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舌尖上的中國3》暌違四年終相見,一邊懟又一邊看

舌尖上的中國

作為一個美食公號的編輯

章老濕從沒掩飾對舌尖系列的追捧

從第一季自然的饋贈、主食的故事

到第二季秘境、心傳

都是看了一遍又一遍

其中段落從選材的獨特到拍攝的精緻

從文案的撰寫到音樂的配合

最後呈現出來一道色香味俱全的文化大餐

所以幾年來一直期盼著第三季的播出

千呼萬喚始出來

在全國億萬饕客的矚目下

它終於掀開了夢幻的面紗

真可謂希望越強烈失望越徹底

舌尖3剛播出了三集

就被網友噴的體無完膚

作為舌尖系列腦殘粉的章老濕

最開始還不以為然

認為一個節目不可能水準那麼一致

高低參差是很正常的

作為國家級的節目製作水準

再加上幾年來的潛心磨礪

舌尖3不說超過前部

打個平手應該不成問題

但看了3集之後章老濕也很失望

也不得不吐槽一下我曾經的最愛

首先是文不對題

或許是因為編導們要跳出窠臼

第一集主要講述跟美食相關的器具

但吃貨們都等了幾年了

開篇不介紹美食卻來的是鐵板、菜刀

並且每一種器物的時間差距過大

有的三五分鐘、有的一兩秒鐘

這在後兩集中也時常出現

某道美食介紹的冗長無比

而某些美食卻一條字幕閃過

另有像第二集標題為香

但內容中有很多跟香字毫不搭邊

其次是常識錯誤

被吐槽最多的是第三集中的蓴鱸之思

畫面中的鱸魚

根本不是張翰想吃的那條

還有串串香和麻辣燙傻傻分不清楚

更有水盆羊肉中對3片肉的描述

有著一片敬歲月、一片敬爹娘的荒唐

章丘鐵鍋那一段中

更有數次提到36000次敲打

這些數位化的概念

如果是一個商家提出加強也就罷了

但對於一個公共媒體也刻意宣傳就有失偏頗

選材不當是核心癥結所在

舌尖系列之所以被人讚頌

本質是對美食的嚮往和渴求

美食背後的故事是點睛之筆

但舌尖3卻有點本末倒置

對鐵鍋的打制過程——太長

對老壇的尋覓過程——太長

對老人的收徒過程——太長

對規矩的講述過程——太長

對美食的描述——太短

更有一些在社會上存在爭議的話題

比如傳統武術、中醫中藥、尊長禮數等

應該避開或弱化的內容

舌尖3都非常鮮明的表達了觀點

文案的大失水準更讓人心寒

雖然說對美食介紹的文字寫多了難免創新困難

但作為一個有著雄厚實力的大IP

舌尖3的文案水準是墜崖式跌落

看前兩部的時候,很多段落都是情景交融

文字和畫面、內容結合的巧奪天工

唯美卻不做作、真情卻不煽情

而舌尖3就目前這三集來說

描述菜品製作過程的文字過於平實

描述菜品功效、功能的太多

描述情感的文字過於如出一轍

再就是配音的問題

記得剛出來先導片時的配音更換了

後來正片出來還是李立宏

我自己推測最開始的確更換了配音

當宣傳片推出後看網友反響強烈

後又找了李立宏補拍的配音

雖然純屬章老濕自己瞎猜

但舌尖3的配音的確不好

好像失去了感情而只是應付工作

因為感情這種東西看不到摸不著

主觀因素更強一些

事實真相也無從考證

不對之處勿怪勿噴

無論你喜不喜歡

它畢竟是央視暌違數年的心血之作

劇還是要追下去的

今晚8:10,央視一套見

比如傳統武術、中醫中藥、尊長禮數等

應該避開或弱化的內容

舌尖3都非常鮮明的表達了觀點

文案的大失水準更讓人心寒

雖然說對美食介紹的文字寫多了難免創新困難

但作為一個有著雄厚實力的大IP

舌尖3的文案水準是墜崖式跌落

看前兩部的時候,很多段落都是情景交融

文字和畫面、內容結合的巧奪天工

唯美卻不做作、真情卻不煽情

而舌尖3就目前這三集來說

描述菜品製作過程的文字過於平實

描述菜品功效、功能的太多

描述情感的文字過於如出一轍

再就是配音的問題

記得剛出來先導片時的配音更換了

後來正片出來還是李立宏

我自己推測最開始的確更換了配音

當宣傳片推出後看網友反響強烈

後又找了李立宏補拍的配音

雖然純屬章老濕自己瞎猜

但舌尖3的配音的確不好

好像失去了感情而只是應付工作

因為感情這種東西看不到摸不著

主觀因素更強一些

事實真相也無從考證

不對之處勿怪勿噴

無論你喜不喜歡

它畢竟是央視暌違數年的心血之作

劇還是要追下去的

今晚8:10,央視一套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