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金准人工智慧 博鼇亞洲論壇2018年新興經濟體發展報告(四)

6.2 投資環境總體持續改善

2016 年以來, 全球主要經濟體積極促進國際投資自由化和便利化, 並建立了相應的機制化安排。 在國家層面, 很多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新的投資促進政策, 投資環境進一步改善。

6.2.1 投資政策趨於寬鬆

2016 年 7 月, G20 貿易部長會議發佈《G20 全球投資政策指導原則》。 作為國際社會首次在多邊機制內就全球投資規則達成框架性原則, 《G20 全球投資政策指導原則》旨在建設開放、透明和有益的全球投資政策環境和促進國際國內投資政策協調。 它所提出的下一代國際投資政策的九條原則涵蓋了國際投資體制的所有核心要素。

G20 貿易部長會議還批准了中方起草的《G20 貿易投資工作組工作職責》, 對工作組會議進行了制度化安排。 全球主要經濟體就投資規則達成框架性原則引導各國投資政策朝著更加便利化和自由化的方向發展。 根據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的報告, 2016 年全球至少有 58 個經濟體發佈了124 項涉及外商直接投資的政策, 涉及的國家與政策變化數量分別較 2015 年上升18.4%和 25.3%。 2016 年新增的 124 項政策措施中, 有 84 項為投資自由化和促進措施, 較 2015 年增加 10 項;22 項為投資限制性和監管措施, 較 2015 年增加 8 項;18項為中性政策措施, 較 2015年增加 7項(見圖 6.4)。

2016 年 10 月以來的一年中, G20 成員中, 除英國外, 其他經濟體均出臺了涉及投資准入、投資待遇、投資促進與便利化以及總體營商環境方面的投資政策。 總體來看, 19 個 G20 成員新出臺投資措施 54 項, 其中E11 為 36 項, 為其他 8 個發達國家成員的 2倍(見表 6.5)。

分類別來看, E11 在投資准入方面推出的投資政策為 19 項, 涉及 E11 所有經濟體。 其中, 多數政策措施對外商直接投資有促進作用。 例如, 阿根廷通過一項吸引外資的公私合營(PPP)法;巴西取消了國家石油公司作為鹽層下油田唯一運營商並至少持有30%股權的要求;中國修改了 11 個自由貿易區的外商投資負面清單, 取消了一些行業的投資限制, 並發佈《關於促進外資增長若干措施的通知》,

從進一步減少外資准入限制、制定財稅支持政策、完善國家級開發區綜合投資環境、便利人才出入境、優化營商環境等五個方面提出促進外資增長的政策措施;印度撤銷了外商投資促進委員會並頒佈處理外商直接投資提案的標準審批程式, 中央銀行還修改規定, 進一步放開境外風險投資者的投資制度, 鼓勵外商投資新建公司;韓國和俄羅斯在多個部門推出了私有化措施;墨西哥將船舶、飛機和鐵路設備的燃料和潤滑油以及某些航空運輸服務方面的外資股權上限由 25%提高到 49%;沙烏地阿拉伯對符合條件的外國公司完全放開了對工程服務和相關諮詢方面的投資;等等。 同時, 部分國家也出臺新的投資限制措施。
例如, 南非出臺新的《礦業憲章》, 提高了礦業公司黑人股權的下限;俄羅斯對離岸公司實行了某些內部投資禁令, 並對某些涉及國防和國家安全戰略的重要資產交易增加了政府審批;等等。

此外, 阿根廷、中國、印度、印尼等四國出臺了 7 項投資待遇方面的政策, 例如印尼將在印尼市場銷售的國產 4G 智慧手機的最低本地含量要求從20%提高到 30%;中國、印度、韓國、墨西哥和土耳其等五國出臺了 9 項投資促進與便利化方面的投資政策, 例如韓國增加了從事高科技業務的外商直接投資(FDI)公司的稅收優惠, 土耳其在一定條件下向外國投資者開放土耳其公民身份, 中國簡化了外商投資企業的手續以及墨西哥建立了三個新的經濟特區。

根據世界銀行發佈的《2018 年營商環境報告:改革以創造就業》,在進入排名的全球190 個經濟體中,韓國居第 4 位;在 E11 中排名最後的巴西居全球125 位。與2017 年相比,2018 年 E11 中 9 個經濟體的“前沿距離”(Distance to Frontier,DTF)分數有所增加。其中,印度、沙烏地阿拉伯和印尼增加較多,分別為 4.71 分、2.92 分和 2.25 分;韓國的分數基本持平;南非的分數下降 0.08 分(見表 6.6)。

6.2.2 投資合作穩步推進

為了推動對外投資合作的制度化建設,一年來 E11 簽署了一些新的國際投資協定。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與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報告顯示,截至 2017 年 10 月,G20 成員實施中的國際投資協定(IIA)有 1,795 項,其中雙邊投資協定 1,233 項,其他國際投資協定1 562 項。E11 總計有 851 項國際投資協定正在實施,平均每個國家 77.4 項;G20 發達國家成員總計 944 項,平均每個國家 118項(見表 6.7)。

