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兒童業態加速進mall,2018年占比將達12.8%丨贏商大數據

商場IP化, “新兒童經濟”即將撬動購物中心!

一、購物中心兒童親子業態發展現狀

1、整體現狀分析

(1)整體行業市場規模巨大, 業態呈現融合趨勢、強調互動體驗

據相關資料顯示, 中國0-14歲人口將達到2.6億, 而兒童消費市場規模達到4.5萬億元。 兒童需求的多元化也催生了更多新興業態與品牌;80、90後父母群體作為兒童消費的真正決策者, 其消費習慣讓兒童需求趨於多元化、個性化, 家長體驗需求的滿足開始體現在品牌附加價值中。

兒童零售:2017年被業界稱為“童裝市場爆發元年”, 中國童裝市場規模突破1500億元。 奢侈品牌、快時尚、體育運動各大品牌都在搶佔童裝“紅利”。

其中, 時尚服飾集團推出的童裝副牌備受關注, 從中產階級消費群體的時尚消費需求, 延伸至其家庭消費需求。 如品牌【little MO&Co.】、【pomme de terre】等延續了主牌風格的潮童品牌、設計師品牌, 成為童裝市場新勢力。

圖片來源 / 品牌童裝網

兒童文教/兒童服務/兒童遊樂:新玩法頻出, 同時兒童業態呈現“大融合”趨勢, 運動+早教、餐廳+遊樂等功能組合創新;家長的“陪讀經濟”不容小覷, 品牌延伸至附加服務及家長消費, 實現空間附加值的最大化。

圖片來源 / 魔都商業圖報

(2)兒童親子業態稍有回落漸趨於穩定, 整體保持9%的占比

2014-2015年, 兒童親子業態開始被視為購物中心人流發動機, 各大購物中心紛紛加大親子業態佈局和創新, 但隨著更多競爭對手的加入, 2015-2017年新開業購物中心兒童親子業態占比稍有回落漸趨於穩定, 保持在9.1%的占比水準。

但總體而言, 其依然是購物中心吸客的主力業態之一。

統計標準:全國城市商業面積5萬㎡及以上的購購物中心

2、典型城市特性分析

(1)兒童親子為新開購物中心的第三大業態

居零售和餐飲兩大主力業態之後, 兒童親子業態成為30個典型城市2017年新開業購物中心的第三大業態,

依託於強勁消費力, 其購物中心兒童親子業態占比高出全國1.9%。

與全國對比來看:兒童親子業態在典型城市占比明顯高於全國平均水準;主要原因在於, 30個典型城市擁有大量收入水準相對較高的、同時消費能力也強的8090父母;其消費需求更趨向家庭化、多元化、個性化, 促使更多新興親子體驗業態落戶這些典型城市。

統計標準:全國30個典型城市商業面積5萬㎡及以上的購物中心

統計口徑說明:30個典型城市分別包括北京、上海、廣州、成都、武漢、重慶、天津、深圳、南京、杭州、蘇州、寧波、無錫、南通、廈門、西安、長沙、瀋陽、青島、大連、濟南、鄭州、佛山、東莞、福州、合肥、昆明 南昌、泉州、貴陽(下同)

(2)兒童親子品牌更傾向於選擇進駐非核心商圈購物中心

在30個典型城市中,2017年非核心商圈購物中心兒童親子業態占比上升至14.6%,高於核心商圈購物中心兩倍,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目前兒童親子品牌門店拓展的選址趨勢。

目前已有越來越多的兒童親子品牌選擇進駐非核心商圈購物中心,主要是部分兒童親子業態對租賃面積要求較高,如一些IP化的兒童遊樂其自帶客流,對商圈選址的便利性要求稍弱,且非核心商圈其租金水準相對較低,因而兒童親子業態更傾向於入駐非核心商圈。

二、購物中心兒童親子細分業態發展特性

兒童零售有所下滑,兒童教育/培訓、兒童遊樂拓展提速:

■ 兒童零售占比由2014年的65.2%下降到2017年的58%。由於“親子經濟”正向多業態領域拓展,類型趨於多元化,同時在兒童體驗消費影響下,一定程度上削減了兒童零售占比。

■ 對比2014年、2015年,兒童教育培訓、兒童遊樂占比均在2016-2017年上漲明顯,其中兒童遊樂由13.2%上升至17.9%,年均增長1.5%。隨著8090後逐漸成為新一代家長,他們更注重培養子女創新力,由此加速了寓教於樂的兒童教育/遊樂品牌在購物中心的拓展。

■ 兒童服務占比基本在4.6%-5.3%;目前進駐購物中心的兒童服務類優質品牌較少,但隨著創新型品牌的不斷增加,未來市場空間有待挖掘。

1、兒童零售:客群精細化催生消費新訴求,大資料、體驗、社群成制勝關鍵

(1)成熟品牌:緊抓購物中心“體驗經濟”流量紅利

經過一輪市場洗禮後,成熟品牌開始在“體驗經濟”中尋求新的發展機會;進入精細運營階段,基於大資料門店升級和會員管理;打造時尚體驗中心,拓展佈局主力管道也將往購物中心轉移。

(2)新興品牌:以拓寬客群需求為突破口,借勢上位

兒童親子新興品牌門店集合童裝+餐飲+遊藝+等,已晉升為線下體驗平臺,在社群打造、體驗創新獨具一格,有望成為中國兒童零售市場新興力量。如:

新興品牌【jnby by JNBY】、【little MO&Co.】等時尚服飾集團童裝副牌延續主牌DNA,從個人時尚消費導流至其家庭消費,品牌自帶“鐵杆粉絲”;會員社群等玩法來襲,門店晉升為線下體驗平臺。

【Mitti】整合集團旗下成人服飾、零售品牌等資源,以兒童生活方式為核心,拓寬至家庭全方位消費領域。

圖片來源 / 杭州大廈微風尚

(3)孩子王

孩子王被稱為在母嬰童垂直領域打造閉環的“新物種”,以海量會員大資料+5000名育兒顧問,形成獨特的會員制母嬰店模式,在2017年實現整體盈利,上半年淨賺6000萬元。

孩子王正在從經營實體門店向經營顧客關係蛻變,“脫實向虛”是其區別于傳統業態、領跑同類品牌的關鍵:

基於大資料的門店升級:弱化品類別模組劃分方式,新一代門店圍繞客戶需求打造的孕婦中心、成長中心、會員中心、娛樂中心等板塊;目前已升級到基於大資料的全新第六代智慧門店。

“商品+服務+社交”一站式門店:在實物商品中增加以服務為主的虛擬商品,從吃穿用度延伸到醫療、健康、教育、保險、娛樂、社交等各方面需求領域。孩子王將門店視為線下的兒童生活社區,主打大店模式,並且圍繞大型購物中心進行選址,目前在全國範圍內的門店數近200家。

圖片來源 / kanzhun

2、兒童遊樂:瞄準“陪同經濟”, 打造家庭消費產業鏈;IP開發品牌展現發展態勢

瞄準家長“陪同經濟”,兒童遊樂開始與多元業態有機融合,打造完整家庭消費產業鏈,成為品牌升級的突破口;同時,具備IP商業開發能力的兒童遊樂品牌,展現更強的發展態勢及競爭優勢,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綜合主題樂園,融入動漫卡通、遊戲童話等原創IP元素, “IP+童裝零售+兒童遊樂”形成內容體驗消費閉環。

