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封殺,美國再下狠手,刺向中國這個軟肋!影響有多大?

中興成為了受中美貿易戰波及的第一家電信設備廠商。

美國商務部週一(4月16日)晚間宣佈, 由於中興通訊公司違反與美國政府去年達成的和解協議, 將對該公司執行為期7年的出口禁令, 這意味著7年內美國企業不能向中興提供產品。

17日上午, 中國商務部回應稱, 將密切關注事態進展, 隨時準備採取必要措施, 維護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

此外, 美媒報導稱, 美國考慮對華髮起新301調查, 劍指雲計算等高科技服務領域。 如果美國正式採取行動, 這也將是繼鋼鐵與鋁關稅、智慧財產權糾紛之後, 中美此次貿易戰中的第三戰場。

01

影響5G推進

其實, 相比於在美國屢屢碰壁的華為, 中興在美的推進更為成功。 中興的手機與美國主流的電信運營商均有合作, 包括Verison和AT&T等。

中金公司分析稱, 美國商務部對中興通訊施加出口許可權禁止令, 若不能在1-2月內達成和解,

會影響通信設備和手機等業務的正常生產與銷售, 同時對當前全球和中國的運營商網路建設帶來一定影響, 並有可能影響未來5G網路的推進。

大方面看此次事件是中美貿易摩擦的一部分, 可能需要商務部等政府相關部門出面通過外交途徑加以解決。

招商證券電子研究團隊預計, 後續中興及美國商務部之間將通過斡旋達成二次和解。

對於美國企業, 切斷和中興的“聯繫”也並非什麼好事。

在昨夜美盤時間, 中興通訊的主要美國供應商股價已經出現大幅下跌。 比如, 在2017年中有30%的營收都來自于中興通訊的Acacia通信公司(NASDAQ:ACIA)股價在週一收跌35.97%。 另一家供應商Oclaro公司(NASDAQ:OCLR)的股價也大幅下跌15.18%, 該公司在2017年當中有18%的營收來自于中興通訊。

02

中國缺芯之痛

招商證券電子研究團隊指出, 中興通信的主營業務有基站, 光通信及手機。 其中, 基站中部分射頻器件如腔體濾波器, 光模組廠商, 手機內的結構件模組等均可基本滿足自給需求。 唯有晶片, 在三大應用領域均一定程度的自給率不足。

其中, RRU基站技術更迭快, 門檻高企, 自給率最低。 基站晶片的自給率幾乎為0, 成為了中興通訊本次禁運事件裡最為棘手的問題。

就也就說, 中興通訊的三大應用領域裡, 晶片門檻最高的板塊是RRU基站, 這一領域要想實現國產替代, 需要較長時間。

本次中興通訊的禁運事件, 對於通信產業衝擊較大, 也敲響了半導體產業的警鐘, 自主可控不僅僅是口號, 而是涉及到國家安全, 國計民生的要務。

03

中美科技冷戰

隨著貿易戰的升級, 中美科技企業之間的關係變得極為微妙。

此前華爾街見聞提到, 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Martin Feldstein認為, 美國徵收鋼鋁關稅的矛頭只有一個, 就是中國, 真正目的是向中國施壓, 迫使中國在市場准入、技術轉移方面做出讓步。

Feldstein認為, 真正傷害美國利益的是中國獲取美國公司的技術。 中國要求一些美國公司分享其技術, 以獲得進入中國市場的資格, 這讓美國公司損失巨大。

據第一財經報導, 全球市場研究機構TrendForce集邦諮詢分析師也認為, 從宏觀角度看, 中美貿易戰背後體現的是美國對中國科技產業快速崛起的擔心, 尤其是對中國積體電路產業崛起的擔心。

試想如果有一天, 中國積體電路產品不再依賴美國或者實現自主可控,

這對美國科技產業的影響是巨大的。

值得一提的是,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 針對美國雲計算服務提供者等科技公司在中國開展業務所受到的限制, 美國政府正研究發起新的301調查予以報復。

