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協力廠商支付連吃罰單,巨頭如何應對?

文丨金融之家 藥糖

金融之家2月26日訊, 年前炒得轟轟烈烈的協力廠商支付, 年後正式迎來一波強監管。

連開罰單, 強勢監管

即便普天同慶的春節期間,

央行對協力廠商支付的監管也未放鬆警惕。 2月尚未結束, 央行已經密集開出5張罰單, 其中不乏拉卡拉、中匯電子支付等知名機構。

2月8日, 青島百森通支付有限公司因未按規定使用客戶備付金被罰款3萬元;2月14日, 拉卡拉支付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中匯電子支付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 均因未按規定建立有關制度辦法或風險管理措施、存在危害支付服務市場的違規行為, 分別被罰款4萬元和6萬元;深圳瑞銀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東營分公司、山東高速信聯支付有限公司均因違反支付結算業務規定, 分別於2月22日和23日被罰款3萬元和7萬元。

央行出手快、准、狠, 一時間業內譁然。 但央行強監管的最終目的,

是將協力廠商支付拉回合規經營的軌道。 早在1月初, 央行就發佈了第五批非銀行支付機構《支付業務許可證》續展決定, 在全部25家協力廠商支付機構中, 21家成功續展, 4家機構未獲通過。

至此, 市場上的協力廠商支付牌照僅剩243張。 考慮央行2015年3月後再未發放任何支付牌照, 並明確表示“一段時期內原則上不再批設新機構”, 市場上的存量牌照變得彌足珍貴。 這導致市場上的牌照生意格外火爆, 交易價格更是水漲船高。 據悉, 年前一張功能齊全的牌照價格已經炒到了10億元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 這並非中匯電子支付首次被罰。 據統計, 該公司分別在2016年被罰3次, 共計罰款20萬元;2017年被罰4次, 共計罰款82萬元。 但幸運的是, 中匯電子支付成功通過第五批支付牌照續展。

巨頭競爭, 各顯神通

在央行的強監管風暴之下, 協力廠商支付行業正在加速洗牌。 曾經的移動支付三巨頭拉卡拉、阿裡和騰訊的座次已經重新排序, 更多的互聯網巨頭加入到遊戲當中。 在日益激烈的競爭環境中, 各個玩家都在努力擴大自身的一席之地, 並不斷變幻打法。

如今的移動支付三巨頭已經變成了阿裡、騰訊和銀聯。 阿裡旗下的支付寶借助國內最大的購物平臺淘寶網迅速發展壯大, 而騰訊旗下的微信支付依託國內最大的社交平臺奮起直追, 銀聯則憑藉與銀行系統的親密關係穩紮穩打, 三方競爭愈演愈烈, 戰火也從國內市場一路蔓延至海外。

春節前夕, 支付寶宣佈進入以色列,

正式將移動支付服務帶到中東地區。 至此, 支付寶已成功接入歐美、日韓、東南亞等38個國家以及中國港澳臺地區的數十萬線下商戶門店, 服務範圍涵蓋餐飲、超市、百貨、便利店、免稅店、主題樂園、海外機場等, 其中24個國家可提供退稅到支付寶的服務。

騰訊和銀聯也是緊追不捨。 春節前夕, 騰訊與Global Blue(環球藍聯)合作, 在西班牙馬德里機場、德國慕尼克機場推出微信掃碼即時退稅服務。 用戶離境退稅可即時以人民幣形式將錢存入微信錢包的零錢帳戶中。

此外, 春節期間, 銀聯也在尼泊爾、肯亞、吉布地、越南等地的大批商戶中開通了銀聯二維碼支付。 據銀聯發佈的最新資料顯示, 春節期間, 銀聯手機閃付、銀聯二維碼支付的境外交易額同比增長近150%,

交易筆數增長近兩倍。

曾與阿裡、騰訊三足鼎立的拉卡拉雖然本次被罰, 卻仍在移動支付領域深耕不輟。 拉卡拉因處於資金受理端, 與處於資金帳戶端的阿裡、騰訊並不形成直接對立, 目前三者之間已經由單純的競爭模式改為合作模式。 隨著支付寶、微信支付等業務範圍的不斷擴圍, 無形中也帶動著拉卡拉受理端的交易規模成倍放大。

金融之家結語:強監管之下, 協力廠商支付合規發展是重中之重, 而合規的提前是牌照。 在此背景下, 協力廠商支付牌照炙手可熱的行情仍將持續較長時間。 但是毫無疑問, 管理層對協力廠商支付的監管力度也將持續加碼。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