多業態的組合,如遊樂+餐飲+購物+教育+表演+生活服務+……滿足家庭消費。

奧飛歡樂世界

奧飛歡樂世界是奧飛娛樂旗下的兒童室內樂園品牌,2017年首店開業,目前已進駐廣州奧體優托邦和成都凱德天府廣場。

品牌定位:奧飛歡樂世界定位於打造以奧飛IP凝聚歡樂的親子兒童樂園,主張與童夢同行,讓快樂與夢想無處不在,是奧飛娛樂構建泛娛樂生態的重要舉措。

品牌亮點:一是動漫IP無縫融合,為旗下的喜羊羊與灰太狼、超級飛俠、貝肯熊以及萌雞小隊等熱門IP打造展現及互動的線下場景,令消費者更加身臨其境地體驗IP魅力;二是通過融合“親子互動+IP場景體驗+劇作演藝+主題餐飲+購物”的綜合體驗,打造親子互動一站式樂園,豐富家庭體驗層次。

核心差異:奧飛歡樂世界與其他品牌的核心差異在功能區域構成上也有所體現,主要分為電玩區、軟體遊樂區、職業體驗區、餐飲零售區和劇院;多個熱門IP都會融入各項遊樂設施、舞臺演出以及主題場景互動體驗中,真正把動漫世界搬進線下。

有了大流量IP的加持,傳統設施也散發不一樣的魅力,例如傳統的球池變成了小朋友喜愛的貝肯波波池、超級飛俠蹦床、還有充滿設計感的積木房。

這裡不僅有好玩的設施,真實的場景,還能與爸爸媽媽盡情互動。孩子們不再只是在電子設備前動漫世界的旁觀者,而是成為了其中的一員,可以與喜歡的IP形象互動。

3、兒童教育培訓:兒童文教形式多樣,新概念層出不窮,體驗內容“百花齊放”

兒童文教多樣化,各種藝術、體育、科創、劇場、DIY等進駐購物中心,如馬術教育和少兒程式設計;品牌積極創新“獨家”體驗內容,基因檢測、定制式早教、沉浸式教學等新概念頻出,體驗內容“百花齊放”!

蕃茄田藝術

蕃茄田藝術以“紅番茄”打造鮮明VI,專業從事2-8歲創新兒童藝術教育,課程涵蓋平面藝術玩習、立體藝術玩習、藝術史研習及多媒體創作、集體創作等。

強調“玩習”:玩黏土鍛煉小肌肉發展、用牙刷作畫……透過趣味創意體驗,讓孩子感知多元文化,啟發其想像與創作的能力。

深化家長和社會角色:從單純的技巧性少兒藝術培訓跳脫出來,深化家長、社會角色的參與,為孩子全方位營造藝術成長氛圍。

蕃茄田藝術目前已在全國擁有350家門店,2018年計畫在北京、上海、杭州鋪開直營店的佈局,並在全國一二三線城市增加150家加盟店。

圖片來源 / 大眾點評

4、兒童服務:兒童餐廳、兒童理髮、兒童醫療等創新業態關注度高,衍生品的打造、服務領域的延伸等形成獨特的品牌地位和商業模式

(1)兒童餐廳

據統計,城鎮家庭平均每月投入到孩子飲食上的費用是500-1000元,中國兒童餐飲的市場規模約為500億元。在這個尚未出現“頭部品牌”的新興藍海,快速實踐出受市場認可的獨特商業模式,成為品牌確立市場地位的關鍵;

除了“餐廳+兒童遊樂場”的主流模式之外,新興兒童餐廳開始探索家長陪同消費的可能性,如【The Littles】提出“解放雙手”的理念,引入烘焙、插花等專案滿足家長的體驗、社交需求。

(2)兒童理髮

兒童理髮的創新點在於服務內容的獨特性和全面性;品牌增值空間在於關聯產品、服務領域延伸、兒童遊玩領域擴充等。如【愛樂象品】聯手多個生活品牌,提供多種會員增值服務。

(3)兒童醫療

“全面二孩”紅利之下,兒科醫療保健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推動資本湧入,兒童醫療“錢景”大好。

