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康震:讓經典永遠流傳

可以說經典最大的感召力就是永遠在一個適當的時候能喚起民族的自信、共識和共鳴,民族文化的經典對於凝聚民族的自信心和民族的自信力有著重要的作用。 ———康震

■編者按:

近日,中央電視臺《中國詩詞大會》《經典詠流傳》等傳統文化類節目受到社會的普遍關注與喜愛。 這些節目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以中華經典詩詞為主要內容,以現代媒介為創新手段,真正讓優秀的傳統文化走進了生活走近了民眾。 古典詩詞美在何處?優秀傳統文化如何傳承?在《經典詠流傳》仍在熱播、《中國詩詞大會》第三季決賽剛剛落下帷幕之際,本報記者就此問題對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康震進行了專訪。 康震教授是著名古典文學學者,擔任《中國詩詞大會》點評嘉賓和《經典詠流傳》鑒賞嘉賓,由他作詞的《經典詠流傳》主題曲已經家喻戶曉,不久前,其新作“康震書系”(10種)也由中華書局出版。

古典詩詞是優秀傳統文化在民眾中的最大公約數

文化週刊:康老師您好,《中國詩詞大會》《經典詠流傳》等電視節目熱播,我認識的人中,不管是古典文學界的專家學者還是普通的觀眾,有很多都是這兩個節目的粉絲,您認為它們這麼受歡迎,原因是什麼?

康震:這段時間,以《中國詩詞大會》《經典詠流傳》為代表的以古典詩詞為內容的電視節目確實受到了觀眾們的喜愛,這不是偶然的。 因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特別是古典詩詞,是中國廣大老百姓非常熱愛的一種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有多種類型和表現形態,如京劇、昆曲、民間工藝品等,都是受到廣大人民群眾喜歡的藝術形式。 但我認為,古典詩詞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民眾中的最大公約數,不管身份地位如何,也不管愛好如何,它是中華民族包括海內外中華兒女共同喜愛的一種文化形態。 為什麼呢?因為:第一,古典詩詞意境優美典雅;第二,古典詩詞形式短小精悍,傳情達意,便於記誦;第三,古典詩詞題材豐富,幾乎涵蓋了古今中國人所有的生活和情感。

基於這些優點,千百年來,它受到了中國人的普遍喜愛,在推動優秀傳統文化普及和傳播的今天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反過來也可以說,經過《中國詩詞大會》和《經典詠流傳》等節目廣受歡迎的反復實踐證明,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古典詩詞,在它走向普通大眾的時候,其內涵、形態所具有的優勢可能是更大的。 甚至我想說,在當代,推動傳統文化普及傳播的浪潮是從以不同的形式重溫古典詩詞文化開始的。 這是我的一個新的認知,我想也是這類節目受到廣大老百姓關注的原因。

文化週刊:特別是受到很多年輕人喜歡,比如今年熱播的《經典詠流傳》。

康震:是的。 《經典詠流傳》是一個創新,它最大的創意是將古典詩詞譜上現代樂曲,再加上現代填詞,應該說是將傳統與現代結合、文學性和音樂性結合得較好的一個節目。 我受《經典詠流傳》節目組之邀為其寫作同名主題曲,歌詞也走的是這個創新的路子。 這首歌詞由兩部分組成的,前一部分是現代填詞,後一部分是古典詩詞。 “走在古城朱雀的小街,聽見太白唱醉的明月,這是杜甫贊過的春雨,王維的空山就在心裡”,這一段裡,我引用了唐朝四位元詩人詩句中的內容,寫的是一種感受;下面的幾句“特別想念那東坡的月光,夢想跟隨在放翁的身旁,就算我沒有稼軒同一般的才華,挑燈看劍咱有的是擔當”,則進了一步,是對古典詩詞的感悟;隨後分別引用王維的《山居秋暝》、李白的《子夜吳歌·秋歌》:“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長安一片月,萬戶擣衣聲。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把古典詩詞和對古典詩詞的感悟一併融進歌詞之中。我想,這種古今融合,就是傳統文化在現代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一種形式吧。

為什麼年輕人喜歡呢?一是每首歌的旋律都具有現代感,融合了現代樂曲和現代氣息;二是歌詞中既有詞作者對古典詩詞的理解,又有古典詩詞本身的呈現,它們相互交融,符合年輕人的審美喜好。所以我覺得不管是《經典詠流傳》還是《中國詩詞大會》,真的是踐行了習近平總書記所提出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要實現“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思想。

“康震書系”(10種)

文化週刊:為什麼經典具有這樣的魅力?

