒的想法。國民政府撥了一筆款項,支持創辦書院,行政院院長孔祥熙發電報,請馬一浮入川主持。馬一浮有言在先:“書院之設,為專明吾國學術本原,使學者得自由研究,養成通儒,以深造自得為歸。譬之佛家有教外別傳,應超然於學制系統之外,不受任何制限。”馬一浮提出,書院的經費必須完全是來自社會捐贈。政府撥給的款項,僅被視為一種社會性的捐款,以保證不受官方的干涉。在他看來,書院必須獨立存在,如果有國家權力的參與,必將轉而為世俗的政治目的服務,書院的根本宗旨也就失落了。對此,國民政府沒有表示異議,允諾“始終以賓禮相待”。

熊十力也是參與創辦書院的元老。在熊十力看來,創辦書院是一件大事,書院應該由國家主辦,搞得像模像樣,保證充足的資金,擴大招生,並為學生的出路考慮,即對口就業;馬一浮卻低調得多,強調山林佛道般地辦學,自己出山講學已是不得已而為之,所以堅持書院的獨立性,不受政府機關的支配,學生寧缺毋濫,出路問題自己解決,強調書院不是謀出路的工具。書院開始招生,共有八百多人報名。遴選之下,只招了三十多個學生,教師、教工、雜役,總共六十多人。馬一浮的固執佔據了上風,熊十力離開樂山,二人早年的親密無間就此告一段落。

樂山烏尤寺已找不到舊日複性書院的蹤影

西湖隱士

複性書院所在四川樂山烏尤寺,離馬一浮的出生地仁壽不遠。1883年馬一浮出生時,其父是仁壽知縣,但馬一浮只在仁壽、成都長到6歲,便舉家遷回祖上原籍浙江上虞。馬一浮晚號“蠲叟”,似在感念回報故地。

馬一浮九歲能誦《楚辭》《昭明文選》,十六歲參加紹興縣試,與周作人、周樹人等同考,榜列第一,並被浙江巨紳湯壽潛看中,選為東床,與湯壽潛的女兒結婚。1901年,馬一浮的父親、二姐、妻子相繼去世,年方二十的馬一浮自此終身不娶,也為此深得湯府的厚愛與支持。湯壽潛是縱橫清廷和商界的實業家,清末著名的立憲派人物,辛亥時被推舉為浙江軍政府都督。戊戌變法後科舉廢,馬一浮到上海學習英法拉丁文,與謝無量、馬君武等創辦《二十世紀翻譯世界雜誌》,向國人譯介西方文化。後又受聘於清政府,前往美國的清廷美國留學生監督公署任職,一年時間,飽讀了《亞里斯多德政治學》《佛教原理論》《日爾曼社會主義》《社會平權論》等書,流連于黑

格爾、赫胥黎、達爾文、孔德、拜倫、但丁、莎士比亞、康得,遍涉修辭學、倫理學、心理學等等。

馬一浮紀念館在西湖花港觀魚公園內,地處蘇堤映波橋畔,瀕臨西南湖的蔣莊。蔣莊原名小萬柳堂,原為無錫廉惠卿別業,蔣國榜購得後改建,俗稱蔣莊

馬一浮後又赴日本學習日文和德文,並將一部德文版馬克思《資本論》帶回中國自己閱讀,此時是1904年,馬一浮是將馬克思《資本論》引進中國的第一人。

但從24歲起,馬一浮從西學中跳脫出來,寄居杭州外西湖廣化寺,廣讀36400餘冊《四庫全書》,32歲于民國初年的變局中,潛心於《論語》及程顥、程頤的伊洛之學,並在當世後世的時代社會變遷中,堅持經不可廢,並因與潮流不合而遺世獨立。

