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一季度經濟資料發佈在即,國際機構調高中國經濟增長預期

一季度宏觀經濟資料將於4月17日延續去年良好態勢。 國家統計局日前發佈的資料顯示, 今年1~3月份PMI指數分別為51.3%, 50.3%和51.5%, 連續20個月位於50%以上的景氣區間, 製造業呈現穩中有升的較好發展態勢。 今年1~3月份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分別為55.3%, 54.4%和54.6%, 連續7個月穩定在54%以上較高水準, 服務業保持平穩較快增長。

從工業生產看, 工業增加值增速有所加快, 生產結構持續優化。 1~2月份, 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7.2%, 增速比上年12月份加快1個百分點, 比上年同期加快0.9個百分點。

工業企業收入起步向好, 盈利能力增強。 今年1至2月份, 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16.1%, 增速比2017年12月份加快5.3個百分點, 保持了快速增長勢頭。

國家統計局工業司何平分析, 工業生產、銷售增長加快, 抵消了工業品價格漲幅回落的減利因素, 使工業利潤增速比上年12月份加快。 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

工業經濟運行呈現積極變化, 工業收入保持良好增長態勢, 企業效益開局向好。

實體經濟是國民經濟的主體, 工業和服務業經濟品質的不斷提升, 夯實了我國現代產業體系的基礎, 並有效促進了我國居民和政府收入的提高。

從居民收入看, 實體經濟發展帶動居民收入穩步增長, 就業狀況明顯改善。 今年1~2月份, 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低於5%, 比上年同期有所下降, 就業形勢穩定向好, 意味著收入穩定增長基礎扎實。

從財政收入看, 1~3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增長13.6%。 其中, 受工業生產運行加快、服務業景氣持續提升、消費市場較為活躍、外貿進出口較快增長等帶動, 1-3月工業增值稅、商業增值稅、改征增值稅、國內消費稅、進口環節稅同比分別增長16.6%、21.1%、22.9%、28%、14.4%,

合計拉高全國財政收入增幅約10個百分點。

財政部相關負責人指出, 一季度全國財政收入特別是稅收收入較快增長, 反映出我國經濟運行延續穩中向好態勢, 高品質發展條件不斷累積。

經濟發展品質效益繼續提升

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 經濟發展的品質效益繼續提升。 工業和服務業繼續保持穩中向好發展態勢, 結構優化, 新動能加快成長, 消費的支撐作用進一步增強。

工業生產結構逐步優化, 去產能取得實質性進展, 主要工業品市場供需關係得到較大改善。 一季度, 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先進製造業加速發展, 新興產業規模擴大。 1~2月份, 高技術產業和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11.9%和8.4%,

增速分別比規模以上工業快4.7和1.2個百分點。

3月份, 裝備製造業、高技術製造業和消費品製造業PMI分別為52.2%、53.2%和53.1%, 分別高於製造業總體0.7、1.7和1.6個百分點, 表明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不斷深入, 新動能培育加速推進, 製造業不斷向高端邁進, 供給品質進一步提升。

一季度, 服務業持續較快發展, 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帶動作用與日俱增。 1-2月份, 全國服務業生產指數增長8%, 同比回落0.2個百分點。

國家資訊中心經濟預測部發佈的一份報告分析, 當前我國生產型服務業與生活型服務業呈現同步增長態勢。 一方面, 與居民消費升級相關的養老醫療、高檔消費、資訊智慧、旅遊休閒、文化娛樂等服務行業不斷提升供給水準與供給能力;另一方面,

與裝備製造、高技術產業等現代產業體系相配套的金融、保險、諮詢、物流、資訊、商務服務業呈現快速發展態勢, 特別是資訊傳輸、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業勢頭迅猛。

消費需求保持平穩態勢。 商務部預計, 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0%左右。 一季度, 元旦、春節等假期較為集中, 居民購物、旅遊、休閒、娛樂等消費需求較為旺盛, 春節假期全國零售和餐飲收入增長10.2%, 全國旅遊總消費增長12.6%, 電影票房大增70%。

劉哲認為, 受到季節性因素的影響, 預計2018年消費景氣度將呈現逐步回升態勢。 “互聯網+”、大資料、共用經濟、服務業等新經濟對於消費和投資的拉動是中國經濟持續向好的重要支撐。

外需內需均面臨挑戰

受全球經濟回暖的帶動,一季度我國出口呈現出向好態勢,但中美之間貿易摩擦是未來影響出口最大的不確定性因素。

劉哲表示,一旦貿易戰升級並付諸實施,可能會對經濟帶來短期的衝擊,並產生一定通脹壓力。但預計貿易摩擦很可能演變成為一場經濟利益和其他訴求的籌碼,中國經濟的消費市場廣闊,新經濟產業的內生增長動力十分強勁,中國經濟良性發展的大趨勢不會改變。