如主攻兒科醫療的【睿寶兒科】在2017年完成7000萬元人民幣B輪融資,為中產家庭的0-14歲兒童提供兒童體檢、兒童營養和兒童保健服務,在實體診所服務的基礎上,推出針對C端用戶的“Q睿寶”App,開創了國內兒童醫療O2O先河。

愛樂象品

愛樂象品誕生於2016年,不僅在門店顏值上做出突破,還將兒童理髮與餐飲、遊樂、美甲等業態進行結合,聯合互補品牌,打造全新兒童生活館,在日漸激烈的兒童理髮市場形成鮮明差異化。

為解決兒童“理髮難”、家長“等待無聊”的痛點,店內除了小汽車座椅+播放動畫的電腦外,還設置電影區、手工作坊區、滑梯爬梯區、閱讀親子區等新奇場所,以豐富兒童體驗。

此外,更聯合夥伴品牌共同為家庭提供手作課堂、育兒沙龍、生日派對、早教、攝影、食材零售多種會員增值服務。

愛樂象品目前在上海共有2家門店,分別為:社區迷你店和形象展示店。預計上海將再開2-3家形象展示店;並將社區迷你店拓展至杭州、蘇州、武漢等城市。

三、未來購物中心兒童親子業態新趨勢

1、兒童親子業態2018年加速佈局

在全國30個典型城市購物中心,兒童親子業態數量占比從15年8.2%穩步提升到17年的11%,根據2015-2017年年平均增長速度,預估2018年其數量占比達到12.8%。

兒童親子業態的客流增長和消費吸引力,決定了其仍是購物中心招商的主攻物件:深耕一二線等典型城市,佈局非核心商圈,橫向三四線城市拓展。

2、需求升級與產品同質化之間矛盾促使業態在體驗方面創新

消費新的需求與升級的推動帶來300億新消費市場,市場巨大;與產品同質化、創新力不足之間的矛盾促使兒童親子業態在體驗方面進一步創新。

兒童業態強大的“虹吸效應”深受購物中心青睞,在未來兒童親子業態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和客流空間,越玩越瘋狂的“熊孩子經濟”帶來無限消費潛能與掘金機會,“親子牌”已經逐步成為購物中心體驗的主流趨勢。

同時,品牌通過家庭參與和業態組團的相互融合,帶動迴圈消費實現兒童消費“1+2”、“1+4”的虹吸效應,形成家庭消費的多客層。通過打造IP、與線下無縫融合,為品牌賦能,形成品牌優勢。

(1)家庭參與

兒童業態的背後是家庭消費,基於家庭消費的體驗型業態實際上是未來新零售時代實體商業回歸的支點。

兒童業態拉動客流、帶動消費的重要性越來越凸顯,對於消費場所來說,有一批優質的親子內容和舉辦有人氣的親子活動,將會比以往佔據更高的重要性。親子體驗業態以互動融合帶動迴圈消費,帶來多元商機,從而實現兒童消費“1+2”、“1+4”的虹吸效應,兒童消費升級後將繼續成為未來購物中心消費的主力軍。

如果兒童主題的商業佈局只關注對兒童本身的吸引力,忽視了拿著錢包的家長,將會錯失親子家庭連帶消費所能帶來的效益。

兒童業態的虹吸效應對拉動客流、帶動消費的重要性越來越凸顯:

兒童和家長感興趣:一站式的消費、風雨無阻的體驗環境以及越來越多吸引兒童和家長興趣的體驗業態和親子活動,逐漸改變家庭周末節假日的去處。

線上-線下家庭消費良性迴圈:流量線上上-線下的來回轉化,利用家長和兒童均感興趣的來吸引家長線上關注,線下家庭均滿意,形成一個導流的良性迴圈。

(2)業態組合

兒童業態消費需要關注除娛樂之外,也不可忽視其他如餐飲、購物等活動,以免錯失家庭連帶消費所能帶來的效益。

與傳統的優秀娛樂產品組團、與優秀的傳統兒童產品,如淘氣堡、手工DIY、故事館等相結合,形成一個既有新型互動體驗,又種類多樣、齊全的活動區域。

圍繞親子健康發展理念,將多業態如餐飲+零售購物+遊樂+其他服務業態相組合,既解決兒童和家長的消費需求,又形成多點聯合的連帶式消費。

圖片來源 / 魔都商業圖報

(3)IP與線下融合

IP線下融合重點在於經典場景和體驗重塑,以“故事化、遊戲化、互動化”為設計思路,引導兒童通過角色扮演等方式與情境產生互動,達到移情教育、優秀品質培養的目的。

IP線下需要有代入感、互動化,沉浸式體驗:超級IP線下化;高度還原動畫IP場景和人物,共同營造出一個極具動畫實感的體驗場景。

線下極致的體驗和口碑,做足反復式體驗可能:豐富多彩的配套活動、持續深挖IP的社交和體驗屬性;與主體先交互,彙集諸多周邊衍生品,集合眾多的家庭親子互動功能,多感官體驗型、寓教於樂。

對於購物中心,用戶留存就是要沉澱更多的“忠實消費者”,讓他們願意反復回來體驗,願意分享、進行主動的口碑傳播,進而觸發更多新的流量湧入,而創造極致的內容體驗與口碑,就是實現用戶留存的突破口。

統計標準:全國30個典型城市商業面積5萬㎡及以上的購物中心

統計口徑說明:30個典型城市分別包括北京、上海、廣州、成都、武漢、重慶、天津、深圳、南京、杭州、蘇州、寧波、無錫、南通、廈門、西安、長沙、瀋陽、青島、大連、濟南、鄭州、佛山、東莞、福州、合肥、昆明 南昌、泉州、貴陽(下同)

(2)兒童親子品牌更傾向於選擇進駐非核心商圈購物中心

在30個典型城市中,2017年非核心商圈購物中心兒童親子業態占比上升至14.6%,高於核心商圈購物中心兩倍,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目前兒童親子品牌門店拓展的選址趨勢。

目前已有越來越多的兒童親子品牌選擇進駐非核心商圈購物中心,主要是部分兒童親子業態對租賃面積要求較高,如一些IP化的兒童遊樂其自帶客流,對商圈選址的便利性要求稍弱,且非核心商圈其租金水準相對較低,因而兒童親子業態更傾向於入駐非核心商圈。

二、購物中心兒童親子細分業態發展特性

兒童零售有所下滑,兒童教育/培訓、兒童遊樂拓展提速:

■ 兒童零售占比由2014年的65.2%下降到2017年的58%。由於“親子經濟”正向多業態領域拓展,類型趨於多元化,同時在兒童體驗消費影響下,一定程度上削減了兒童零售占比。

■ 對比2014年、2015年,兒童教育培訓、兒童遊樂占比均在2016-2017年上漲明顯,其中兒童遊樂由13.2%上升至17.9%,年均增長1.5%。隨著8090後逐漸成為新一代家長,他們更注重培養子女創新力,由此加速了寓教於樂的兒童教育/遊樂品牌在購物中心的拓展。

■ 兒童服務占比基本在4.6%-5.3%;目前進駐購物中心的兒童服務類優質品牌較少,但隨著創新型品牌的不斷增加,未來市場空間有待挖掘。

1、兒童零售:客群精細化催生消費新訴求,大資料、體驗、社群成制勝關鍵

(1)成熟品牌:緊抓購物中心“體驗經濟”流量紅利

經過一輪市場洗禮後,成熟品牌開始在“體驗經濟”中尋求新的發展機會;進入精細運營階段,基於大資料門店升級和會員管理;打造時尚體驗中心,拓展佈局主力管道也將往購物中心轉移。

