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舌尖3》導演回應質疑,但願冒險創新不是資本毀掉紀錄片的藉口

6年前一部《舌尖上的中國》喚醒了我們對傳統飲食文化濃厚的興趣, 大年初四, 國民美食記錄大片《舌尖上的中國3》如期而至, 超高的話題熱度足以證明觀眾對該片的期待。

自2012年起, 《舌尖》從1拍到3, 在成為超級IP 的同時, 口碑卻一季不如一季。 6年後的今天, 當《舌尖3》再度開播時多數網友和觀眾並不買單。

如今《舌尖3》在網路上已是槽點無數, 與前兩季不同的是, 這一季導演陳曉卿出走, 製作班底也進行了大換血。

為新一季《舌尖》執導筒的, 是1993年開始在央視《東方時空》欄目組從事紀錄片創作, 製作過《中國人的活法》《中國人在非洲》和《我們這五年》的女導演劉鴻彥。

除此之外, 製作方則變成一家新三板影視公司, 名為蘇州傳視影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公開資料顯示, 這家於2015年6月掛牌新三板的企業, 掛牌當年就實現淨利潤1742萬元, 較上期增長263.20%。

據悉這次傳視影視的初次參與,

為《舌尖3》提供了包括前期航拍、DIT數位影像工程管理、後期剪輯以及包裝等專業服務。

口碑淪陷, 舌尖3變成挑錯大會?

《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由陳曉卿導演, 豆瓣9.3分的超高成績迅速收割了一大波粉絲。 2014年《舌尖2》仍由原班人馬打造, 評分卻降至了8.4, 直至第三季《舌尖》徹底“走下神壇”, 豆瓣評分5.0, 直接變為不及格。

公開資料顯示, 第三季一共8集, 每集50分鐘, 主題分別是“器具”、“宴席”、“廚人”“小吃”、“點心”、“食養”、“時節”、“融合”, 其中“器具”“食養”“融合”是三個新的創作主題方向。

對此網友卻指出, 劇集裡只見器具不見美食, 另外還出現較多常識性錯誤等等。 一時間網路上抨擊不斷, 《舌尖3》驟然變為網友的挑錯大會, 這也使得本來人氣下滑的《舌尖》系列更是雪上加霜。

在第三集《宴》裡, 一處關於鱸魚的段落引發熱議。 園林設計專家葉放, 去太湖尋找花鱸, 想應和“蓴鱸之思”的典故。 但最後鏡頭一轉, 廚師從魚缸裡撈起來的“太湖魚中之冠”竟然不是花鱸。

《新聞晨報》的報導中也採訪了上海水產研究所的專家, 專家在觀看相關視頻後, 並經過反復比對確認, 廚師從魚缸裡打撈上來的養殖鱸魚是大口黑鱸。

大口黑鱸

另據金陵晚報報導, 在第三集《宴》中主人公葉放拿著把剪刀在園子裡轉了一圈後, 剪下一株植物的果實, 拿在手中使其搖曳著。

對此專家表示, 該植物是南天竹, 果實含天竹堿, 汁液含微毒, 沒有揮發性, 不食用就沒關係, 做園林綠化常見。 南天竹的果實可以製成中藥天竺子, 但不是常用中藥, 偶爾會有處方中用到, 但對非中醫藥業內人士而言, 在不清楚植物成分, 當食品使用時, 存在一定的風險。

除了一些常識性問題之外,還有網友表示,《舌尖》看了半天沒記住幾道菜,倒是記住了一堆廚具,章丘鐵鍋、淮陽菜刀等等。其次,快鏡頭的頻繁使用,混亂的剪輯和敘事手法讓觀眾無法感受到劇中的主次之分。

知乎上一眾網友表示第三集「宴」是有史以來最爛的一集,《舌尖》首先是個美食節目,再靠美食來穿起食物背後的文化,匠心,鄉愁。「宴」一沒有講個好故事,二沒有對美食的極致追求,三沒有傳達出美食之美,在用典上還一塌糊塗。

評論兩極分化:主流媒體叫好,自媒體唱衰

顯然口碑的淪陷始料未及,但媒體評論卻呈現出兩極分化的態勢,南方日報、文匯報、廣州日報等主流媒體仍保持正面宣傳態度。

南方日報發表了《中華餐飲蘊含豐厚文化底蘊》的報導,文章稱,與以往不同的是,第一集講的是製作承載美味的器皿。

第一集播出後,“圈粉”的不再是某道美食,而是一口鐵鍋。從這也能窺見,《舌尖3》除了關注美食本身之外,還富有更多關於歷史文化、人物命運以及食物關係的思考。拿總導演劉鴻彥的話來說,“想拍出中國人是如何一口一口吃出今天的樣子”。

文匯報則在《以全球視野,展現中國美食的獨特性》的報導中表示,“舌尖系列”的成功,在於抓住了“吃”這個人類的共同話題,更得益於把“吃”這件再日常不過的生活體驗,解讀出了人情、人性,生活觀、價值觀,甚至歷史文化,成為瞭解中國與中國人的一扇窗。在第三季中,這樣的敘事風格被延續下來。

《舌尖3》回應質疑:即使冒險也要創新

面對網路鋪天蓋地的質疑聲,《舌尖》官方也給出了回應,公眾號“CCTV舌尖上的中國”發文《為什麼要創新?創作背後有哪些“味道”要變?》。

文章表示,《舌尖3》大可模仿第一季來製作,這無疑是最簡單省力的辦法,風險也是最低的。在這種情況下,明知創新是冒險的,導演組還是決定冒險一搏。就算冒險,也要對美食文化的創新表達進行探索。

