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鄭和究竟是怎麼死的,南京鄭和墓是真的嗎?

“大明楷書禦制佛經”傳為鄭和真跡, 每卷尺寸為33×24釐米, 成交價1402.6萬美元

七下西洋的鄭和, 已是六十三歲的老人。 海上驚濤駭浪, 老人已感不適。


宣德八年(1433)二月十八日, 鄭和船隊開船回洋。 宣德八年三月十一日(1433年3月31日), 鄭和船隊抵達古裡。 在這裡, 鄭和一病不起, 與世長辭!

“天妃靈應之記” 碑拓片

《婁東天妃宮碑》:“涉滄溟十餘萬里, 觀夫鯨波接天, 浩浩無涯, 或煙霧之溟蒙, 或風浪之崔嵬, 海洋之狀,

變態無時, 而我之雲帆高張, 晝夜星馳, 涉彼狂瀾, 若履通衢……”

二十多年前, 鄭和第一次抵達古裡。 三十當頭的鄭和意氣風發, “刻石於茲, 永昭萬世”。 二十多年後, 鄭和一生的傳奇, 大明波瀾壯闊的事業, 雙雙在古裡畫上了句號。

鄭和唯一傳世書法真跡(傳)

回歸大明尚需數月, 盛夏即將來臨。 遵照回民風俗, 鄭和水葬于大海。 清康熙《江寧縣誌》載:“三保太監鄭和墓, 在牛首山之西麓……卒于古裡國, 此則賜葬衣冠處也。 ”

萬國來朝

《鄭和家譜》亦持此說。 但是, 這只是諸說中的一種。 據南洋傳說, 鄭和古裡病逝後, 王景弘等命人將鄭和遺體妥為裝殮,

回國後隆重安葬。 夏季來臨, 酷熱難當, 船隊行至爪哇時, 王景弘不得不將鄭和葬於爪哇三寶瓏。 今印尼爪哇三寶壟三寶洞旁的三寶墩, 傳為鄭和墓。

鄭和唯一傳世書法真跡(傳)

《明史·鄭和傳》則載:“自宣德以還, 遠方時有至者,

要不如永樂時, 而和亦老且死。 ”王鴻緒《明史槁·鄭和傳》, 所載亦與之大同小異。 以文中之意, 鄭和似卒于南京, 南京牛首山鄭和墓並非衣冠塚。 清陳作霖《金陵物產風土志》即曰:“牛首山鄭太監墳, 即鄭和埋骨處也。 ”

鄭和唯一傳世書法真跡(傳)

眾說紛紜, 莫衷一是。 終明一代,沒有一個人留有鄭和傳記,《明宣宗實錄》中也只有鄭和的有去無回。直到有清代明,張廷玉才在《明史》中留下“鄭和傳”;清朝即將滅亡,梁啟超有《祖國大航海家鄭和傳》,鄭和才廣為世人知曉。中國歷史上偉大的航海組織家鄭和,至今不能肯定歿於何時,葬於何地。但是,鄭和絕對是魂歸大海。

悠然而去漸遠漸小,但則見渺茫茫一發遙空只有天水相連……

鄭和唯一傳世書法真跡(傳)

宣德八年(1433)六月二十一日,王景弘率領大明船隊返回了南京太倉。

鄭和永逝,大明的航海事業能夠永存嗎?

萬國來朝

終明一代,沒有一個人留有鄭和傳記,《明宣宗實錄》中也只有鄭和的有去無回。直到有清代明,張廷玉才在《明史》中留下“鄭和傳”;清朝即將滅亡,梁啟超有《祖國大航海家鄭和傳》,鄭和才廣為世人知曉。中國歷史上偉大的航海組織家鄭和,至今不能肯定歿於何時,葬於何地。但是,鄭和絕對是魂歸大海。

悠然而去漸遠漸小,但則見渺茫茫一發遙空只有天水相連……

鄭和唯一傳世書法真跡(傳)

宣德八年(1433)六月二十一日,王景弘率領大明船隊返回了南京太倉。

鄭和永逝,大明的航海事業能夠永存嗎?

萬國來朝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