2016—2017 年,E11 中的阿根廷、墨西哥、俄羅斯、沙烏地阿拉伯、土耳其等國簽署了 16 項雙邊投資協定(BIT),並且全部面向新興市場與發展中國家。其中,土耳其分別與象牙海岸、迦納、約旦、索馬里、格魯吉亞、盧旺達、莫爾達瓦、莫三比克、布隆迪、烏克蘭和烏茲別克斯坦簽署雙邊投資協定11項,俄羅斯分別與摩洛哥和巴勒斯坦被占領土簽署雙邊投資協定 2 項,墨西哥與阿聯酋、阿根廷與卡達、沙烏地阿拉伯與約旦各簽署雙邊投資協定 1 項(見表 6.8)。同期,E11中的阿根廷、巴西和南非新簽署了 4 項其他投資協定,分別為 2017 年 4 月簽署的南方共同市場內部投資便利化協議、2016 年 10月簽署的歐盟—南部非洲發展共同體經濟交易夥伴關係協定、2016 年 4 月簽署的巴西與秘魯經濟與貿易擴展協定(ETEA)以及 2016年 3 月簽署的阿根廷—美國貿易和投資框架協定(TIFA)。其中,阿根廷—美國貿易和投資框架協定與歐盟—南部非洲發展共同體經濟交易夥伴關係協定於 2016 年先後生效。此外,一些 2016 年前簽署的協定陸續生效實施,例如韓國—哥倫比亞自由貿易協定(2013)、太平洋聯盟補充協定(2014)、歐亞經濟聯盟—越南自由貿易協定(2015)、土耳其—新加坡自由貿易協定(2015)等。

第 7 章 大宗商品

2017年,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的復蘇態勢在波動中趨於平緩(見圖 7.1)。截至 2017 年 1 月中旬,商品研究局(CRB)指數延續了 2016 年 11月以來的上漲態勢,從 423 點上漲至 433 點左右,至 3 月底的兩個多月一直維持在 433點左右。從 3 月底到 4 月底經歷了 2017 年第一次下跌,回落至 420 點左右。隨後 CRB指數開始反彈,並在 7 月初達到全年的最高點 448 點。從 7 月初到 9 月底,CRB 指數出現全年第二次下跌,回落至 430 點以下,直到 12 月底的整個第四季度都維持在 430 點左右。2017 年全年的趨勢線呈現水準狀態。2016 年年初以來的 CRB 指數上升通道在2017 年出現平緩化跡象。但是,進入 2018年後,CRB 指數在 1 月恢復較快上漲勢頭,1月底迅速恢復至 443 點左右。預計 2018 年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將有所上漲。

7.1 能源類大宗商品價格顯著回升

2017 年原油、天然氣、煤炭等能源類大宗商品價格均延續 2016 年的上升勢頭。受石油限產協定達成、全球經濟復蘇等因素影響,預計 2018 年能源類大宗商品價格將延續上升趨勢。

7.1.1 原油價格呈 V 型走勢

2017 年國際市場原油價格呈現先降後升、總體上行的 V 型走勢(見圖 7.2),這與上年報告中我們預計其延續上升趨勢的判斷是一致的。英國布倫特原油、美國西德克薩斯中級輕質原油(WTI)以及迪拜中東離岸原油現貨價格平均值,由 2017 年年初的 54美元/桶左右,跌至 6 月下旬的 43 美元/桶左右,其後開始溫和反彈並在 12 月底攀升至64美元/桶左右,全年均價在53美元/桶左右。整體來看,從 2017 年年初到年末,原油價格上漲約 19%,較 2016 年超過 50%的漲幅明顯回落。進入 2018 年後,原油價格延續了 2017 年年中以來的上漲勢頭,布倫特原油現貨價格在 2018 年 1 月多次突破 70美元/桶。

2017 年上半年原油價格走低,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因為全球石油庫存量大。自 2017 年年初俄羅斯及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國家實施石油減產協議以來,全球石油庫存減少了一半,但仍比近五年平均水準高出 1.4 億桶。其次,OPEC 成員奈及利亞和利比亞由於局勢動盪及低於正常水準的產量而享受減產豁免也助推了上半年原油價格走低。最後,在葉岩氣產量回升推動下,美國原油生產在 2017 年上半年開始發力(見圖 7.3),這也造成了原油價格的走低。2016年下半年,美國原油日產量每月均值為 8,732千桶/日,2017年1—6月該均值上升至9,045千桶/日。2017 年 11 月,美國原油產量達到10,038 千桶/日,這是近 50 年來美國原油產 量第一次突破每日 1,000 萬桶。

2017 年下半年,在全球特別是主要經濟體強勁需求的推動下,原油價格出現溫和上漲。摩根大通全球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顯示,2017 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PMI 分別為 52.9 和 52.6,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上升至 53.1 和 54。作為世界最大經濟體,美國製造業 PMI 在 2017 年 9 月達到 60.8,這也是自 2004 年 7 月以來美國該項指標首次突破 60。製造業趨於活躍反映了全球經濟需求的上升,這對原油價格形成了支撐。從供給方面看,OPEC 及俄羅斯等主要非 OPEC產油國之間的減產協議得到比較好的執行,並且它們還決定將原定 2018 年 3 月終止的原油減產協議延長 9 個月至 2018 年年底。這些措施有助於石油去庫存,從供給及市場預期上支持了原油價格的恢復性反彈。此外,沙烏地阿拉伯政局演化及與部分中東國家關係不確定性增強,對油價上漲也產生了影響。

