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道教寶典《孝感》原譯文,盡孝所產生的神奇感應

孝感天神

帝君曰:吾證道果, 奉吾二親, 升不驕境, 天上聚首, 室家承順, 玉真慶宮, 逍遙自在。 吾今行化, 闡告大眾, 不孝之子, 百行莫贖;至孝之家,

萬劫可消。 不孝之子, 天地不容, 雷霆怒歿, 摩煞禍侵;孝子之門, 鬼神護之, 福祿畀之。 惟孝格天, 惟孝配地, 惟孝感人, 三才化成;惟神敬孝, 惟天愛孝, 惟地成孝。 水難出之, 火難出之, 刀兵刑戮, 疫癘凶災, 毒藥毒蟲, 冤家謀害, 一切厄中, 處處佑之。 孝之所至, 地獄沉苦, 重重救拔, 元祖宗親, 皆得解脫, 四生六道, 餓鬼窮魂, 皆得超升, 父母沉屙, 即時痊癒。 三十六天, 濟度快樂;七十二地, 靈爽逍遙。 是以鬥中, 有孝弟王, 下有孝子, 光曜乾坤, 精貫兩儀, 氣協四維, 和遍九垓, 星斗萬象, 莫不鹹熙。 神行河岳, 海波不揚;遐荒是奠, 遐爾均孚, 孝之為道, 功德普遍。

譯文:帝君說:我征得道果, 侍奉我的雙親, 升入不驕帝境, 家人在天上聚首, 妻妾遵奉順從, 在玉真慶宮裡,

逍遙自在。 我今天施行教化, 闡述告知大眾:不孝的子女, 百種善行都不能救贖他的罪過;達到至孝的人家, 萬般劫難都能夠消除。 不孝的子女, 天地不容, 雷霆怒擊, 魔鬼惡煞用各種災禍侵襲他;孝子之家, 鬼神保護他, 福祿賜予他。 唯有孝能夠感通天, 唯有孝能夠配享地, 唯有孝能夠感化人, 天地人三才得以化生長成。 唯有神敬重孝, 唯有天熱愛孝, 唯有地成就孝。 無論是出現水災, 出現火災, 刀兵刑戮, 疾病瘟疫, 毒藥毒蟲, 冤家謀害, 一切災厄中, 處處都能得到神靈的佑護。 孝所到之處, 沉淪於地獄的苦難, 都會得到解救;始祖宗族, 都會得到解脫;四生六道中的惡鬼窮魂, 都能得到超升;父母的重病, 即時痊癒。 三十六天中, 以濟度為快樂;七十二福地,
魂靈逍遙自在。 所以在鬥星之中, 有孝悌王, 在下界有孝子, 光耀天地, 精氣貫通天地, 協調四方, 協和九重天之內的萬物, 星斗萬象, 無不興盛。 神行遍江河山嶽, 海波不揚;遙遠的地方進獻貢物, 遠近的人們都信服可見。 孝作為道, 其功德廣布, 遍及一切。

偈曰:跡顯心亦顯, 感應固神妙, 若有心不孝, 盜名以為孝, 假以欺世人, 中實難自道, 跡或似不孝, 身心實盡孝, 世人競黜之, 心惟天可告, 獨此兩等人, 感不漏纖毫, 天鑒不可期, 禍福時昭報。

譯文:偈說:行跡顯現, 人心也就會顯現, 善惡感應也固然神妙。 如果心裡不孝, 而為了竊取聲名而行孝, 這是假借孝之名欺騙世人, 中間的道理實在難以說明。 有人行為好像是不孝,

而身心卻實在是盡孝, 世人競相貶低攻擊他, 其心思只能告知上天。 唯獨這兩種人, 感應不漏一絲一毫。 天的鑒察不可欺瞞, 禍福報應時常昭顯。

真君曰:凜哉凜哉, 今勸世人, 遵吾修行, 感應之機, 速於眾善。 背吾所言, 天條不赦, 萬劫受罪。 夫人之生, 養親有缺, 且難為子, 何況世人, 毀罵父母, 腹誹父母, 親且毀罵, 毆叔詈伯, 弑君淩師, 無所不為。 子在懷抱, 氣不忍吹, 及其長也, 愛之者真, 訓之者嚴。 以愛子心, 用之撻楚。 撻即是愛, 嗔亦是愛, 即有盛怒, 子惟柔順, 欲再杖時, 手不能下。 何爾世人, 拒親責己, 如抗大敵, 天怒地變, 豈容大逆。 子有病厄, 親處不安;何於親疾, 絕不關心。 子有勞苦, 親關痛癢;何況我體, 犯法極刑。 子苟不育, 淚不曾幹, 冀其重生, 傷人七情。