康震:因為經典最大魅力就在於永遠不會過時,永遠具有鮮活、感人以及喚起人們心靈共鳴和凝聚人心的魅力。如《經典詠流傳》中的《將進酒》,一千多年前,唐代詩人李白寫這首詩歌的時候,是要表達一種面對人生的堅定自信。但顯然像“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複來”這樣的詩句所蘊含的東西是超越時代的,這就是當我們今天再聽到被譜成歌曲的《將進酒》時,會感覺唱的就是我們,表達的就是我們的心聲的原因。因為當下時代中的每一個人希望“天生我材必有用”,相信自己的才華能被社會所用——特別是年輕一代,這樣的願望是古今同理的。因此,從一個更高的層面上,可以說經典最大的感召力就是永遠在一個適當的時候喚起民族的自信、共識和共鳴,民族文化的經典對於凝聚民族的自信心和自信力有著重要的作用。可以這樣說,經典的作用,是其他形式無法替代的。經典能夠永遠流傳,是因為它所發揮的作用一直在延續。

傳播經典

是一項偉大艱巨的工程

文化週刊:您是《中國詩詞大會》的文學顧問兼點評嘉賓,參與了《經典詠流傳》主題曲的創作兼鑒賞嘉賓,作為古典文學學者,這類通俗性節目最吸引您的地方在哪裡?

康震:通過這些節目能讓大多數的人瞭解詩詞的魅力,讓大多數人熱愛詩詞,讓大多數的人明白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我覺得這是一件非常幸福、快樂、有趣的事情。

我長期從事古典文學和古代文化的教學科研工作,我所在的北京師範大學校訓是“學為人師,行為世範”。師範大學有個很重要的職能,就是教書育人。對我來說,我希望自己的課堂越來越大、聽眾越來越多,只有這樣,才能將自己學到的本領和講授的知識傳遞給更多的人,我想這是我的本分,也是我的本職工作。能把自己的樂趣、自己的職業和自身的價值實現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對一個人來說是一生中最幸福的事情,這也就是它們最吸引我的地方。

文化週刊:您對傳統文化創新發展有怎樣的思考和感受?

康震:前一段我在喜馬拉雅APP上做了一些音訊展示,主要是講古典詩詞。這個過程中我有深切的感受,要讓傳統文化深入人心、進入生活,就必須讓人們瞭解傳統文化和“我”有什麼關係,要抓住傳統文化與我們的生活、我們的人生,以及與“我”的成長有著怎樣緊密的聯繫。這不是功利的,是我們從事文化傳承的人必須回答的現實問題。比如,當你聽康老師講了一首詩後特別激動,甚至在一段時間內都覺得這十多分鐘的講解,讓你發現原來在每天忙碌生活中竟然還有諸般的美好,讓你感覺人生完全是可以充滿詩意的,這就是詩詞與“我”的一種關係與聯繫。再如,你聽康老師推薦了一本書,當你讀完之後,覺得生活的確不止是工作、賺錢,更重要的還有理想和成長,你會在閱讀和反復思索中發覺一個不斷成長的自己。因此,我認為,傳統文化要實現精准傳播和普及,要將其條分縷析。作為研究者和傳播者,應該將傳統文化中那些真正有利於青少年的、有益於我們個人成長的、有助於我們身心健康發展的內容進行提純、精煉、萃取,然後用現代的方式、用最接近人心和情感的方式潤物細無聲地傳播出去。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古代文化和現代生活之間的精准對接。當然,做到這一點,難度是很高的,這又是一門很大的學問,目前這方面的工作做得還遠遠不夠。經典的傳播不僅僅是單純的歌唱或朗誦,更在於對經典內涵的真正解讀、分析與研究,這是一項艱巨且偉大的工程。

文化週刊:您在《經典詠流傳》(第八期)中點評《琵琶行》時說到:“言淺才能傳播開,情深才能回味無窮”,您如何看待經典傳播的手段和條件?