如此稟賦超然學貫中西,又何以在而立之年重返國故,終成一代大儒?要知孔子“知不務多,而務審其所知”之後,乃是下文“行不務多,而務審其所由。言不務多,而務審其所謂”。馬先生說:“對於現在,不僅判斷,卻要據自己判斷去實行,故屬於行得多。對於未來,所負責任較重,乃是本於自己所知所行,以為後來做先導,是屬於言得較多。”馬一浮的由博覽世界轉而貫通理學而成一代宗師,代表的是其對未來的判斷。在此馬先生提出佛教的因果律,認為自然界、人事界,皆不能外於因果律,絕無無因而至之事,現在事實是果,其所以致此者,非一朝一夕之故,這就是因。秉持因果律,學者的眼光會放得長遠,十年二十年只能算近因,一二百年之上才能算遠因。而以現在為因,未來亦必有果。今日人們的言論,不管是對於現實社會的滿意或者不滿,感覺其尚有不善或不美,皆可影響未來。馬一浮認為所以要“審其所謂”,必須選擇精當,不可輕易亂講話。抗戰末期,南懷瑾到複性書院探訪馬一浮,就聽他說,年輕時輕易寫作,回顧起來,很想自己把它燒毀。

馬一浮紀念館

從二十多歲到五十多歲,馬一浮棲居杭州孤山,漸漸成為一位長髯飄飄的國學大師、書法高人。其間有蘇曼殊來訪,記錄“此間有馬處士一浮,其人無書不讀,不慧曾兩次相見,談論娓娓,令人忘饑也。”同鄉後學胡蘭成也來訪。又有好友李叔同與之共同研究佛學,李叔同終於在杭州虎跑定慧寺出家。任教于北京大學的梁漱溟以後學自居訪問馬一浮,他的同事熊十力後也前來拜訪,三人結為至交。熊十力來訪時二人素無往來,以著作《新唯識論》的手稿投書求見,50歲的馬一浮對熊十力《新唯識論》倍加推崇,興奮地親自回訪熊十力,為之作序。

學界都知道杭州有一位世外高人馬一浮,並且總是拒絕外界的講學出山之邀。1936年竺可楨任浙江大學校長,兩次登門拜訪,又托先生左右好友代為遊說,希望延請先生任教。馬一浮給中間人寫信回復說:“弟平日所講,不在學校之科,亦非初學所能喻。誠恐扞隔不入,未必有益,不如其已,非以距人自高也。今竺君複再三挽人來說,弟亦不敢輕量天下士,不復堅持初見。因謂若果有學生向學真切,在學校科目系統之外,自願研究,到門請業,亦未嘗不可。”其實等於提出了要求,可以出山講學,但不願意受到學校學科的束縛和限制。並且提出,不是到大學當“教授”“老師”,必須以“大師”之名以待。

《竺可楨日記》記載了此事並讓我們得以瞭解此事的下文:“據張雲一浮提出一方案,謂其所授課不能在普通學程以內,此點餘可允許,當為外國的一種Seminar(研究班課程)。但一浮並欲學校稱其謂國學大師,而其學程為國學研究會,則在座者均不贊同,餘亦以為不可。大師之名有類佛號;名曰會,則必呈請黨部,有種種麻煩矣。餘允再與面洽。”直至抗戰開始,大家患難之交,難民馬一浮也需要有個工作,而流徙中的大學行政制度也不那麼嚴格,雙方方才達成一致,因此有了馬一浮於學科體制外講學于南遷中浙江大學的《泰和會語》《宜山會語》。

六藝之學

馬一浮先生順應因緣,不講學則已,講學則系統托出自己的畢生心血與成就,也是馬一浮學術思想的核心內容——楷定國學於六藝之學。馬先生說:“現在要講國學,第一須楷定國學名義。……舉此一名,該攝諸學,唯六藝足以當之。六藝者,即是《詩》《書》《禮》《樂》《易》《春秋》也。此是孔子之教,吾國二千餘年來普遍承認一切學術之原皆出於此,其餘都是六藝之支流。故六藝可以該攝諸學,諸學不能該攝六藝。今楷定國學者,即六藝之學,用此代表一切固有學術,廣大精微,無所不備。”

一錘定音,馬一浮終結了長時間以來學界對“國學”定義的眾說紛紜——如果說國學就是傳統文化,過於寬泛,因為傳統的人創造出的文化都叫傳統文化;如果認為國學等於儒學,又過於狹隘,因為中國一向以儒釋道三家並稱;如果規定國學就是儒釋道,又不能清楚地究其源頭。馬先生之“楷定”國學,卻不是為了搶佔話語權的“確定”,他說:“學問,天下之公,言確定則似不可移易,不許他人更立異義,近於自專。今言楷定,則仁智各見……”