2018 年,世界經濟預計將延續 2017 年的增長態勢。受需求推動和供應限制及潛在的地緣政治關係不確定影響,2018 年原油價格預計將繼續小幅上漲。世界銀行預計,原油價格將由 2017 年的 53 美元/桶上漲至2018 年的 56 美元/桶左右。

7.1.2 天然氣價格仍在上行通道

2017 年天然氣價格仍然在 2016 年第二季度以來的上漲通道之中(見圖 7.4)。2017年美國市場天然氣價格為 2.96 美元/百萬英熱單位,相對於 2016 年價格上漲了 18.8%。同期歐洲市場天然氣價格為 5.65 美元/百萬英熱單位,比 2016 年價格上漲了 23.9%,而 2017年日本市場天然氣價格為 8.05美元/百萬英熱單位,比 2016 年價格上漲了16.8%。其中,歐洲市場天然氣價格在 2017年年末及 2018 年年初有明顯上漲,一方面是2017 年冬季歐洲氣溫比往年低,取暖需求增加,另一方面歐洲最大輸氣管道在 12 月 12日發生爆炸,這一外生衝擊也在短期內推高了歐洲市場天然氣價格。

2018 年天然氣價格仍將延續上漲趨勢。世界銀行預計,2018 年美國市場的天然氣價格受國內需求強勁、出口增加及生產放緩的影響將上漲 4%,歐洲市場和日本市場天然氣價格與油價關聯性更強,預計上漲幅度稍小一些,整體看全球天然氣價格將上漲 3%。

7.1.3 煤炭價格先降後升

國際煤炭價格在 2017 年先降後升,相對於 2016 年價格水準總體仍呈上升趨勢(見圖 7.5)。澳大利亞煤炭價格 2017 年為 88.42美元/噸,比 2016 年價格上漲了 34.2%;哥倫比亞煤炭價格 2017 年為 77.84 美元/噸,較 2016 年上漲了 35.2%;南非煤炭價格2017 年為 81.92 美元/噸,上漲了 27.8%。進入 2018 年,煤炭價格繼續上行,1 月澳大利亞煤炭價格達到 106.78 美元/噸,哥倫比亞煤炭價格達到 86.38 美元/噸,南非煤炭價格達到 92.73 美元/噸,同比分別增長了27.5%、3.1%和 9.0%。

E11 中的中國是全世界最大的煤炭消費國和生產國(見圖 7.6),其對煤炭的需求及生產政策的變化對煤炭價格影響很大。近年來,出於環境治理等方面的考慮,中國政府大力推行煤炭行業壓縮產能及“煤改氣”舉措,自 2013 年以來煤炭年產量有所下降。2016 年,削減產能政策有所加碼,當年煤炭產量較 2015 年下降 7.7%。但是,由於天然氣漲價及供應不足、配套基礎設施不完善等原因,中國經濟對煤炭的依賴仍然處於較高水準。這種背景下削減煤炭產能,造成了價格上漲,加重了中國經濟運行的成本。在經歷 2016 年原煤產量較大幅度的負增長和大量煤炭進口之後,2017 年中國不得不提高原煤產量,多數月份的原煤產量實現了同比正增長(見圖 7.7)。

鑒於中國消費了全世界產量一半的煤,並且中國能源需求中超過 60%由煤炭來滿足,中國的政策是影響 2018 年世界煤炭價格走勢的重要因素。出於對“煤改氣”工作節奏過快等情況的反思,2018 年該項任務的推進會更加穩妥,中國對煤炭的需求短期內不會有大幅下降,預計煤炭價格仍將平穩上升。

7.2 金屬類大宗商品價格延續上年漲勢

金屬方面,2017 年鋼鐵和多數有色金屬價格受中國、印度、美國等主要國家需求復蘇,以及“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基礎設施建設投資需求和預期的影響,延續了 2016 年的上漲勢頭。

7.2.1 鋼鐵價格持續上漲

2017 年鋼鐵價格漲勢明顯(見圖 7.8)。Myspic 綜合鋼價指數由 2017 年年初的 130點左右,攀升至 12 月 12 日的年內高點 168點,並維持在 160 點左右。進入 2018 年略有下降,1 月份維持在 150 點左右。

2017 年的鋼鐵產量較 2016 年明顯提高(見圖 7.9)。以全球粗鋼產量為例,2017 年全年產量較 2016 年提高了 5.2%,比 2016年 0.4%的增幅有顯著提升。從各月同比增長率的變化趨勢看,儘管全年有降有升,但都維持在 2%以上的較高水準,沒有出現同比負增長的情況。鋼鐵行業 2017 年表現出量價齊升的特徵。

2018 年,受全球最大的鋼鐵生產與消費經濟體中國需求及“一帶一路”建設基礎設施投資計畫推動,以及美國總統特朗普加大國內基礎設施投資等因素影響,鋼鐵價格有望延續上升勢頭。