康震:手段和條件當然是越來越好的,電視也好,網路也罷,現在的媒體可以做到時刻追隨。但我還是覺得,當下急需我們解決的一個核心問題是把傳統文化中的內容精准提純,然後再注入到現在媒體中去。現在的傳播方式不光有傳統媒體,還有自媒體和新媒體,如何把提純的內容鑲嵌到這些媒介中,使人們願意去追隨,做到離不開優秀傳統文化的浸潤,這是很難的。這是造福後代的巨大工程,需要政府的引導、教育的配合,還要有企業的介入,大家要聯合起來,創造一種文化貼身、人文貼心的社會氛圍。

文化週刊:這讓我想到《經典詠流傳》中由《長恨歌》改編的《一生一闕歌》的表演現場,那個外孫女在網上為外公尋找歌唱人的故事。

康震:這個故事講的是老人小時候記住的一個曲調,在他生命中的最後時光裡,他的外孫女希望把這首歌完整地復原,讓老人聽到。於是她就將曲譜放在了網上,沒想到有很多網友將其唱了出來並錄製成音訊,但是老人沒有聽到就去世了。這個故事讓人動容。首先,最讓人感動的是這麼大歲數的一位老人,他在臨終之前惦念的居然是童年時代的一首歌,這的確是他一生中最美好的回憶之一。其次,就是那位外孫女的孝順,這是老人晚年最大的幸福,而孝道恰恰是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之一。還有,就是來自網友的溫情,網上各種版本的音訊都是網友們自發錄製的,現場來的幾位也唱得非常好。這給了我一個思考,隨著物質生活的極大豐富,我們需要的精神力量和精神涵養的確也越來越高。這樣的事情現在其實有很多,你會發現,只要有人在網上求助,就會有很多善良且有才華的網友響應,我想這是一種非常好的社會現象,讓人看到了經典傳播的力量的同時,也看到了這種力量是可以讓人聚合起來,溫暖社會和他人的。

文化週刊:您認為,賦予傳統文化以新的傳播形式,在當下有著怎樣的價值和意義?

康震:我想最大的價值應該說是可以造就一代又一代的新人。就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那樣,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需要有偉大工程作為支撐,偉大的工程需要一代一代的人為此擔當。江山代有才人出,每一個時代都需要文化的引領者,每一個時代都需要文化的傳承者,每一個時代都需要社會建設的中堅力量。傳統文化的傳承最核心的價值就是培養人。中華民族實現持續振興,需要一代一代人接力,而優秀傳統文化是其中恒定的、持久的、深厚的基礎力量。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文化週刊:您參加的電視節目中,有沒有哪個經典的現場最打動您?

康震:《經典詠流傳》第一期中的《苔》,我相信打動了很多人,也包括我。袁枚的《苔》寫得實在太好了,可以說這是他為千千萬萬普通人寫的一首詩。習近平總書記曾說過,千千萬萬普通人最偉大;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而歷史就是由千千萬萬普通人寫成的,千千萬萬普通人就是英雄。以物喻人,以情動人,《苔》之所以引起共鳴,是因為“苔”這種不能算作花類的植物,也能夠綻放出花朵。我們每一個活著的人,其實都是浩瀚歷史中的普通角色,而有這麼一首詩是為我們寫的、有一首歌是為我們唱的,這無形中形成一種強大的精神力量。《苔》這首詩,本身也像苔一樣默默無聞,它既沒有氣壯山河的氣勢,也沒有縱橫捭闔的膽魄,只是默默無聞地勇敢綻放。《經典詠流傳》把這首詩發掘出來,讓我們從中體會普通的自我的存在價值,體會在面向未來時的堅定信心,這是它最打動人心的地方。

文化週刊:我還注意到在臺灣著名音樂人陳彼得唱《青玉案·元夕》時,鑒賞團成員們都起立為他鼓掌,特別是在他朗誦艾青《我愛這土地》的時候,我看到螢幕上您也非常動容,您當時的想法是什麼?

