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賣全球買全球” 築開放新平臺

2018年4月15日, 中國廣州, 第123屆廣交會開幕。 @視覺中國

第123屆廣交會吸引超過2.5萬家中外企業, 遍佈來自全球210多個國家和地區。 廣交會新聞發言人、中國對外貿易中心副主任徐兵表示,

將以高品質發展為導向, 把廣交會打造成國際一流的“賣全球買全球”的全方位對外開放平臺。

新形勢下, 廣交會按照新發展理念要求, 不斷創新體制機制、商務模式, 通過優化展區結構、參展企業結構和參展展品結構, 以及提升品牌展區品質、強化智慧財產權保護等措施, 更好發揮全方位對外開放平臺作用, 在更高層次上運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 為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提供強大動能。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吳城華

增強進口功能: 助力中國外貿平衡發展

創辦於1957年春的廣交會, 每年春秋兩季在廣州舉辦, 至今已舉辦123屆。 目前, 已成為歷史最長、層次最高、規模最大、商品種類最齊全、到會境外採購商最多且分佈國別地區最廣、成交效果最好的“中國第一展”和世界第一大貿易盛會。

廣交會原為“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 從2007年4月的第101屆起, 更名為“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 增加進口功能, 由單一出口平臺變為進出口貿易雙向促進平臺。

廣交會的易名, 儘管兩者只是一字之差, 但一些權威專家和業界人士認為, 素有外貿風向標之稱的廣交會更名, 是我國努力實現貿易平衡中一件具有標誌意義的事件。

據瞭解, 自第101屆廣交會設進口展區以來, 累計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近萬家參展企業。 本屆廣交會設德國、日本、韓國、馬來西亞、埃及、土耳其、烏克蘭、泰國、印度、尼泊爾等10個國家展團和中國澳門、中國臺灣2個地區展團。

此外, 第123屆廣交會繼續擴大“一帶一路”沿線的招展合作網路。 在土耳其、埃及、印度、馬來西亞等展團基礎上, 本屆新增了烏克蘭、尼泊爾、泰國等沿線合作夥伴, 首次引入烏克蘭家電、泰國天然日化產品和尼泊爾民族風情手工藝品等產品。

優勝劣汰機制: 保證展位品質和更新率

廣交會被認為是中國外貿的晴雨錶和風向標, 雖然經過多次擴容, 但廣交會展位一直供不應求。 為此, 廣交會一直在嘗試引入更多新的機制, 以保證展位的更新率。

從第95屆廣交會, 只有兩成左右的保證性展位進行評分排名, 到第99屆廣交會, 其餘八成展位都被納入評分機制。 評分內容包括以下幾項:上一年度出口額;企業所獲國家級獎勵且頒發機構限定為商務部、國家質檢總局、工商總局、科技部;實用新型、發明專利或外觀專利或產品列入國家高新技術產品目錄等;在海外市場擁有注冊商標。

展位的分配如何保證公平公正?廣東省外經貿廳相關負責人表示, 在分配展位時個人沒有裁判權:廳、局會組建評判小組, 由各科室人員組成, 結果在網上進行公示, 公示之後, 大家沒意見了才最後定下來。

資料顯示, 從企業類型看, 生產企業、外貿企業、工貿型企業、科研院所及其他企業分別占參展企業的49.35%、39.57%、10.56%和0.75%。

值得一提的是, 本屆廣交會參展企業更新率達5%, 更多代表中國製造先進水準的品牌企業參展, 部分參展企業的產品更新率達80%。

“中國第一展”

歷史最長、層次最高、規模最大、商品種類最齊全、到會境外採購商最多且分佈國別地區最廣、成交效果最好的“中國第一展”。

以淘汰機制保展位品質

本屆廣交會參展企業更新率達5%, 更多代表中國製造先進水準的品牌企業參展, 部分參展企業的產品更新率達80%。

設大獎促企業重視研發

自2003年起設立的CF獎, 是目前我國外貿領域公認的影響力最大、含金量最高的出口產品獎項。

打造版權保護的“廣交會模式”

版權保護實現“三化”, 即規章制度化、運作程式化、執法規範化, 被業界譽為“廣交會模式”。

以“廣交會+互聯網”智慧辦展

在全球15個國家舉辦15場遠端視頻招商。 積極應用自動回復機器人、VR視頻、AR技術、漸進式網頁、人工智慧等新技術。

打造綜合平臺:促進企業研發創新能力

廣交會不僅是展示全球商品的平臺,還是促進企業研發創新能力,培育形成外貿競爭新優勢的重要綜合性平臺。

2011年的第111屆廣交會上,設立了產品設計與貿易促進中心(PDC平臺),通過工業設計展示、創意比賽、設計論壇等活動,為廣大參會企業提供世界先進的設計理念與服務。據統計,截至第119屆廣交會,累計達成設計業務意向合作約31472宗,其中相當部分專案已落地投產。