7.2.2 其他金屬價格上漲

除鋼鐵之外,其他主要金屬類大宗商品價格 2017 年也出現上漲。從倫敦金屬交易所(LME)有色金屬現貨結算價(見圖 7.10)看,2017 年銅價相對於 2016 年上漲了 26.8%至6,166 美元/噸,鋁價上漲了 22.7%至 1,969美元/噸,鋅價上漲了 38.3%至 2,896 美元/噸,鉛價上漲了 23.8%至 2,317 美元/噸,錫價上漲了 11.7%至 20,105 美元/噸,鎳價上漲了 8.4%至 10,411 美元/噸。預計 2018 年有色金屬價格將維持溫和上漲態勢。

7.3 貴金屬類大宗商品價格總體平穩

貴金屬在投資中具備避險功能,一般來說經濟形勢較好的階段,貴金屬價格不會有大的上漲,而當經濟風險較大時,貴金屬價格多因為避險需求而大幅上漲。2017 年,貴金屬價格有漲有跌,多數貴金屬價格漲跌幅度較小(見圖 7.11)。以倫敦金屬交易所美元計價的貴金屬為例,2017 年相對於 2016 年,黃金價格小幅上漲了 0.59%至 1,257.34 美元/盎司,白銀價格輕微下跌了 0.52%至 17.05 美元/盎司,鉑金屬價格下跌了 4.3%至 948.49美元/盎司,只有鈀金屬價格上漲明顯,相對于上年漲了 41.38%至 868.96 美元/盎司。鈀金屬價格大幅上漲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鈀金屬在汽油動力汽車用尾氣淨化裝置的生產中得到廣泛應用,近年來汽車銷量上升推動了鈀金屬價格上漲,二是因為全球只有俄羅斯等少數國家出產鈀金屬,美國與俄羅斯關係緊張加劇了市場對鈀金屬供應的擔憂。

7.4 化肥類大宗商品價格整體下滑

化肥類大宗商品 2017 年價格整體來看有所下滑(見圖 7.12),但不同品種的化肥類大宗商品價格漲跌互現。世界銀行化肥類大宗商品價格指數 2017 年為 72.6,較 2016 年下滑了 2.6。其中,尿素價格 2017 年相對上年上漲了 10.3%至 219.8 美元/噸。這一方面是因為國際市場對尿素的需求有所增加,如巴西2017年前9個月尿素進口增加了41%,另一方面,尿素供給出現了收縮,來自印尼、中東和北非的供給出現中斷,而中國作為尿素最大的生產國和出口國,也因為煤炭價格上漲等導致的生產成本提高以及環境保護約束的增強而大幅削減了生產量和出口量。由於奈及利亞、馬來西亞、伊朗和美國的低成本產能將在 2018 年釋放,預計尿素價格將有所回落。鉀肥 2017 年各月價格呈小幅回升態勢,12 月價格比 1 月價格上漲了 4.2%,但 2017 年全年價格相對2016 年則下跌了 11.4%至 217.5 美元/噸。由於白俄羅斯、加拿大、中國、俄羅斯、土庫曼斯坦和美國都將出現新的產能,供過於求的局面將持續存在,預計鉀肥價格將維持疲弱態勢。磷肥之中,磷酸二銨(DAP)2017年價格較 2016 年上漲了 2.6%至 354.3 美元/噸,而同期三元過磷酸鈣(TSP)價格則下跌 4.9%至 276.3 美元/噸。2017 年 9月伊爾瑪颶風登陸美國佛羅里達造成的停產推動了磷價上漲,但由於最大出口商中國產能巨大,沙烏地阿拉伯等地新的產能也在逐漸釋放,預計磷肥 2018 年價格將以下滑為主。整體來看,由於市場存在供大於求的局面,化肥類大宗商品價格 2018 年或將延續2017 年的下滑態勢。

7.5 農產品類大宗商品價格多數

平穩與貴金屬類似,從豆粕、小麥和玉米等農產品類大宗商品現貨價格來看,2017 年多數農產品價格波動幅度較小,且不同品種也是有升有跌(見圖 7.13)。其中,豆粕國際現貨價格 2017 年下跌 7.34%至 317.13 美元/噸,小麥國際現貨價格上漲 0.91%至 4.81 美元/蒲式耳,玉米國際現貨價格下跌 2.97%至3.90 美元/蒲式耳。農產品期貨價格波動幅度更小,豆粕、小麥和玉米期貨價格 2017 年相對於 2016 年僅分別上漲了 0.26%、0.42%和 0.71%。隨著美國、中國、印度等主要經濟體增長向好的拉動,預計農產品類大宗商品價格整體來看 2018 年將溫和上漲。

7.6 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對 E11 的影

響顯著沙烏地阿拉伯、俄羅斯是主要的石油、天然氣等能源類大宗商品出口國,巴西、阿根廷是主要的農產品類大宗商品出口國,印尼、南非主要出口礦產品,中國、韓國、印度、土耳其和墨西哥等作為製造業經濟體主要扮演著大宗商品進口者的角色,其中中國還同時是煤炭、某些化肥及金屬類大宗商品的主要生產國和出口國。E11 的需求和產出對價格的影響在前文中已經有所涉及,本節以原油價格對 E11 主要出口國和進口國的影響為例,分析大宗商品價格波動對 E11 經濟的影響。