康震:陳彼得今年已經74歲了,是所有歌手中年齡最大的一位,他來自臺灣,人很瘦但精神矍鑠。那天他背著一把吉他,上臺一開口簡直像變成了另一個人,變成了一個搖滾青年!搖滾精神不就是一種不屈的奮鬥精神、永不言敗的燃燒精神嗎?“燃燒生命”四個字在陳彼得老先生身上真是體現得淋漓盡致!試想,平常人家74歲的老先生,可能在全心全意地含飴弄孫、安度晚年了,但他應邀而來,卻滿懷激情地唱出了一首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怎能不讓人動容?其實,《青玉案·元夕》反映出辛棄疾的心情是比較複雜的,但陳老先生把它演繹成一首具有現代精神的搖滾,真是太棒了,這是一種藝術精神,藝術的昇華!從這首歌中,一是,我們看到了陳彼得先生身上散發出來的、比年輕人更強大的意志和力量,比年輕人更加充滿活力,他是在歌頌自己的青春不老;二是,這首歌雖然描寫的是辛棄疾的內心世界,但正如陳彼得先生所說,辛棄疾所描寫、祈盼的不正是盛世的中國嗎?而我們已經在實現一個盛世中國,這正是古時賢人的理想,所以他結尾處以“啦啦啦”的歡樂曲調來表明自己的態度;三是,他朗誦《我愛這土地》這首詩,感情非常充沛,把一個遊子眷戀祖國的拳拳之心表現得淋漓盡致,我想他感動了所有人,不僅是我。

文化週刊:在《經典詠流傳》中,我還注意到一個場景,就是和傳唱人一起演唱《陋室銘》的白茹雲,您在點評時幾度哽咽。

康震:白茹雲是去年《中國詩詞大會》的選手,她淡定沉穩的對答引起大家的關注,她身患疾病卻依然笑對人生的態度令人佩服。《經典詠流傳》節目組邀請她來,我想一方面是跟《陋室銘》這首詩有著很大的關聯,另一方面就是展示她的精神面貌。我在《中國詩詞大會》的時候接觸她就感覺到她很不一般,身體有病但精神富足,能夠使她陽光面對世界的原因,用她自己的話來說就是古典詩詞的力量。她在臺上講述她的故事以及她與詩詞的故事,我在感動的同時,說實話,還有些難過,她的故事仿佛在傾訴人生的艱難,但她都一一挺過去了,她就像一面鏡子,讓我們反照自身,當我們面對生活中的挫折時,是不是也能如此堅強勇敢呢?

文化週刊:作為從始至終都參與了這兩個節目的嘉賓,您記憶最深刻的一個節目現場是什麼?

康震:在《中國詩詞大會》第三季中,有一個陝西賣饅頭的選手雷小平給我留下的印象最深。當時現場很有趣,當我評解陸游的《遊山西村》“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句時,我舉了個例子,說這首詩就像陸遊在現場直播,他走進一家店,店內在“莫笑農家臘酒渾”,走進另一家,他們在“豐年留客足雞豚”,再進一家,他們在“簫鼓追隨春社近”舉辦祭祀活動,陸遊轉了一家又一家,這就叫“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一邊說著還一邊拿著手機比劃著喝酒、小雞燉蘑菇等動作,是一個非常歡快的鄉間生活場景。接著主持人董卿就說:“說到直播,您知道直播當中最需要什麼嗎?最需要的是意外。”她又說:“我們現場可是有很多意外,雖然沒有做酒的,也沒有燒雞的,但是在預備團中有一個做饅頭的。”於是,就把“饅頭哥”雷小平喊了出來。接著是跟雷小平對話。董卿問他一天能賣多少饅頭?他說1400多個。董卿又說,這1400多個饅頭半天就賣光了,為何不多做點?他說太累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他解釋說,看了第一季詩詞大會以後,覺得整個人就像著了魔一樣,每天都看,第二季詩詞大會的時候就能自己寫詩了。接著他現場讀了一首自己寫的、為他的饅頭店做廣告的詩,詩中還特別標明他們家饅頭店的地址。雷小平是我們陝西老鄉,當時的那個場景非常歡樂喜慶,讓我感覺到新時代的農民也很有趣味有思想,他們也在生活中尋找著快樂、感受著詩和遠方。

文化週刊:我發現您在《經典詠流傳》上也有一個很歡樂的場景,就是趙季平先生去現場的時候,您還唱了一段呢!