此外,廣交會自2013年起,每年舉辦一次“廣交會出口產品設計獎”(簡稱CF獎)評選活動,評選具有突出設計價值的中國出口產品。CF獎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中國工業設計的最高水準,是目前我國外貿領域公認的影響力最大、含金量最高的出口產品獎項。據介紹,今年的CF獎將加強線上線下推廣,多種管道全面提升品牌影響力和認知度。

同時,細化“最佳組織獎”評審條款,提升評審的權威性、公正性。此外,本屆廣交會舉辦的系列設計主題活動和原創時尚設計秀,共有來自12個國家和地區的102家優秀設計公司參展。

保護智慧財產權: 打造“廣交會模式”

中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關鍵期。要實現高品質發展,創新和營商環境都是重要條件,二者的核心要素就是智慧財產權的保護。

近年來,廣州智慧財產權意識不斷增強,保護和運用體系不斷完善。2014年12月16日,廣州智慧財產權法院擬掛牌成立。2015年8月,廣州市被國家智慧財產權局確定為第一批國家智慧財產權區域佈局試點地區。2017年6月,廣州獲批國家智慧財產權強市創建市。2018年,廣州首個國家智慧財產權服務業集聚發展試驗區在黃埔揭牌。

廣州先進的智慧財產權制度,讓智慧財產權日益活躍,也使智慧財產權的價值得以充分體現,創新產業不斷聚集。很多企業表示,得益于廣州在智慧財產權保護方面的探索,對未來發展更加沒有後顧之憂。

廣交會作為智慧財產權保護的前沿陣地——在這裡,無論是與會客商,還是商品,均來自世界各地,各種矛盾利益錯綜複雜、集中表現,智慧財產權侵權事件時有發生。

為了更好解決上述問題,廣交會從20世紀90年代初就開始積極探索智慧財產權保護工作,1997年設立專門的智慧財產權保護機構,1999年出臺《廣交會期間投訴處理辦法》,在此基礎上先後制定《保護智慧財產權管理暫行規定》《涉嫌侵犯智慧財產權的投訴及處理辦法》,並多次修訂和完善。

經過多年實踐和經驗積累,廣交會版權保護工作做到了“三化”,即規章制度化、運作程式化、執法規範化,這也是其最大特色和亮點所在,被業界譽為“廣交會模式”,對廣東各地展會版權保護工作起到了示範效應。

線上線下聯動: 創新招商方式提升國際化水準

近年來,廣交會一直在尋求轉變與突破,在“互聯網+”戰略上也在進行各種新的嘗試。2011年廣交會電商公司成立,2013年廣交會展館隨處可見電商網站推介,到2015年多家跨境電商平臺紮堆在廣交會上露臉,此後“互聯網+”的氣息在廣交會上逐漸形成氣候。

在互聯網思維引領下,研發設計、生產、銷售等整個產業鏈都在發生著變化,傳統外貿的工廠、供應商、製造企業找到了新的盈利模式,紛紛進入跨境電商,有的開始線上徵集設計方案,有的嘗試海外建立平臺,還有的試圖整合上下游供應鏈等,風頭十足的跨境電商成為外貿行業互聯網3.0時代的最主要特徵。

廣交會上雨後春筍般出現的外貿綜合服務平臺也是跨境電商迅猛發展的生動體現。借助專業的跨境電商平臺和遍佈全球的物流體系,中國產品的觸角伸向全球每個角落。許多企業運用互聯網技術加大對沿線國家的市場開拓力度,不少產品在沿線國家的出口顯著增長。

徐兵介紹,本屆廣交會繼續推進“廣交會+互聯網”行動計畫,推動線上線下服務融合,全面提高辦會水準和服務品質,加快數位化轉型。比如,針對目標市場和重點客戶群,在全球15個國家舉辦15場遠端視頻招商。並積極應用自動回復機器人、VR視頻、AR技術、漸進式網頁、人工智慧等新技術,提升招商智慧化水準。

其中,A區展廳已完成無線網路建設並試運行,WIFI上網速度有望顯著提升;引入智慧辦證新技術,簡化採購商電子服務平臺預申請辦證手續,提升採購商辦證效率和體驗;推進展品搬運服務智慧化,實現業務全流程電子化,加快服務回應速度。

據介紹,廣交會官網“品牌櫥窗”展示效果正在逐步提升,品牌企業查詢量和產品點擊量均高於平均水準。截至4月13日,“品牌櫥窗”專欄共有1735家品牌企業上傳了23624件展品。