原油等能源價格上漲對沙烏地阿拉伯、俄羅斯等對能源出口收入依賴較高國家的財政將產生有利影響。2015 年、2016 年國際油價下跌期間,沙烏地阿拉伯政府財政預算收入中 來 自 石 油 的 收 入 分 別 出 現 20.9%和42.6%的大幅負增長。2017 年油價復蘇,沙 特 阿 拉 伯 預 算 中 石 油 收 入 同 比 增 長31.8%(見圖 7.14)。2018 年國際油價如果繼續上漲,將帶動沙烏地阿拉伯石油收入繼續增長。2017 年 12 月,沙烏地阿拉伯內閣會議公佈了 2018 年財政預算。預算檔顯示,2018 年沙烏地阿拉伯預算支出同比增長5.6%,預算收入同比增長 12.5%,其中非石油收入預期增加 13%至 2,910 億沙特裡亞爾。這意味著,石油收入仍將是 2018 年沙烏地阿拉伯財政收入最主要來源,預計將達到 4,920 億沙特裡亞爾, 同比增長 11.8%,占預算財政收入的 62.8%。俄羅斯財政收入增長與原油出口增長之間也存在明顯的正向關係(見圖 7.15)。2017年原油出口金額累計同比增長率較 2016 年有明顯提升,1—10月均值為46.8%,比2016年同期均值提高了 79.7 個百分點。其財政收入累計同比增速 1—11 月均值也較 2016 年同期提高 32.5 個百分點至 20.4%。

與此同時,原油價格的上漲對 E11 中的主要進口國來說意味著成本的上升。例如,2017 年中國各月進口的原油數量變化不大,但由於價格上漲,支付的進口成本大幅增加(見圖 7.16),全年進口額為 1,608 億美元。如果還是按照 2016 年均價進口相同數量的原油,2017 年可節約大約 338 億美元,約占當年原油進口支付總額的 21%。這些多支付的成本最終大都會被轉嫁到國內經濟運行成 本上,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國產品的競爭力。

根據世界銀行發佈的《2018 年營商環境報告:改革以創造就業》,在進入排名的全球190 個經濟體中,韓國居第 4 位;在 E11 中排名最後的巴西居全球125 位。與2017 年相比,2018 年 E11 中 9 個經濟體的“前沿距離”(Distance to Frontier,DTF)分數有所增加。其中,印度、沙烏地阿拉伯和印尼增加較多,分別為 4.71 分、2.92 分和 2.25 分;韓國的分數基本持平;南非的分數下降 0.08 分(見表 6.6)。

6.2.2 投資合作穩步推進

為了推動對外投資合作的制度化建設,一年來 E11 簽署了一些新的國際投資協定。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與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報告顯示,截至 2017 年 10 月,G20 成員實施中的國際投資協定(IIA)有 1,795 項,其中雙邊投資協定 1,233 項,其他國際投資協定1 562 項。E11 總計有 851 項國際投資協定正在實施,平均每個國家 77.4 項;G20 發達國家成員總計 944 項,平均每個國家 118項(見表 6.7)。

2016—2017 年,E11 中的阿根廷、墨西哥、俄羅斯、沙烏地阿拉伯、土耳其等國簽署了 16 項雙邊投資協定(BIT),並且全部面向新興市場與發展中國家。其中,土耳其分別與象牙海岸、迦納、約旦、索馬里、格魯吉亞、盧旺達、莫爾達瓦、莫三比克、布隆迪、烏克蘭和烏茲別克斯坦簽署雙邊投資協定11項,俄羅斯分別與摩洛哥和巴勒斯坦被占領土簽署雙邊投資協定 2 項,墨西哥與阿聯酋、阿根廷與卡達、沙烏地阿拉伯與約旦各簽署雙邊投資協定 1 項(見表 6.8)。同期,E11中的阿根廷、巴西和南非新簽署了 4 項其他投資協定,分別為 2017 年 4 月簽署的南方共同市場內部投資便利化協議、2016 年 10月簽署的歐盟—南部非洲發展共同體經濟交易夥伴關係協定、2016 年 4 月簽署的巴西與秘魯經濟與貿易擴展協定(ETEA)以及 2016年 3 月簽署的阿根廷—美國貿易和投資框架協定(TIFA)。其中,阿根廷—美國貿易和投資框架協定與歐盟—南部非洲發展共同體經濟交易夥伴關係協定於 2016 年先後生效。此外,一些 2016 年前簽署的協定陸續生效實施,例如韓國—哥倫比亞自由貿易協定(2013)、太平洋聯盟補充協定(2014)、歐亞經濟聯盟—越南自由貿易協定(2015)、土耳其—新加坡自由貿易協定(2015)等。

