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房產>正文

2018年,每個地產人都應該是成本總!這6個錯,房企犯1個就可能破產

過去的2年, 在地產行業, 我們已經看到了很多收購案例, 還有一些破產案例, 其中不乏中等規模的房企。

房企被收購或者破產, 背後的原因很複雜。

明源君認為, 不管原因多麼複雜, 其最終的表現, 一定是資金鏈的斷裂, 是財務出了問題。

房地產的金融屬性本來就很強。 2018年, 這種屬性將進一步加強, 每個地產人都應該站在成本總的角度, 來思考問題。

為什麼呢?其實如果深入想想, 你就會發現:

過去1年大部分行業、政策變化帶來的問題, 最終都會轉化為成本的問題、財務的問題。

換句話說, 如果在成本思路上有突破,

大部分行業、政策變化帶來的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明源君下面列舉週期、現房銷售、存量等6個行業劇變, 來說明這個問題。

應對這6個變化的時候, 都需要用到成本思維, 而只要犯一個方向性的錯誤, 就可能破產……

01

在長週期慢增長下擴張

必須有可以穿越週期的錢

當下的地產行業, 馬太效應嚴重, 很多房企認為“規模就是一切”。

2017, 融創在努力沖規模、努力並購, 一些中型房企, 把融創作為風向標, 自詡“小融創”, 也大量買地、收並購。

他們中的少數, 在2017已經出現問題。 還有一些, 則將在2018和之後出現問題, 最終可能不得不把自己賣給融創等巨頭。

為什麼?他們對自己和融創之間的能力差距認識不足。 特別是“穿越週期的能力”認識不足。

孫宏斌在2016年年底的一次演講中說的很清楚:

“在經濟下行壓力大的時候, 有很多並購的機會。 誰能借更多的錢、更便宜的錢、更長的錢, 可以穿越週期的錢, 就有很大的優勢。 如果有這個機會不去做, 反而減杠杆那是不對的。 ”

可惜許多房企只看到了自己希望有的“機會”, 而沒有看到“穿越週期的錢”這個前提。

什麼樣的錢可以“穿越週期”?

錢要“穿越週期”, 有2個前提條件:一個是利息很便宜;另一個是還錢期限比較長。

如果你借到的錢年利息只有2, 杠杆不高, 而且10年後才需要還, 那麼這筆錢就能穿越週期。

因為, 房價的上漲即使很慢, 算上CPI, 也必然能覆蓋你的財務成本, 你不怕等待整個週期, 還有繼續加杠杆的能力。

如果你借錢的利息是15,

杠杆很高, 2年後就要還, 這個錢肯定不能穿越週期。

因為中央不希望房價大起大落, 房價每年漲幅會低於15%, 等得越久虧得越多, 杠杆越高越危險。 你唯一的選擇, 可能就是快周轉。 但如果你拿地太貴, 再遇到限價等調控政策, 馬上就賣可能也是虧本。

無法快周轉也無法等待的項目, 資金鏈就會出現問題, 這樣的項目多幾個, 這家房企就會出問題。

當然, 上面這2個是比較極端的簡單例子, 大部分房企的利息和還款期限, 介於這2者之間。 你家的錢是否能穿越週期, 你可以算算看。

你可能會問, 怎樣才能借到便宜的、可以穿越週期的錢?主要有二個管道:

一、提高信用等級

在海外融資一般都是依據企業的信用等級來算成本, 信用等級越高、年利息越少。 民營企業低到3--5個點的, 基本已經是極限了。

而一些國有房企享受主權評級待遇, 有的國企只有2點幾。

在國內, 還有一個市場, 是隔夜貸款周轉市場。 今天借錢, 明天就還, 年化利息只有1.8----2.8。 這幾乎是國企獨享的。 這個市場也不小, 如果迴圈起來,

就可以有一筆長期使用的錢。

二、金融創新, 比如內保外貸、外保內貸

內保外貸就是國內銀行出“保函”和國外的金融機構借款, 之後再通過合法的管道, 讓國內的公司拿到這筆錢。

國內出保函有三種擔保:拿錢擔保、資產擔保、信用擔保, 其中純資產抵押最好。 內保外貸的財務成本, 大約由四部分構成:利息(0.5--1.5)、國外手續費(0.6--1.8)、國內手續費(0.6—1.5)、貿易費用。 最終的成本可能會低於2.5。