馬一浮篆刻

及至複性書院開課,院名“複性”,表達了馬一浮教育思想的精准定位,他說:“學術,人心所以紛歧,皆由溺于所習而失之,複其性則然矣。複則無妄,無妄即誠也。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教之為道,在複其性而已矣。今所以為教者,皆囿于習而不知有性。故今揭明複性之義,以為宗趣。”教育從來都是吵吵嚷嚷的大論壇,喧囂者都是執著于自己所習而迷失了方向,教育的真諦在於“複性”。

複性書院的課程設置,由馬一浮精心擬定,能清晰地反映出他的思想架構:首先是“群經大義”,闡發六經的精義,用六藝統攝一切文化;然後繼之以“四科”:玄學、義學、禪學、理學。這四者在不同程度上都融合了儒、釋、道三教思想的精髓。另外,書院還擬開設西方哲學一科,以期對西方的思想文化也能夠有所旁通。

馬一浮認為國學就是六藝之學,是我們這個現代民族國家最古老的學術文化源頭。這個學術文化源頭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尤其是在民族、國家或者更大的群體遇到如何生存與發展的問題時,將會統領人心,做出最自然、最合理、最實在的歷史選擇,看起來偶然的選擇,其實在各民族學術文化源頭中,早已涵蘊,此“即吾人自所具有之義理”,“義理雖為人心所具有,不致思則不得,故學原於思”,所以一切道理,一切德性,皆在為一心所具有,應該代代傳承,永遠開發而更新。因此,我們應對學術文化之源頭(六藝之學)不斷適時思考,以推進學術文化之“日新”,此乃千古不易之真理。因此,馬先生所說的“六藝該攝一切學術”是就其根源,應適時開發,日日新,又日新。所以馬一浮先生說:“六藝之道是前進的,決不是倒退的,均勿誤為開倒車;是日新的,決不是腐舊的。”

馬一浮曾喟然長歎:“世界無盡,眾生無盡,聖人之願力亦無有盡。人類未來之生命方長,歷史經過之時間尚短,天地之道只是個‘至誠無息’,聖人之道只是個‘純亦不已’,往者過,來者續,本無一息之停。此理決不會中斷,人心決定是同然。”

1931年冬,馬一浮與姐姐(右一)一家在杭州延定巷寓所合影

明心盡性

在複性書院的籌備過程中,蔣介石曾于重慶有幸得以宴請馬一浮,並且請教時局之勢、治國之道。馬一浮沒有推卻,思量再三說道:“唯先儒有兩句話可以奉告:唯誠可以感人,唯虛可以接物,此是治國的根本法。”實際上,蔣公如果聽過馬先生在浙江大學講課,立國之理是講得清楚明白的。中國古來的傳統,歷來是文教之治,讀書人在庶民之上,言傳身教,以達到治理社會的示範效果。但馬一浮指出“讀書而不窮理,只是增長習氣。察識而不涵養,只是用智用私。”讀書要學而時習之,窮盡道理,“心能入理,便有主宰。義理為主,此心常存。”讀書人讀書一定要過這一道坎,才能避免私心滿溢,人心“攀援馳逐,意念紛飛,必至昏昧。”以昏昧之心,處理面對的事情,就真的是謬以千里了。相反,若讀書而窮理,察識而有涵養,“涵養愈深醇,則察識愈精密。見得道理,明明白白,胸中更無餘疑。一切計較利害之私,自然消失。逢緣遇境,隨處皆能自主,皆有受用,然後方可以濟艱危,處患難,當大任,應大變……”馬先生還說過:“古人之書固不可不讀,須是自己實去修證,然後有入處,否則即讀聖賢書亦是枉然。”這就揭示了中國的文教傳統,自堯舜禹三代以後,沒有從根本上造福古老中國的原因。

“始于立國,終於化成天下,須從一身之言行做起”,“從自己心體上將義理顯發出來,除去病痛,才可以為立身之根本。知道立身,才可以為立國之根本。一切學術以此為基,六藝之道即從此入。”義理圓融之後,馬一浮先生又回到六藝之道,回到學術本身。所以馬先生被稱為融會貫通的理學家,相比之下,熊十力在貫通學理方面就稍顯“理障”,而梁漱溟則過多糾結於學問的經世致用,難以自拔。

