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古代詩詞賞讀|流鶯

流鶯漂蕩複參差, 度陌臨流不自持。

巧囀豈能無本意, 良辰未必有佳期。

風朝露夜陰晴裡, 萬戶千門開閉時。

曾苦傷春不忍聽, 鳳城何處有花枝?

賞析

“鶯”本是春日美物, 多指蓬勃、生機與希望。 “鶯”前著一“流”字, 自有漂泊流宕、行無所依之意。 因而, 詩寫“流鶯”, 實則以“流鶯”自況。 全詩緊要處在“不自持”三字, “流鶯”“漂蕩”“參差”“度陌臨流”都非自己本意, 暗示詩人無法自我主宰的仕途之路。 頷聯承此三字深入“流鶯”內心, 雖啼囀婉美, 但啼中自含“本意”;雖面對良辰美景, 卻非自己天地, 有誰來聽?誰能領會?這“本意”可能是詩人的理想抱負。

頸聯、尾聯再深入一層, 無論白天黑夜, 不管陰晴風雨, 家家戶戶聽到自己的哀怨啼聲都不忍卒聽。 這更含著詩人的感慨, 倘大的一座長安城, 在繁花競盛的春天, 哪一處花枝才是我的棲息之地呢?偌大的一座京城, 怎麼就沒有自己的棲身之地, 就不能一展抱負呢?全詩移情於物, 明寫流鶯, 實寓自身, 情感悲苦, 寓意深刻, 格調蒼涼, 借“不忍聽”流鶯的哀啼強烈地抒發了自己的抱負成空、年華虛度的精神苦悶。

(劉華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