外保內貸是公司向境外機構申請開具融資性的擔保函, 最終財務成本可能也很低。

02

現房銷售越來越多

要學會“慢周轉”賺錢

即使拋棄週期的因素, 以後做快周轉也越來越難了。

為什麼呢?因為很多土地銷售的時候就規定了要“現房銷售”。 而且這個政策還在進一步推廣。

如果要現房銷售,多層最快可能要10個月,高層可能要1年以上。北方寒冷,可能要更長時間。

慢周轉、中周轉,與快周轉的盈利模式,是完全不同的。

1、 快周轉的核心,是要盡可能節省財務成本、提高資金效率;

2、 慢周轉、中周轉的核心,是要讓每一天的時間,都產生高價值,最終能夠變現。

中周轉的核心模式,是耐心打磨產品,獲取溢價。如果能做豪宅的,堅決做豪宅。

而慢周轉中最有代表性的模式,就是“城市運營”。

“城市運營”就是在一個比較大的、還沒有怎麼發展的區域,參與規劃、長期經營、獲取回報。

城市運營產生的三大紅利包括:

1、城市發展紅利:完全屬於開發商

做城市運營商,能以相對低廉的價格獲得土地,許多時候還可以獲得政府的“返利”。

對於城市運營商來說,雖然進入的區域需要從頭建設,但所有的溢價都歸自己所有。

比如里安在20年前,拿下現在上海新天地附近的地塊做城市運營,把整個街區都打造得很有文化。旁邊的“翠湖天地”住宅區2002年6月7月開始銷售,每平方米售價就高達17000~25000元,而當時周邊同類項目價格還不到8000,溢價100%。

2、租金、服務、投資紅利:非常穩定,可以抵禦週期性風險

上海新天地經過20年培育,租金收入是非常好的。年平均投資收益率達到了8%至10%,高於上海優質零售商業地產年均7%~8%的收益率。而整個里安持有商業、辦公等,2016年租金和相關收入達到17.16億,2017年上半年租金和相關收入為9.46億。

持有從短期來說或許賺得少,增加成本,但是它有持續現金流,有穩定現金流就可以用來貸款,在危機時刻還能起到挽救公司的作用,這個成本是沒辦法計算的。

當然,長期持有優質資產,還可以產生別的紅利,明源君下面繼續來說……

03

自持地塊越來越多

存量時代來臨

成本人要自己“洗腦”

開發時代,盈利模式主要就是賣房,賣得越快越好。而現在,很多地塊“只租不售”,還有的“半租半售”。

事實上,自持未必是件壞事。

存量時代,優質資產就是要長期持有,按照增量的邏輯迅速賣掉反而虧了。

一位地產老闆說,自家房企從做住宅改做產業地產的時候,原有團隊的思維無論如何也改造不過來。最後沒辦法,只好打亂原有團隊,在異地組成新團隊,“洗腦”一年,才完成轉型。

明源君覺得,要完成盈利模式的轉變,房企老闆、房企成本人們可能也得自己“洗腦”。

持有的盈利模式,說簡單也簡單:

一是靠租金;二是靠物業增值;三是靠運營服務收入;四是靠投資相關項目。

這4種盈利模式,互相補充,比如運營服務的好、入駐的相關項目好,租金就會上升,物業就會增值。

如果運營得好,當然是持有越久賺的越多:

1、 按現在房價算,公寓的租金回報比可能是3%,但是如果你是3年前就持有的,當時房價比較便宜,按當時成本算現在的租金回報比已經變成了7%。

2、 10年前、3年前持有一個房子到現在,物業增值了多少,大家心裡都有數。

3、 服務賺錢,當然是時間越久客戶粘性越高,盈利模式越成熟。

4、 如果入駐、入住的公司、個人是經過篩選的,投資給他們當然更容易獲得成功,租金也可以溢價。

明源君下面舉3個例子來說明持有的價值:

❶ 恒隆在香港上市,市值八九百億港幣,它其實持有的物業不怎麼多。新鴻基2016財年的銷售收入為407.9億港幣,淨利潤334億港幣,目前市值更是高達3679億港幣,因為它玩的是租售並舉的模式!