何爾世人, 父母終天, 未及三年, 思慕中衰, 饗祭失時, 親骨不葬, 且幹不孝。 何爾世人, 貧發親塚, 賣穴暴露, 嗟爾父母, 念念及子;何爾世人, 凡事用心, 獨于父母, 有口無心, 不肯實為。 人之一身, 諸般痛楚, 何處可受, 何爾化外, 火焚親屍, 全無隱惻, 美名不葬, 於心最忍。 夫人之死, 口不能言, 肢體難動, 心實不死, 猶知痛苦, 過七七日, 心之形死, 其形雖死, 此心不靈, 千年不死, 火焚而熾, 碎首裂骨, 燒筋炙節, 立時牽縮, 心驚肉跳, 若痛苦狀, 俄頃之間, 化為灰燼。 於人且慘, 何況我親。 仰知冥獄, 首重子逆, 開罪本慈, 人自罪犯, 多致不孝, 自罹冥法。 人盡能孝, 多致善行, 地獄自空。 一節之孝, 冥必登記, 在在超生, 誦是經者, 各宜省悟。 苟無父母, 烏有此身, 報恩靡盡, 銜慈莫極,人果孝親,惟以心求,生集百福,死到仙班,萬事如意,子孫榮昌,世系綿延,錫自鬥王,是經在處,可鎮經藏,可概萬行,厭諸魔惡,成大羅仙,長保亨衢,何樂不從。

譯文:真君說:畏懼啊!畏懼啊!現在我勸化世人,遵照我所說的去修行。天人感應的徵兆,快於孝之外的各種善行。違背我的教導,上天的法則也不會赦免他,就會萬劫不復,永遠受到罪罰。人生在世,不能圓滿地奉養雙親,尚且難以成為合格的子女,更何況現今之人,詆毀咒駡父母,嘴裡雖不說,而在心裡非議父母。雙親都敢詆毀咒駡,更不用說毆打咒駡叔伯,弑害君主,淩辱老師,以至於無所不為。子女在父母懷抱中時,父母都不忍心氣息吹到他們。等到子女長大,對他們愛得真切,教訓得也很嚴厲。從愛護子女的心出發,鞭撻教訓子女,這樣的鞭撻是對子女的愛,嗔怒也是對子女的愛。父母就是對子女勃然大怒,子女也只有婉柔順從。父母再想痛打時,也下不了手。為什麼現今之人,拒絕雙親責備自己,與父母抗衡,如面臨大敵一樣。此時,天地也會動怒,豈能容忍這樣大逆不道的人。子女有了病痛災難,父母坐立不安。奈何對於父母的疾苦,子女卻完全不放在心上。子女有了勞苦,都事關父母的痛癢,何況我犯了王法,身體受了極刑。子女如果夭折,父母眼淚就未曾幹過,希望他能夠獲得重生,傷心痛徹心扉。為什麼現今之人,在父母亡故後,還不到三年,對父母的思念敬慕就已經中斷了,供奉祭祀不及時,父母的骨骸久停不葬,並且幹不孝的事情。為什麼現今之人,貧窮後就發掘雙親的墳墓,出賣墓穴,使父母的屍骨暴露。可歎你們的父母,念念都想到你們。為什麼現今之人,對事關自己的一切事情都非常用心地去做,唯獨對事關父母的事情,有口無心,不肯實在用力去做。人的一身,對於各種痛苦,哪一處能夠承受?為什麼沒受教化的化外之人,用火焚燒父母的屍體,一點都沒有惻隱之心,並且還冠以火葬的美名,這樣的心腸是最狠毒的。人死之後,口不能說話,肢體不能活動,但人的心卻實在還沒有死,仍然能夠感知痛苦。過了七七之後,心的肉體死去。雖然心的肉體已經死去,但心的靈魂,千年不死。用火焚燒地非常熾烈,頭顱碎裂,骨骼破裂,燃燒筋脈,炙焚關節,屍體立刻就收縮,心驚肉跳,就好比是痛苦的形況。轉瞬之間,化成灰燼。這對於人來說都是淒慘的,更何況是我的父母?可知道,地獄首先重責忤逆之罪。閻羅王本來是慈悲的,只是人自己主動犯罪,從而導致不孝,觸犯冥界律法。如果人都能夠盡孝,多做各種善行,地獄自然就空了。每一件孝的行為,冥神必會登記,從而處處超生。誦讀此經的人,各自都應當反省覺悟。如果沒有父母,就沒有我身,報答父母的恩情沒有盡頭,感激父母的慈愛沒有終極。人們果真孝敬父母,只有用心去求取。活著就會百福聚集,死後就能位列仙班;萬事如意,子孫尊榮昌盛,祖宗的血脈綿延永存,這都是得自北斗星君的恩賜。有這部經所在的地方,可以鎮守佛藏道經,可以概括各種行為,鎮壓一切魔鬼惡神,成為大羅神仙,長久保持通達順利,為什麼不樂於聽從呢?