康震:因為當時撒貝南唱了一段電影《紅高粱》的插曲《妹妹你大膽地往前走》,我就接著唱了幾句電影中另一首插曲《酒神曲》,之後趙季平老先生點評說:“小康同志,你是學中文的,唱成這樣實屬不易。”這個場面挺有趣,電影《紅高粱》是我上中學的時候看的,電影的導演、攝影師、剪輯師等都是陝西人,作曲的也是陝西人,我印象深刻,所以當時下意識就唱了出來。電影雖然講的是山東的事,但我覺得也寫出了我們陝西人的氣魄。

文化週刊:您還為《經典詠流傳》主題曲作了詞,我想這也是種別樣的體驗吧!

康震:最讓我感動的是歌手張傑對這首歌的演繹。我講講錄製的情況:那天晚上,我錄完了一段就先回去了,車開到半路的時候,編導打來電話,說張傑到了,要彩排。一聽說要彩排,我二話沒說就返回去了。當時已經是夜裡12點多了,有些疲累。一進現場,就看見穿著帽衫、很精神的張傑正在做準備,我跟張傑做了點溝通,他很認真,問我唱這首歌需要怎樣的情緒,甚至具體到每個詞應該怎麼處理,然後談自己的理解與處理給我聽。結果彩排開始,他一開口,我就被震動了。可能人都有這樣的體驗:當你第一次真正投入心血的事得以完成的時候,總會有一種成就感或者說奇妙的感覺湧進心頭。就像我這次歌詞創作,當我把詞寫完的時候,自己其實並沒有太大感受,但是當歌手真正把它唱出來的時候,那種奇妙的感覺難以表達,所以我在現場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淚,沒想到我動情流淚的畫面還被編導記錄了下來。這些對我來說,確是重要的人生經歷和體驗,是件特別幸福的事情。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長安一片月,萬戶擣衣聲。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把古典詩詞和對古典詩詞的感悟一併融進歌詞之中。我想,這種古今融合,就是傳統文化在現代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一種形式吧。

為什麼年輕人喜歡呢?一是每首歌的旋律都具有現代感,融合了現代樂曲和現代氣息;二是歌詞中既有詞作者對古典詩詞的理解,又有古典詩詞本身的呈現,它們相互交融,符合年輕人的審美喜好。所以我覺得不管是《經典詠流傳》還是《中國詩詞大會》,真的是踐行了習近平總書記所提出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要實現“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思想。

“康震書系”(10種)

文化週刊:為什麼經典具有這樣的魅力?

康震:因為經典最大魅力就在於永遠不會過時,永遠具有鮮活、感人以及喚起人們心靈共鳴和凝聚人心的魅力。如《經典詠流傳》中的《將進酒》,一千多年前,唐代詩人李白寫這首詩歌的時候,是要表達一種面對人生的堅定自信。但顯然像“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複來”這樣的詩句所蘊含的東西是超越時代的,這就是當我們今天再聽到被譜成歌曲的《將進酒》時,會感覺唱的就是我們,表達的就是我們的心聲的原因。因為當下時代中的每一個人希望“天生我材必有用”,相信自己的才華能被社會所用——特別是年輕一代,這樣的願望是古今同理的。因此,從一個更高的層面上,可以說經典最大的感召力就是永遠在一個適當的時候喚起民族的自信、共識和共鳴,民族文化的經典對於凝聚民族的自信心和自信力有著重要的作用。可以這樣說,經典的作用,是其他形式無法替代的。經典能夠永遠流傳,是因為它所發揮的作用一直在延續。

傳播經典

是一項偉大艱巨的工程

文化週刊:您是《中國詩詞大會》的文學顧問兼點評嘉賓,參與了《經典詠流傳》主題曲的創作兼鑒賞嘉賓,作為古典文學學者,這類通俗性節目最吸引您的地方在哪裡?