第 7 章 大宗商品

2017年,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的復蘇態勢在波動中趨於平緩(見圖 7.1)。截至 2017 年 1 月中旬,商品研究局(CRB)指數延續了 2016 年 11月以來的上漲態勢,從 423 點上漲至 433 點左右,至 3 月底的兩個多月一直維持在 433點左右。從 3 月底到 4 月底經歷了 2017 年第一次下跌,回落至 420 點左右。隨後 CRB指數開始反彈,並在 7 月初達到全年的最高點 448 點。從 7 月初到 9 月底,CRB 指數出現全年第二次下跌,回落至 430 點以下,直到 12 月底的整個第四季度都維持在 430 點左右。2017 年全年的趨勢線呈現水準狀態。2016 年年初以來的 CRB 指數上升通道在2017 年出現平緩化跡象。但是,進入 2018年後,CRB 指數在 1 月恢復較快上漲勢頭,1月底迅速恢復至 443 點左右。預計 2018 年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將有所上漲。

7.1 能源類大宗商品價格顯著回升

2017 年原油、天然氣、煤炭等能源類大宗商品價格均延續 2016 年的上升勢頭。受石油限產協定達成、全球經濟復蘇等因素影響,預計 2018 年能源類大宗商品價格將延續上升趨勢。

7.1.1 原油價格呈 V 型走勢

2017 年國際市場原油價格呈現先降後升、總體上行的 V 型走勢(見圖 7.2),這與上年報告中我們預計其延續上升趨勢的判斷是一致的。英國布倫特原油、美國西德克薩斯中級輕質原油(WTI)以及迪拜中東離岸原油現貨價格平均值,由 2017 年年初的 54美元/桶左右,跌至 6 月下旬的 43 美元/桶左右,其後開始溫和反彈並在 12 月底攀升至64美元/桶左右,全年均價在53美元/桶左右。整體來看,從 2017 年年初到年末,原油價格上漲約 19%,較 2016 年超過 50%的漲幅明顯回落。進入 2018 年後,原油價格延續了 2017 年年中以來的上漲勢頭,布倫特原油現貨價格在 2018 年 1 月多次突破 70美元/桶。

2017 年上半年原油價格走低,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因為全球石油庫存量大。自 2017 年年初俄羅斯及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國家實施石油減產協議以來,全球石油庫存減少了一半,但仍比近五年平均水準高出 1.4 億桶。其次,OPEC 成員奈及利亞和利比亞由於局勢動盪及低於正常水準的產量而享受減產豁免也助推了上半年原油價格走低。最後,在葉岩氣產量回升推動下,美國原油生產在 2017 年上半年開始發力(見圖 7.3),這也造成了原油價格的走低。2016年下半年,美國原油日產量每月均值為 8,732千桶/日,2017年1—6月該均值上升至9,045千桶/日。2017 年 11 月,美國原油產量達到10,038 千桶/日,這是近 50 年來美國原油產 量第一次突破每日 1,000 萬桶。

2017 年下半年,在全球特別是主要經濟體強勁需求的推動下,原油價格出現溫和上漲。摩根大通全球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顯示,2017 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PMI 分別為 52.9 和 52.6,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上升至 53.1 和 54。作為世界最大經濟體,美國製造業 PMI 在 2017 年 9 月達到 60.8,這也是自 2004 年 7 月以來美國該項指標首次突破 60。製造業趨於活躍反映了全球經濟需求的上升,這對原油價格形成了支撐。從供給方面看,OPEC 及俄羅斯等主要非 OPEC產油國之間的減產協議得到比較好的執行,並且它們還決定將原定 2018 年 3 月終止的原油減產協議延長 9 個月至 2018 年年底。這些措施有助於石油去庫存,從供給及市場預期上支持了原油價格的恢復性反彈。此外,沙烏地阿拉伯政局演化及與部分中東國家關係不確定性增強,對油價上漲也產生了影響。

2018 年,世界經濟預計將延續 2017 年的增長態勢。受需求推動和供應限制及潛在的地緣政治關係不確定影響,2018 年原油價格預計將繼續小幅上漲。世界銀行預計,原油價格將由 2017 年的 53 美元/桶上漲至2018 年的 56 美元/桶左右。

7.1.2 天然氣價格仍在上行通道

2017 年天然氣價格仍然在 2016 年第二季度以來的上漲通道之中(見圖 7.4)。2017年美國市場天然氣價格為 2.96 美元/百萬英熱單位,相對於 2016 年價格上漲了 18.8%。同期歐洲市場天然氣價格為 5.65 美元/百萬英熱單位,比 2016 年價格上漲了 23.9%,而 2017年日本市場天然氣價格為 8.05美元/百萬英熱單位,比 2016 年價格上漲了16.8%。其中,歐洲市場天然氣價格在 2017年年末及 2018 年年初有明顯上漲,一方面是2017 年冬季歐洲氣溫比往年低,取暖需求增加,另一方面歐洲最大輸氣管道在 12 月 12日發生爆炸,這一外生衝擊也在短期內推高了歐洲市場天然氣價格。

2018 年天然氣價格仍將延續上漲趨勢。世界銀行預計,2018 年美國市場的天然氣價格受國內需求強勁、出口增加及生產放緩的影響將上漲 4%,歐洲市場和日本市場天然氣價格與油價關聯性更強,預計上漲幅度稍小一些,整體看全球天然氣價格將上漲 3%。