孝感神應咒:禔啝禔啝,人子心曲,仰事俯育,一家氣和,飛鸞廣度,樂愷先歌,如意寶光,普照長怤。禔啝禔啝,盡孝靡他,解盡親厄,消盡親過,罪滅福生,孝思不磨,超脫九幽,永離網羅,欲報親慈,惟心常慕。禔啝禔啝,至孝誠孚親生,福祿壽增多,歸去逍遙升天都,孝思不磨樂,佗娑唵娑訶。但願人子心,常如在母腹,一呼一吸中,吮血茹膏液,一血一脈間,俱屬在父怙,情雖性發,依為命府,陰陽日月從此龢,乾坤翕辟從此龢,五聲六律五行龢,五倫妙道從此龢,太虛有盡處,孝願無嗟磨。佗娑佗娑娑佗娑佗唵唎婆啝。

譯文:孝感神應咒:禔啝禔啝,人子的心事是,對上能奉養父母,對下能撫育妻小,一家人和氣。神人駕著鸞鳥普度眾生,歡快的樂曲到處飄蕩,如意的祥光,普照永遠喜樂之人。禔啝禔啝,盡孝不是為了別的,而是要解除雙親的所有的災厄,消除雙親所有的過錯,從而罪過滅盡,福氣多生。孝的心念不滅,就能超脫鬼域,永離災難的羅網。想要報答雙親的慈恩,只有心裡常常慕戀孝道。禔啝禔啝,盡孝誠信,可以使父母的福祿滋生,壽命增長,死後能夠逍遙升至天府,孝親之思不滅,福樂永遠,佗娑唵娑訶。但願子女的心,常常像在母親腹中一樣,一呼一吸,吸食母親的脂膏和血液;一血一脈,都倚仗父親的扶持。情雖然是發自心性,是命的依靠,陰陽日月都是從這裡得到協調,天地的運行是從這裡得到調和,五聲六律五行和諧,五倫妙道也是從這裡得到協調。宇宙有盡頭,孝的心願不磨滅。佗娑佗娑娑佗娑佗唵唎娑啝。

孝子文印偈曰:至文本無文,韞之孝道中,發現自成章,司之豈容泄。天聾與地啞,非聾亦非啞。特將天地秘,不使盡人解,朱衣與魁光,變幻文人心,遇彼純孝子,塞其聰明路;遇彼純孝子,開其智慧途。凡才作仙品,仙品作凡才。文雖有高下,黜陟豈人操,或因前生報,或因今生報,今生或後報,必當為孝顯,文章作證明,闡揚在大道。

譯文:孝子文印偈說:非常好的文章本自無文,蘊藏在孝道中,發現它的道理就能自然成章,實行起來是不能有一點洩露。天聾和地啞,並不是真的聾,也不是真的啞,是特別為了使天地的秘密,不盡被人所解知。朱衣神和魁星,變幻文人心智。遇到不孝的子女,就會阻塞其聰明的道路;遇到純潔的孝順子女,就會開闢其智慧的道路。平凡才智的人可以列入仙品,具有仙品的人也會成為凡才。文章的好壞雖有高下之分,貶斥和提升都不是人所能操控的。或者是因為前生今報,或者因為今生今報,今生報或後世報,都必定是通過孝而得到顯揚。用文章作證明,說明和宣揚在於大道。

孝子桂苑天香心印偈曰:我有蟾宮桂,仙品真足貴,稟蘊鬥星靈,包含月華精,元和鐘妙蕊,枝根挺天衢,蒼龍覆七曲,光輝連玉宇,栽得大靈根,吐茲百寶芬,一萼目天逗,大地萬花稠,流化在人間,所到無不周,紛紛世上胄,植香豈不茂。易茂亦易落,暫而不能久,無如天上桂,一萼勝千數,愈散覺愈遠,愈遠覺愈悠,香隨九天翔,浩蕩風清飆,聲懷萬會秋,真妙永無量,名之為金粟,載之在奎鬥,珍貯慶宮中,高占壁樓頭。不是擎元叟,莫得主其有;若非植善手,莫得攀茲秀。勿與輕薄子,必以孝為首,莫下害良筆,莫使褻字手。孝子之所為,我當齎賜厚,千祥凝聚處,早把天香授。果是誠孝子,不求而自授。不孝不弟人,求攀終莫有,變孝妄行道,有必奪其有,悔逆猛從孝,無仍賜其有。聖人孝天地,大位帝眷佑,須知世所貴,必從天上酬,祈游桂苑者,宜認此來由,中間莫錯路,自有非常遘。億色花香裡,重重寶光覆,洞明萬戶玲,天天疊文秀,凝成篆籀章,結合五霞構,秘策列繽紛,仙韻不停流,悉在光中過,遍照大神州,盤旋觀不盡,群仙晤且逅,花隨步履揚,馥自冠裳透,略嗅雲霄桂,洗盡塵俗垢,千孔與百竅,感香俱靈牖,心腑也充滿,福緣無不偶,入圊獨推元,垂芳能不朽,寶哉勿輕錫,慎重待孝友。