康震:通過這些節目能讓大多數的人瞭解詩詞的魅力,讓大多數人熱愛詩詞,讓大多數的人明白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我覺得這是一件非常幸福、快樂、有趣的事情。

我長期從事古典文學和古代文化的教學科研工作,我所在的北京師範大學校訓是“學為人師,行為世範”。師範大學有個很重要的職能,就是教書育人。對我來說,我希望自己的課堂越來越大、聽眾越來越多,只有這樣,才能將自己學到的本領和講授的知識傳遞給更多的人,我想這是我的本分,也是我的本職工作。能把自己的樂趣、自己的職業和自身的價值實現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對一個人來說是一生中最幸福的事情,這也就是它們最吸引我的地方。

文化週刊:您對傳統文化創新發展有怎樣的思考和感受?

康震:前一段我在喜馬拉雅APP上做了一些音訊展示,主要是講古典詩詞。這個過程中我有深切的感受,要讓傳統文化深入人心、進入生活,就必須讓人們瞭解傳統文化和“我”有什麼關係,要抓住傳統文化與我們的生活、我們的人生,以及與“我”的成長有著怎樣緊密的聯繫。這不是功利的,是我們從事文化傳承的人必須回答的現實問題。比如,當你聽康老師講了一首詩後特別激動,甚至在一段時間內都覺得這十多分鐘的講解,讓你發現原來在每天忙碌生活中竟然還有諸般的美好,讓你感覺人生完全是可以充滿詩意的,這就是詩詞與“我”的一種關係與聯繫。再如,你聽康老師推薦了一本書,當你讀完之後,覺得生活的確不止是工作、賺錢,更重要的還有理想和成長,你會在閱讀和反復思索中發覺一個不斷成長的自己。因此,我認為,傳統文化要實現精准傳播和普及,要將其條分縷析。作為研究者和傳播者,應該將傳統文化中那些真正有利於青少年的、有益於我們個人成長的、有助於我們身心健康發展的內容進行提純、精煉、萃取,然後用現代的方式、用最接近人心和情感的方式潤物細無聲地傳播出去。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古代文化和現代生活之間的精准對接。當然,做到這一點,難度是很高的,這又是一門很大的學問,目前這方面的工作做得還遠遠不夠。經典的傳播不僅僅是單純的歌唱或朗誦,更在於對經典內涵的真正解讀、分析與研究,這是一項艱巨且偉大的工程。

文化週刊:您在《經典詠流傳》(第八期)中點評《琵琶行》時說到:“言淺才能傳播開,情深才能回味無窮”,您如何看待經典傳播的手段和條件?

康震:手段和條件當然是越來越好的,電視也好,網路也罷,現在的媒體可以做到時刻追隨。但我還是覺得,當下急需我們解決的一個核心問題是把傳統文化中的內容精准提純,然後再注入到現在媒體中去。現在的傳播方式不光有傳統媒體,還有自媒體和新媒體,如何把提純的內容鑲嵌到這些媒介中,使人們願意去追隨,做到離不開優秀傳統文化的浸潤,這是很難的。這是造福後代的巨大工程,需要政府的引導、教育的配合,還要有企業的介入,大家要聯合起來,創造一種文化貼身、人文貼心的社會氛圍。

文化週刊:這讓我想到《經典詠流傳》中由《長恨歌》改編的《一生一闕歌》的表演現場,那個外孫女在網上為外公尋找歌唱人的故事。

康震:這個故事講的是老人小時候記住的一個曲調,在他生命中的最後時光裡,他的外孫女希望把這首歌完整地復原,讓老人聽到。於是她就將曲譜放在了網上,沒想到有很多網友將其唱了出來並錄製成音訊,但是老人沒有聽到就去世了。這個故事讓人動容。首先,最讓人感動的是這麼大歲數的一位老人,他在臨終之前惦念的居然是童年時代的一首歌,這的確是他一生中最美好的回憶之一。其次,就是那位外孫女的孝順,這是老人晚年最大的幸福,而孝道恰恰是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之一。還有,就是來自網友的溫情,網上各種版本的音訊都是網友們自發錄製的,現場來的幾位也唱得非常好。這給了我一個思考,隨著物質生活的極大豐富,我們需要的精神力量和精神涵養的確也越來越高。這樣的事情現在其實有很多,你會發現,只要有人在網上求助,就會有很多善良且有才華的網友響應,我想這是一種非常好的社會現象,讓人看到了經典傳播的力量的同時,也看到了這種力量是可以讓人聚合起來,溫暖社會和他人的。

文化週刊:您認為,賦予傳統文化以新的傳播形式,在當下有著怎樣的價值和意義?