7.1.3 煤炭價格先降後升

國際煤炭價格在 2017 年先降後升,相對於 2016 年價格水準總體仍呈上升趨勢(見圖 7.5)。澳大利亞煤炭價格 2017 年為 88.42美元/噸,比 2016 年價格上漲了 34.2%;哥倫比亞煤炭價格 2017 年為 77.84 美元/噸,較 2016 年上漲了 35.2%;南非煤炭價格2017 年為 81.92 美元/噸,上漲了 27.8%。進入 2018 年,煤炭價格繼續上行,1 月澳大利亞煤炭價格達到 106.78 美元/噸,哥倫比亞煤炭價格達到 86.38 美元/噸,南非煤炭價格達到 92.73 美元/噸,同比分別增長了27.5%、3.1%和 9.0%。

E11 中的中國是全世界最大的煤炭消費國和生產國(見圖 7.6),其對煤炭的需求及生產政策的變化對煤炭價格影響很大。近年來,出於環境治理等方面的考慮,中國政府大力推行煤炭行業壓縮產能及“煤改氣”舉措,自 2013 年以來煤炭年產量有所下降。2016 年,削減產能政策有所加碼,當年煤炭產量較 2015 年下降 7.7%。但是,由於天然氣漲價及供應不足、配套基礎設施不完善等原因,中國經濟對煤炭的依賴仍然處於較高水準。這種背景下削減煤炭產能,造成了價格上漲,加重了中國經濟運行的成本。在經歷 2016 年原煤產量較大幅度的負增長和大量煤炭進口之後,2017 年中國不得不提高原煤產量,多數月份的原煤產量實現了同比正增長(見圖 7.7)。

鑒於中國消費了全世界產量一半的煤,並且中國能源需求中超過 60%由煤炭來滿足,中國的政策是影響 2018 年世界煤炭價格走勢的重要因素。出於對“煤改氣”工作節奏過快等情況的反思,2018 年該項任務的推進會更加穩妥,中國對煤炭的需求短期內不會有大幅下降,預計煤炭價格仍將平穩上升。

7.2 金屬類大宗商品價格延續上年漲勢

金屬方面,2017 年鋼鐵和多數有色金屬價格受中國、印度、美國等主要國家需求復蘇,以及“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基礎設施建設投資需求和預期的影響,延續了 2016 年的上漲勢頭。

7.2.1 鋼鐵價格持續上漲

2017 年鋼鐵價格漲勢明顯(見圖 7.8)。Myspic 綜合鋼價指數由 2017 年年初的 130點左右,攀升至 12 月 12 日的年內高點 168點,並維持在 160 點左右。進入 2018 年略有下降,1 月份維持在 150 點左右。

2017 年的鋼鐵產量較 2016 年明顯提高(見圖 7.9)。以全球粗鋼產量為例,2017 年全年產量較 2016 年提高了 5.2%,比 2016年 0.4%的增幅有顯著提升。從各月同比增長率的變化趨勢看,儘管全年有降有升,但都維持在 2%以上的較高水準,沒有出現同比負增長的情況。鋼鐵行業 2017 年表現出量價齊升的特徵。

2018 年,受全球最大的鋼鐵生產與消費經濟體中國需求及“一帶一路”建設基礎設施投資計畫推動,以及美國總統特朗普加大國內基礎設施投資等因素影響,鋼鐵價格有望延續上升勢頭。

7.2.2 其他金屬價格上漲

除鋼鐵之外,其他主要金屬類大宗商品價格 2017 年也出現上漲。從倫敦金屬交易所(LME)有色金屬現貨結算價(見圖 7.10)看,2017 年銅價相對於 2016 年上漲了 26.8%至6,166 美元/噸,鋁價上漲了 22.7%至 1,969美元/噸,鋅價上漲了 38.3%至 2,896 美元/噸,鉛價上漲了 23.8%至 2,317 美元/噸,錫價上漲了 11.7%至 20,105 美元/噸,鎳價上漲了 8.4%至 10,411 美元/噸。預計 2018 年有色金屬價格將維持溫和上漲態勢。

7.3 貴金屬類大宗商品價格總體平穩

貴金屬在投資中具備避險功能,一般來說經濟形勢較好的階段,貴金屬價格不會有大的上漲,而當經濟風險較大時,貴金屬價格多因為避險需求而大幅上漲。2017 年,貴金屬價格有漲有跌,多數貴金屬價格漲跌幅度較小(見圖 7.11)。以倫敦金屬交易所美元計價的貴金屬為例,2017 年相對於 2016 年,黃金價格小幅上漲了 0.59%至 1,257.34 美元/盎司,白銀價格輕微下跌了 0.52%至 17.05 美元/盎司,鉑金屬價格下跌了 4.3%至 948.49美元/盎司,只有鈀金屬價格上漲明顯,相對于上年漲了 41.38%至 868.96 美元/盎司。鈀金屬價格大幅上漲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鈀金屬在汽油動力汽車用尾氣淨化裝置的生產中得到廣泛應用,近年來汽車銷量上升推動了鈀金屬價格上漲,二是因為全球只有俄羅斯等少數國家出產鈀金屬,美國與俄羅斯關係緊張加劇了市場對鈀金屬供應的擔憂。