❷ 北京國貿三期30年不聲不響幹了100萬平米,現在估值超過1500億。但是它沒有銷售額。

❸ 美國許多資產管理公司一管理就是幾百上千億美金的資產,西蒙地產市值高達520億美金。而開發商的市值高的,也就一百多億美金。

當然,有的地產人會說:上市畢竟是少數人的事情,如果規模沒有那麼大,按10年、20年來回收投資,太慢,還是虧了。其實現在,不管你的規模如何,你的身份如何,只要經營的好,都可以發行REITs……

目前在國內已經或確定發行存量REITs的有三家:新派、保利、旭輝。

其中新派是租賃企業、保利是國資房企、旭輝則是民營房企。新派的數位雖然很好看,但是規模其實並不大。

這三者幾乎涵蓋了所有可能做公寓、做存量的企業類型。

REITs的本質是什麼?為什麼說它可以變現?這個要分類型來說。

第一種REITs是權益型的,一般來說要項目實現了盈利才能發行,類似於股份。

如果一棟公寓每年盈利是1000萬,那麼它就可以把自己20年(保利是18年)的盈利通過發行一次變現,發行總數為2億的REITs。

第二種REITs是抵押型的,類似於發債。

如果你家項目做得很好,你敢於持有。而項目在後續的運營中,又有了盈利。

那麼你就可以在項目建成的第二、第三年,通過發行權益型REITs,把未來20年的收益一次性變現。如果你家每年利潤有5%,那麼就全部變現了。

通過REITs變現和通過銷售變現,前期的成本投入思路也很不一樣,通過REITs變現核心在於每年的現金流和利潤,硬體之外,還有多個增長點:

舉例來說,社群做得好,投入不多,租金也可能大幅度上漲;服務做得好,投入不多,租金也可能上漲;在公寓裡開個便利店賣東西,銷售收入說不定比一層樓的租金還高……

而這些,日後都可以變現。

04

要把人力成本看成是投資

而不是消耗

房企管理費用裡,比較大的一塊就是工資獎金。

明源君想反復強調的是:千萬不要把人力投入看作成本消耗,這是一種投資,可能比拿地更重要的投資。

只有在人才身上的投資到位了,才不會拿錯地做錯產品,才能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而捨不得在人才身上投入的房企,一定會被對手擊潰。

在幾年之前,控制工資支出,是合理的。為什麼呢?有2個原因:

1、 當時大部分房企還在靠天吃飯,市場週期相對固定,全國一盤棋,競爭也沒現在這麼激烈。只要員工的能力達到合格值,企業就沒問題。

2、 當時千億都還是個夢想,大部分房企規模還在200億以下。而在這個規模下,能力特別強的總裁或董事長個人就可以參與所有項目的關鍵決策,企業完全在控制中。

而現在,時代完全不一樣了:

1、 地產行業每年變化都很大,不同地區分化的也很厲害,競爭激烈。明源君認為,現在不管是區域負責人還是一線地產人,都需要很強的個人能力,來隨機應變作出判斷,和對手拼刺刀。有很強個人能力的人,當然要給高工資。

2、 200億規模是個人管理的極限。200億以上,總裁就無法靠個人精力進行管控了。

也就是說,城市公司老總和其他員工都需要有更強的自我驅動,而有自我驅動的都是高級人才,當然需要發高工資。

中梁和旭輝都放話,要幫助高層管理者收入過億,中高層收入千萬,中層收入過百萬……

3、 人才已經成為稀缺資源。地產行業大合併大洗牌過程中,各種挖角大戰到處上演。一個人才三四年薪水就漲十幾倍並不鮮見。不給高薪你的人才分分鐘會被挖走。

05

給乙方的錢絕不是越少越好

過去,房企作為甲方拖欠乙方工程款、材料款,甚至克扣乙方費用,並不罕見。有的房企甚至利用比較長的賬期,做特殊的“供應鏈金融”,以欠款作為貸款的擔保,來賺錢。

但是,現在持續這樣做,就會有一些問題,為什麼呢?有2個原因:

1、 以前許多房企項目以剛需為主,是房子基本都能賣出去,客戶不會太挑剔。而現在,改善成為主流產品,競爭空前激烈,必須要選最好的乙方合作,而最好的乙方其實就那幾個。一次合作不愉快,以後合作的時間成本等等都會提高。

2、 拖欠工程款,會讓乙方沒有以後繼續合作的願望,那麼他們對於工程品質的終極標準,將只是驗收合格。而驗收合格之後,後續如果出現品質問題,將嚴重影響房企的口碑和品牌,也就不可能有老帶新了。

但如果反其道而行之,及時給工程款,甚至讓利給乙方,則將產生極好的後果,形成良性迴圈,最終反而可以降低成本。

以成都保利為例。保利現金流充足,能及時支付乙方費用,乙方就願意讓利。比如給別的公司服務,每平方11塊,給保利服務,每平方就只要7塊。每家乙方都讓利,加起來還是很可觀的,大幅降低了項目的成本。