康震:我想最大的價值應該說是可以造就一代又一代的新人。就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那樣,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需要有偉大工程作為支撐,偉大的工程需要一代一代的人為此擔當。江山代有才人出,每一個時代都需要文化的引領者,每一個時代都需要文化的傳承者,每一個時代都需要社會建設的中堅力量。傳統文化的傳承最核心的價值就是培養人。中華民族實現持續振興,需要一代一代人接力,而優秀傳統文化是其中恒定的、持久的、深厚的基礎力量。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文化週刊:您參加的電視節目中,有沒有哪個經典的現場最打動您?

康震:《經典詠流傳》第一期中的《苔》,我相信打動了很多人,也包括我。袁枚的《苔》寫得實在太好了,可以說這是他為千千萬萬普通人寫的一首詩。習近平總書記曾說過,千千萬萬普通人最偉大;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而歷史就是由千千萬萬普通人寫成的,千千萬萬普通人就是英雄。以物喻人,以情動人,《苔》之所以引起共鳴,是因為“苔”這種不能算作花類的植物,也能夠綻放出花朵。我們每一個活著的人,其實都是浩瀚歷史中的普通角色,而有這麼一首詩是為我們寫的、有一首歌是為我們唱的,這無形中形成一種強大的精神力量。《苔》這首詩,本身也像苔一樣默默無聞,它既沒有氣壯山河的氣勢,也沒有縱橫捭闔的膽魄,只是默默無聞地勇敢綻放。《經典詠流傳》把這首詩發掘出來,讓我們從中體會普通的自我的存在價值,體會在面向未來時的堅定信心,這是它最打動人心的地方。

文化週刊:我還注意到在臺灣著名音樂人陳彼得唱《青玉案·元夕》時,鑒賞團成員們都起立為他鼓掌,特別是在他朗誦艾青《我愛這土地》的時候,我看到螢幕上您也非常動容,您當時的想法是什麼?

康震:陳彼得今年已經74歲了,是所有歌手中年齡最大的一位,他來自臺灣,人很瘦但精神矍鑠。那天他背著一把吉他,上臺一開口簡直像變成了另一個人,變成了一個搖滾青年!搖滾精神不就是一種不屈的奮鬥精神、永不言敗的燃燒精神嗎?“燃燒生命”四個字在陳彼得老先生身上真是體現得淋漓盡致!試想,平常人家74歲的老先生,可能在全心全意地含飴弄孫、安度晚年了,但他應邀而來,卻滿懷激情地唱出了一首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怎能不讓人動容?其實,《青玉案·元夕》反映出辛棄疾的心情是比較複雜的,但陳老先生把它演繹成一首具有現代精神的搖滾,真是太棒了,這是一種藝術精神,藝術的昇華!從這首歌中,一是,我們看到了陳彼得先生身上散發出來的、比年輕人更強大的意志和力量,比年輕人更加充滿活力,他是在歌頌自己的青春不老;二是,這首歌雖然描寫的是辛棄疾的內心世界,但正如陳彼得先生所說,辛棄疾所描寫、祈盼的不正是盛世的中國嗎?而我們已經在實現一個盛世中國,這正是古時賢人的理想,所以他結尾處以“啦啦啦”的歡樂曲調來表明自己的態度;三是,他朗誦《我愛這土地》這首詩,感情非常充沛,把一個遊子眷戀祖國的拳拳之心表現得淋漓盡致,我想他感動了所有人,不僅是我。

文化週刊:在《經典詠流傳》中,我還注意到一個場景,就是和傳唱人一起演唱《陋室銘》的白茹雲,您在點評時幾度哽咽。

康震:白茹雲是去年《中國詩詞大會》的選手,她淡定沉穩的對答引起大家的關注,她身患疾病卻依然笑對人生的態度令人佩服。《經典詠流傳》節目組邀請她來,我想一方面是跟《陋室銘》這首詩有著很大的關聯,另一方面就是展示她的精神面貌。我在《中國詩詞大會》的時候接觸她就感覺到她很不一般,身體有病但精神富足,能夠使她陽光面對世界的原因,用她自己的話來說就是古典詩詞的力量。她在臺上講述她的故事以及她與詩詞的故事,我在感動的同時,說實話,還有些難過,她的故事仿佛在傾訴人生的艱難,但她都一一挺過去了,她就像一面鏡子,讓我們反照自身,當我們面對生活中的挫折時,是不是也能如此堅強勇敢呢?

