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汽車外資股比限制放開A股港股汽車板塊受挫

昨日是汽車外資股比限制取消時間表公佈後的首個交易日, 汽車整車板塊和零部件板塊出現截然不同的反應。 昨日萬得汽車製造指數下跌0.6%, 其中廣汽集團(港股02238)AH股的股價雙雙大幅下跌, 而特斯拉概念的零部件企業股價則普遍上漲, 萬得特斯拉概念指數上漲1.56%。

導致上述兩個板塊分化的核心因素還是受到國家發改委公佈的消息的影響。 4月17日, 發改委在就制定新的外商投資負面清單及製造業開放問題的答記者問中表示:汽車行業將分類型實行過渡期開放, 2018年取消專用車、新能源汽車外資股比限制;2020年取消商用車外資股比限制;2022年取消乘用車外資股比限制,

同時取消合資企業不超過兩家的限制。 通過5年過渡期, 汽車行業將全部取消限制。

雖然關於外資股比的放開早有討論, 但此次靴子落地, 仍引發廣泛關注。

中金證券認為, 股比放開對商用車和新能源車的影響有限, 焦點在於乘用車。 因為外企商用車產品主要是高端市場, 國內的商用車行業剛步入產品升級階段, 下游對於高端車型接受仍需要較長時間, 因此產品的均價遠低於海外, 而在中低端產品方面, 國內車企成本控制力強于海外競爭對手, 商用車的放開對國內車企影響有限。 新能源汽車方面, 行業處於快速增長期, 空間足夠大, 且國內新能源汽車行業起步較早,

較海外競爭對手並無明顯劣勢, 即使特斯拉在國內建廠, 對傳統車企的電動化進程影響並不大。

華金證券分析師林帆在研報中認為行業“大考”來臨, 中短期對行業的整體影響並不大, 但長期對國內汽車行業將產生深遠影響。 國內車企將要直接面對全球汽車巨頭的正面競爭, 由政策紅利帶來的“逆向開發”工程居多、盈利水準偏高的好日子或將不再。 當然, 市場化程度提高後, 將更有利於優秀的國內企業參與全球化競爭, 在“血與火”的洗禮中崛起為全球性巨頭。

中銀國際證券分析師朱朋等表示, 政策將導致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參與者大幅增加, 有助於行業健康快速發展, 但新能源整車盈利或受到一定影響。

但商用車領域國產車具備成本和價格等優勢, 股比放開影響較小。

財通證券研報稱, 對於新建合資企業而言, 2016年國務院已經表示原則上不批准新建燃油車企, 外資想再新成立燃油車合資企業已基本無可能。 而在新能源汽車方面, 外資股比限制雖放開, 但類似特斯拉等企業想獨資建廠, 仍需獲得國家發改委頒發的新建純電動乘用車生產資質才能在華銷售, 而這一資質目前也處於暫停審批狀態, 因此外企新能源汽車想要在中國獨資經營仍有難度。

多份機構分析報告指出, 新能源汽車外資股比限制放開後, 國內新能源領域合資企業或將增多, 特斯拉等車企有望早日國產, 利好相關配套企業。

建議關注特斯拉產業鏈, 如旭升股份、三花智控、拓普集團。 此外也有分析師建議關注宇通客車、均勝電子、方正電機、科達利、科泰電源等個股。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最新公佈的資料, 3月, 新能源汽車產銷均為6.8萬輛, 同比增長105%和117.4%。 1-3月, 新能源汽車產銷15萬輛和14.3萬輛, 同比增長156.9%和154.3%。 新能源汽車的市場銷售火爆。

二級市場上, 4月18日, 廣汽集團領跌汽車整車板塊, A股報收17.33元/股, 下跌8.4%。 宇通客車、海馬汽車股價下跌逾3%。 比亞迪盤中曾下跌2.9個百分點, 最終以0.26%的跌幅收盤。 而在特斯拉概念股板塊中, 四維圖新上漲逾7.7%, 旭升股份上漲5.14%, 天汽模、三花智控等上漲逾2%。

港股市場相關個股跌幅更為明顯, 廣汽集團、北京汽車(港股01958)均下跌逾10%, 比亞迪股份(港股01211)、東風集團下跌近4%,

吉利汽車(港股00175)也下跌2.46%。

本文源自證券時報

更多精彩資訊, 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