而寧夏中房則創造了根據客戶投訴率發獎金的辦法:客戶入住一年後,投訴少、報修率低的專案評為優秀工程,並給施工單位每平米8-25塊錢的獎金,高的可以拿到上百萬獎金。所以中房項目的品質,在寧夏有口皆碑,節省下大筆行銷費用,還可以溢價。

06

要賺70年服務的錢

錢就不能只花在表面上

之前房企對成本有個說法,那就是“好鋼要使在刀刃上”,也就是說,花出去的每一分錢都要讓客戶感知到,而且還願意買單。

這個邏輯之前可能是成立的,可如果想長遠一些,如果你以後還要做服務、還要做養老,要在業主們身上“賺70年的錢”,這個邏輯就不能成立了。

大家都羡慕阿那亞的社群,有的開發商學阿那亞做社群,結果微信群成了房屋品質吐槽群,開發商疲於奔命也解決不了,最後社群就死了。

為什麼呢?之前很多開發商就是把配套當作行銷道具,房子品質也是得過且過。賣完房子,特別是3年、5年保修期一過,一切都和自己無關。

而阿那亞一開始就不是這麼想問題的……

阿那亞第一期專案馬寅是中途接手的,所以一開始問題還比較多。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馬寅認識到“前期所有耍滑頭省錢的行為,其實等於是在給日後的自己挖坑,所有的債都得還,而且得數倍的還”。

之後阿那亞就特別重視自己房子的品質,正像馬寅說的“一平米多投入2000塊錢,只要能溢價,很容易就把成本賺回來了,但是如果一平米多投入2000,那品質得有多好!”

房子,是開發商和業主之間最大的一次交易,是產生信任,和進行長期經營的基礎。

因為要長期運營,阿那亞也不強調把錢花在客戶能看到的表面,而是把大量的錢投入到隱蔽工程上。因為這些工程也是和未來的服務息息相關的,怎麼讓未來的物業更省錢、怎麼讓未來的服務更省錢,也是開發階段要做的事情。

而事實上,硬體好、配套好,客戶總能發現,這也是阿那亞老帶新達到90%的重要原因。

2017年,阿那亞自持的配套設施,基本實現了綜合盈虧平衡。為阿那亞從地產業轉型為服務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如果要現房銷售,多層最快可能要10個月,高層可能要1年以上。北方寒冷,可能要更長時間。

慢周轉、中周轉,與快周轉的盈利模式,是完全不同的。

1、 快周轉的核心,是要盡可能節省財務成本、提高資金效率;

2、 慢周轉、中周轉的核心,是要讓每一天的時間,都產生高價值,最終能夠變現。

中周轉的核心模式,是耐心打磨產品,獲取溢價。如果能做豪宅的,堅決做豪宅。

而慢周轉中最有代表性的模式,就是“城市運營”。

“城市運營”就是在一個比較大的、還沒有怎麼發展的區域,參與規劃、長期經營、獲取回報。

城市運營產生的三大紅利包括:

1、城市發展紅利:完全屬於開發商

做城市運營商,能以相對低廉的價格獲得土地,許多時候還可以獲得政府的“返利”。

對於城市運營商來說,雖然進入的區域需要從頭建設,但所有的溢價都歸自己所有。

比如里安在20年前,拿下現在上海新天地附近的地塊做城市運營,把整個街區都打造得很有文化。旁邊的“翠湖天地”住宅區2002年6月7月開始銷售,每平方米售價就高達17000~25000元,而當時周邊同類項目價格還不到8000,溢價100%。

2、租金、服務、投資紅利:非常穩定,可以抵禦週期性風險

上海新天地經過20年培育,租金收入是非常好的。年平均投資收益率達到了8%至10%,高於上海優質零售商業地產年均7%~8%的收益率。而整個里安持有商業、辦公等,2016年租金和相關收入達到17.16億,2017年上半年租金和相關收入為9.46億。

持有從短期來說或許賺得少,增加成本,但是它有持續現金流,有穩定現金流就可以用來貸款,在危機時刻還能起到挽救公司的作用,這個成本是沒辦法計算的。

當然,長期持有優質資產,還可以產生別的紅利,明源君下面繼續來說……

03

自持地塊越來越多

存量時代來臨

成本人要自己“洗腦”