文化週刊:作為從始至終都參與了這兩個節目的嘉賓,您記憶最深刻的一個節目現場是什麼?

康震:在《中國詩詞大會》第三季中,有一個陝西賣饅頭的選手雷小平給我留下的印象最深。當時現場很有趣,當我評解陸游的《遊山西村》“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句時,我舉了個例子,說這首詩就像陸遊在現場直播,他走進一家店,店內在“莫笑農家臘酒渾”,走進另一家,他們在“豐年留客足雞豚”,再進一家,他們在“簫鼓追隨春社近”舉辦祭祀活動,陸遊轉了一家又一家,這就叫“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一邊說著還一邊拿著手機比劃著喝酒、小雞燉蘑菇等動作,是一個非常歡快的鄉間生活場景。接著主持人董卿就說:“說到直播,您知道直播當中最需要什麼嗎?最需要的是意外。”她又說:“我們現場可是有很多意外,雖然沒有做酒的,也沒有燒雞的,但是在預備團中有一個做饅頭的。”於是,就把“饅頭哥”雷小平喊了出來。接著是跟雷小平對話。董卿問他一天能賣多少饅頭?他說1400多個。董卿又說,這1400多個饅頭半天就賣光了,為何不多做點?他說太累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他解釋說,看了第一季詩詞大會以後,覺得整個人就像著了魔一樣,每天都看,第二季詩詞大會的時候就能自己寫詩了。接著他現場讀了一首自己寫的、為他的饅頭店做廣告的詩,詩中還特別標明他們家饅頭店的地址。雷小平是我們陝西老鄉,當時的那個場景非常歡樂喜慶,讓我感覺到新時代的農民也很有趣味有思想,他們也在生活中尋找著快樂、感受著詩和遠方。

文化週刊:我發現您在《經典詠流傳》上也有一個很歡樂的場景,就是趙季平先生去現場的時候,您還唱了一段呢!

康震:因為當時撒貝南唱了一段電影《紅高粱》的插曲《妹妹你大膽地往前走》,我就接著唱了幾句電影中另一首插曲《酒神曲》,之後趙季平老先生點評說:“小康同志,你是學中文的,唱成這樣實屬不易。”這個場面挺有趣,電影《紅高粱》是我上中學的時候看的,電影的導演、攝影師、剪輯師等都是陝西人,作曲的也是陝西人,我印象深刻,所以當時下意識就唱了出來。電影雖然講的是山東的事,但我覺得也寫出了我們陝西人的氣魄。

文化週刊:您還為《經典詠流傳》主題曲作了詞,我想這也是種別樣的體驗吧!

康震:最讓我感動的是歌手張傑對這首歌的演繹。我講講錄製的情況:那天晚上,我錄完了一段就先回去了,車開到半路的時候,編導打來電話,說張傑到了,要彩排。一聽說要彩排,我二話沒說就返回去了。當時已經是夜裡12點多了,有些疲累。一進現場,就看見穿著帽衫、很精神的張傑正在做準備,我跟張傑做了點溝通,他很認真,問我唱這首歌需要怎樣的情緒,甚至具體到每個詞應該怎麼處理,然後談自己的理解與處理給我聽。結果彩排開始,他一開口,我就被震動了。可能人都有這樣的體驗:當你第一次真正投入心血的事得以完成的時候,總會有一種成就感或者說奇妙的感覺湧進心頭。就像我這次歌詞創作,當我把詞寫完的時候,自己其實並沒有太大感受,但是當歌手真正把它唱出來的時候,那種奇妙的感覺難以表達,所以我在現場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淚,沒想到我動情流淚的畫面還被編導記錄了下來。這些對我來說,確是重要的人生經歷和體驗,是件特別幸福的事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