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看到「紅海行動」裡的斷肢,一個小男孩和他媽媽放聲大笑

春節檔, 好一出大戲。

紀錄不斷, 格局多變。

在《唐探2》反超《捉妖2》四天后, 《紅海行動》口碑效應也完全發揮出來, 昨日成功逆襲, 拿下單日冠軍。

但Sir今天不想談電影。

Sir想談談看電影的人。

Sir 的同事@Enter. 在看了一場《紅海行動》的早場後, 有幾句話, 不吐不快。

以下情節絕無虛構, 如有雷同, 純屬我們見多了。

文 | @ Enter.

為了避開各路觀影人馬, 在下初七才去影院貢獻票房, 結果早場也幾乎滿座。

出乎意料, 在經過大量“分級”、“暴力血腥”的討論之後, 仍然有不少家長帶著小孩子前來觀看這部准“R級”電影。

在下身後就坐著一位目測只有六、七歲的小男孩, 電影還沒開始, 就發動了“踹椅子”技能。

心灰意冷.jpg

雖然影廳人多, 小孩子也不少, 但幸而電影情節緊張、動作戲多, 各種轟炸爆破機槍等音效蓋住了此起彼伏的聊天和打電話, 觀影氛圍還算尚佳。

不過, 看到大銀幕上各種血肉紛飛、肢體破碎的畫面,

還是不由地為身後的小朋友擔心。

被子彈打碎的耳朵, 被匕首切開的脖子, 斷臂斷腿處的血肉傷口, 一巴士的死屍, 還有石頭被撕碎的半邊臉……

石頭受傷的情形類似《蝙蝠俠:黑暗騎士》中的雙面人

小孩子看完這些, 真的不會害怕、反胃、睡不著嗎?

電影結束後, 大家看得意猶未盡, 散場時紛紛討論電影劇情。

扶梯旁有一個十二三歲的男孩, 商場的暖風讓他白胖的臉上浮出兩片紅暈。

小男孩一邊費力地把胳膊套進羽絨服裡, 一邊興高采烈地對媽媽說:“還炸掉了兩根手指頭, 一根掉了, 一根還在那耷拉著, 哈哈哈。 ”

媽媽幫兒子拽了一下衣領, 臉上也洋溢著愉快的笑容:“對對對, 還有那個炸掉一個胳膊的, 哈哈哈。 ”

現在回想起這個畫面, 仍然覺得可怕。

可怕之處不在於, 一個十多歲的孩子看到殘肢大笑。

可怕之處在於, 他的母親沒有意識到任何問題。

這個十多歲的男生不像更小的孩子一樣, 被直接、暴力的血腥畫面催生出生理性的恐懼。

他將進入青春期, 面臨價值觀的建立。

他可能不清楚這些戰士為什麼在異國土地上拼殺, 他可能不明白一場戰爭會摧毀多少生命和家庭, 他可能也沒有意識到斷指、斷臂會給一個人帶來多大的災難。

在他模糊的、不成熟的意識裡, 反戰電影成了一部喜劇。

此刻, 一個稍有理智的家長,

都會及時地給孩子做出糾正。 告訴他什麼是痛苦, 什麼是死亡, 什麼是犧牲, 告訴這些血腥畫面是讓人無奈且不安的悲劇。

但這位母親做了什麼?

“對對對, 還有那個炸掉一個胳膊的, 哈哈哈。 ”

我們不能斷言, 一個孩子在這樣的教育環境中會變成怎樣。

但我們可以斷定, 他對“暴力、血腥、殘肢、疼痛、英勇、犧牲”感到快樂, 與他的父母直接相關。

有沒有發現, 在我們的電影院, 許多人, 無論孩子, 成年, 他們的笑, 經常成為一種詭異的存在。

去年歷經波折, 在年底才公映的《芳華》同樣靠強大口碑斬獲不俗票房。

故事開始於上世紀七十年代, 講述了文工團青年在複雜歷史環境下的動盪一生。

電影中有一個情節, “活雷鋒”劉峰對林丁丁表達愛意, 被指責為“耍流氓”,上級領導對他進行了侮辱式的審問。

身穿綠軍衣的領導,拿著一把扇子,坐在劉峰面前,低著頭含著胸,聲音壓得低低的,語氣裡帶著一絲好奇,一絲得意,一絲窺探——

“啟發你一下啊,女同志是不是都穿那種緊身的小內衣?這種小內衣,是不是背後都有個紐襻什麼的?……細節啊,咱們聊得是細節。”

黃軒沒有臺詞,但演得極佳,坐在椅子上,無聲地忍受著。

最恨不過英雄受小人所辱。

但我看的那場,卻在“內衣”這段臺詞處發出陣陣笑聲。

不是暢快大笑,四處傳來的笑聲很像銀幕上的“領導”,有一點窺探之後的滿足,有一點不言而喻的興奮。

淫笑,這是我第一反應的詞。

再進一步,我不是說笑不可以。

正如有的觀眾所言:一個人看電影的情緒,不該由電影,他人決定。看悲劇,他可以笑,看喜劇,他可以哭。

但注意這句話,大聲的笑和哭的前提下,是一個人。

個人情緒在公共場合,要注意表達。

就好像我們在大馬路看到一個人,他可能是因為特別高,特別矮,特別瘦,特別胖,我們能當面“笑”他嗎。

別說笑了,就是拿著手指指著他,都是不禮貌的吧。

那為什麼在電影院,在黑暗中,我們就如此放任自己的情緒呢?