7.4 化肥類大宗商品價格整體下滑

化肥類大宗商品 2017 年價格整體來看有所下滑(見圖 7.12),但不同品種的化肥類大宗商品價格漲跌互現。世界銀行化肥類大宗商品價格指數 2017 年為 72.6,較 2016 年下滑了 2.6。其中,尿素價格 2017 年相對上年上漲了 10.3%至 219.8 美元/噸。這一方面是因為國際市場對尿素的需求有所增加,如巴西2017年前9個月尿素進口增加了41%,另一方面,尿素供給出現了收縮,來自印尼、中東和北非的供給出現中斷,而中國作為尿素最大的生產國和出口國,也因為煤炭價格上漲等導致的生產成本提高以及環境保護約束的增強而大幅削減了生產量和出口量。由於奈及利亞、馬來西亞、伊朗和美國的低成本產能將在 2018 年釋放,預計尿素價格將有所回落。鉀肥 2017 年各月價格呈小幅回升態勢,12 月價格比 1 月價格上漲了 4.2%,但 2017 年全年價格相對2016 年則下跌了 11.4%至 217.5 美元/噸。由於白俄羅斯、加拿大、中國、俄羅斯、土庫曼斯坦和美國都將出現新的產能,供過於求的局面將持續存在,預計鉀肥價格將維持疲弱態勢。磷肥之中,磷酸二銨(DAP)2017年價格較 2016 年上漲了 2.6%至 354.3 美元/噸,而同期三元過磷酸鈣(TSP)價格則下跌 4.9%至 276.3 美元/噸。2017 年 9月伊爾瑪颶風登陸美國佛羅里達造成的停產推動了磷價上漲,但由於最大出口商中國產能巨大,沙烏地阿拉伯等地新的產能也在逐漸釋放,預計磷肥 2018 年價格將以下滑為主。整體來看,由於市場存在供大於求的局面,化肥類大宗商品價格 2018 年或將延續2017 年的下滑態勢。

7.5 農產品類大宗商品價格多數

平穩與貴金屬類似,從豆粕、小麥和玉米等農產品類大宗商品現貨價格來看,2017 年多數農產品價格波動幅度較小,且不同品種也是有升有跌(見圖 7.13)。其中,豆粕國際現貨價格 2017 年下跌 7.34%至 317.13 美元/噸,小麥國際現貨價格上漲 0.91%至 4.81 美元/蒲式耳,玉米國際現貨價格下跌 2.97%至3.90 美元/蒲式耳。農產品期貨價格波動幅度更小,豆粕、小麥和玉米期貨價格 2017 年相對於 2016 年僅分別上漲了 0.26%、0.42%和 0.71%。隨著美國、中國、印度等主要經濟體增長向好的拉動,預計農產品類大宗商品價格整體來看 2018 年將溫和上漲。

7.6 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對 E11 的影

響顯著沙烏地阿拉伯、俄羅斯是主要的石油、天然氣等能源類大宗商品出口國,巴西、阿根廷是主要的農產品類大宗商品出口國,印尼、南非主要出口礦產品,中國、韓國、印度、土耳其和墨西哥等作為製造業經濟體主要扮演著大宗商品進口者的角色,其中中國還同時是煤炭、某些化肥及金屬類大宗商品的主要生產國和出口國。E11 的需求和產出對價格的影響在前文中已經有所涉及,本節以原油價格對 E11 主要出口國和進口國的影響為例,分析大宗商品價格波動對 E11 經濟的影響。

原油等能源價格上漲對沙烏地阿拉伯、俄羅斯等對能源出口收入依賴較高國家的財政將產生有利影響。2015 年、2016 年國際油價下跌期間,沙烏地阿拉伯政府財政預算收入中 來 自 石 油 的 收 入 分 別 出 現 20.9%和42.6%的大幅負增長。2017 年油價復蘇,沙 特 阿 拉 伯 預 算 中 石 油 收 入 同 比 增 長31.8%(見圖 7.14)。2018 年國際油價如果繼續上漲,將帶動沙烏地阿拉伯石油收入繼續增長。2017 年 12 月,沙烏地阿拉伯內閣會議公佈了 2018 年財政預算。預算檔顯示,2018 年沙烏地阿拉伯預算支出同比增長5.6%,預算收入同比增長 12.5%,其中非石油收入預期增加 13%至 2,910 億沙特裡亞爾。這意味著,石油收入仍將是 2018 年沙烏地阿拉伯財政收入最主要來源,預計將達到 4,920 億沙特裡亞爾, 同比增長 11.8%,占預算財政收入的 62.8%。俄羅斯財政收入增長與原油出口增長之間也存在明顯的正向關係(見圖 7.15)。2017年原油出口金額累計同比增長率較 2016 年有明顯提升,1—10月均值為46.8%,比2016年同期均值提高了 79.7 個百分點。其財政收入累計同比增速 1—11 月均值也較 2016 年同期提高 32.5 個百分點至 20.4%。

與此同時,原油價格的上漲對 E11 中的主要進口國來說意味著成本的上升。例如,2017 年中國各月進口的原油數量變化不大,但由於價格上漲,支付的進口成本大幅增加(見圖 7.16),全年進口額為 1,608 億美元。如果還是按照 2016 年均價進口相同數量的原油,2017 年可節約大約 338 億美元,約占當年原油進口支付總額的 21%。這些多支付的成本最終大都會被轉嫁到國內經濟運行成 本上,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國產品的競爭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