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房產>正文

房企資金比臉都乾淨,2018年要喝一壺了!

不出所料, 部分銀行已經停止受理房企新增授信, 甚至有一部分銀行都關上了開發貸的大門。 據銀行人士透露, 哪怕是沒有接到類似停止開發貸或新增授信的通知或規定, 現在的相關業務也比原來收緊了不少。 漸商銀行杭州分行的前車之鑒猶在, 在此當口, 沒有銀行可以輕舉妄動。 據說部分銀行早早啟動了對房企的分級管理, 並且制訂了相關的量化指標。 同時信託房地產融資或或能是重點監控對象, 因為去年信託類的融資呈現上升趨勢。 而房產信託迫於壓力而不得不精心挑選對象,

以質取勝。

樓市調控的主旋律沒變, 嚴管和審慎成為主流, 導致信託融資業務愈加鬆緊。 所以房產融資, 今年會比去年還要難!

銀監會1月13日印發的《關於進一步深化整治銀行業市場亂象的通知》中明確指出:針對那些違反房地產行業政策的銀行:直接或變相為房地產企業支付土地購置費用提供各類表內外融資,

或以自身信用提供支援或通道;向“四證”不全、資本金未足額到位的商業性房地產開發專案提供融資……。 由此可以得出結論, 那些小房企今年會很難熬。 因為一旦實行分級和細化, 佔有優勢的只能是龍頭, 據說銀行利率優惠只給排名前20的房企。 那些小房企如果級別過底, 將不堪設想。

與此相對應的是, 土地流標已經不再稀奇。 以北京為例, 僅2018年1月份, 就已經流拍三幅宅地了。 昨日, 豐台區一宗起價高達63億元的涉宅地塊因無房企報名而最終流拍。 25日四環邊白盆窯兩宗地塊因無企業報名流標。

土地市場降溫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而降溫的背後, 是限價, 限售, 限貸。 房企且不說是否有資金, 單單就高價土地的風險就已經是無須多言了。 所以, 抱團拿地反倒成為了一道風景線。 分擔操作風險。 最重要的就是, 可以分攤資金壓力。

記得去年12月份, 小編特意發文說明, 萬科等地產頭龍紛紛轉向了房產租賃市場, 由於租賃有政策方面的側重和支持,

因此, 銀行授信的操作空間也更加寬泛。 從出賣到出租的轉變, 也是授信方向的改變。 更是授權效率的轉變, 據傳相關房產租賃專案審批尺度和速度明顯放寬。

如果我沒有記錯, 整個2017似乎沒有地產企業進入IPO吧?

洗牌, 以組合拳的方式,

在不知不覺間已經開始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