譯文:孝子桂苑天香心印偈說:我有蟾宮的桂枝,仙品是非常珍貴的。稟藏著鬥星的靈氣,包含月亮的精華。元和之氣聚集在奇妙的花蕊,枝根挺向廣闊天空。蒼龍覆含著東方七宿,光輝連著宇宙。栽培大靈根,吐出百寶的芬芳。一個花萼就能看到天的盡頭,大地萬花稠密。流化於人間,所到之處無不周全。塵世上眾多的後代,種植後怎能不繁茂。容易繁茂,也容易衰落,只能暫時而不能長久。不如天上的桂枝,一萼就勝過塵世的成千上萬個。越發散就越覺得遠,時間越長,就越覺得悠香。香氣在九天飛翔,隨著清風飆風浩浩蕩蕩。馨香包藏萬秋,真實奇妙永遠不可限量。以金粟為名,裝載在奎鬥。珍藏在玉真慶宮中,高高地佔據璧樓頂。不是持受善的長者,是不能主宰它的。如果不是行善人的手,是不能攀摘這樣的美麗花朵的。不能給予輕薄的人,必定給以行孝為首的人。不要下筆損害忠良,不要使用褻瀆文字的手。對於孝子的所作所為,我必定對其厚加獎賞。在千祥凝聚的地方,早點把芳香的桂花授給他。如果真是至誠的孝子,不用祈求我自然就會授給他。不孝不悌的人,就是攀求也不會得到。改變孝行,倒行逆施,即使有了也必定會被剝奪。悔改違逆而大力行孝,即使原本沒有這福分,上天也會賜予。聖人孝敬天地,文昌帝君就會眷顧保佑他得到顯貴的官位。必須知道塵世所貴重的東西,必定來自上天的酬報。祈望遨遊桂苑的人,應當認清楚這個緣由。在裡面不要認錯道路,自然會有非常的遭遇。裹身在億種花香裡,覆蓋在重重寶光中。照亮千家萬戶,每天都增加文才。凝結成各種文章,結成五彩雲霞。奧妙文書繽紛排列,神仙的聲韻不停地飄流。全都在光明中流過,遍照神州大地。徘徊停留而看不完,群仙不期而遇。花朵隨著腳步紛揚,芳香從衣帽中透散出來。略微聞過天上的桂香,就能洗盡塵俗的污垢,千孔百竅,感受到香味都獲得靈氣。心肝臟腑也充滿靈氣,福分沒有不成雙成對而至的。入圃被推為魁首,流芳萬世而不朽。寶貴的東西啊,不輕易賜予,慎重地等待孝順父母友愛兄弟的人。

吾奉九天元皇帝律令,乃說贊曰:純孝本性生,無不備於人,體之皆具足,踐履無難循,以此瞻依志,無忝鞠育心,在地自為紀,在天即為經,生民安飲食,君子表言行,父母天親樂,無奇本率真。人人若共道,家國賀太平,放之充海宇,廣之塞乾坤,孝行滿天下,塵寰即玉京。

譯文:我奉九天元皇帝的律令,就此說贊:純粹的孝來自人的本性,人人無不具備。用心體究,人人具備,實踐起來也不難遵循。從這裡看其心志,無愧於父母養育的用心。在地就成為法度法則,在天就成為綱紀準則。人民安然飲食,君子彰顯言行,父母天倫之樂,這些都平淡無奇,而是本自率真的心性。如果人人都遵守,家國共賀太平。放之則可以充塞宇內,廣布則可以塞滿天地。孝行佈滿天下,塵世即是仙境。

說贊未畢,聲週三界,惠日藹風,一時擁護。爾時有朱衣真君,恭敬稽首,深會妙旨,演為慈孝鈞天大羅妙樂,以廣聖化,爰命金童玉女,著五色霞衣,按歌起舞,奏曰:

譯文:說贊尚未完畢,聲音已傳遍三界。和煦的陽光與輕風,立即圍上擁護。這時,有個朱衣真君,恭敬地跪拜作禮,深深地領會了其中的精深旨意,演繹為慈孝鈞天大羅妙樂,以廣泛傳播聖人的教化。於是命令金童玉女穿上五色霞衣,聞歌起舞,演奏唱道:

教孝有傳經,奏愷成聲,母慈昱昱,父愛甄甄,子色循循;妻婉婉,夫誾誾,兄秩秩,弟恂恂,姑仁媳敬承;父攜子,祖攜孫,恩勤室藹藹,家溱溱,俱是父母一般心。樂衎衎,何地不生,至性中篤,實天情,歡騰普天下,億兆聲蒸。氣洽談門屏,俱如家人,父母一般心。有身有親,始信有君。有臣有民,師弟良朋,鹹歸於貞,邦家總孝成。願人生過去父母,早升紫庭,現在父母,祺祿享遐齡,化遍乾坤中和,瑞凝九光雯百,和音漠漠,天鈞瀜瀜,六宇聽雝鳴,並坐長春,並坐鸞笙,直上瑤京達帝聞。

