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前有安井入股新宏業,現有信良記並購寶龍萊克,小龍蝦產業要震動

文/李建東

短短半個月的時間內, 小龍蝦產業先後發生兩件頗受關注的大事:先是福建安井食品入股新宏業後首發小龍蝦新品;現在是信良記對江蘇寶龍集團和湖北萊克楚玉集團完成資本整合。

幾家當事企業都可謂是小龍蝦產業的巨頭。

而在市場端, 今年小龍蝦也早早就火了起來, 被媒體稱為小龍蝦“十年來最早上市季”。

看來在今年, 小龍蝦產業真的是要“出大事”!

01

半個月內兩次並購, 小龍蝦要火

昨日, 信良記食品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信良記”)官方宣佈, 對江蘇寶龍集團有限公司、湖北萊克楚玉集團完成資本整合。

與此同時, 一張冠以“世界蝦王誕生”字眼的“霸氣”海報也開始在朋友圈流傳。

小龍蝦一直是信良記全力打造的爆款產品, 而成立於2016年的信良記, 一直以提供中餐爆品標準化解決方案為核心, 短短兩年時間, 在以小龍蝦為代表的爆品標準化食材供應領域中, 品牌、市場佔有率均名列第一, 被業界譽為“中餐爆品標準化專家”。 信良記也因此獲得了數億融資。

而信良記此次並購的寶龍集團和萊克楚玉集團也都來頭不小。 據資料顯示, 寶龍集團創立於1985年, 有著33年發展歷史, 是我國小龍蝦產業中歷史最久、技術最先進、管理最規範的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而萊克楚玉集團則是目前我國小龍蝦繁養基地最廣、加工產量最大、出口創匯最多、銷售管道最全、創新能力最強且規模最大的龍頭企業。

此次三方的資本整合,

可謂名副其實的強強聯合。

而恰恰在不久前, 福建安井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井食品)剛剛入股洪湖市新宏業食品有限公司, 並在半個月前的3月29日, 發佈了“洪湖誘惑”系列小龍蝦產品。

安井食品是火鍋料行業知名上市公司, 企業規模位居行業第一,

而作為新宏業前身的洪湖市宏業水產食品有限公司和洪湖市宏業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主營業務始終圍繞速凍水產品進行業務拓展, 前期主要以冷凍魚糜為主要產品, 受到近幾年小龍蝦市場火爆的影響, 自 2017年開始試生產調味小龍蝦, 並對小龍蝦產品進行大規模擴產。

在去年, 安井試水小龍蝦領域的產品“蝦客情”收穫頗高口碑, 而此次安井食品入股新宏業, 也被看做發力小龍蝦的重要動作。

短短時間內,小龍蝦產業先後兩次大手筆並購,行業巨頭企業合縱連橫,看來今年真的要有大事發生。

02

十年來小龍蝦最早上市,市場火熱,短板凸顯

與產業端相應,今年在市場端小龍蝦也早早就火了起來。早在三月底,部分地區就迎來了小龍蝦的批量上市,被媒體稱為“十年來最早上市期”。

在4月初,有媒體報導稱,市面上現有的小龍蝦主要來自江蘇金湖和興化,以藕塘蝦為主,大個的小龍蝦批發價比去年上漲了20%,被追捧到70元/斤的也不在少數。

在小龍蝦的知名產地江蘇盱眙,2018年小龍蝦的“統貨”出塘價高達50元一斤,單只1兩以上的出塘價達到70元/斤,7錢到9錢的統價60元/斤,6錢的小個也高達40元/斤。

而在武漢,3月22號前後,大蝦達到68元/斤,很多蝦館開業需求量太大,都在搶蝦,以至於有錢也拿不到貨。甚至在小龍蝦交易市場都在搶貨源。

在過去的2017年,對於小龍蝦來說可謂是異常火爆的一年,全國各個區域,龍蝦館風起雲湧,開門的多,倒閉的也不少,小龍蝦的供應更是如過山車一般,“斷供”、“瘋漲”……

今年的市場雖然剛剛開局,但市場的火爆已經可以預見。

但在小龍蝦迅猛發展的同時,行業弊病也越來越凸顯,缺少行業標準,品質難以保證,再加上小龍蝦供應端加工、研發技術不達標,食品安全得不到保障,使小龍蝦產業頻頻遭受質疑,影響整體市場。

03

巨頭入局,小龍蝦產業進入巨變前夜

在4月2日,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小龍蝦產業分會正式成立,也提出了目前小龍蝦行業面臨的問題。

上下游資訊不通暢,上游產量極不平衡,很容易受天氣、災害等因素影響,蝦農為了掙錢,強行捕撈小蝦,不僅破壞養殖計畫,還無法獲利,導致上下游矛盾激化;流通環節損耗嚴重,小龍蝦要經過層層環節才能到達餐桌,中間損耗極大,成本陡增,對整個產業鏈來說都是非常大的傷害;季節性壁壘,之前大量餐廳使用活蝦製作,而供應端加工、研發技術滯後,受到季節性制約非常大,安全性也受到質疑。

