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雷山縣:小針線“繡”出致富路

今年一月, 政協第九屆雷山縣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的會場裡, 國家級“非遺”苗繡傳承人、省級“非遺”苗繡傳承人、雷山縣政協委員、高級刺繡師張桂英穿著秀麗的苗裝引人矚目, 今年45歲的她, 用手中小小的繡針帶著苗鄉的姐妹, 繡出一件件華美的苗服, 為苗鄉女子鋪出一條絢麗的致富路。

張桂英出生在雷山縣永樂鎮岩寨村, 長在苗鄉讓她學成一手刺繡的絕活。 從小張桂英就喜歡穿苗裝, 對民族服飾上美麗的圖案和花紋愛不釋手, 不論在上學或外出趕集都身著苗族服裝(花衣)。 她從小就愛好苗族刺繡工藝,

經常利用雙休日和節假日向母親和大姐學習穿針繡朵。

有了一定積蓄後, 張桂英想, 何不帶著本村姐妹一起從事刺繡, 讓大家都多增加一份收入, 同時也讓苗族的刺繡文化傳承下去。 於是她組織10位元苗族姐妹每天中午集中在她家刺繡。 通過張桂英的組織動員後, 陸續到她家取經學藝的姐姝達20人。 在張桂英的精心指教下, 現這20位繡娘都學會了苗繡技能並跟她領取原材料帶回家刺繡。 岩寨村村民張啟蘭、楊勝芬感激地說:“桂英帶動我們發展刺繡產業後, 現在我們搞刺繡, 既解決勞動就業, 年均也有七、八千元的收入, 又能安心地照顧家人, 一家老小都高興。 ”

目前, 有不少學員到她的服飾店學習刺繡技藝。 經過她的精心指導,

學員基本學會了穿針繡朵, 並且繡出大批苗家刺繡作品。 為了給她們找銷路, 張桂英與繡娘簽了“訂單”, 她們繡出成品後交給張桂英統一銷售。 他們繡出的苗繡產品有:盛裝、便裝, 苗族花邊、花圍腰、花背帶、花帽子、花布鞋等。 每年由張桂英組織成品銷售盛裝達35套, 每套均價為10000元至20000元;便裝60套, 每套均價達2000元至3000元;背帶1000件(床), 每件售價800元;其它刺品200件, 每件售價300元至500元。 全年總收入50多萬元, 純收入14萬元。 由於苗繡技藝精湛, 她的民族服飾店生意紅紅火火。

2007年10月, 張桂英被貴州省文化廳命名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雷山苗繡代表性傳承人”;2014年4月20日, “榮獲省級高級工藝美術師”稱號;2017年12月28日, 她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苗繡代表性傳承人”。

2010年2月, 張桂英把自己繡制的苗族盛裝、苗繡花邊、苗繡圍腰、苗繡背帶、苗繡帽子、苗繡布鞋等作品隨同省文化廳相關領導到法國、比利時、荷蘭等國家和地區展銷, 深受海外顧客的喜愛, 產品一售而罄, 作品得到了社會和市場的認可。

張桂英的刺繡作品在省內外各項比賽中多次獲獎。 現在她正在積極進行產品改良, 將原來過於繁複的苗繡圖案簡化, 擴大規模批量生產, 產品種類也從絲巾、服飾類擴展到床上用品和旅遊用品等領域。

“近年來, 在政府的幫助下, 我們苗繡取得了很好的發展。 今後我將繼續努力, 繡出更美的苗族服飾讓更多顧客愛上我們苗繡。 現我作為國家、省級‘非遺’苗繡傳承人和縣政協委員,

更要培養一批新時代刺繡技藝人才, 促進創業帶動就業, 進一步挖掘、傳承、保護、開發雷山刺繡行業, 促進刺繡行業快速發展, 把刺繡工藝代代傳下去。 ”張桂英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