據海關統計,一季度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6.75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長9.4%。其中,出口3.54萬億元,增長7.4%;進口3.21萬億元,增長11.7%;貿易順差3261.8億元,收窄21.8%。

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一季度中國出口形勢依然相對穩健,並沒有出現趨勢性變化。從經濟基本面角度分析,今年全球經濟復蘇大概率繼續向好,但特朗普政府日趨強硬的貿易保護主義立場可能成為拖累全球經濟復蘇的潛在風險。

從內需來看,投資需求仍面臨放緩壓力,1~2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增長7.9%,增幅同比放緩1個百分點。

劉哲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受基建投資增速回落的影響,一季度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增速預計較去年有所下降,但投資結構將持續優化。從高頻資料來看,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積有所回落,房地產對相關產業鏈和經濟的拉動效應將進一步減弱。但製造業投資預計將呈現穩中向好態勢,高端製造業將有望維持高增速,經濟發展的品質逐步改善。

安居客房產研究院首席分析師張波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在“去庫存”帶動下,房企投資全年還將維持增長,但在金融強監管的態勢下,銀行開發貸阻力重重。房企背後信託、資管、券商、保險、基金等非銀機構將成為影響房企投資增速的重要因素。基於當前政策環境和房企自身情況,預計房地產投資相關指標回升幅度極為有限,呈現“整體平穩,局部小升”態勢。

防風險是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4月2日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明確,打好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要堅持底線思維,堅持穩中求進,抓住主要矛盾。要以結構性去杠杆為基本思路,分部門、分債務類型提出不同要求,地方政府和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要儘快把杠杆降下來,努力實現宏觀杠杆率穩定和逐步下降。

劉哲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控制杠杆率在一個合理的水準,防範金融風險和地方債務風險也是當前經濟工作的重點。未來需要持續關注金融收縮週期對於實體經濟融資成本、民間投資的後續影響,以及去杠杆、嚴監管政策短期衝擊資本市場,而帶來的居民和企業財富效應的連鎖反應。

受全球經濟回暖的帶動,一季度我國出口呈現出向好態勢,但中美之間貿易摩擦是未來影響出口最大的不確定性因素。

劉哲表示,一旦貿易戰升級並付諸實施,可能會對經濟帶來短期的衝擊,並產生一定通脹壓力。但預計貿易摩擦很可能演變成為一場經濟利益和其他訴求的籌碼,中國經濟的消費市場廣闊,新經濟產業的內生增長動力十分強勁,中國經濟良性發展的大趨勢不會改變。

據海關統計,一季度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6.75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長9.4%。其中,出口3.54萬億元,增長7.4%;進口3.21萬億元,增長11.7%;貿易順差3261.8億元,收窄21.8%。

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一季度中國出口形勢依然相對穩健,並沒有出現趨勢性變化。從經濟基本面角度分析,今年全球經濟復蘇大概率繼續向好,但特朗普政府日趨強硬的貿易保護主義立場可能成為拖累全球經濟復蘇的潛在風險。

從內需來看,投資需求仍面臨放緩壓力,1~2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增長7.9%,增幅同比放緩1個百分點。

劉哲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受基建投資增速回落的影響,一季度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增速預計較去年有所下降,但投資結構將持續優化。從高頻資料來看,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積有所回落,房地產對相關產業鏈和經濟的拉動效應將進一步減弱。但製造業投資預計將呈現穩中向好態勢,高端製造業將有望維持高增速,經濟發展的品質逐步改善。

安居客房產研究院首席分析師張波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在“去庫存”帶動下,房企投資全年還將維持增長,但在金融強監管的態勢下,銀行開發貸阻力重重。房企背後信託、資管、券商、保險、基金等非銀機構將成為影響房企投資增速的重要因素。基於當前政策環境和房企自身情況,預計房地產投資相關指標回升幅度極為有限,呈現“整體平穩,局部小升”態勢。

防風險是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4月2日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明確,打好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要堅持底線思維,堅持穩中求進,抓住主要矛盾。要以結構性去杠杆為基本思路,分部門、分債務類型提出不同要求,地方政府和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要儘快把杠杆降下來,努力實現宏觀杠杆率穩定和逐步下降。

劉哲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控制杠杆率在一個合理的水準,防範金融風險和地方債務風險也是當前經濟工作的重點。未來需要持續關注金融收縮週期對於實體經濟融資成本、民間投資的後續影響,以及去杠杆、嚴監管政策短期衝擊資本市場,而帶來的居民和企業財富效應的連鎖反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