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聚焦博鼇論壇 中國汽車產業迎來新轉折

面對此次貿易戰, 2018年4月10日博鼇論壇中國提出不追求貿易順差目標, 而是以推動中國企業對接國際標準發展為目的, 擴大對外開放特別是針對汽車行業大幅度降低汽車進口關稅及放寬外資股比、加強在華的外資企業合作智慧財產權保護。

中國在高科技產業的不斷創新和突破構成了對美國研發技術領先地位的威脅。 不難看出, 技術追趕是導致中美貿易戰的根源。 美國想通過貿易戰遏制中國在關鍵核心零部件技術和高科技產業創新體系的突破。 面對此次貿易戰, 2018年4月10日博鼇論壇中國提出不追求貿易順差目標, 而是以推動中國企業對接國際標準發展為目的, 擴大對外開放特別是針對汽車行業大幅度降低汽車進口關稅及放寬外資股比、加強在華的外資企業合作智慧財產權保護。

特斯拉或有可能成為最大受惠者

該政策的發佈對美國汽車企業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

尤其是在新能源和智慧網聯汽車領域最具代表性的特斯拉。 中國2017年進口特斯拉Model S和Model X 車型16,727輛, 占國內新能源汽車進口份額的27%, 占其自身17%左右的營收。

特斯拉作為新能源和智慧網聯汽車標杆, 從2014年開始, 特斯拉開始對外公開不同專利類型, 至今一共387項;其在中國公開的專利申請已有24件, 占總申請量的40%。 但在特斯拉開放專利之前, 特斯拉在中國專利占比僅有3%。 這一增長趨勢可說明其對中國市場的看好和重視。 因此, 降低關稅對特斯拉無疑是個利好因素, 假設進口關稅降低到5%, 特斯拉Model 3在中國的售價能減少至少28萬元人民幣, 則低價位的特斯拉Model 3在中國市場銷量將是個不可估量的占比。

總體來說, 該政策可擴大特斯拉在中國的市場份額, 並推動其2018年與中國上海市政府的建廠合作, 使其有可能成為最大受惠者。

大幅度放寬市場准入將有助於自主專利技術的提升

2010年至2017年7月期間, 以最大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博世為首, 共5839項與自動駕駛相關的專利持有量排行榜中前十名有6家為德國企業, 3家為美國企業, 1家為日本企業, 中國企業暫未上榜。

累計到2017年, 日本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技術專利在國際上佔據絕對主導地位, 且都集中於關鍵核心零部件如電池、動力總成傳動控制系統等技術裝置。 全球前十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品牌排行榜上有5家為日本企業;其中日本豐田公司不僅全面涵蓋關鍵核心技術領域且專利申請數量最多。 美國和德國企業各為2家, 1家為韓國企業。 雖然在全球前十榜單中, 中國企業並未入圍上榜, 但中國新能源汽車專利申請數量排名第二, 緊隨日本其後。

自2017年4月國家《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將新能源汽車、智慧網聯汽車列入發展重點技術領域以來, 2017年中國智慧網聯汽車專利公開量同比增長5.8%, 其中發明占比增長1.72%;中國新能源汽車專利公開量為2.1萬件, 同比增長19.5%。 中國汽車產業專利情況整體呈現良好事態, 但相較國外廠商, 授權較少, 企業整體專利競爭力較小。 同時也彰顯了中國汽車產業技術層面的痛點。

但中國新能源與智慧汽車市場十分龐大。2017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全球第一已達77萬輛;據集邦諮詢VehicleTrend車勢預測,到2020年,國內新能源&智慧汽車市場規模將超1.5萬億元。因此,中國迫切需要引進國外的專利技術,並在已有的基礎上進行技術改進和提升。大幅度放寬市場准入將有利於國外持有技術的廠商加快在中國市場的佈局,促進中外企業開展正常技術交流合作,吸收國外技術,完善中國自主智慧財產權。

集邦諮詢VehicleTrend車勢認為:

以完善中國本土技術智慧財產權為導向,中國欲引進技術並加強核心零部件技術智慧財產權的集聚效應,需進一步擴大開放,建立企業聯盟,尤其是關鍵零部件企業之間的聯盟來推動汽車產業協同發展。這與中國主動擴大進口,相當幅度降低汽車進口關稅以及放寬外資股比的政策相契合。但大幅度降低關稅有可能會壓縮中國新興企業的市場空間,受到低價進口車的強烈衝擊,還沒站穩腳跟的企業將會被很快淘汰。

反之,“走出去”的汽車龍頭企業需自主進行專利技術的積累與應用,加強智慧財產權,對接國際標準;即將“走出去”的新興企業需加速佈局海外專利,搶佔核心技術和主流市場。

同時也彰顯了中國汽車產業技術層面的痛點。

但中國新能源與智慧汽車市場十分龐大。2017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全球第一已達77萬輛;據集邦諮詢VehicleTrend車勢預測,到2020年,國內新能源&智慧汽車市場規模將超1.5萬億元。因此,中國迫切需要引進國外的專利技術,並在已有的基礎上進行技術改進和提升。大幅度放寬市場准入將有利於國外持有技術的廠商加快在中國市場的佈局,促進中外企業開展正常技術交流合作,吸收國外技術,完善中國自主智慧財產權。

集邦諮詢VehicleTrend車勢認為:

以完善中國本土技術智慧財產權為導向,中國欲引進技術並加強核心零部件技術智慧財產權的集聚效應,需進一步擴大開放,建立企業聯盟,尤其是關鍵零部件企業之間的聯盟來推動汽車產業協同發展。這與中國主動擴大進口,相當幅度降低汽車進口關稅以及放寬外資股比的政策相契合。但大幅度降低關稅有可能會壓縮中國新興企業的市場空間,受到低價進口車的強烈衝擊,還沒站穩腳跟的企業將會被很快淘汰。

反之,“走出去”的汽車龍頭企業需自主進行專利技術的積累與應用,加強智慧財產權,對接國際標準;即將“走出去”的新興企業需加速佈局海外專利,搶佔核心技術和主流市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