(2)新興品牌:以拓寬客群需求為突破口,借勢上位

兒童親子新興品牌門店集合童裝+餐飲+遊藝+等,已晉升為線下體驗平臺,在社群打造、體驗創新獨具一格,有望成為中國兒童零售市場新興力量。如:

新興品牌【jnby by JNBY】、【little MO&Co.】等時尚服飾集團童裝副牌延續主牌DNA,從個人時尚消費導流至其家庭消費,品牌自帶“鐵杆粉絲”;會員社群等玩法來襲,門店晉升為線下體驗平臺。

【Mitti】整合集團旗下成人服飾、零售品牌等資源,以兒童生活方式為核心,拓寬至家庭全方位消費領域。

圖片來源 / 杭州大廈微風尚

(3)孩子王

孩子王被稱為在母嬰童垂直領域打造閉環的“新物種”,以海量會員大資料+5000名育兒顧問,形成獨特的會員制母嬰店模式,在2017年實現整體盈利,上半年淨賺6000萬元。

孩子王正在從經營實體門店向經營顧客關係蛻變,“脫實向虛”是其區別于傳統業態、領跑同類品牌的關鍵:

基於大資料的門店升級:弱化品類別模組劃分方式,新一代門店圍繞客戶需求打造的孕婦中心、成長中心、會員中心、娛樂中心等板塊;目前已升級到基於大資料的全新第六代智慧門店。

“商品+服務+社交”一站式門店:在實物商品中增加以服務為主的虛擬商品,從吃穿用度延伸到醫療、健康、教育、保險、娛樂、社交等各方面需求領域。孩子王將門店視為線下的兒童生活社區,主打大店模式,並且圍繞大型購物中心進行選址,目前在全國範圍內的門店數近200家。

圖片來源 / kanzhun

2、兒童遊樂:瞄準“陪同經濟”, 打造家庭消費產業鏈;IP開發品牌展現發展態勢

瞄準家長“陪同經濟”,兒童遊樂開始與多元業態有機融合,打造完整家庭消費產業鏈,成為品牌升級的突破口;同時,具備IP商業開發能力的兒童遊樂品牌,展現更強的發展態勢及競爭優勢,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綜合主題樂園,融入動漫卡通、遊戲童話等原創IP元素, “IP+童裝零售+兒童遊樂”形成內容體驗消費閉環。

多業態的組合,如遊樂+餐飲+購物+教育+表演+生活服務+……滿足家庭消費。

奧飛歡樂世界

奧飛歡樂世界是奧飛娛樂旗下的兒童室內樂園品牌,2017年首店開業,目前已進駐廣州奧體優托邦和成都凱德天府廣場。

品牌定位:奧飛歡樂世界定位於打造以奧飛IP凝聚歡樂的親子兒童樂園,主張與童夢同行,讓快樂與夢想無處不在,是奧飛娛樂構建泛娛樂生態的重要舉措。

品牌亮點:一是動漫IP無縫融合,為旗下的喜羊羊與灰太狼、超級飛俠、貝肯熊以及萌雞小隊等熱門IP打造展現及互動的線下場景,令消費者更加身臨其境地體驗IP魅力;二是通過融合“親子互動+IP場景體驗+劇作演藝+主題餐飲+購物”的綜合體驗,打造親子互動一站式樂園,豐富家庭體驗層次。

核心差異:奧飛歡樂世界與其他品牌的核心差異在功能區域構成上也有所體現,主要分為電玩區、軟體遊樂區、職業體驗區、餐飲零售區和劇院;多個熱門IP都會融入各項遊樂設施、舞臺演出以及主題場景互動體驗中,真正把動漫世界搬進線下。

有了大流量IP的加持,傳統設施也散發不一樣的魅力,例如傳統的球池變成了小朋友喜愛的貝肯波波池、超級飛俠蹦床、還有充滿設計感的積木房。

這裡不僅有好玩的設施,真實的場景,還能與爸爸媽媽盡情互動。孩子們不再只是在電子設備前動漫世界的旁觀者,而是成為了其中的一員,可以與喜歡的IP形象互動。

3、兒童教育培訓:兒童文教形式多樣,新概念層出不窮,體驗內容“百花齊放”

兒童文教多樣化,各種藝術、體育、科創、劇場、DIY等進駐購物中心,如馬術教育和少兒程式設計;品牌積極創新“獨家”體驗內容,基因檢測、定制式早教、沉浸式教學等新概念頻出,體驗內容“百花齊放”!