但小龍蝦巨大的產業規模無疑有著強大的吸引力,2017年中國小龍蝦產業1000萬畝的養殖面積,100萬噸的產量,近2000億人民幣的產值收入,500萬的就業人員。

如今幾大巨頭企業的強勢入局正是有力的證明,他們的介入無疑將對小龍蝦產業產生深遠的影響,也將在資金、產業資源、管道資源等方面全面助推小龍蝦產業的發展。

可以預見,在不久的將來,火熱的小龍蝦產業或將會在各方面產生深遠的變化:

競爭層面提升,從原來簡單的小龍蝦餐飲業態競爭,升級為供應鏈競爭,產業鏈上游成為競爭熱點;

產業上下游的匹配更加有效,因為更多地介入上游,在淡旺季和區域供應方面或許會更趨合理,有利於改善以往的“斷供”“暴漲”情況;

工業化小龍蝦產品比例增加,以往活蝦消費佔據了小龍蝦絕大部分的比例,但今後工業化加工的產品將更受歡迎,因為其在標準化、降低損耗、控制成本等方面更符合市場需要;

產品安全性提升,大型企業在產品安全性上往往有著更加嚴格的要求,也有著更有效的控制手段;

面向C端市場的預製小龍蝦產品會被越來越多消費者接受,得益於前期餐飲業的教育,再加上諸如安井等冷凍食品企業的助推,也許未來家庭場景消費的小龍蝦會有著廣闊的想像空間。

短短時間內,小龍蝦產業先後兩次大手筆並購,行業巨頭企業合縱連橫,看來今年真的要有大事發生。

02

十年來小龍蝦最早上市,市場火熱,短板凸顯

與產業端相應,今年在市場端小龍蝦也早早就火了起來。早在三月底,部分地區就迎來了小龍蝦的批量上市,被媒體稱為“十年來最早上市期”。

在4月初,有媒體報導稱,市面上現有的小龍蝦主要來自江蘇金湖和興化,以藕塘蝦為主,大個的小龍蝦批發價比去年上漲了20%,被追捧到70元/斤的也不在少數。

在小龍蝦的知名產地江蘇盱眙,2018年小龍蝦的“統貨”出塘價高達50元一斤,單只1兩以上的出塘價達到70元/斤,7錢到9錢的統價60元/斤,6錢的小個也高達40元/斤。

而在武漢,3月22號前後,大蝦達到68元/斤,很多蝦館開業需求量太大,都在搶蝦,以至於有錢也拿不到貨。甚至在小龍蝦交易市場都在搶貨源。

在過去的2017年,對於小龍蝦來說可謂是異常火爆的一年,全國各個區域,龍蝦館風起雲湧,開門的多,倒閉的也不少,小龍蝦的供應更是如過山車一般,“斷供”、“瘋漲”……

今年的市場雖然剛剛開局,但市場的火爆已經可以預見。

但在小龍蝦迅猛發展的同時,行業弊病也越來越凸顯,缺少行業標準,品質難以保證,再加上小龍蝦供應端加工、研發技術不達標,食品安全得不到保障,使小龍蝦產業頻頻遭受質疑,影響整體市場。

03

巨頭入局,小龍蝦產業進入巨變前夜

在4月2日,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小龍蝦產業分會正式成立,也提出了目前小龍蝦行業面臨的問題。

上下游資訊不通暢,上游產量極不平衡,很容易受天氣、災害等因素影響,蝦農為了掙錢,強行捕撈小蝦,不僅破壞養殖計畫,還無法獲利,導致上下游矛盾激化;流通環節損耗嚴重,小龍蝦要經過層層環節才能到達餐桌,中間損耗極大,成本陡增,對整個產業鏈來說都是非常大的傷害;季節性壁壘,之前大量餐廳使用活蝦製作,而供應端加工、研發技術滯後,受到季節性制約非常大,安全性也受到質疑。

但小龍蝦巨大的產業規模無疑有著強大的吸引力,2017年中國小龍蝦產業1000萬畝的養殖面積,100萬噸的產量,近2000億人民幣的產值收入,500萬的就業人員。

如今幾大巨頭企業的強勢入局正是有力的證明,他們的介入無疑將對小龍蝦產業產生深遠的影響,也將在資金、產業資源、管道資源等方面全面助推小龍蝦產業的發展。

可以預見,在不久的將來,火熱的小龍蝦產業或將會在各方面產生深遠的變化:

競爭層面提升,從原來簡單的小龍蝦餐飲業態競爭,升級為供應鏈競爭,產業鏈上游成為競爭熱點;

產業上下游的匹配更加有效,因為更多地介入上游,在淡旺季和區域供應方面或許會更趨合理,有利於改善以往的“斷供”“暴漲”情況;

工業化小龍蝦產品比例增加,以往活蝦消費佔據了小龍蝦絕大部分的比例,但今後工業化加工的產品將更受歡迎,因為其在標準化、降低損耗、控制成本等方面更符合市場需要;

產品安全性提升,大型企業在產品安全性上往往有著更加嚴格的要求,也有著更有效的控制手段;

面向C端市場的預製小龍蝦產品會被越來越多消費者接受,得益於前期餐飲業的教育,再加上諸如安井等冷凍食品企業的助推,也許未來家庭場景消費的小龍蝦會有著廣闊的想像空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