譯文:教化孝道有相傳的經典,奏出動聽的樂曲。母親的慈愛放出光明,父親慈愛飛揚湧動,子女循規蹈矩。妻子委婉和順,丈夫謙和恭敬;兄長肅敬,弟弟恭順;婆婆仁愛,媳婦恭順。父親提攜子女,祖父提攜孫子,恩愛勤勞。家庭和睦繁盛,都與父母一樣的心。和和樂樂,無處不在。內心廉正,行為淳厚的品性,是與生俱來的。歡騰遍及天下億兆人民,家家和氣融洽,都如家人父子一般心。有己身有雙親,才開始相信有君主、臣子、人民。老師、弟子和好友,同歸于正直,家國總是由孝而成就的。希望人們去世的父母,早日升到天庭;現時的父母,福祿雙全,享有長壽。教化遍及天地,中和祥瑞之氣凝聚,有五光十色的雲彩,和諧的樂音。雲蒸霞蔚的天空,和暢的天地四方,聽和諧音樂和鳴聲。同坐長春宮,聽笙的樂聲,直升到玉京仙境,知曉帝君的說法。

爾時樂舞三尋,天龍鳳族,聲和翔集,眾籟騰空,香花圍繞,其君喜悅,手舉如意,更示大眾,我力演教,宣揚妙道,慈孝感洽,化應曛徴,遂如是觀,眾等寶之,傳寫廣勸。勸一人孝,准五百功,勸十人孝,准五千功。自身克孝,當准萬功,事後母孝,准萬萬功,親亡事祖,如孝父母,准萬萬功,善哉善哉。諦聽吾言。於是朱衣魁星,天聾地啞及諸仙眾,歡喜踴躍,命諸掌籍,載之玉冊,信受奉行。

譯文:當時,音樂歌舞演了三遍,天龍鳳鳥,聲音和在一起,飛集在一處。各種聲響升空,香花圍繞。文昌帝君歡心喜悅,手舉如意,再次開示大眾:我正致力於弘揚教義,宣揚高妙的道法,慈孝互相感通融洽,隨順化除昏暗。就作如此看法。大家珍愛這部經書,廣泛地傳寫勸化。勸一人行孝,准有五百功德。勸十人行孝,准有五千功德。自己能夠恪守孝道,應該准有萬個功德。孝敬後母,准有萬萬個功德。雙親亡故後事道見病臥奉祖先,如同孝敬父母一樣,准有萬萬個功德。好啊!好啊!注意聽我說的話。於是朱衣魁星,天聾地啞,及眾多神仙,歡喜雀躍,命令各位掌籍,記載在玉冊之上,相信接受,並且遵照實行。

又贊:元皇孝道,萬古心傳,通天徹地妙行圓;仙佛亦同然。化度無邊,中和位育全。南斗文昌元皇大道真君。

譯文;又贊源自元皇的孝道,萬古以來心心相傳,通天徹地妙行圓滿,仙佛也都是與此相同。感化救度眾生法力無邊,中正平和,萬物都能夠各得其所而生長發育。南斗文昌元皇大道真君。

銜慈莫極,人果孝親,惟以心求,生集百福,死到仙班,萬事如意,子孫榮昌,世系綿延,錫自鬥王,是經在處,可鎮經藏,可概萬行,厭諸魔惡,成大羅仙,長保亨衢,何樂不從。

譯文:真君說:畏懼啊!畏懼啊!現在我勸化世人,遵照我所說的去修行。天人感應的徵兆,快於孝之外的各種善行。違背我的教導,上天的法則也不會赦免他,就會萬劫不復,永遠受到罪罰。人生在世,不能圓滿地奉養雙親,尚且難以成為合格的子女,更何況現今之人,詆毀咒駡父母,嘴裡雖不說,而在心裡非議父母。雙親都敢詆毀咒駡,更不用說毆打咒駡叔伯,弑害君主,淩辱老師,以至於無所不為。子女在父母懷抱中時,父母都不忍心氣息吹到他們。等到子女長大,對他們愛得真切,教訓得也很嚴厲。從愛護子女的心出發,鞭撻教訓子女,這樣的鞭撻是對子女的愛,嗔怒也是對子女的愛。父母就是對子女勃然大怒,子女也只有婉柔順從。父母再想痛打時,也下不了手。為什麼現今之人,拒絕雙親責備自己,與父母抗衡,如面臨大敵一樣。此時,天地也會動怒,豈能容忍這樣大逆不道的人。子女有了病痛災難,父母坐立不安。奈何對於父母的疾苦,子女卻完全不放在心上。子女有了勞苦,都事關父母的痛癢,何況我犯了王法,身體受了極刑。子女如果夭折,父母眼淚就未曾幹過,希望他能夠獲得重生,傷心痛徹心扉。為什麼現今之人,在父母亡故後,還不到三年,對父母的思念敬慕就已經中斷了,供奉祭祀不及時,父母的骨骸久停不葬,並且幹不孝的事情。為什麼現今之人,貧窮後就發掘雙親的墳墓,出賣墓穴,使父母的屍骨暴露。可歎你們的父母,念念都想到你們。為什麼現今之人,對事關自己的一切事情都非常用心地去做,唯獨對事關父母的事情,有口無心,不肯實在用力去做。人的一身,對於各種痛苦,哪一處能夠承受?為什麼沒受教化的化外之人,用火焚燒父母的屍體,一點都沒有惻隱之心,並且還冠以火葬的美名,這樣的心腸是最狠毒的。人死之後,口不能說話,肢體不能活動,但人的心卻實在還沒有死,仍然能夠感知痛苦。過了七七之後,心的肉體死去。雖然心的肉體已經死去,但心的靈魂,千年不死。用火焚燒地非常熾烈,頭顱碎裂,骨骼破裂,燃燒筋脈,炙焚關節,屍體立刻就收縮,心驚肉跳,就好比是痛苦的形況。轉瞬之間,化成灰燼。這對於人來說都是淒慘的,更何況是我的父母?可知道,地獄首先重責忤逆之罪。閻羅王本來是慈悲的,只是人自己主動犯罪,從而導致不孝,觸犯冥界律法。如果人都能夠盡孝,多做各種善行,地獄自然就空了。每一件孝的行為,冥神必會登記,從而處處超生。誦讀此經的人,各自都應當反省覺悟。如果沒有父母,就沒有我身,報答父母的恩情沒有盡頭,感激父母的慈愛沒有終極。人們果真孝敬父母,只有用心去求取。活著就會百福聚集,死後就能位列仙班;萬事如意,子孫尊榮昌盛,祖宗的血脈綿延永存,這都是得自北斗星君的恩賜。有這部經所在的地方,可以鎮守佛藏道經,可以概括各種行為,鎮壓一切魔鬼惡神,成為大羅神仙,長久保持通達順利,為什麼不樂於聽從呢?