廣交會不僅是展示全球商品的平臺,還是促進企業研發創新能力,培育形成外貿競爭新優勢的重要綜合性平臺。

2011年的第111屆廣交會上,設立了產品設計與貿易促進中心(PDC平臺),通過工業設計展示、創意比賽、設計論壇等活動,為廣大參會企業提供世界先進的設計理念與服務。據統計,截至第119屆廣交會,累計達成設計業務意向合作約31472宗,其中相當部分專案已落地投產。

此外,廣交會自2013年起,每年舉辦一次“廣交會出口產品設計獎”(簡稱CF獎)評選活動,評選具有突出設計價值的中國出口產品。CF獎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中國工業設計的最高水準,是目前我國外貿領域公認的影響力最大、含金量最高的出口產品獎項。據介紹,今年的CF獎將加強線上線下推廣,多種管道全面提升品牌影響力和認知度。

同時,細化“最佳組織獎”評審條款,提升評審的權威性、公正性。此外,本屆廣交會舉辦的系列設計主題活動和原創時尚設計秀,共有來自12個國家和地區的102家優秀設計公司參展。

保護智慧財產權: 打造“廣交會模式”

中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關鍵期。要實現高品質發展,創新和營商環境都是重要條件,二者的核心要素就是智慧財產權的保護。

近年來,廣州智慧財產權意識不斷增強,保護和運用體系不斷完善。2014年12月16日,廣州智慧財產權法院擬掛牌成立。2015年8月,廣州市被國家智慧財產權局確定為第一批國家智慧財產權區域佈局試點地區。2017年6月,廣州獲批國家智慧財產權強市創建市。2018年,廣州首個國家智慧財產權服務業集聚發展試驗區在黃埔揭牌。

廣州先進的智慧財產權制度,讓智慧財產權日益活躍,也使智慧財產權的價值得以充分體現,創新產業不斷聚集。很多企業表示,得益于廣州在智慧財產權保護方面的探索,對未來發展更加沒有後顧之憂。

廣交會作為智慧財產權保護的前沿陣地——在這裡,無論是與會客商,還是商品,均來自世界各地,各種矛盾利益錯綜複雜、集中表現,智慧財產權侵權事件時有發生。

為了更好解決上述問題,廣交會從20世紀90年代初就開始積極探索智慧財產權保護工作,1997年設立專門的智慧財產權保護機構,1999年出臺《廣交會期間投訴處理辦法》,在此基礎上先後制定《保護智慧財產權管理暫行規定》《涉嫌侵犯智慧財產權的投訴及處理辦法》,並多次修訂和完善。

經過多年實踐和經驗積累,廣交會版權保護工作做到了“三化”,即規章制度化、運作程式化、執法規範化,這也是其最大特色和亮點所在,被業界譽為“廣交會模式”,對廣東各地展會版權保護工作起到了示範效應。

線上線下聯動: 創新招商方式提升國際化水準

近年來,廣交會一直在尋求轉變與突破,在“互聯網+”戰略上也在進行各種新的嘗試。2011年廣交會電商公司成立,2013年廣交會展館隨處可見電商網站推介,到2015年多家跨境電商平臺紮堆在廣交會上露臉,此後“互聯網+”的氣息在廣交會上逐漸形成氣候。

在互聯網思維引領下,研發設計、生產、銷售等整個產業鏈都在發生著變化,傳統外貿的工廠、供應商、製造企業找到了新的盈利模式,紛紛進入跨境電商,有的開始線上徵集設計方案,有的嘗試海外建立平臺,還有的試圖整合上下游供應鏈等,風頭十足的跨境電商成為外貿行業互聯網3.0時代的最主要特徵。

廣交會上雨後春筍般出現的外貿綜合服務平臺也是跨境電商迅猛發展的生動體現。借助專業的跨境電商平臺和遍佈全球的物流體系,中國產品的觸角伸向全球每個角落。許多企業運用互聯網技術加大對沿線國家的市場開拓力度,不少產品在沿線國家的出口顯著增長。

徐兵介紹,本屆廣交會繼續推進“廣交會+互聯網”行動計畫,推動線上線下服務融合,全面提高辦會水準和服務品質,加快數位化轉型。比如,針對目標市場和重點客戶群,在全球15個國家舉辦15場遠端視頻招商。並積極應用自動回復機器人、VR視頻、AR技術、漸進式網頁、人工智慧等新技術,提升招商智慧化水準。

其中,A區展廳已完成無線網路建設並試運行,WIFI上網速度有望顯著提升;引入智慧辦證新技術,簡化採購商電子服務平臺預申請辦證手續,提升採購商辦證效率和體驗;推進展品搬運服務智慧化,實現業務全流程電子化,加快服務回應速度。

據介紹,廣交會官網“品牌櫥窗”展示效果正在逐步提升,品牌企業查詢量和產品點擊量均高於平均水準。截至4月13日,“品牌櫥窗”專欄共有1735家品牌企業上傳了23624件展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