蕃茄田藝術

蕃茄田藝術以“紅番茄”打造鮮明VI,專業從事2-8歲創新兒童藝術教育,課程涵蓋平面藝術玩習、立體藝術玩習、藝術史研習及多媒體創作、集體創作等。

強調“玩習”:玩黏土鍛煉小肌肉發展、用牙刷作畫……透過趣味創意體驗,讓孩子感知多元文化,啟發其想像與創作的能力。

深化家長和社會角色:從單純的技巧性少兒藝術培訓跳脫出來,深化家長、社會角色的參與,為孩子全方位營造藝術成長氛圍。

蕃茄田藝術目前已在全國擁有350家門店,2018年計畫在北京、上海、杭州鋪開直營店的佈局,並在全國一二三線城市增加150家加盟店。

圖片來源 / 大眾點評

4、兒童服務:兒童餐廳、兒童理髮、兒童醫療等創新業態關注度高,衍生品的打造、服務領域的延伸等形成獨特的品牌地位和商業模式

(1)兒童餐廳

據統計,城鎮家庭平均每月投入到孩子飲食上的費用是500-1000元,中國兒童餐飲的市場規模約為500億元。在這個尚未出現“頭部品牌”的新興藍海,快速實踐出受市場認可的獨特商業模式,成為品牌確立市場地位的關鍵;

除了“餐廳+兒童遊樂場”的主流模式之外,新興兒童餐廳開始探索家長陪同消費的可能性,如【The Littles】提出“解放雙手”的理念,引入烘焙、插花等專案滿足家長的體驗、社交需求。

(2)兒童理髮

兒童理髮的創新點在於服務內容的獨特性和全面性;品牌增值空間在於關聯產品、服務領域延伸、兒童遊玩領域擴充等。如【愛樂象品】聯手多個生活品牌,提供多種會員增值服務。

(3)兒童醫療

“全面二孩”紅利之下,兒科醫療保健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推動資本湧入,兒童醫療“錢景”大好。

如主攻兒科醫療的【睿寶兒科】在2017年完成7000萬元人民幣B輪融資,為中產家庭的0-14歲兒童提供兒童體檢、兒童營養和兒童保健服務,在實體診所服務的基礎上,推出針對C端用戶的“Q睿寶”App,開創了國內兒童醫療O2O先河。

愛樂象品

愛樂象品誕生於2016年,不僅在門店顏值上做出突破,還將兒童理髮與餐飲、遊樂、美甲等業態進行結合,聯合互補品牌,打造全新兒童生活館,在日漸激烈的兒童理髮市場形成鮮明差異化。

為解決兒童“理髮難”、家長“等待無聊”的痛點,店內除了小汽車座椅+播放動畫的電腦外,還設置電影區、手工作坊區、滑梯爬梯區、閱讀親子區等新奇場所,以豐富兒童體驗。

此外,更聯合夥伴品牌共同為家庭提供手作課堂、育兒沙龍、生日派對、早教、攝影、食材零售多種會員增值服務。

愛樂象品目前在上海共有2家門店,分別為:社區迷你店和形象展示店。預計上海將再開2-3家形象展示店;並將社區迷你店拓展至杭州、蘇州、武漢等城市。

三、未來購物中心兒童親子業態新趨勢

1、兒童親子業態2018年加速佈局

在全國30個典型城市購物中心,兒童親子業態數量占比從15年8.2%穩步提升到17年的11%,根據2015-2017年年平均增長速度,預估2018年其數量占比達到12.8%。