孝感神應咒:禔啝禔啝,人子心曲,仰事俯育,一家氣和,飛鸞廣度,樂愷先歌,如意寶光,普照長怤。禔啝禔啝,盡孝靡他,解盡親厄,消盡親過,罪滅福生,孝思不磨,超脫九幽,永離網羅,欲報親慈,惟心常慕。禔啝禔啝,至孝誠孚親生,福祿壽增多,歸去逍遙升天都,孝思不磨樂,佗娑唵娑訶。但願人子心,常如在母腹,一呼一吸中,吮血茹膏液,一血一脈間,俱屬在父怙,情雖性發,依為命府,陰陽日月從此龢,乾坤翕辟從此龢,五聲六律五行龢,五倫妙道從此龢,太虛有盡處,孝願無嗟磨。佗娑佗娑娑佗娑佗唵唎婆啝。

譯文:孝感神應咒:禔啝禔啝,人子的心事是,對上能奉養父母,對下能撫育妻小,一家人和氣。神人駕著鸞鳥普度眾生,歡快的樂曲到處飄蕩,如意的祥光,普照永遠喜樂之人。禔啝禔啝,盡孝不是為了別的,而是要解除雙親的所有的災厄,消除雙親所有的過錯,從而罪過滅盡,福氣多生。孝的心念不滅,就能超脫鬼域,永離災難的羅網。想要報答雙親的慈恩,只有心裡常常慕戀孝道。禔啝禔啝,盡孝誠信,可以使父母的福祿滋生,壽命增長,死後能夠逍遙升至天府,孝親之思不滅,福樂永遠,佗娑唵娑訶。但願子女的心,常常像在母親腹中一樣,一呼一吸,吸食母親的脂膏和血液;一血一脈,都倚仗父親的扶持。情雖然是發自心性,是命的依靠,陰陽日月都是從這裡得到協調,天地的運行是從這裡得到調和,五聲六律五行和諧,五倫妙道也是從這裡得到協調。宇宙有盡頭,孝的心願不磨滅。佗娑佗娑娑佗娑佗唵唎娑啝。

孝子文印偈曰:至文本無文,韞之孝道中,發現自成章,司之豈容泄。天聾與地啞,非聾亦非啞。特將天地秘,不使盡人解,朱衣與魁光,變幻文人心,遇彼純孝子,塞其聰明路;遇彼純孝子,開其智慧途。凡才作仙品,仙品作凡才。文雖有高下,黜陟豈人操,或因前生報,或因今生報,今生或後報,必當為孝顯,文章作證明,闡揚在大道。

譯文:孝子文印偈說:非常好的文章本自無文,蘊藏在孝道中,發現它的道理就能自然成章,實行起來是不能有一點洩露。天聾和地啞,並不是真的聾,也不是真的啞,是特別為了使天地的秘密,不盡被人所解知。朱衣神和魁星,變幻文人心智。遇到不孝的子女,就會阻塞其聰明的道路;遇到純潔的孝順子女,就會開闢其智慧的道路。平凡才智的人可以列入仙品,具有仙品的人也會成為凡才。文章的好壞雖有高下之分,貶斥和提升都不是人所能操控的。或者是因為前生今報,或者因為今生今報,今生報或後世報,都必定是通過孝而得到顯揚。用文章作證明,說明和宣揚在於大道。

