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大中型基金公司積極佈局債券指基

已持續低迷兩年有餘的債市回暖, 不少基金公司開始佈局債券指數型基金, 打造完整產品線。

據證券時報記者瞭解, 4月以來, 多隻債券指數基金開始發行, 如廣發基金於4月19日開始發行廣發中債1~3年農發行債券指數基金, 為首只跟蹤農發行債券的指數基金;華夏基金旗下華夏3~5年中高級可質押信用債ETF(交易型指數基金)及其聯接基金正在發行。 此外, 3月份以來已有3只債券指數基金成立, 分別為中銀中債7~10年、廣發上證10年期國債ETF和富國中證10年期國債ETF。

證券時報記者注意到, 目前還有多隻債券指數基金上報等待批文,

包括中銀中債7~10年期農發行債券指數基金、平安大華中證5~10年期國債活躍ETF以及海富通中證短融ETF等。

業內人士表示, 債券市場逐漸走好, 機構配置需求升溫, 基金公司對於債券指數基金的佈局也會加強, 尤其是大型基金公司還有完善產品線的需求。 統計顯示, 廣發基金、銀華基金、易方達基金等大型基金公司在這一塊佈局較為齊全。 廣發基金近三年先後推出了國內首只長久期政策性銀行債指數基金、國內首只跟蹤中證國開債指數的LOF基金、國內首只農發債指數基金。

此外, FOF基金、養老目標基金等產品的發展也給債券指數型基金這類工具型產品賦予新的生命力。 一位基金公司人士表示, 該公司未來戰略重點之一是補齊指數基金產品線,

包括債券型產品, 對債券指數會做一些“Smart Bata”的創新, 也可以為FOF基金帶來更多的選擇空間。

“對比之下, 國內債券指數基金發展空間較大, 也會符合國際發展趨勢。 ”王予柯介紹, 隨著國內監管新規落地, 資金池產品受限, 淨值化是大勢所趨, 被動投資與組合管理的時代即將開啟。 加上國內FOF、MOM產品發展較快, 頂層資產配置和各資產層面的管理分離, 以及中國債券納入彭博巴克萊全球綜合指數, 債市雙向開放程度加深, 對債券被動型產品的需求有望持續被啟動。

本文源自證券時報

更多精彩資訊, 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