小孩不懂?大人還不懂嗎?

小孩不懂?大人不能很好地引導嗎?

時間再往前推,2016年底,紀錄片《生門》舉行了一場放映,電影聚焦於發生在中國婦產科醫院的故事,每一幀都是真實的血淚。

現場嗚咽聲此起彼伏,坐在我身邊的女生更是嚎啕大哭,淚流不止,哭狀令人極為驚訝。

劇情緩和時,她擦乾眼淚,掏出手機聊微信,仿佛之前失控的淚人已經消失。

不久,鏡頭轉向農村,家境窘迫的農村男人回家借錢,破舊的鄉村、帶著濃重口音的語言、尷尬不自然的交談……讓女孩發出一陣陣快活的笑聲。

她躺在座椅裡,仿佛看到了什麼新鮮好玩的東西。

以上種種都是在下親眼所見,親耳所聞。

電影是視聽語言,是最通俗的藝術之一,它能夠跨越大量障礙,風行於全世界,不同文化不同語言,卻能引起共鳴。

陳老師當時這句話,很多觀眾擊掌叫好。

電影就是電影 而並不是說這是一部中國電影

所以它有較低的評價標準

但我在看來,這話,不僅是對電影創作者說,也是對觀眾說。

當一個中國觀眾看電影的時候,他究竟在看什麼?他究竟想要得到什麼?

難道只是有聲地釋放情緒,若不能大哭,就選擇大笑?

戰士斷肢、英雄受辱、弱者求生都能成為笑料,成年人笑容滿面,他們養育的孩子自然也喜上眉梢,如此往復迴圈。

這個詭異的笑話,我實在笑不出來。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

被指責為“耍流氓”,上級領導對他進行了侮辱式的審問。

身穿綠軍衣的領導,拿著一把扇子,坐在劉峰面前,低著頭含著胸,聲音壓得低低的,語氣裡帶著一絲好奇,一絲得意,一絲窺探——

“啟發你一下啊,女同志是不是都穿那種緊身的小內衣?這種小內衣,是不是背後都有個紐襻什麼的?……細節啊,咱們聊得是細節。”

黃軒沒有臺詞,但演得極佳,坐在椅子上,無聲地忍受著。

最恨不過英雄受小人所辱。

但我看的那場,卻在“內衣”這段臺詞處發出陣陣笑聲。

不是暢快大笑,四處傳來的笑聲很像銀幕上的“領導”,有一點窺探之後的滿足,有一點不言而喻的興奮。

淫笑,這是我第一反應的詞。

再進一步,我不是說笑不可以。

正如有的觀眾所言:一個人看電影的情緒,不該由電影,他人決定。看悲劇,他可以笑,看喜劇,他可以哭。

但注意這句話,大聲的笑和哭的前提下,是一個人。

個人情緒在公共場合,要注意表達。

就好像我們在大馬路看到一個人,他可能是因為特別高,特別矮,特別瘦,特別胖,我們能當面“笑”他嗎。

別說笑了,就是拿著手指指著他,都是不禮貌的吧。

那為什麼在電影院,在黑暗中,我們就如此放任自己的情緒呢?

小孩不懂?大人還不懂嗎?

小孩不懂?大人不能很好地引導嗎?

時間再往前推,2016年底,紀錄片《生門》舉行了一場放映,電影聚焦於發生在中國婦產科醫院的故事,每一幀都是真實的血淚。

現場嗚咽聲此起彼伏,坐在我身邊的女生更是嚎啕大哭,淚流不止,哭狀令人極為驚訝。

劇情緩和時,她擦乾眼淚,掏出手機聊微信,仿佛之前失控的淚人已經消失。

不久,鏡頭轉向農村,家境窘迫的農村男人回家借錢,破舊的鄉村、帶著濃重口音的語言、尷尬不自然的交談……讓女孩發出一陣陣快活的笑聲。

她躺在座椅裡,仿佛看到了什麼新鮮好玩的東西。

以上種種都是在下親眼所見,親耳所聞。

電影是視聽語言,是最通俗的藝術之一,它能夠跨越大量障礙,風行於全世界,不同文化不同語言,卻能引起共鳴。

陳老師當時這句話,很多觀眾擊掌叫好。

電影就是電影 而並不是說這是一部中國電影

所以它有較低的評價標準

但我在看來,這話,不僅是對電影創作者說,也是對觀眾說。

當一個中國觀眾看電影的時候,他究竟在看什麼?他究竟想要得到什麼?

難道只是有聲地釋放情緒,若不能大哭,就選擇大笑?

戰士斷肢、英雄受辱、弱者求生都能成為笑料,成年人笑容滿面,他們養育的孩子自然也喜上眉梢,如此往復迴圈。

這個詭異的笑話,我實在笑不出來。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