綜觀馬一浮先生一生的著作,約有300萬字,其中最重要的是《泰和會語》《宜山會語》《複性書院講錄》和《爾雅台答問》四種,這些著作都是馬先生述而不作的講課或書信答問輯錄,從形式上等同於孔子

《論語》,或釋迦牟尼佛教言。

1957年5月,周恩來陪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伏羅希洛夫拜訪馬一浮,左一為省長沙文漢,左二周恩來,左三蔣國榜,蔣莊。當時杭州報紙有很多宣傳。

君子不器

在馬一浮上述講課或書信中,隨處可見引用佛經的痕跡,多處講到儒佛相通。先生說:“儒佛等是間名,心性人所同具,古來達德,莫不始於知性,終於盡性。”“《華嚴》可以通《易》,《法華》可以通《詩》,苟能神會心解,得意忘言於文字之外,則義學、禪學悟道之言,亦可以與諸儒經說大義相通。”儒佛在馬一浮看來不僅相通,他甚至認為,只有從佛學裡翻過跟頭的人,真正體悟了世間皆苦,懂得因果律而擁有慈悲之人,才有可能真正瞭解儒學。

馬一浮在複性書院講《論語大義》,以孔門弟子問仁孔子有不同的回答為例,說明孔子“鹹具四種悉檀,此是詩教妙義”——

(四悉檀者,出天臺教義。悉言遍,檀言施,華梵兼舉也。一、世界悉檀。世界為隔別分限之義。人之根器,各有所限,隨宜分別次第為說,名世界悉檀。二、為人悉檀。即謂因材施教,專為此一類機說,令其得入,名為人悉檀。三、對治悉檀。謂應病與藥,對治其人病痛而說。四、第一義悉檀。即稱理而說也。)如樊遲問仁。子曰:“愛人。”問知。子曰:“知人。”世界悉檀也。答子貢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為人悉檀也。答司馬牛曰:“仁者其言也訒。”答樊遲曰:“仁者先難而後獲。”對治悉檀也。答顏淵曰:“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第一義悉檀也。

可以說,馬一浮是晚清以來,中國現代學者當中佛學造詣最深湛的一位。他的佛學造詣之高,間或使得身邊同修之人,不乏有出世修行的念頭,其中最為人所知的,就是李叔同削髮而為弘一法師。還有一位叫彭遜之的同修,馬一浮並不贊成其出家,後來彭出家卻沒能戒掉貪嗔癡,和寺裡的小僧人吵架,又憤而離寺還俗。其間馬一浮對彭的家庭子女勤加撫養,多方照顧。

在複性書院,馬一浮曾經給弟子講,如果以大乘佛學來解釋儒學義理,“彼此印證”,可以說“無往而不合”。他還透露自己的功夫秘技,自己所以對聖賢語言尚能知得下落,就是因為“從此得來”。

如果說,講學內容只能算“言曰從”,只是為了幫助後學建立學問,那麼馬一浮先生在講學和書信之外,大量的詩作和書法,是他學問圓融精深的另一個載體。馬一浮曾經對人講,你看我的詩,就會瞭解我的學問。誠然,其詩其書呈現的是先生學問精神中最生動的一面。可惜,如熊十力評價:“馬一浮的學問,能參百家之奧。其特別之表現在詩,後人能讀者幾乎等於零也。”

1962年,胡蘭成在日本報章上發表文章《當代大儒馬一浮》:“近從家鄉來者口中聽聞,馬一浮在杭州健康無事。馬一浮先生今已八十餘歲,乃一代卓絕之大儒,而其隱含于心的黃老精神,則可比西漢揚雄,又有似五代陳摶。”1967年,一代儒宗馬一浮病逝於杭州。“吾詩當傳,恨中國此時太寂寞耳。”自撰的墓誌銘早已在1958年寫好:

……

惟適性以盡命兮,如久客之歸休。

委形而去兮,乘化而遊。

蟬蛻於茲壤兮,依先人之故丘。

身與名其俱泯兮,曾何有夫去留。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