兒童親子業態的客流增長和消費吸引力,決定了其仍是購物中心招商的主攻物件:深耕一二線等典型城市,佈局非核心商圈,橫向三四線城市拓展。

2、需求升級與產品同質化之間矛盾促使業態在體驗方面創新

消費新的需求與升級的推動帶來300億新消費市場,市場巨大;與產品同質化、創新力不足之間的矛盾促使兒童親子業態在體驗方面進一步創新。

兒童業態強大的“虹吸效應”深受購物中心青睞,在未來兒童親子業態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和客流空間,越玩越瘋狂的“熊孩子經濟”帶來無限消費潛能與掘金機會,“親子牌”已經逐步成為購物中心體驗的主流趨勢。

同時,品牌通過家庭參與和業態組團的相互融合,帶動迴圈消費實現兒童消費“1+2”、“1+4”的虹吸效應,形成家庭消費的多客層。通過打造IP、與線下無縫融合,為品牌賦能,形成品牌優勢。

(1)家庭參與

兒童業態的背後是家庭消費,基於家庭消費的體驗型業態實際上是未來新零售時代實體商業回歸的支點。

兒童業態拉動客流、帶動消費的重要性越來越凸顯,對於消費場所來說,有一批優質的親子內容和舉辦有人氣的親子活動,將會比以往佔據更高的重要性。親子體驗業態以互動融合帶動迴圈消費,帶來多元商機,從而實現兒童消費“1+2”、“1+4”的虹吸效應,兒童消費升級後將繼續成為未來購物中心消費的主力軍。

如果兒童主題的商業佈局只關注對兒童本身的吸引力,忽視了拿著錢包的家長,將會錯失親子家庭連帶消費所能帶來的效益。

兒童業態的虹吸效應對拉動客流、帶動消費的重要性越來越凸顯:

兒童和家長感興趣:一站式的消費、風雨無阻的體驗環境以及越來越多吸引兒童和家長興趣的體驗業態和親子活動,逐漸改變家庭周末節假日的去處。

線上-線下家庭消費良性迴圈:流量線上上-線下的來回轉化,利用家長和兒童均感興趣的來吸引家長線上關注,線下家庭均滿意,形成一個導流的良性迴圈。

(2)業態組合

兒童業態消費需要關注除娛樂之外,也不可忽視其他如餐飲、購物等活動,以免錯失家庭連帶消費所能帶來的效益。

與傳統的優秀娛樂產品組團、與優秀的傳統兒童產品,如淘氣堡、手工DIY、故事館等相結合,形成一個既有新型互動體驗,又種類多樣、齊全的活動區域。

圍繞親子健康發展理念,將多業態如餐飲+零售購物+遊樂+其他服務業態相組合,既解決兒童和家長的消費需求,又形成多點聯合的連帶式消費。

圖片來源 / 魔都商業圖報

(3)IP與線下融合

IP線下融合重點在於經典場景和體驗重塑,以“故事化、遊戲化、互動化”為設計思路,引導兒童通過角色扮演等方式與情境產生互動,達到移情教育、優秀品質培養的目的。

IP線下需要有代入感、互動化,沉浸式體驗:超級IP線下化;高度還原動畫IP場景和人物,共同營造出一個極具動畫實感的體驗場景。

線下極致的體驗和口碑,做足反復式體驗可能:豐富多彩的配套活動、持續深挖IP的社交和體驗屬性;與主體先交互,彙集諸多周邊衍生品,集合眾多的家庭親子互動功能,多感官體驗型、寓教於樂。

對於購物中心,用戶留存就是要沉澱更多的“忠實消費者”,讓他們願意反復回來體驗,願意分享、進行主動的口碑傳播,進而觸發更多新的流量湧入,而創造極致的內容體驗與口碑,就是實現用戶留存的突破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