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尋蹤“碳”秘,為應對氣候變化提供中國依據

以全球變暖為主要特徵的氣候變化, 是當前全人類生存和發展所面臨的嚴峻挑戰。 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最大能源消費國, 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一的碳排放大國, 在國際上面臨的節能減排壓力也越來越大。 一張科學嚴謹、具有說服力的碳清單, 將是我國在應對氣候變化國際談判上贏得主動的重要保障。

圖為中國陸地生態系統碳收支系列重要成果發佈會現場, 中科院植物所副所長汪小全致辭。 郭靜原攝

北京時間4月18日淩晨3時, 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應對氣候變化的碳收支認證及相關問題”和秸稈還田農田管理措施的實施, 分別貢獻了中國陸地生態系統固碳總量的36.8%(7.4千萬噸)和9.9%(2.0 千萬噸)。

不僅如此, 研究還首次在國家尺度上開展了群落層次的植物化學計量學研究, 驗證了生態系統生產力與植物養分儲量間的正相關關係,

揭示了植物氮磷元素的生產效率;首次揭示了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統生產力和土壤碳儲量之間的相關關係, 證實了增加生物多樣性不僅能提高生態系統的生產力, 而且可以增加土壤的碳儲量。

“這些研究成果證明, 中國這麼多年來為生態環境所做的努力, 的確使生態環境向好的方向演化。 ”方精雲表示, 該成果的發表彰顯了中國科學家在碳迴圈、全球變化、生態系統生態學等領域的國際地位, 體現了我國科學家在該領域的研究從國際跟蹤和並行到領跑的飛躍。

圖為成果發佈會上, 方精雲院士介紹專案群研究情況。 郭靜原攝

詳實資料破解難題

調查樣方17000多個、累計採集各類植物和土壤樣品超過60萬份……5年的項目執行期間, 在方精雲院士和中科院地理資源所副所長于貴瑞2位專案首席科學家的領導下, 來自中科院及高校、部委所屬35個研究院所的350多名科研人員, 按照專案統一的實驗設計和調查方法, 系統調查了中國陸地生態系統(森林、草地、灌叢、農田)碳儲量及其分佈。

“可以說, 這是當今世界調查範圍最大的野外調查項目, 為研究中國植被生產力、碳收支以及生物多樣性的宏觀格局提供了大量野外實測資料, 也為我國國土資源規劃、保護與利用, 以及生態文明建設和‘美麗中國’願景實現提供了重要的本底數據。 ”方精雲說。

為充分挖掘這些得來不易的資料, 自2015年1月開始, 科研人員創新科研組織模式、打破課題間壁壘、實現資料完全共用, 在凝練出若干個重大科學問題的基礎上, 對所有採集資料, 統一匯交整理、統一控制資料品質、統一進行資料採擷, 從多個層面系統深入地分析了中國陸地生態系統碳源匯特徵、驅動因素以及相應的生態系統功能。

“在中國這樣遼闊的土地上,

它的固碳潛力究竟還有多大?”“通過人工辦法實施生態造林工程等來增加碳匯, 緩解氣候變化, 到底可行嗎?”“幾千年的農耕文明導致土壤中有機質的快速下降、碳儲量減少, 這些年我們還有可能在農業生產中應對氣候變化做些什麼?”於貴瑞表示, “風風雨雨這麼多年, 該項目群研究成果厘清了我國在應對氣候變化中付出的努力, 使我們能夠理直氣壯地展示中國政府和人民對緩解氣候變化所作出的巨大貢獻。 ”

美國科學院院士Inder M. Verma認為, 論文為證實生態恢復工程對中國碳匯的影響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 論文的兩位國際評審專家也認為, 該研究提供的詳實、獨特的資料庫將有助於地理學家、生物地球化學家、植物生態學家等在大尺度範圍上驗證一些以往在小尺度上得到的假說。

該項成果的發表,也為人類干預促進生態系統碳吸收提供了新的見解,為正在經歷類似經濟和社會變革的其他國家提供了有益的經驗和啟示。

(責編:劉辛未)

該項成果的發表,也為人類干預促進生態系統碳吸收提供了新的見解,為正在經歷類似經濟和社會變革的其他國家提供了有益的經驗和啟示。

(責編:劉辛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