對於網友在第一季中“器具”的吐槽,該集導演駱永紅回應稱,“器具”放在第一集,是因為所有的食物再精美,它的源頭離不開灶、離不開鍋,離不開從食器到盛器。就比如說鐵鍋,它的意義不僅體現在成就了魯菜,還體現在因有鐵鍋才有了“炒”,而“炒”在中國烹飪史上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如今,觀眾的期待和回饋都已不同,在前兩季的基礎上,第三季如果沒有更多的創新、突破和發展,受眾也不會滿足。

《舌尖3》冠名費達1.18億天價,紀錄片市場引資本“一哄而上”

直至昨日(23日)《舌尖3》已上演到第五期,距離收官也僅有3期時間了,在口碑上逆轉的希望已十分渺茫。從第一季到第三季,《舌尖》口碑一落千丈,與之相反的是收益卻日益攀升。

公開資料顯示,此前《舌尖2》冠名費為8900萬元左右,而《舌尖3》已經達到了1.18億元,最終由五糧液的經銷商寧夏懿豐中標。

值得注意的是,《舌尖2》投資僅用了約1000萬元,但收益卻超過3億元,此次的成功也點燃了投資者對於紀錄片的熱情,大量外界資本開始湧入。

現如今各路資本都在紛紛瞄準紀錄片市場,《舌尖上的中國》這個超級IP也順勢成了資本的寵兒,但即便如此也難以掩蓋低評分和差口碑。優秀如《舌尖》一般的紀錄片也難免走下了神壇,未來紀錄片市場又將何去何從?

除了一些常識性問題之外,還有網友表示,《舌尖》看了半天沒記住幾道菜,倒是記住了一堆廚具,章丘鐵鍋、淮陽菜刀等等。其次,快鏡頭的頻繁使用,混亂的剪輯和敘事手法讓觀眾無法感受到劇中的主次之分。

知乎上一眾網友表示第三集「宴」是有史以來最爛的一集,《舌尖》首先是個美食節目,再靠美食來穿起食物背後的文化,匠心,鄉愁。「宴」一沒有講個好故事,二沒有對美食的極致追求,三沒有傳達出美食之美,在用典上還一塌糊塗。

評論兩極分化:主流媒體叫好,自媒體唱衰

顯然口碑的淪陷始料未及,但媒體評論卻呈現出兩極分化的態勢,南方日報、文匯報、廣州日報等主流媒體仍保持正面宣傳態度。

南方日報發表了《中華餐飲蘊含豐厚文化底蘊》的報導,文章稱,與以往不同的是,第一集講的是製作承載美味的器皿。

第一集播出後,“圈粉”的不再是某道美食,而是一口鐵鍋。從這也能窺見,《舌尖3》除了關注美食本身之外,還富有更多關於歷史文化、人物命運以及食物關係的思考。拿總導演劉鴻彥的話來說,“想拍出中國人是如何一口一口吃出今天的樣子”。

文匯報則在《以全球視野,展現中國美食的獨特性》的報導中表示,“舌尖系列”的成功,在於抓住了“吃”這個人類的共同話題,更得益於把“吃”這件再日常不過的生活體驗,解讀出了人情、人性,生活觀、價值觀,甚至歷史文化,成為瞭解中國與中國人的一扇窗。在第三季中,這樣的敘事風格被延續下來。

《舌尖3》回應質疑:即使冒險也要創新

面對網路鋪天蓋地的質疑聲,《舌尖》官方也給出了回應,公眾號“CCTV舌尖上的中國”發文《為什麼要創新?創作背後有哪些“味道”要變?》。

文章表示,《舌尖3》大可模仿第一季來製作,這無疑是最簡單省力的辦法,風險也是最低的。在這種情況下,明知創新是冒險的,導演組還是決定冒險一搏。就算冒險,也要對美食文化的創新表達進行探索。

對於網友在第一季中“器具”的吐槽,該集導演駱永紅回應稱,“器具”放在第一集,是因為所有的食物再精美,它的源頭離不開灶、離不開鍋,離不開從食器到盛器。就比如說鐵鍋,它的意義不僅體現在成就了魯菜,還體現在因有鐵鍋才有了“炒”,而“炒”在中國烹飪史上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如今,觀眾的期待和回饋都已不同,在前兩季的基礎上,第三季如果沒有更多的創新、突破和發展,受眾也不會滿足。

《舌尖3》冠名費達1.18億天價,紀錄片市場引資本“一哄而上”

直至昨日(23日)《舌尖3》已上演到第五期,距離收官也僅有3期時間了,在口碑上逆轉的希望已十分渺茫。從第一季到第三季,《舌尖》口碑一落千丈,與之相反的是收益卻日益攀升。

公開資料顯示,此前《舌尖2》冠名費為8900萬元左右,而《舌尖3》已經達到了1.18億元,最終由五糧液的經銷商寧夏懿豐中標。

值得注意的是,《舌尖2》投資僅用了約1000萬元,但收益卻超過3億元,此次的成功也點燃了投資者對於紀錄片的熱情,大量外界資本開始湧入。

現如今各路資本都在紛紛瞄準紀錄片市場,《舌尖上的中國》這個超級IP也順勢成了資本的寵兒,但即便如此也難以掩蓋低評分和差口碑。優秀如《舌尖》一般的紀錄片也難免走下了神壇,未來紀錄片市場又將何去何從?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