孝子桂苑天香心印偈曰:我有蟾宮桂,仙品真足貴,稟蘊鬥星靈,包含月華精,元和鐘妙蕊,枝根挺天衢,蒼龍覆七曲,光輝連玉宇,栽得大靈根,吐茲百寶芬,一萼目天逗,大地萬花稠,流化在人間,所到無不周,紛紛世上胄,植香豈不茂。易茂亦易落,暫而不能久,無如天上桂,一萼勝千數,愈散覺愈遠,愈遠覺愈悠,香隨九天翔,浩蕩風清飆,聲懷萬會秋,真妙永無量,名之為金粟,載之在奎鬥,珍貯慶宮中,高占壁樓頭。不是擎元叟,莫得主其有;若非植善手,莫得攀茲秀。勿與輕薄子,必以孝為首,莫下害良筆,莫使褻字手。孝子之所為,我當齎賜厚,千祥凝聚處,早把天香授。果是誠孝子,不求而自授。不孝不弟人,求攀終莫有,變孝妄行道,有必奪其有,悔逆猛從孝,無仍賜其有。聖人孝天地,大位帝眷佑,須知世所貴,必從天上酬,祈游桂苑者,宜認此來由,中間莫錯路,自有非常遘。億色花香裡,重重寶光覆,洞明萬戶玲,天天疊文秀,凝成篆籀章,結合五霞構,秘策列繽紛,仙韻不停流,悉在光中過,遍照大神州,盤旋觀不盡,群仙晤且逅,花隨步履揚,馥自冠裳透,略嗅雲霄桂,洗盡塵俗垢,千孔與百竅,感香俱靈牖,心腑也充滿,福緣無不偶,入圊獨推元,垂芳能不朽,寶哉勿輕錫,慎重待孝友。

譯文:孝子桂苑天香心印偈說:我有蟾宮的桂枝,仙品是非常珍貴的。稟藏著鬥星的靈氣,包含月亮的精華。元和之氣聚集在奇妙的花蕊,枝根挺向廣闊天空。蒼龍覆含著東方七宿,光輝連著宇宙。栽培大靈根,吐出百寶的芬芳。一個花萼就能看到天的盡頭,大地萬花稠密。流化於人間,所到之處無不周全。塵世上眾多的後代,種植後怎能不繁茂。容易繁茂,也容易衰落,只能暫時而不能長久。不如天上的桂枝,一萼就勝過塵世的成千上萬個。越發散就越覺得遠,時間越長,就越覺得悠香。香氣在九天飛翔,隨著清風飆風浩浩蕩蕩。馨香包藏萬秋,真實奇妙永遠不可限量。以金粟為名,裝載在奎鬥。珍藏在玉真慶宮中,高高地佔據璧樓頂。不是持受善的長者,是不能主宰它的。如果不是行善人的手,是不能攀摘這樣的美麗花朵的。不能給予輕薄的人,必定給以行孝為首的人。不要下筆損害忠良,不要使用褻瀆文字的手。對於孝子的所作所為,我必定對其厚加獎賞。在千祥凝聚的地方,早點把芳香的桂花授給他。如果真是至誠的孝子,不用祈求我自然就會授給他。不孝不悌的人,就是攀求也不會得到。改變孝行,倒行逆施,即使有了也必定會被剝奪。悔改違逆而大力行孝,即使原本沒有這福分,上天也會賜予。聖人孝敬天地,文昌帝君就會眷顧保佑他得到顯貴的官位。必須知道塵世所貴重的東西,必定來自上天的酬報。祈望遨遊桂苑的人,應當認清楚這個緣由。在裡面不要認錯道路,自然會有非常的遭遇。裹身在億種花香裡,覆蓋在重重寶光中。照亮千家萬戶,每天都增加文才。凝結成各種文章,結成五彩雲霞。奧妙文書繽紛排列,神仙的聲韻不停地飄流。全都在光明中流過,遍照神州大地。徘徊停留而看不完,群仙不期而遇。花朵隨著腳步紛揚,芳香從衣帽中透散出來。略微聞過天上的桂香,就能洗盡塵俗的污垢,千孔百竅,感受到香味都獲得靈氣。心肝臟腑也充滿靈氣,福分沒有不成雙成對而至的。入圃被推為魁首,流芳萬世而不朽。寶貴的東西啊,不輕易賜予,慎重地等待孝順父母友愛兄弟的人。

吾奉九天元皇帝律令,乃說贊曰:純孝本性生,無不備於人,體之皆具足,踐履無難循,以此瞻依志,無忝鞠育心,在地自為紀,在天即為經,生民安飲食,君子表言行,父母天親樂,無奇本率真。人人若共道,家國賀太平,放之充海宇,廣之塞乾坤,孝行滿天下,塵寰即玉京。