在具體報復措施中, 美國可能會限制阿裡巴巴在美提供雲計算服務, 或阻止阿裡巴巴在美國的進一步擴張, 直到中國取消對美國企業的相關限制。

04

中國芯或將逆襲

近年來, 在政策和資金的雙重支援下, 中國晶片企業的發展還是取得了一定成效。

2014年6月, 國務院發佈了《國家積體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 為較短時間內實現我國晶片產業跨越式發展提出了戰略目標。

僅過了兩個月時間, 國開金融、中國煙草、中國移動等15家企業共同組建了一個國家級基金,用以給晶片產業鏈中的設計、封測和晶圓製造等關鍵環節提供資金支持。該基金初期計畫規模1200億元,實際募集資金接近1400億元。同時,各級地方政府成立的積體電路發展基金總規模超過3000億元。

“大基金” 成立不到一年時間,就在25個專案中投資了400億元,包括一批國內晶片領域的龍頭企業,如紫光、中芯國際、中興通訊、長電科技等。截至2017年年底,國家積體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已投資額超過700億元,其中約60%的資金投向半導體製造領域。

2017年,我國晶片業也取得了一些亮眼的成績:華為海思發佈了全球首款10納米技術的AI晶片;裝備了國產晶片的超級電腦“神威·太湖之光”榮獲世界超算領域的三連冠;紫光和海思躋身全球前十大晶片設計企業行列,在全球晶片設計前50強中,中國企業佔據了11席;華為也順利地在高端機型中使用大量海思麒麟晶片,不再受制於人。

相較于國際先進晶片技術,我國的晶片業發展水準仍然有一定差距。隨著5G時代的來臨,我國晶片業要想在2020年完全擺脫對外企的依賴還有一定難度。

人民網3月1日的一篇文章中稱,“中國芯”想要真正逆襲,依然面臨諸多挑戰,一個是技術差距,另一個是製作水準的薄弱。但該文認為,2018將成為中國5G晶片發展的關鍵年,相信在強有力的政策支持下,加上國內廠商的不懈努力,中國5G必將在不久的將來真正引領世界。

歡迎轉發和點贊支持見聞君

國開金融、中國煙草、中國移動等15家企業共同組建了一個國家級基金,用以給晶片產業鏈中的設計、封測和晶圓製造等關鍵環節提供資金支持。該基金初期計畫規模1200億元,實際募集資金接近1400億元。同時,各級地方政府成立的積體電路發展基金總規模超過3000億元。

“大基金” 成立不到一年時間,就在25個專案中投資了400億元,包括一批國內晶片領域的龍頭企業,如紫光、中芯國際、中興通訊、長電科技等。截至2017年年底,國家積體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已投資額超過700億元,其中約60%的資金投向半導體製造領域。

2017年,我國晶片業也取得了一些亮眼的成績:華為海思發佈了全球首款10納米技術的AI晶片;裝備了國產晶片的超級電腦“神威·太湖之光”榮獲世界超算領域的三連冠;紫光和海思躋身全球前十大晶片設計企業行列,在全球晶片設計前50強中,中國企業佔據了11席;華為也順利地在高端機型中使用大量海思麒麟晶片,不再受制於人。

相較于國際先進晶片技術,我國的晶片業發展水準仍然有一定差距。隨著5G時代的來臨,我國晶片業要想在2020年完全擺脫對外企的依賴還有一定難度。

人民網3月1日的一篇文章中稱,“中國芯”想要真正逆襲,依然面臨諸多挑戰,一個是技術差距,另一個是製作水準的薄弱。但該文認為,2018將成為中國5G晶片發展的關鍵年,相信在強有力的政策支持下,加上國內廠商的不懈努力,中國5G必將在不久的將來真正引領世界。

歡迎轉發和點贊支持見聞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