開發時代,盈利模式主要就是賣房,賣得越快越好。而現在,很多地塊“只租不售”,還有的“半租半售”。

事實上,自持未必是件壞事。

存量時代,優質資產就是要長期持有,按照增量的邏輯迅速賣掉反而虧了。

一位地產老闆說,自家房企從做住宅改做產業地產的時候,原有團隊的思維無論如何也改造不過來。最後沒辦法,只好打亂原有團隊,在異地組成新團隊,“洗腦”一年,才完成轉型。

明源君覺得,要完成盈利模式的轉變,房企老闆、房企成本人們可能也得自己“洗腦”。

持有的盈利模式,說簡單也簡單:

一是靠租金;二是靠物業增值;三是靠運營服務收入;四是靠投資相關項目。

這4種盈利模式,互相補充,比如運營服務的好、入駐的相關項目好,租金就會上升,物業就會增值。

如果運營得好,當然是持有越久賺的越多:

1、 按現在房價算,公寓的租金回報比可能是3%,但是如果你是3年前就持有的,當時房價比較便宜,按當時成本算現在的租金回報比已經變成了7%。

2、 10年前、3年前持有一個房子到現在,物業增值了多少,大家心裡都有數。

3、 服務賺錢,當然是時間越久客戶粘性越高,盈利模式越成熟。

4、 如果入駐、入住的公司、個人是經過篩選的,投資給他們當然更容易獲得成功,租金也可以溢價。

明源君下面舉3個例子來說明持有的價值:

❶ 恒隆在香港上市,市值八九百億港幣,它其實持有的物業不怎麼多。新鴻基2016財年的銷售收入為407.9億港幣,淨利潤334億港幣,目前市值更是高達3679億港幣,因為它玩的是租售並舉的模式!

❷ 北京國貿三期30年不聲不響幹了100萬平米,現在估值超過1500億。但是它沒有銷售額。

❸ 美國許多資產管理公司一管理就是幾百上千億美金的資產,西蒙地產市值高達520億美金。而開發商的市值高的,也就一百多億美金。

當然,有的地產人會說:上市畢竟是少數人的事情,如果規模沒有那麼大,按10年、20年來回收投資,太慢,還是虧了。其實現在,不管你的規模如何,你的身份如何,只要經營的好,都可以發行REITs……

目前在國內已經或確定發行存量REITs的有三家:新派、保利、旭輝。

其中新派是租賃企業、保利是國資房企、旭輝則是民營房企。新派的數位雖然很好看,但是規模其實並不大。

這三者幾乎涵蓋了所有可能做公寓、做存量的企業類型。

REITs的本質是什麼?為什麼說它可以變現?這個要分類型來說。

第一種REITs是權益型的,一般來說要項目實現了盈利才能發行,類似於股份。

如果一棟公寓每年盈利是1000萬,那麼它就可以把自己20年(保利是18年)的盈利通過發行一次變現,發行總數為2億的REITs。

第二種REITs是抵押型的,類似於發債。

如果你家項目做得很好,你敢於持有。而項目在後續的運營中,又有了盈利。

那麼你就可以在項目建成的第二、第三年,通過發行權益型REITs,把未來20年的收益一次性變現。如果你家每年利潤有5%,那麼就全部變現了。

通過REITs變現和通過銷售變現,前期的成本投入思路也很不一樣,通過REITs變現核心在於每年的現金流和利潤,硬體之外,還有多個增長點:

舉例來說,社群做得好,投入不多,租金也可能大幅度上漲;服務做得好,投入不多,租金也可能上漲;在公寓裡開個便利店賣東西,銷售收入說不定比一層樓的租金還高……

而這些,日後都可以變現。

04

要把人力成本看成是投資

而不是消耗

房企管理費用裡,比較大的一塊就是工資獎金。

明源君想反復強調的是:千萬不要把人力投入看作成本消耗,這是一種投資,可能比拿地更重要的投資。

只有在人才身上的投資到位了,才不會拿錯地做錯產品,才能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而捨不得在人才身上投入的房企,一定會被對手擊潰。

在幾年之前,控制工資支出,是合理的。為什麼呢?有2個原因:

1、 當時大部分房企還在靠天吃飯,市場週期相對固定,全國一盤棋,競爭也沒現在這麼激烈。只要員工的能力達到合格值,企業就沒問題。

2、 當時千億都還是個夢想,大部分房企規模還在200億以下。而在這個規模下,能力特別強的總裁或董事長個人就可以參與所有項目的關鍵決策,企業完全在控制中。

而現在,時代完全不一樣了:

1、 地產行業每年變化都很大,不同地區分化的也很厲害,競爭激烈。明源君認為,現在不管是區域負責人還是一線地產人,都需要很強的個人能力,來隨機應變作出判斷,和對手拼刺刀。有很強個人能力的人,當然要給高工資。

2、 200億規模是個人管理的極限。200億以上,總裁就無法靠個人精力進行管控了。

也就是說,城市公司老總和其他員工都需要有更強的自我驅動,而有自我驅動的都是高級人才,當然需要發高工資。

中梁和旭輝都放話,要幫助高層管理者收入過億,中高層收入千萬,中層收入過百萬……

3、 人才已經成為稀缺資源。地產行業大合併大洗牌過程中,各種挖角大戰到處上演。一個人才三四年薪水就漲十幾倍並不鮮見。不給高薪你的人才分分鐘會被挖走。

05

給乙方的錢絕不是越少越好

過去,房企作為甲方拖欠乙方工程款、材料款,甚至克扣乙方費用,並不罕見。有的房企甚至利用比較長的賬期,做特殊的“供應鏈金融”,以欠款作為貸款的擔保,來賺錢。

但是,現在持續這樣做,就會有一些問題,為什麼呢?有2個原因:

1、 以前許多房企項目以剛需為主,是房子基本都能賣出去,客戶不會太挑剔。而現在,改善成為主流產品,競爭空前激烈,必須要選最好的乙方合作,而最好的乙方其實就那幾個。一次合作不愉快,以後合作的時間成本等等都會提高。

2、 拖欠工程款,會讓乙方沒有以後繼續合作的願望,那麼他們對於工程品質的終極標準,將只是驗收合格。而驗收合格之後,後續如果出現品質問題,將嚴重影響房企的口碑和品牌,也就不可能有老帶新了。

但如果反其道而行之,及時給工程款,甚至讓利給乙方,則將產生極好的後果,形成良性迴圈,最終反而可以降低成本。

以成都保利為例。保利現金流充足,能及時支付乙方費用,乙方就願意讓利。比如給別的公司服務,每平方11塊,給保利服務,每平方就只要7塊。每家乙方都讓利,加起來還是很可觀的,大幅降低了項目的成本。

而寧夏中房則創造了根據客戶投訴率發獎金的辦法:客戶入住一年後,投訴少、報修率低的專案評為優秀工程,並給施工單位每平米8-25塊錢的獎金,高的可以拿到上百萬獎金。所以中房項目的品質,在寧夏有口皆碑,節省下大筆行銷費用,還可以溢價。

06

要賺70年服務的錢

錢就不能只花在表面上

之前房企對成本有個說法,那就是“好鋼要使在刀刃上”,也就是說,花出去的每一分錢都要讓客戶感知到,而且還願意買單。

這個邏輯之前可能是成立的,可如果想長遠一些,如果你以後還要做服務、還要做養老,要在業主們身上“賺70年的錢”,這個邏輯就不能成立了。

大家都羡慕阿那亞的社群,有的開發商學阿那亞做社群,結果微信群成了房屋品質吐槽群,開發商疲於奔命也解決不了,最後社群就死了。

為什麼呢?之前很多開發商就是把配套當作行銷道具,房子品質也是得過且過。賣完房子,特別是3年、5年保修期一過,一切都和自己無關。

而阿那亞一開始就不是這麼想問題的……

阿那亞第一期專案馬寅是中途接手的,所以一開始問題還比較多。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馬寅認識到“前期所有耍滑頭省錢的行為,其實等於是在給日後的自己挖坑,所有的債都得還,而且得數倍的還”。

之後阿那亞就特別重視自己房子的品質,正像馬寅說的“一平米多投入2000塊錢,只要能溢價,很容易就把成本賺回來了,但是如果一平米多投入2000,那品質得有多好!”

房子,是開發商和業主之間最大的一次交易,是產生信任,和進行長期經營的基礎。

因為要長期運營,阿那亞也不強調把錢花在客戶能看到的表面,而是把大量的錢投入到隱蔽工程上。因為這些工程也是和未來的服務息息相關的,怎麼讓未來的物業更省錢、怎麼讓未來的服務更省錢,也是開發階段要做的事情。

而事實上,硬體好、配套好,客戶總能發現,這也是阿那亞老帶新達到90%的重要原因。

2017年,阿那亞自持的配套設施,基本實現了綜合盈虧平衡。為阿那亞從地產業轉型為服務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