譯文:我奉九天元皇帝的律令,就此說贊:純粹的孝來自人的本性,人人無不具備。用心體究,人人具備,實踐起來也不難遵循。從這裡看其心志,無愧於父母養育的用心。在地就成為法度法則,在天就成為綱紀準則。人民安然飲食,君子彰顯言行,父母天倫之樂,這些都平淡無奇,而是本自率真的心性。如果人人都遵守,家國共賀太平。放之則可以充塞宇內,廣布則可以塞滿天地。孝行佈滿天下,塵世即是仙境。

說贊未畢,聲週三界,惠日藹風,一時擁護。爾時有朱衣真君,恭敬稽首,深會妙旨,演為慈孝鈞天大羅妙樂,以廣聖化,爰命金童玉女,著五色霞衣,按歌起舞,奏曰:

譯文:說贊尚未完畢,聲音已傳遍三界。和煦的陽光與輕風,立即圍上擁護。這時,有個朱衣真君,恭敬地跪拜作禮,深深地領會了其中的精深旨意,演繹為慈孝鈞天大羅妙樂,以廣泛傳播聖人的教化。於是命令金童玉女穿上五色霞衣,聞歌起舞,演奏唱道:

教孝有傳經,奏愷成聲,母慈昱昱,父愛甄甄,子色循循;妻婉婉,夫誾誾,兄秩秩,弟恂恂,姑仁媳敬承;父攜子,祖攜孫,恩勤室藹藹,家溱溱,俱是父母一般心。樂衎衎,何地不生,至性中篤,實天情,歡騰普天下,億兆聲蒸。氣洽談門屏,俱如家人,父母一般心。有身有親,始信有君。有臣有民,師弟良朋,鹹歸於貞,邦家總孝成。願人生過去父母,早升紫庭,現在父母,祺祿享遐齡,化遍乾坤中和,瑞凝九光雯百,和音漠漠,天鈞瀜瀜,六宇聽雝鳴,並坐長春,並坐鸞笙,直上瑤京達帝聞。

譯文:教化孝道有相傳的經典,奏出動聽的樂曲。母親的慈愛放出光明,父親慈愛飛揚湧動,子女循規蹈矩。妻子委婉和順,丈夫謙和恭敬;兄長肅敬,弟弟恭順;婆婆仁愛,媳婦恭順。父親提攜子女,祖父提攜孫子,恩愛勤勞。家庭和睦繁盛,都與父母一樣的心。和和樂樂,無處不在。內心廉正,行為淳厚的品性,是與生俱來的。歡騰遍及天下億兆人民,家家和氣融洽,都如家人父子一般心。有己身有雙親,才開始相信有君主、臣子、人民。老師、弟子和好友,同歸于正直,家國總是由孝而成就的。希望人們去世的父母,早日升到天庭;現時的父母,福祿雙全,享有長壽。教化遍及天地,中和祥瑞之氣凝聚,有五光十色的雲彩,和諧的樂音。雲蒸霞蔚的天空,和暢的天地四方,聽和諧音樂和鳴聲。同坐長春宮,聽笙的樂聲,直升到玉京仙境,知曉帝君的說法。

爾時樂舞三尋,天龍鳳族,聲和翔集,眾籟騰空,香花圍繞,其君喜悅,手舉如意,更示大眾,我力演教,宣揚妙道,慈孝感洽,化應曛徴,遂如是觀,眾等寶之,傳寫廣勸。勸一人孝,准五百功,勸十人孝,准五千功。自身克孝,當准萬功,事後母孝,准萬萬功,親亡事祖,如孝父母,准萬萬功,善哉善哉。諦聽吾言。於是朱衣魁星,天聾地啞及諸仙眾,歡喜踴躍,命諸掌籍,載之玉冊,信受奉行。

譯文:當時,音樂歌舞演了三遍,天龍鳳鳥,聲音和在一起,飛集在一處。各種聲響升空,香花圍繞。文昌帝君歡心喜悅,手舉如意,再次開示大眾:我正致力於弘揚教義,宣揚高妙的道法,慈孝互相感通融洽,隨順化除昏暗。就作如此看法。大家珍愛這部經書,廣泛地傳寫勸化。勸一人行孝,准有五百功德。勸十人行孝,准有五千功德。自己能夠恪守孝道,應該准有萬個功德。孝敬後母,准有萬萬個功德。雙親亡故後事道見病臥奉祖先,如同孝敬父母一樣,准有萬萬個功德。好啊!好啊!注意聽我說的話。於是朱衣魁星,天聾地啞,及眾多神仙,歡喜雀躍,命令各位掌籍,記載在玉冊之上,相信接受,並且遵照實行。

又贊:元皇孝道,萬古心傳,通天徹地妙行圓;仙佛亦同然。化度無邊,中和位育全。南斗文昌元皇大道真君。

譯文;又贊源自元皇的孝道,萬古以來心心相傳,通天徹地妙行圓滿,仙佛也都是與此相同。感化救度眾生法力無邊,中正平和,萬物都能夠各得其所而生長發育。南斗文昌元皇大道真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