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全國人大代表王祖偉:適時升級“實驗區” 推動徽文化保護

徽州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設立於2008年,是我國第一個跨省的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歙硯技藝國家級非遺傳承人王祖偉對實驗區建設一直很關注,他建議將徽州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更名為“徽州文化生態保護區”,以進一步推動徽文化整體性保護。

“徽州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突破了非遺單向單一保護的思路,構建跨區域的保護模式,強化整體性的保護意識,產生了良好效果。 ”王祖偉介紹說,古徽州府下轄的“一府六縣”,包括黃山市全境、宣城市績溪縣及江西省上饒市婺源縣三大區域。

作為核心區域,黃山市現存的非遺涉及民間文學、民間美術、民間舞蹈、戲曲、民間手工技藝等14大類,共1325個專案,其中徽州傳統木結構營造技藝、程大位珠算法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遺代表作名錄。 黃山市擁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名錄20項,省級87項;國家非遺代表性傳承人20人,省級145人。 國家級非遺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1處,省級傳習基地(所)27處,省級非遺教育傳習基地5處。

“10年來,我們積累了豐富的文化生態保護經驗。 ”王祖偉自豪地說,黃山市建章立制與本地特色緊密結合,不斷建立健全科學的管理機制;以古村落為載體,將非物質文化遺產與物質文化遺產融於一體,整體保護傳承環境;相容並蓄,傳承鏈條大面積接續,傳承方式呈現多樣化;經時為用,活態傳承與當地經濟發展緊密結合,將傳統的徽州文化融入現代生活;建立民眾文化自信,喚醒民間自覺保護意識,實現了徽州文化的創新性繼承。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